一、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年):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并在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和改革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卓有贡献。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又曾封荆国公、谥号文,故也有叫他临川先生、王临川、王荆公、王文公。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亲王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他从小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于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及第第四名,初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行政官员。
北宋中期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而北宋统治集团因政治腐败、官吏庸碌,无法解决这一系列社会矛盾。王安石于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进京述职时,向仁宗上万言书,强调要“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但未受到重视。
公元1067年神宗即位后,对他的政治改革见解倍加赏识,诏他知[任]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遂于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其以副宰相(参知政事)之职,授以国政,次年又任以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历史上称为“王安石变法”。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由于统治阶级守旧势力的反对,变法的阻力很大。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王安石辞职,次年复任宰相,第三年再度辞职,此后一直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退休闲居,曾被封为荆国公。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神宗死去,守旧派上台,新法很快被全部废除,王安石也于次年郁郁去世,谥文。
王安石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成就。他的文章眼光独到,文风雄浑有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从教育上说,王安石认为,造就人才、统一思想是实行变法、长治久安的首要条件。这就需要改革教育及其他有关制度,使之适应于人才的造就。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从“教”、“养”、“取”、“任”4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人才的培养、管理、选择和使用。该文是中国古代人才学说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首先,王安石重视成才的后天因素。他认为,人的品德才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如果缺乏“受之人”的教育,“受之天”的禀赋再优越也难以成才。因此他强调,人才必须“陶冶而成之”。其中,国家教育政策和措施,对人才的形成和开发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他的这种思想,跟当时理学家的“穷理尽性”是针锋相对的。
王安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治国人才。他重视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才干,同时也强调伦理道德的修养。他猛烈抨击当时主要以诗赋为考核内容的科举制度,认为用这样的方法选拔官员,结果造成官员所学非所用,政府中有治事能力的人越来越少。
王安石认为,人才应该从学校产生。他主张,从中央到各地都广设学校,严选教官,招募能为国家所用的人才,教给治国的知识和本领,国家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德才兼优者充任官职。在当时学校尚未普遍设置的情况下,则应首先改革科举考试方法,以改变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状况。
王安石变法期间,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王安石主持颁布新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旧有的专考呆读死记儒家经典的明经诸科,取消进士科的诗赋考试而改试经义。经义考试要求“务通义理,不必尽用注疏”。后又规定,所有及第进士必须加试法律政令,合格者方能授予官职。同年,在太学开始实行三舍法。这是以学校考核逐步取代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开端。
与此同时,王安石亲自选派一批官员分赴一些地区负责整建州县学校。后来又进一步规定:地方学校一律由朝廷委派学官管理,学校的事务由学官全权负责,地方其他官员不得干涉。学校的教授必须通过专门的经义考试,然后择优任命。有不称职的,由国子监负责报请朝廷予以撤换。
为统一思想,由王安石亲自主持,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编成《诗》、《书》和《周礼》三经新义,其中“周礼义”全部出自王安石手笔。他认为一部《周礼》,谈理财者居其半,这也反映出他强调学习有用之事的思想倾向。此后,三经新义即由国子监镂版印刷,并颁发太学和诸州府学作为统一教材,科举考试也以此为标准取士。但王安石又认为,专读经不足以知经,故主张百家诸子之书都要读。
王安石在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方面亲自制订的有关措施,大部分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或加以改造利用,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上是有很大影响的。
其次,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着重务实的一面。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反对天生德性说,重视后天的习染和教育的作用;反对专重文辞的“无补之学”,崇尚实用的“朝廷礼、乐、刑、政之事”;反对道德不一,主张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文武异道”,主张学文习武、文武并重反对以严厉的烦琐的规章制度去强制学生,重视教育者的感化作用;反对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主张批判地学习。他在教育改革上,改革了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广设学校,统一太学用书。所有这些,在当时来说,无疑是进步的、革新的,应该给予历史的肯定。
王安石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无不在于学。”特别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求专门”、“尚实用”、“兼文武”,使“学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其材亦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国家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实业教育。即使有了扩大招生制度。有了教育投入的增加,也不能真正实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相反,只会培养出更多的“书呆子”。实际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最需要的是手脑并用,既能动脑、动口又能动手的实用型人才。也就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理论研究.又有一定的实际经验的技术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是要通过实业教育来培养的,因为实业教育在注重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能够注意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在教育内容上,王安石从变法的实际需要出发,敢于向儒家传统思想挑战。今天,我们同样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也同样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时代呼唤着创新的思想。创新意识要求我们开动脑筋,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树立创造性教育的新观念。是值得我们今天每一位有志于教育改革事业的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