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300000017

第17章 王充:“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一、王充简介

王充(公元27-约97年):中国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迁徙到此。

王充生于东汉建武三年,出身于“细族孤门”,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自幼好学,青年时在太学读书,受业于著名儒学大师班彪(即班固、班超的父亲),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他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边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后来回到乡里,住在自家教书。

王充先后曾任会郡功曹、治中等官,由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多次和上级争论,不久弃官回乡,居家教授,致力著述,擅长辩论。他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都失去儒家了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窗户、墙壁都放着刀和笔。晚年生活十分困苦,据《后汉书》载,永元中病死,终年70岁左右。

王充目击当时在方士仙术、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灾异迷信思想的影响下,书传记载夸张失实,经典注疏杂入谶纬;伪书充斥,学术驳杂,使儒学神化,以致是非不清,黑白颠倒,他奋起冲破旧藩篱,对世人所共同奉守不渝的五经进行一番虚实是非之辨。于是作《论衡》,对虚妄不实之言加以评论,对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针砭,解释万物的异同。

整个东汉二百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长统,后世学者更誉之为汉世三杰,而王充为最。王充以博通古今、广采众家的治学精神,撰写了很多著作,但保留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现存30卷84篇(原85篇,缺《招致》篇),20多万字。《论衡》继承了前代思想家的唯物主义传统,吸收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思想和自然科学成果,是一部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论述新颖的哲学政论名著,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一部“百科全书”。

在王充的教育思想中,他从人性可以改变的观点出发,认为一般人“在化不在性”,“在于教,不独在性”。他以染丝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下可以改变人的善恶品质。他说,婴儿“本无争夺之心”,但长大以后,接受“利色”思想的影响,逐渐产生了“争夺之心”;同样,婴儿也“无推让之心”,长大以后,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也可以养成“推让之心”。

他在《率性》篇中,提出“教训之功”,“渐渍之力”。他认为,人的知识、才干、道德品质,都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改变的。王充否认“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学以求知。他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他认为,学习过程,首先是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但仅凭耳目等感官的感知,还会产生真伪、虚实不分的假象,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还必须“铨订于内”,“以心意议”,即经过思维功夫,才能做到“订其真伪,辨其实虚”,达到理性认识。为证明知识是否正确,还要以“效验”与“有证”去检验知识的可靠性。这样就形成了“目见口问”──“以心意议”──“效验有证”的认识公式,构成了他的唯物主义教学论基础。

王充针对当时颂古非今的思潮,明确提出,古今无异,今优于古。他直斥“好褒古而毁今”的世俗之见,认为知古不知今就如同瞎子一样。他重视现实,主张在学习上不必拘泥于师法和古义。他鄙视那些“尊古卑今”的儒生,认为这种人“少所见而多所闻”,只相信过去,而忽略当今,只知道死守经书,而不知道分析、辨难,因此常常以讹传讹,贻误后人。

汉代自武帝以后,儒者讲经注经,五经各有其传,师法所承,分经分家,各习专门之法,树立门槛,并以此猎取功名利禄,严重地阻碍了学术的发展,窒息了人们的思想。王充冲破流俗,提倡求真求实,打破师法家法门户之见,探索经书的本义。他指出,当时儒者讲说五经错误很多,前代儒生不了解事情的本末,“空生虚说”,后代儒生又盲目迷信师教,所以就“随旧述故,滑习词语”,只知遵守师法家法,“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虽然注经千篇,也不会有创见卓识。王充不盲目相信一家之言,“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提倡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破除偶像。他说:“苟有不晓解之问,迢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在儒术独尊、儒学神化的情况下,他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羁绊,坚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启发独立思考、发扬人的创造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王充的教育思想

1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王充认为,人性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人性的差异并非天意,而是自然因素影响而成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又说:“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也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的人。

王充认为,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礼义教化似乎不能为国家增添财富和实力,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往往被一些缺乏远见的人所忽视。王充指出,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教育对社会作用在于经过“圣教”渐化熏陶而使受教育者“文才雕琢,知能十倍”,可以为国家“任卿相之用”,也可以借“仁义之力”来改造社会。

2教育培养的目标

王充把当时的人才归纳为儒生与文吏两大类,儒生是指有一定经学造诣的学者,文吏则是指虽无经学造诣、但有丰富官场经验的官吏。他认为文吏与儒生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但从总体而言,儒生优于文吏。因为儒生自幼“被服圣教”,受纲常伦理的熏陶,并有治国之道的研究,而文吏“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已,勉赴权利。”他批评当时重吏轻儒的社会风气,认为这是社会政治腐败的一个根源。

对于儒生,王充也把他们分为四个层次。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联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他的培养目标,第一是“鸿儒”,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具有独创精神;第二是“文人”,既掌握古今知识,又能从事政治工作,敢于向皇帝上书言事;第三是“通人”,能博通古今,虽缺乏实际从政的经验与能力,“而以教授为人师者”;第四是“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的章句之生,这种人只比俗人强一点,对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

3论教学

(1)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首先,他强调人的感官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闻见”是圣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闻见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思想,接受间接知识。王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

