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敛锋芒,低调处世
凡成大事者,位越高,姿态越低,心胸越宽广。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与人相处只要稍有不当,就会招来不少麻烦——轻则工作不愉快,影响职业生涯;重则事业败北,从零做起。因此与人相处关键是要学会低调。
刘健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就职于一家策划公司,刘健的个人能力很强,是公司的得力干将,他主持策划的几套企业方案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一些中小企业常常请他帮忙做些形象策划,并付给他丰厚的报酬。按常理来说,刘健的资历和能力早该升到部门主管了,可到如今他还是个一般职员,在他眼里,公司里的人都是一些无能之辈,张三李四成了他评说的对象,王五赵六也不是他的对手,就连公司的老总他也不放在眼里,整天一副洋洋得意、高高在上的样子,但由于他的工作能力强,公司领导也想提拔他,可一到考核时,同事们都说与他不好共事,并不表示不愿到他所负责的部门做事。就这样,刘健成了“孤家寡人”,而老总们一谈到他,也总是无可奈何地摇头说:“他就是恃才傲物,个性太强了。”
从刘健的事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你在工作上有特别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要记住一点———不要恃才傲物,要学会低调处世;当你工作取得成绩时,应该做到低调为人,只有这样才有更大的发展。
不光工作之中低调处世很重要,就是作为一个有理想的政治家,也应该如此。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去一位老前辈的家中做客。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草屋,一进门,“砰”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分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记住了,也就成功了。
从理论的角度上讲,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同时也是一种修养,一种谋略。所以古今中外欲成事者必须低调做人,进而被人们所容纳。根基稳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经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三国时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选择。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华,闻名满天下,很受曹操器重。于是曹操产生了换太子的念头。曹丕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慌,忙向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讨教。贾诩说:“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数,这样就可以了。”曹丕深以为然。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又在高声朗诵自己做的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曹操问他什么原因,曹丕便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一言既出,满朝肃然,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相反,大家倒觉得曹植只晓得为自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吧,结果还是“按既定方针办”,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登上魏国皇帝的宝位。
其实刚开始时,曹丕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夺走的,他想拼死一争,却又明知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胜数极微。一时竟束手无策。但他毕竟是个聪明人,经贾诩的点化,脑瓜顿时开窍: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让对方一个人尽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后,这场兄弟夺嫡之争,以不争者胜而告终。
从这个故事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悟到,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将盈若方,不骄不狂。
2001年底,王安忆当选为第七届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宣布选举结果那天,她说:“我的心情诚惶诚恐。上海是这样一座城市——鲁迅的城市、巴金的城市……那么多的前辈,我连他们的学生都不敢算,这实在是大家对我的特别厚爱。不知道今后我将如何面对这样一个生活局面。我从来都是在一种相对独立于世事的写作生活中,现在被推到现实中来了……”参加这场见面会的记者很有感悟,并且认为这是“王安忆式”的开场白。低调的,诗意的,却又不乏清醒。如果王安忆不这么说,而且是沾沾自喜,或是表达出自己的喜悦,甚至是狂傲,相信新闻见面会上人们对她的评价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这也是王安忆的成事之道。
无论是文人还是一个企业家,低调做人都是成功时最理智的做法。因为低调做人,是巩固成功、继续攀登顶峰的一个法宝。在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及百佳领军人颁奖大会上,有记者问湖北省蕲春九棵松集团总裁游安才:“从农民到董事长,从普通劳动者到全国人大代表,在这一系列变化中,你有什么体会呢?”
游安才回答说:“学习失败,低调做人。直白地说,就是低调处理手中的权力。随着村办企业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村党委的威信越来越高,我个人的‘权威效应"也越来越大。弄不好就会成为‘孤家寡人",甚至埋葬自己。”从游安才的回答之中可见低调做人与事业成功、发展,息息相关。因为狂傲的个性每个人都会张扬,而谦虚的态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到的。尤其是在身居高位或是成功之时,人们往往不希望看到一个自高自大的成功者,而是喜欢看到他谦虚的一面。因为低调做人,就要避免“高调”,妥善地处理有关问题。毛泽东同志当年就倡导“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佛家的修行中,有这样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将已故者放置在一个狭小的房间内,修行僧便面对着这具已冷的尸体盘腿坐于蒲团之上,每天看着尸体。看着他僵硬,长尸斑,变软,肿胀,尸水破皮而出,开始散发尸臭,长蛆,腐烂,一直到尸体烂成一副骸骨,修行才算结束。这修行的过程比较骇人。佛家想要以此来告诉我们:“人生不过一具臭皮囊”。这跟低调做人其实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普通人,百年以后,只是一具臭皮囊。
这种低调的行为正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同时它能够让人看到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基本准则。
做人绝招:
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基本准则。有道是: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方法,一种谋略。
二、谦卑处世人常在
以傲慢的姿态处世,迟早会失败。社会的门楣有高有低,只有以谦卑的姿态行走其间,才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门庭。
