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策并不想与他多言,只向华太后沉沉道:“若太后不信,可亲自审问匪贼。”
阿桑面色惨白,怒道:“杨策,你休要含血喷人!匪贼是你擒获,关押审问也是你,你当然可以胡编乱造陷害我!”他恳切地看向华太后,俊美脸庞微有急色,“太后,勿听杨策片面之词,臣犯不着暗中派人挟持公主……”
华太后将两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一时之间无法辨别谁是谁非,更无法置信阿桑竟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她又是惊心又是心痛:“真相如何,本后自会查明。杨策,将匪贼押上来。”
宁歌绵柔的声音忽然传至三人的耳中:“母后,依儿臣之见,无需如此麻烦。”她行至华太后身侧,冷冷瞥阿桑一眼,朝华太后乖巧笑道,“前日儿臣去过死牢,杨策所言不差,那匪贼亲口对儿臣说的。”
华太后眸中的机芒隐隐闪现:“哦?皇儿前日去了死牢?杨策陪你去的?”
宁歌清眸扑眨,曼声道:“是,杨将军陪儿臣去的。儿臣与母后说过,待儿臣伤势稍好,再行审问,母后不记得了么?因此,儿臣前往死牢亲自审问匪贼,母后,儿臣无辜被劫持,被囚于密林三日,遍体鳞伤,又差点儿命丧悬崖,若非杨将军及时赶到,只怕与母后天人永隔……儿臣……儿臣只想知道究竟何人想要致儿臣于死地……”
越说越是微弱,像是饱含辛酸血泪。
华太后大为感动,抬手抚着女儿的面颊:“母后明白,皇儿,母后让你受苦了。”她的目光横向阿桑,“你还有何话说?”
阿桑神色已乱,双臂微抖:“太后,不是这样的,是杨策与……公主陷害臣……”
华太后的脸上怒火燃烧,眼中却布满为人背叛的伤痛:“阿桑,枉我如此信任你,你竟然挟持公主,来人……”
阿桑屈膝爬过来,拽住华太后凤袍大襟,眉眼纠结,仓惶地哭诉:“太后开恩,太后开恩……罪臣并不想伤害公主,罪臣……只是要吓吓公主……从未想过害死公主……求太后念罪臣尽心侍候多年,饶罪臣一命……”
华太后毫无所动,喝道:“来人,拖下去!”
阿桑声泪俱下,以额磕地苦苦哀求:“太后饶命……公主回朝,对太后不敬,将太后威严与圣尊肆意践踏,罪臣痛心疾首,只想帮太后教训教训公主,希望公主悔悟……”他转而拉住湘君公主的裙摆,凄惨地哭叫,“公主,罪臣罪该万死,恳请公主饶命……公主……
宁歌漠然以对,拽回裙摆,转身行至案几前,端起茶盏,唇角曳出一抹冰冷的笑。
两名侍卫迈进大殿,拖住阿桑,阿桑犹自挣扎喊叫。
华太后望向殿外冷风凄雨,肃然下令:“拖下去,杖责至死!”
阿桑惨烈的嘶喊声渐行渐远,宁歌猛一回首,迎上杨策平静若湖的目光。
那目光,瞧不出任何的欣喜,只是冰雪覆盖下的宁静大地。
◎◎◎◎◎◎◎◎◎◎
注释
①:《辞源》解释“面首”为: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谓美男子。引申为男妾、男宠。确定面首这个称谓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前废帝刘子业。《宋书•前废帝纪》中:山阴公主*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②: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从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政府颁布均田令开始实施,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废弛,前后约三百年。详见百度百科“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