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鹊儿喜
途中,真人从未感受到自个会如此轻松、悠闲,心头似卸去莫大包袱,整个人,莹润透亮,再无一丝尘垢。
见真人回来,妮儿高兴的蹦起来,大喊道:“老伯伯,雪儿以为你一去不返呢,害得雪儿伤心了大半天。”“给你的,好东西哟。”真人边说边塞给她颗丹药,丫头捧在手里左望右瞧,滑溜溜,轻轻一嗅,清香扑鼻,像是很好吃的样子。
起初一阵迟疑,半晌后,大眼骨碌一转,立马就扔进肚里,那药丸,遇水则化,立时就有一丝甜味萦绕舌尖,这感觉,美妙极了。吃完后,自个还不忘舔舔掌心,这般可爱的小家伙,真人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忽闻丫头叫唤,袁絮清从后院飞奔赶来,颤颤微微道:“前辈,你……你真回来,快……请进。”真人乐意道:“呵呵,小友倒是客气喽。”妮儿一直对刚才那甜甜滋味,念念不忘,一双大眼紧巴巴的期盼着。
袁絮清面泛红光,真人便知她内心着实欢喜,平淡道:“小友不必麻烦,你且坐下,老道有几句话要说。”
“嗯,前辈请讲。”袁絮清颇为有礼,心绪虽激动异常,可也能收放自如,真人把瓷瓶摆于桌上,道:“你先附耳过来,有篇心法传你。”
袁絮清附耳倾听,真人一字一句重复,熟记后,真人慎重道:“这心法,重静心,一切顺应自然,勿要贪功冒进。”袁絮清高兴道:“嗯,晚辈清楚。”
真人微微拂须,嘱咐道:“这药丸,你先服一粒,可缓你燃眉之急,往后发病,再服一粒便可,你要记住勤修心法,持之以恒,方能永除后患。”
“救命大恩……晚辈……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前辈?”袁絮清有些急不择言,真人也不怪她,安慰道:“先别激动,老道还有件事,要与你商量,若你同意,往后还需你费心。”
“不知前辈,有何嘱托?”袁絮清有些惘然,不知真人要交代何事?真人慎重问道:“这事,与丫头有关,老道一心想收她为徒,不知你愿意割爱否?”“这……”袁絮清一阵沉默,半晌都没说句话,最后,袁絮清纠结道:“前辈肯收丫头为徒,这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只是她年纪尚小,前辈一路带着她……”
“呵~呵,小友多心了,老道早就散漫惯了,若带她在身边,只怕早晚会被她烦死。”丫头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撅着小嘴,哼唧哼唧,两人皆没理会。
袁絮清微露喜色,道:“那不知前辈有何安排?”真人沉思一阵,道:“老道本想收你为记名弟子,只是你早已拜在扶摇门下,若是一味强求,反显老道不知礼数,思来想去,想让你代师授徒。”真人道出心中苦涩,袁絮清恍然大悟道:“前辈放心,若有效劳处,晚辈必当尽心竭力。”“哈~哈,如此甚好。”真人畅意而笑,再扫往日心中尘埃。
袁絮清顾虑道:“前辈,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真人高兴道:“你说,在老道面前,可没那些臭规矩。”袁絮清大胆道:“前辈要我督促她还行,可我对修行也是一知半解,若是引导不当,对她只怕是有害无益。”真人宽慰道:“你不必担心,老道自会停留些时日,待她根基渐稳后,老道方才离去,日后,你只要每日督促即可。”袁絮清暗自松了一口气,生怕她耽误了丫头的机缘。
“前辈既然这么信任,晚辈必会严厉督促,请前辈放心。”真人万分欣慰道:“好,老道总算是了了一件心头大事,值得庆贺一番呀。”丫头至此还一团迷糊,不知师傅他们说啥?