其次,王充指出,教学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必须把感性认识加以深化提高,上升到理性阶段。他说:“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所谓“开心意”,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也才能分清是非,判定真假,“订其真伪,辩真虚实”。

(2)关于教学内容

王充作为古文经学的思想代表,仍把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他强调“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但他反对墨守儒经章句,主张遍览群书,涉猎百家之言。因为百家中有“圣人之言,贤者之语,上自黄帝,下至秦汉,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备矣”。它不仅能“使人通明博见”,而且可以改良当时的政治。

(3)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

①“诠订于内”

王充指出:“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所以他强调对事物的认识既要“信闻见于外”,又要“诠订于内”。诠订有各种途径,而最重要的是实践。他说:“事有证验,以效实然”,这就是说,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这是王充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论。

②学用一致

王充主张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他说:“凡遗通者,贵其能用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他强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用于现实,解决问题。

③“距师”与“问难”

汉代儒生治学,好“褒古毁今”、“信师是古”,造成教育空气沉寂,学术枯萎。尤其是在教育管理上,恪守师传家法,造成学者知识面狭窄,思想僵化,“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结果是以讹传讹,谬种遗传。因此王充有针对性地提出“距师”。他说:“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他主张破除对老师、对古人的迷信,敢于问难求解。即使对孔子、孟子之言也不可盲从。王充指出:“苟有不晓解之问,迢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划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这种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和迷信的教育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思想解放的作用。这是王充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同类推荐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热门推荐
  • 时光不冷亦不热

    时光不冷亦不热

    动心或不动心,并不只是在于爱情。人各有命。
  • 秦时明月:终不离兮

    秦时明月:终不离兮

    【秦时明月同人文】她是舞姬,他是琴师。那日,在雨中,他扬言要保护她,她却道:“其实,你们都一样。”他为了她,连生命都可以不要,而她,也终于敞开心怀。“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欲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终,不,离,兮……”
  • 至尊混沌诀

    至尊混沌诀

    谁说仙尊不死,谁说杀不了神尊。今天我就屠神弑仙。小白,不要在杀人了。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你说跟我在一起,可是你为何抛弃我。不是说好不离不弃的吗?那你还是认为我是以前那个没钱,没势的穷人吗?我呸,抛开这些我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以前我在你眼里连狗都不如。不要在和他废话。看见他我都恶心。看着小白怎么虐仙尊神尊踏上最强者的道路。本人第一次写书,不好各位勿喷。
  • 别离的花期

    别离的花期

    她是春光灿烂的清爽妹子一枚,是Y大众多女神中脱颖而出的栀子花女神。可谁知,女神的感情世界也曾经历创伤,在人海茫茫中不断寻找着当初那个格外熟悉的背影…可最终,当她找到了正在前方向她微笑招手的人,那个自己一心思念不愿再错过的人,可却在一个角落中发现了另外一个温暖如太阳,为她晒掉所有悲伤的人
  • 神以通灵

    神以通灵

    现实的生活中,隐藏着一些非凡能力的人,他们能看见灵、驱使灵做一些事,或是与灵配合以战斗,这就是通灵人,沟通阴阳两界的通灵人。麻苍葉出生于通灵人世家,十五岁的他只身来到国都贝京,目的,是为了寻找合适自己的强大持有灵,以完成从小就奠定的梦想——通灵王。
  • 悟道至极

    悟道至极

    天生的废材,为自己的梦而努力,别人练气我悟道,别人锻体我修心,看十八年之功一朝顿悟
  • 夏梦笙歌凤凰决

    夏梦笙歌凤凰决

    远古时期,天下大乱,无一太平,天帝降旨,派四大神兽南方凤凰前去平定战乱。凤凰封印,无法下凡,便有若干凤凰神女转世,集齐三大守护神器:火界火烈羽,阳界彼生铃,天界琉天玉得以修炼凤凰琴,召唤凤凰,取得凤凰之力,平定战乱,一统天下。可是,凤凰神女身份云疑,守护神器下落不明,又有东方,北方各个阻碍,究竟谁能成为凤凰之女,平定战乱呢?
  • 锦绣江山美人为帝

    锦绣江山美人为帝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我沐子卿今世,倾尽一生,而爱恨两难。来世只愿无欲无求,再不见君。”“沉渊今世,算生算死算尽天下,唯独算不到心中的她。可惜今生,即使再来一次,沉渊的选择亦不变。”“若有来世,即使穷愁潦倒,也护你一生无忧。”那日雪衣翻飞,墨发狂舞,他终是乱了天下,叛了她。(本文架空,纯属虚构,文中所涉及的朝代及人物,官位,职权,体制皆不与历史上所有朝代有关联,都是作者瞎掰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傲歌七界

    傲歌七界

    帝魔现世,弑神诛仙;八方诛旗,困魔锁天!他出生时便引漫天血光,引天怒龙吟,引诸神齐啸!他八岁时,无奈杀死自己的师傅,不由出世历练,却听到一个个惊人的传说、创造一个个不朽的传奇!强者出世,必让枯骨成林,必让诸神陨落!看卡利斯如何以一己之力逆乱阴阳,创造巅峰传奇,傲歌吟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