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定研发设备后,小无名正式开始基因(DNA)序列优化项目的研究攻关。
首先,先让灵儿把之前体检的时候中断的小无名自身基因(DNA)序列研究分析的研究进程再次重启。之前是因为缺少小无名基因(DNA)序列优化前的完整原始基因(DNA)序列,现在,资料都已经齐全了,是时候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并找出完善可靠的基因(DNA)序列修复计划了。
毕竟,小无名是目前唯一一个在15岁时没有马上陷入昏迷的少年,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且是目前唯一有希望在一个月内得出解决方案的研究方向了(应该说只有20多天了)。只要小无名找到自己为什么会是例外的哪一个的根源,就可以解救小无名以前的同伴。
研究基因(DNA)序列工程本来就是一件非常浩大的项目,何况是还要在被修改的基因(DNA)序列上修复优化不完善的地方,这光是找到不合理的基因(DNA)序列,就是一间难以完成的事情。
好在,小无名还有灵儿这个智能生命在,这些都交给灵儿的超级计算机服务器集群来分析计算就行了,之前研发人造子|宫,灵儿直接就启用了80%的计算资源,现在,更是关键时刻,灵儿直接启用了比上次还要多的计算资源:90%。只给自己预留了10%的资源留作备用。
在灵儿90%的计算资源下,整个基因(DNA)序列解析以百分比小数点后几位不断递增的速度不断的进行着。
以目前进度而言,起码要一个星期左右。但是小无名也不会闲着,乘此机会,直接开始改良U组织的生物催化生长技术。之前灵儿就计划把这项技术给鸡肋化,在解决15岁昏迷缺陷解决方案中剔除该项技术,让其只要使用这项技术,就会导致15岁昏迷缺陷解决方案失败,从而让H国的人不在使用生物催化生长技术用于人体的催化生长,给予那些试管婴儿一个自然的生长空间和时间,达到和正常婴儿同样的水准。虽然可以不把生物催化生长技术交给H国的人员,但是如果不给,就不知道H国的研发人员会使用哪些不成熟的催化技术,到时候结果就更糟,而且不了解这项技术的话,对解决15岁昏迷的缺陷就减少了很大一部份成功几率。所以小无名出在灵儿的建议下,也把这项技术交给H国。
但是,生物催化生长技术不使用在这个项目里的时候,还是很实用的技术。比如小无名的生物芯片培育制造,就可以使用到这项技术。如果加入了生物催化生长技术,那小无名的生物芯片培育制造速度就可以提高几倍,按照灵儿的计算,起码也是之前的3倍以上,随着培育制造的经验增加,这个速度还可以赶快。这样,小无名就可以在一天培养出生物芯片来。
还有,在培育单独的大脑或其它的器官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到。尤其是大脑,小无名打算利用培育制造生物芯片的方法,使用人类胚胎细胞培育制造出一个没有思想的人类大脑来,还要是经过基因优化后且没有U组织那种有15岁就昏迷缺陷的优化方案。然后让灵儿入驻到里面,这样灵儿就可以在保持原有的庞大计算资源下,还拥有小巧的体积了。虽然生物大脑芯片比较娇弱,但是性能实在是没得说。
不过现在还无法开始这项计划,毕竟完善的基因(DNA)序列优化技术没有研发出来,灵儿现在还在拼命的解析着呢。
因此,小无名现在的计划就是把生物催化生长技术优化后整合到生物芯片培育设备中。
生物催化生长技术小无名已经吃透了,之前的生物芯片培育也是利用该项技术的生物电来实现的,但是生物芯片培育也只是利用了生物电的控制技术,并没有使用到催化这方面的技术。
而催化技术是要全方位立体式的使用生物电有规律的刺激催化培育目标,而且这个生物电也是有放电量标准的,之前在制作生物芯片的时候,小无名就为解决生物电的电压电流苦恼过,不过幸好小无名有外挂,勉强还是搞定了。而这个生物电放电量标准,就是在此基础上叠加出来的,如果没有之前的研究,小无名还真有点捉瞎。
所以在生物电方面,小无名已经搞定,之后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布局和放电的规律了,这项在灵儿提供的资料里就有,没什么难度。
在所以技术难点都搞定后,小无名就开始了新型的多功能培养舱制造计划。
在灵儿解析完基因(DNA)序列之前,小无名已经制造出了5台新型的多功能培养舱。
新型的多功能培养舱具有基本的功能外(例如人体休眠、基础治疗等),还有培育制造生物芯片、单独器官、大脑和克隆人体等功能,并且内置10个生物催化生长设备,遍布培养舱里各个角落,使得不管在培育制造什么,都可以使用生物催化生长功能。
这五台新型培养舱,其中小无名自己使用一台(别忘了小无名自己也要修复优化基因(DNA)序列);一台给之后救出女同伴;一台用于培育制造生物芯片;一台用于之后的计划,用于培育大脑;最后一台备用,以免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突然,这时候,灵儿告知小无名,基因(DNA)序列已经全部解析完成了,并已经查找到了出现问题的根源,还生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需要小无名进行之后的研发工作了。
小无名得知后,一阵欣喜若狂,都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至于有了突破,看来那些曾经的同伴是命不该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