清朝大臣李鸿章引荐德国人梅廉朵夫到朝鲜担任官职,启程前,李鸿章提醒他:“拜见朝鲜上,记得要行三跪九叩之礼。”梅廉朵夫并不苟同,李鸿章坚持说:“否则,你会被赶回中国来。”由此,梅廉朵夫将此忠告谨记在心的,在觐见朝鲜王时,特别把深度的近视眼镜取下,恭谨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礼,因此很顺利地把自己融入到朝鲜的官场里。不坚持自己的身段,愿意“入境随俗”,就展现了谦卑的行为,体贴对方之余,同时也说服了自己,不会觉得受辱。
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谦卑,并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在消极的那一面,让自己和别人,都好过一些;在积极的那一面,经过自省之后有所学习成长。遭遇挫折的人,将因谦卑而放弃埋怨,重新找到成功的方法。拥有成功的人,也将因谦卑而不自满,表现友善亲切的质感。
老子曾经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的确,你谦卑时就显出对方的高大;你朴实和气,他人就愿与你相处,认为你亲切、可靠;你恭敬顺从,他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配合得很默契、合得来;你愚笨,他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强硬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手,咄咄逼人,对方心里会感到紧张,做事没有把握,而且容易让对方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交往和工作难以继续。
一个人在事业与家庭中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聪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来,像观赏电影一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终生都在找位置,而无暇坐下来做应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里,你只要谦卑,生活的位置就会向你显示出来。
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伪逊,实为谦卑。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在特定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如果在乞丐面前不够谦卑,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如果在世界的壮美面前仍不谦卑,则证明他是愚人。
谦卑是平日里无所不在却又被我们轻易忽视或淡忘的一种精神和生命力。表现谦卑,消极地说,是让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好一些,积极地说,则是透过自省而有所收获。虽然表现谦卑有时会被扭曲误会,但只要能坚定信念,怀着既懂得保护自己,也不使对方受伤的厚道,那么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将发现谦卑巨大的力量。
然而生活中,有许多人并不看重谦卑的美德。事实上,谦卑是一项积极有力的特质,只要妥善运用,就会使人类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质上不断地提升与进步。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人尊敬的一位。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非常善于辨析,当时能够提出的任何问题,只要到了他的手里,没有不迎刃而解的。但是他非常谦虚,从来不以权威自居,循循善诱,让对方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由于博学而谦逊,苏格拉底被公认为最聪明的人。但是苏拉底却一点也不这样认为。他说:“不可能!我惟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众人仍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并建议他到山上的神庙去占卜,看看天神的意见如何。于是苏格拉底来到神庙去占卜,占卜的结果明白无误:他确实是天下最聪明的人。面对神谕,苏格拉底无话可说了,但是口里仍然喃喃自语:“我惟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可是总会有不少的人认为自己天下第一,这样的人,哪有不跌跟头的。
不论你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成功,谦卑都是必要的品质。在你到达成功的顶峰之后,你会发现谦卑真的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谦卑的人才能得到智慧。
做人绝招:
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三、低调创造奇迹
喜欢张扬,是我们这个大时代的时尚。事情还没有开始做,首先就先说出来;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一点,首先就描述一个美好的蓝图;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说了,还要“炒作”,因为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吸引所有的目光,吸引所有的注意,用一个虚幻的“前景”,取得别人的支持,把其他人拉进来,一起投入到一个连自己都没有把握的事情中去!
然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有张扬和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的其他方面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还是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在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从爱因斯坦的事例中,我们得知,张扬和骄傲在为人处世时是行不通的,只有低调的人才会有收获。
低调的人的生活形态在外人看来是十分普通、平常的,正是因为普通和平常,所以在本质的意义上,更加纯粹,更加符合真实的自我。而张扬和骄傲呢,是一种表演,是一种做秀,如果没有观众,所有的行为就没有了意义。
在中国的历史上,舜是第一个被称为“大智慧”的人。根据历史记载,舜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后母生了一位弟弟叫“象”。孝顺的舜尽管总是小心地侍奉后母和弟弟,但还是遭受了无数次的毒打。最后实在无法在家里呆下去,舜选择了离家出走,他一个人流落到历山脚下开荒种地。在清苦的生活中,舜依旧没有一点怨言。他与当地的农夫和山林中的鸟兽生活在一起,他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温馨和睦。于是舜触景生情,制作了一首首感人的乐歌。他的德行影响了周围所有的人,农夫相互谦让已开垦好的农田,渔民相互谦让自己打鱼的场地,陶匠则做出了更加精美耐用的陶器。舜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人们从四面八方扶老携幼过来,希望和舜成为邻居。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他的周围就会聚成村落;然后就扩大为城镇、都市。最后,当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了舜做妻子。这两位聪明美丽的妻子给了舜无穷的力量。“无知”的舜总能逢凶化吉,顺利地通过了尧对他的能力所进行的考试。最后,尧将头领之位禅让于舜。舜用低调的方式成为骄傲,那真是“大智慧”。但是,舜的大智慧却没有使用什么心计,事实上,他的“大智慧”往往都是以“低调”来衬托的。舜从未有意识地去获取民心,也并没有处理任何复杂事务的知识。但是,由于纯朴、坚强、虚心,这才保证他最终取得所期望的胜利。舜的胜利说明低调在智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智慧受到当时许多学者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