见丫头不以为然,袁絮清肃声道:“雪儿,来,给你师傅磕头。”丫头不明所以,疑惑半晌,弱弱问道:“师傅,是给你磕头吗?”“不,向这位前辈磕头。”妮儿道:“哦!”没敢多嘴,生怕惹师傅生气,于是乎,老老实实的磕起头来,真人也心安理得的接受。
磕完后,真人亲扶起她,拍了拍她身上泥灰,和蔼道:“雪儿,师傅带你出去走走,愿意去吗?”“额,去哪呀?”丫头好奇一问,真人泯然一笑,道:“去见你诸位师叔师伯,顺便给你要些礼物。”
“哦!”丫头转头望着袁絮清,问道:“师傅,我可以出去吗?”可伶兮兮的样子,显得很有礼貌,袁絮清大为好气。
“去吧,不过要听你师傅的话,不许调皮惹事哟。”见师傅允许,丫头高兴一跃,欢声道:“好耶,师傅快走。”望着这活泼徒弟,真人一时感到头疼,真不知日后该如何教导于她?
一老一少就这般匆忙离去,袁絮清初感心里空荡,似丢了什么重要物什,那滋味,真是让她苦不堪言。
见谭老头抱个女童归来,大家很诧异,扶摇子当场一怔,生气道:“老滑头,你……你拐带人口,都跑到我这来了,丫头,来师祖这。”
“哦”丫头雀跃的跑到扶摇子身边,麻利的爬上蒲垫,见桌上茶点,很自然的忙活起来,不一会,精致小脸便鼓胀胀的,边吃还不忘咿呀念叨,大家一见这景象,笑得合不拢,真人颇为惬意,宠溺道:“你们瞧瞧,老道的小徒弟怎样?”
“你徒弟,你这老脸,简直比城墙还厚吧。”扶摇子不乐意回道,真人见他面色阴沉,更是一阵舒畅,笑道:“嘿嘿,睡老儿,你瞎起什么哄呀?”“呸,你这老滑头,丫头可是贫道的门人,你竟敢趁火打劫。”
真人问道:“胡说,什么门人?拜你为师了吗?”扶摇子肯定道:“这……反正她迟早都是我观里的人,怎么也轮不到你收她为徒?”“晚喽,丫头已拜在贫道门下,是老道的嫡传弟子。”真人笑着应道,扶摇子满是懊悔,无奈道:“你……你这是耍赖,你俩倒是帮我说句话呀。”扶摇子见自个占不到理,就赶紧向二人求助,所谓‘一人技短,二人技长嘛。’
“谭老头,你真极品,收个弟子都能鸠占鹊巢,恐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人来,小弟我对你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沅阳道人笑着说道,真人很是受用,道:“算你有见识,这话,老道爱听。”
“道友,今日你真让贫道刮目相看,你的行事作风,让人钦佩万分啊。”广成子微笑道,那意味深长的语气,真是妙的很。
“好啦,叫你们帮忙,你们一个个怎反倒称赞起他来了?”见形势不对,扶摇子急忙插话。
“哈~哈”大伙畅笑无比,只有丫头浑然不知,迷糊道:‘他们这是怎啦?刚还吵得脸红耳赤,现在,怎又笑得那般开心,是在谈论什么好吃的吗?’自个的大眼,一闪一闪,甚是呆萌可爱。
“睡老儿,你可莫要不情愿,丫头日后仍留你观里,仍算你门下弟子,这些我都不介意,你还埋怨啥?”真人道出心中疑虑,毕竟嫡传弟子最重门规,像这样身兼多门的情况,还是首次。
“唉,你现在说什么都是对的,好处全让你给占全了,贫道还能说什么?”扶摇子无言相对,干净利落应道。
“这就对喽,难得你认同,这也算了了一桩心头大事。”真人自豪道,“也是,谭大哥你孤独了大半生,晚年还收得如此佳徒,难得可贵,恭喜恭喜。”沅阳道人恭贺道。
真人阴笑问道:“哦,既然你们都认了,那好办,丫头的见面礼,总该是要给的吧。”“额,来的匆忙,忘了,再说,谁晓得你会收个徒弟呀,你们说对不对?”沅阳道人摊手示意,广成子附言道:“也是,贫道也没带任何物件。”
“我说你们,不会是想耍懒吧,要是敢这样,那老道可要大肆宣传喽。”真人假装责问,本想趁机捞便宜,现倒好,什么也没捞到。
“你……”沅阳道人气得无力说话,扶摇子一个劲的苦笑,广成子也是不住摇头,真人不解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痛快点,给,还是不给?”
