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300000023

第23章 柳宗元:平常人可以变成仲尼,仲尼也会变成平常人

一、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年):中国唐代中期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字子厚,原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县),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两人并称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他出生时,其家族业已衰落。但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追求。

其父柳镇深明经术,“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文于外,垂声当时。”且受到母亲卢氏很好的教导,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后随父宦游,到过南至长沙、北至九江的广大地区,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开始参与社交,结纳友朋,并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少年受到人们的重视。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中进士(与好友刘禹锡同榜),十二年任秘书省校书郎,正式步入官场;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十七年外调为蓝田尉,后官至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同官)、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他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运动遭到失败,初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再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改贬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任地方官时,做了许多有利于当地老百姓的事情。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卒于柳州任所,年47岁。

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柳宗元继承和发展了荀况、王充等人的思想,强调德教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韩愈的“道统论”不同,柳宗元提出了“圣人之道”论。所谓“圣人之道”,即是能够像伊尹和管仲那样爱民。他非常注重教育的施教方法,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提出只有“顺木之性”才能“以致其性”等等,这是非常精粹的教育思想。

他和同时期的韩愈都强调从师求学,但又有着诸多不同。韩愈抗颜为师,柳宗元则拒师之名;韩愈力主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而柳宗元强调学习儒家经典,但不株守儒家经典,主张兼习包括佛道在内的百家之言。韩愈提出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柳宗元则师友并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总之两人的旨趣大不相同。概括起来,柳宗元对教育的观点主要有如下两个。

1“顺天致性”的发展观

柳宗元认为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不仅徒劳无益,还会造成损害。他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谈到一位种树能手郭橐驼,其经验诀窍却非常简单,就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就是要顺应树木生长的天性,而“不害其长”。只要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就可以“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一般人种不好树,往往是因为“爱之过殷,忧之过勤,旦视而暮抚”,“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柳宗元认为,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育人同样要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着主观愿望和情感恣意干预和灌输。但又不是放任自流,提供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动力是必要的。他说:“善言天爵者,不必在道德忠信,明与志而已矣”明“就是明确方向,“志”就是坚定不移,有了这两点,人就可以“尽力于所及”,而使自己“备四德”,又何必要别人喋喋不休地向他灌输那些教条呢?这种自然主义的教育观是有强烈的启迪性的。

2“交以为师”的师道观

柳宗元赞赏韩愈的《师说》之论,也钦佩韩愈不顾流俗、勇于为师的精神,对当时社会上层士大夫“耻于相师”的风气感到痛心。他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但他在师道观上又有自己的见解和实施方式。他写下了《师友箴》、《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等文章,阐述了自己的师道观。其核心观点就是“交以为师”。

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他在《师友箴》中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但是,对韩愈不顾世俗嘲骂而“抗颜为师”的做法,他表示自己没有勇气这样做,但他又不是完全放弃为师,而是去为师之名,行为师之实。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说:“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之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柳宗元谢绝的,是正式师生关系的名分,不受拜师之礼。但对来向他请教问道者,他无不尽其所知给予解答,诚恳地指导后学者,确有为师之实。他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即师生之间应和朋友之间一样,相互交流、切磋、帮助,在学术研讨上是平等的,而不是教师拥有绝对权威。柳宗元的“师友”说是传统师道观中有很大影响的一种学说,尤其是在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中,更有借鉴意义。

柳宗元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也非常重视教育实践,如在柳州“修府学”。他还指斥当时腐败的教育,主张革新政治以培养利人济世、有真才实学的君子。他认为君子应以学习儒家经典为本。“本之书”理解事物的实质;“本之诗”探索事物永恒的真理;“本之礼”懂得社会生活的适宜方式;“本之春秋”明辨善恶是非;“本之易”了解事物变化的法则。但是,他不主张专宗儒典,而应泛览群书,博取众长。在他看来,杨、墨、申、商、刑、名、纵横、释、老等各家学说,都有“韫玉”,“皆有以佐世”。

柳宗元还强调后天学习。他认为君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学习培养起来的。他说平常人和仲尼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平常人志向明确,后天努力学习,可以变成仲尼;若仲尼失去明确志向,不再努力学习,也会变成平常人。这是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教学思想的表现。

他还指出,自汉以来,由于董仲舒等人宣扬符瑞说、天人感应论神学的影响,教育内容掺杂了不少“诳乱后代”、“诡谲阔诞”之言。因此,在学习中应独立思考,发现“有不可者而后革之”,“究穷而不得焉,乃可以立而正也。”

他还认为,学习“宜求专而通、新而一”,“勿怪、勿杂、勿务速显”,莫浮光掠影,“肤末于学而遽云云”,应专心致志,“究穷其书”,融会贯通,掌握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达识多闻而习于事”,学到利人济世的实用知识。

他提倡师生间“交以为师”,“以其余易其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长必出之,有不至必惎(教)之”;而学生对于教师所授,“果是邪?非邪?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应“观焉择焉”,发现问题,“徐以告焉”。这样,“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教师也可从学生处学到知识。

