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
阎姓大探源
阎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直系子孙后稷之后。相传有黄帝裔孙后稷,承袭姬姓,北周人尊为始祖。他有三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周武王时,封太伯的曾孙仲奕于阎乡。仲奕的后代遂以封地阎作为姓氏。
(2)出自姬姓,为周康王之后。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手上有一个"阎"字。于是,康王封他于阎城,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
(3)出自姬姓,为唐叔虞之后。春秋时,晋成公的儿子懿,被封于阎,后被晋国所灭。懿的后代散落于河洛地区,汉末居荥阳,其子孙以封地名为氏。
繁衍之迹
结合前文所述,阎姓的发祥地所能确定的至少应有三处,即今河南、陕西、山西等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大夫名阎敖,可见阎姓此时已落籍湖北。秦汉时,有阎姓人迁甘肃、湖南、山东、河北等地,西汉末年,有尚书令阎章居荥阳,其子阎畅长子为阎显,阎显被封为长社(今属河南)侯,后阎显参予皇室更迭被诛,其子阎穆为避难徙居于巴西之安汉(今属四川),是为阎姓入川之始。阎穆有孙名阎甫,被魏武帝封为平乐侯,复居河南新安。甫子阎璞,因西晋一统而仕宦于广西贯涉地区并定居当地。阎璞有子瓒为汉中太守而定居陕西汉中,瓒有子亨,为辽西太守,亨生子名阎鼎,因仕宦而迁居今北京一带,阎鼎子阎昌迁马邑(今山西朔州),后其孙阎满一支徙居河南,又从中派生出甘肃天水、敦煌等支派。阎满之孙有阎善,因仕宦云中镇将而徙居云州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后五胡乱华,阎姓被迫大举南迁,再经过隋唐,阎姓在江南的分布更广,盛唐时,阎姓在太原发展成一大望族。宋元时,夷人南侵,使原本散居江南的阎姓进一步向华中、华南、西南播迁。明时,作为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太原阎姓亦有迁今山东、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者。至此,阎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并有阎姓人徙居海外。如今,阎姓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阎姓约占全国汉族阎姓人口的57%。
阎姓名人
"唐代第一画家"阎立本
阎立本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卒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其父阎毗、兄阎德本皆为隋、唐时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于唐太宗时出任刑部侍郎,唐高宗显庆初年(公元656年)代兄做工部尚书,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为右丞相。
阎立本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擅长书画,尤精形似,不守前人陈规,勇于创新,是我国古代名气较大的绘画艺术大师。阎立本作画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他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是我国古典绘画艺术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历代帝王图》也称《历代帝王像》、《列帝图》,绢本设色,图中画有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文帝孙权、蜀汉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宣帝陈顼、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文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等13个封建帝王之像,并以一个帝王和若干侍从为一组。绘画技巧娴熟,采用了遒劲的线条,妍丽的色彩和适度的晕染方法,表现出各个帝王的不同性格。
阎立本的绘画艺术辉煌成就,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千三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