相争时,天空中被一大片紫气所笼罩,一声声鹤鸣鸾语,伴着一阵阵缥缈梵音,场面甚是恢宏,可谓百年难得一遇,几人一见这奇象,赶快起身恭迎,丫头茫然不知,依旧在肆无忌惮的咀嚼,真人立马抱起她,一个劲的往外冲。
几人整戴衣冠,神态肃穆,只见远方一团彩霞炸开,一道道紫气由东汇来,云团中,飘来两位上古神仙,其一人,麻衣裹体,体态清莹,望之恍若神仙中人;另一人,道骨仙风气宇非凡,一身混元缕金太极袍,似有烟霞罩体,朦朦胧胧,让人瞧不清样貌。
其身后,还有数位道童相随,大多绾着冲天冠,着回纹青松袍,有一人身后木匣莹莹透光,很是奇妙。
大家作揖叩首,齐声道:“见过道祖、天尊。”
“免礼,都起来吧。”麻衣老祖开口道,众人起身恭迎。
“诸位道友,久违啦。”天尊接话道,大家齐齐拱手,只有谭真人慢了半拍,待大家回谢完毕,他才姗姗说道:“尊者神采非凡,晚辈望尘莫及呀。”
“哈~哈,多日不见,道友竟变得这般谦谦有礼,天下一奇谭也?”天尊含笑一问,毕竟他可是出了名的滑,这回,变得异乎寻常,知情者无不掩口微笑,真人不以为意,倒是立在一旁的丫头,倍感无趣,偷扯真人衣袍,轻声道:“师傅,这里,一点也不好玩,我想回家。”
麻衣道祖和玄武天尊颇感意外,诧异的盯着,丫头脸蛋红扑扑,小口一张一翕,伶人喜爱,麻衣道祖打趣道:“道友,你这小弟子了不得,天缘极好,百年难得一见,着实是天赐良徒呀。”
真人会心一笑,哄道:“雪儿,赶快拜见道祖、尊者。”丫头不明所以,跪地叩头,稚气道:“雪儿,见过诸位伯伯。”这话,惹得身后道童们掩口直笑,丫头一阵呆萌,又郑重的磕了好几下,这般诚心倒让诸位前辈欣慰,皆赞其品行上佳,麻衣道祖亲扶起她,关切道:“乖孩子,够了,起来啦。”
丫头小手摸了摸自个额头,很是害羞的躲到真人身后,道祖解下件小玩样送给她,她自个捧在手里,很是好奇,天尊顺手也送件小玩样给她,这不,丫头一时笑得合不拢,一下摸这个,一下又捣鼓那个。
真人赶紧代她答谢,作揖施礼,以示恭敬。
天尊颂声道:“出门时,偶见东方一缕红霞升天,便知此次盛会,定有喜庆之事,可没想到,这事,竟是道友收得佳徒。”
“万椿,把为师准备的礼物拿来。”话音刚落,一道童立马解下布袋,把东西递到师尊手里。
天尊亲开木匣,一股凌厉森寒扑面而来,寒气由虚化实,盘踞于木匣上端,不一会,聚气成莲,那虚莲竟能随风摇曳,再观匣内,一段白净莲藕不时闪烁奇异之光,这奇异,真是匪夷所思。
天尊把木匣递到真人面前,喜气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多谢尊者!”真人郑重接过,丫头这下很礼貌,稚气道:“谢谢道祖、天尊。”
天尊摸了摸她的额头,以示赞赏,扶摇子侧身恭迎道:“两位尊者,请进。”麻衣和天尊都示意对方先请,扶摇子吩咐白褚,让其带天尊门人下去休息,刚唤作‘万椿’的弟子,领着一众师弟师妹随白褚离去。
这其中,有一妙龄少女,自顾自呆立,天尊见后,问道:“翎儿,你不去休息,还站着干嘛?”“师尊,我瞧师伯的小徒弟,很可爱,想帮师伯带带她。”
“哦”天尊回望一眼,道:“道友,你看。”真人思量再三,在座的都是泰山北斗,待会必定肃穆,不太适合丫头,于是就把丫头托付给翎儿,翎儿欣喜的拉着丫头离开,众人见后,会心一笑。
大家分主次而坐,个个神态谦和,凝神聆听前辈真言,麻衣道祖缓和一笑,道:“诸位无需这般拘谨,你们有何见解皆可畅所欲言?”
