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罗散手》讲述的是人类修行体系,讲述的是手臂的技巧运用,讲述的也是对躯体的改造,潜能的挖掘。
而《青藤书》讲诉的是的医术医理,讲述的是如何救人治病,讲诉的也是如何改造身体机能,发掘身体能力。
在蒲团和【地髓精乳】的影响之下,李璟从来没有比这一刻更加的智慧通达,于是,他悟了。
像纵马奔驰在草原之上自由奔腾,如跨鹰飞掠过群山之上恣意翱翔,李璟看到了他在村子里永远看不到的东西。
更关键的是,他今天接触的两本书内容完全是两个不相关的领域的解释,可偏偏李璟却看到了许多相同的东西。
这两本书里有东西是贯通的,甚至他想到了从前在村子里看到的搜神志怪小说,里边讲的某些原理原则,实质上亦是脱胎于人类的修行体系,只不过是加上了一些夸张的成分罢了。
看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大底是读万卷书,融会贯通,然后学以致用。
大概李璟在这方面是有些天赋的,他不敢妄称读万卷书,他只是读遍了村里所有的书,他不敢自认已经融会贯通,但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是有的。
《青藤书》中最让惊奇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一套改良的针灸术的论述,另一个是人体的一个新发现。
针灸术是一项及其耗心费力的治病救人手段,因为它靠的是医者本身的气来施展的。也就说医者必须是修行之士才能施针,而且还必须是修行高深之人才行,一道针灸术施展下来,病人固然能够康愈,医者却是呕心沥血,因此医者很少愿意施展这种方式救人。
然而《青藤书》中却记载了一套针法,叫做【子午回春针】,这套针法更多的是用刺、扎、捻等各种技巧,以及施针部位的顺序来达到救治目的,对医者元气的需求不高。
书的最后一篇一元篇中提到了一个未被证实的发现,书中讲人体从头到脚有七处特别的地方,刺激这些地方可以起到强心壮脉的作用。这七处器官平时毫无反应,但如果他们受到刺激那么心脏和经脉都会发出更强劲的波动。李璟爷爷称他们为腺体,但他无法证实这样的变化确实是与他们相关,因此他将之记录在一元篇中。
看到书中指出的七个腺体的位置,李璟立刻想到以前自己发病时爷爷教导自己刺激的七个地方,正与这里提到的相同。
他又想到了爷爷去世当晚他犯病时看到的七道彩色脉轮,他心里隐隐明白这个发现是真的,爷爷没法证实,但他却亲身目睹了这七处的特异。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些腺体的作用只怕与经脉不相上下,毕竟当时他看到的现象里两者的异象是同一级别的。
难道爷爷发现了一种新的修炼方式,李璟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如果真是这样,这会是个划时代的发现。
李璟心里痒痒,恨不能马上去试一试能否以此来修炼。可惜他现在虽知道修行的道理,却不得其入门之法,只好将这想法暂时放在一边。
他眼睛转了转,突然想到了针灸术,如果能够利用腺体,那么针灸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李璟取出一套银针,摆在身前,他决定亲自感受一下这种新改良的针灸术。,
他脱掉上衣,光着膀子,然后取上一只针,默默回想着【子午回春针】的施针要领,脑海里闪过人体周身经脉以及七处腺体位置。
然后,他下针了,第一针他选在后脑门上,这里是第一处腺体所在,脑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他首先要激发这里。
第一针下去很吃力,但他还是准确的找到了位置,针扎下去之后,他感到了一股微弱的暖流缓缓流过全身,李璟大喜,果然有效。
他赶紧下第二针,这一针他扎在额上,这是第二道腺体的位置,这一针下去之后李璟并未感到什么特别的变化,但他并不失望,他选择第三针,这一针他换了位置,选择在三焦经上,然后他便感到三焦经微微胀痛,似有一股热流通过。
………
李璟不急不躁一针针扎下去,渐渐地,他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他手上的动作并未停歇,依然是那样的标准,依然是那样的准确,但他的眼镜仅仅的闭着,样子看上去像是不在状态。
这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是每一个人都梦想要踏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精气神都会变得高度集中,大脑会变得无比清明,洞若观火,可以随心所欲控制身体,可以准确感受环境的任何变化,可以快速领悟平日难以理解的奥义秘诀。
总之,在这种状态下能让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佛家人的人称之为顿悟,修行人称之为开天眼,开一次天眼收获胜过十年苦修。
一般人一生能有一次开天眼就会感天谢地,这种状态太难出现,只有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触发,当然也有人例外,据传最近一个能够多次开天眼的人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一代剑豪李太白,此人不仅剑术通神,而且还是一个大诗人。
据说他每当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就会出现开天眼的情形,当初他被皇帝陛下征召入宫做了翰林,一次皇帝陛下突发奇想要他当众写两首赞美陛下的爱妃的诗句出来,这个时候他恰好和一些朋友喝的酩酊大醉,前去找他的人只能用冷水将他浇醒。但是,当得知皇帝陛下的意思后,他二话不说提笔便写下了三首诗歌,才思之敏捷世之罕有,他自己说自己是“斗酒诗百篇”。
现在,李璟开了天眼,他是以医术而开天眼,而这主要得益于他爷爷写下的那部《青藤书》,这本书中无论是针灸术的改良,还是腺体的发现,都让李璟获益良多,甚至是会让后人铭记的著作。
如果有外人在此一定会惊呼,所谓“医不自医”,李璟居然能从容在自己周身施展针灸,端的是厉害。
自古人发现医术开始,一代代医者用经验告诉世人医者无法医治自己的,医者难以对自身病理做出准确判断,并且在施展救治手段时也会受到诸多的影响。最后人们得出结论是医者乃是对抗天命,天要亡人医者救人,与天道相左,故天降神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