他还主张打破门户之见,学无常师。“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这种师生观,体现了民主平等精神的萌芽。

他指责当时的科举考试,“交贵势,倚亲戚”,完全被有权势的豪强地主控制;“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仅“用文字求士”,忽视真才实学。他主张改革这种科举制度:“即其辞,观其行,考其智。”既要看考生的文章,又要注意考生的品行。这样,才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他对当时太学的衰落腐败现象进行了批评:太学“经籍少闲”;太学生学风不良,“侮老慢贤”、“堕窳败业”、“崇饰恶言”、“谇骂有司”。但他对当时太学生到宫门请愿,为阳城司业被贬抱不平,曾大加赞扬:“乃奋志励义,出乎千百年之表。”在当时的专制政治下,他敢于支持太学生的正义斗争,是难得的。

柳宗元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也非常重视教育实践,如在柳州“修府学”。他在柳州时,曾大力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由于地处偏僻的少数民族区域,远离文明发达的都市,柳州一直以来处在封闭落后的环境里,弊风陋俗长期控制着人民的思想和心灵。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并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素质。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综合来看,柳宗元无论在教育理论还是实践上成就虽不及韩愈,但也有自己独特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瓦洛兰之王

    瓦洛兰之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王俊凯我的心你知道吗

    王俊凯我的心你知道吗

    第一次写可能不太好请见谅嘻嘻不嘻嘻不喜无喷啊
  • 仙尊在都市

    仙尊在都市

    赫赫仙界至尊,为了弥补心中的执念和遗憾,毅然散去强大修为,重生到一个少年身上,在少年身上,他找回了他原本失去的一切,但是,他即将面临着上不起学的危险。
  • 跨越天空

    跨越天空

    我们的科技创造的究竟是虚妄的幻想还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不是也是被比我们更高维度的生命所创造的呢?如若如此,那么他们眼中的真实是我们眼中的虚妄,而我们的真实就真的真实吗?
  • 悯苍生怜风华

    悯苍生怜风华

    她明雨卉为求离开与白衣老者达成交易,为找到身负上古之力之人,她附身于聪慧过人的天机阁司主身上。他君亦尘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他貌若天神,才知无双,他生性冰冷,却在她的面前使尽心机。明知不可能,但却还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他,她一次次的抑制住自己的心,却还是在他的攻势下层层瓦解“阿尘,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请你等等我,我很快便会回来找你。”“明雨卉,我的爱就这么微不足道吗,所以才让你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推开我?“两人站在雨中,明雨卉的脸上已经被雨水侵湿,让我们无法看出她的眼角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你疯了吗,你本不属于这里,如果强行留下,你会魂飞魄散的”“我完成了我们的交易现在为了他,我什么都敢做”
  • tfboys之邂逅她

    tfboys之邂逅她

    讲述了,女主和男主是青梅竹马,女主小时候走了去韩国找哥哥了三年时间里女主出了一场车祸忘了男主-----------作者大大第一次写哦!===============以上是第一段的==================以下是第二段的=======我们遇见的时刻,没能第一眼认出你,希望以后的日子,我们陪伴着彼此。【因为本文有许多歌词请略过,我本来想删,但是只可以删除三天内的文】
  • 对凯真情,原换真心

    对凯真情,原换真心

    一个简简单单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螃蟹遇见王俊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尽情期待吧
  • 倾世烟华

    倾世烟华

    梦魇中,似真似幻的故事;梦醒时,却不得不轮回凡间。她坠入了二十六世纪,成为了风靡天下的杀手团“殇颜”尊主(煞),当世谁不知轻烟神医的医术是仙的存在,可又有谁知道一个能和阎王抢人,一个能向阎王送人,她们竟是同一个人。九星勾勒成花,回到故地,却轮回在一个女孩身上,毒素、封印,在她身上演绎着,废物?傻瓜?怪物?丑女?我有流花紫瞳又怎?,我一击中眉心魂飞魄散你待如何?我腹黑狡猾胜妖孽服不?我倾世绝颜有何人能比?一朝认亲,结果证明她就是---修罗宫的少宫主。我肩膀上的紫曼蝶不是你等能诋毁的。传言紫曼蝶现,流花紫瞳随,天下大变!满头银发,指尖一朵曼珠沙华如流光般印在敌人的眉间,一刹那,消逝!
  • 韩娱之有缘相聚

    韩娱之有缘相聚

    悲伤少年从军回来会发生什么各种暖心的故事呢?请大家敬请期待,本人新手上路,不足之处大家多多包涵。本书单女主,涉及到的综艺以及影视和歌曲可能时间不同,不要见怪,谢谢大家!
  • 风魔乱世

    风魔乱世

    我要杀他,我要杀了我曾最崇拜的人,而他却背负了不该背负的罪孽,所以我更要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