“也是,以往皆由我们说来论去,今日我们也想听听诸位的想法。”天尊略微补充,大家一阵私语,广成子率先道:“尊者的想法,着实让晚辈受宠若惊,只不过吾辈学道尚浅,不知从何说起?”
“既不知,那就从不知说起。”道祖开门见山,大家一时也没反应过来,静了好一阵,天尊淡然道:“既然诸位都没想法,那就先尝尝,老道带来的新茶吧。”壶嘴,热气直冒,屋内,却闻不见一丝茶香。
“诸位道友,请用茶。”尊者举杯相邀,大家共举示意,喝到嘴里,淡然无味,可看壶里,分明是有茶叶的,这里面,有何深意呢?
扶摇子一尝再尝,慢悠道:“尊者,这茶,莫非是有什么玄机?”“道兄有心,不凡猜猜。”
扶摇子端起杯,沉思道:“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沅阳道人立时领会,赞道:“妙!妙!妙不可言!”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其形无常,其意无象。”广成子有说道。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何况道乎?”真人若有所思道。
沅阳道人认真揣摩,问道:“何谓有?何谓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广成子深思熟虑,心有所感,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岂能长久乎?”“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道祖解释道。
大家一脸迥然,似不太明白,道祖随即附声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尊又接着说道:“天地之所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大家谈来论去,热闹非凡,另一边,翎儿却叫苦连天,眨眼间,丫头变得比她还调皮,活脱脱的小马驹,一会用她衣袖擦嘴,一会吵着要她背,反正是窜上窜下,如同一匹脱了缰的小野马正四处乱跑。
折腾了许久,丫头总算是安静下来,只见她眼泪婆娑,吵着要回家,翎儿半骗半哄道:“妮又怎啦?刚不是高兴嘛,怎一会就哭上了?”妮儿委屈道:“小姐姐,我肚子饿,要回家。”
丫头蓦然一闹,吓得翎儿手忙脚乱,哄道:“那你告诉姐姐,你家在哪?”丫头含着大拇指,砸吧砸吧,道:“家,在竹林里。”
“竹林,在哪?”妮儿不解道:“竹林,就在竹林呗,姐姐你真笨。”翎儿听后,脸色骤变,还是耐心问道:“那,你知回家的路吗?”妮儿不住点头,道:“当然,雪儿很聪明的,不过路很远哩!”翎儿好心道:“那,姐姐送你回家,好不好?”丫头听后拍手,道:“好呀,姐姐送。”翎儿拉着她的小手往前,可惜丫头不为所动,翎儿无奈道:“你又怎啦?”“姐姐,我走不动了,抱抱。”翎儿瞬间无语,感情这丫头把她当小马骑喽。
一路上,丫头喋喋不休,翎儿选择沉默,七拐八折后,终于来到落樱岭。
翠竹幽幽,涛音阵阵,如天籁,似罄笛,动人心扉,翎儿一时便放慢脚步,丫头见后,在怀里扭捏,重复道:“姐姐笨死,走路也这么慢。”
翎儿听后,一阵萎靡,早知就不主动请缨,若不是瞧她可爱乖巧,一时玩心大起,想逗她玩玩,才接了这趟苦差。
隔着老远,妮儿便大声喊道:“师傅,我回来了,你在吗?”还不等袁絮清开口,她自个又道:“师傅,雪儿饿了。”
袁絮清出来,关切道:“你怎就饿啦?你不是陪前辈去玩吗?”丫头委屈道:“唔,他们很无趣,一点也不好玩,可他们送给雪儿好多东西哦。”往自己口袋里捞了捞,什么也没有,扭头道:“姐姐,快把我的东西拿来,我要给师傅看看。”
翎儿把袋子递了过去,见一清秀可人的少女,袁絮清开口道:“不知,姑娘如何称呼?”翎儿上前道:“师姐,你叫我翎儿吧。”袁絮清追问道:“哦,不知尊师是?”翎儿崇敬道:“玄武尊者。”
袁絮清满是错愕,道:“原来是尊者高徒,难怪?”一手拉着她,一手抱丫头,一同进屋。
竹楼内,接二连三的迎来陌生,这是在预示着什么吗?往后的她,又将以何心态迎接新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