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300000040

第40章 《庄子》作品(29)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计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晌,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原文】

管仲有病①,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②,可不讳云!至于大病③,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④?”

管仲曰:“公谁欲与⑤?”

公曰:“鲍叔牙⑥。”

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⑦,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⑧,下且逆乎民⑨。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

公曰:“然则孰可?”

对曰:“勿已,则隰朋可⑩。其为人也,上忘而下不畔,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注释】

①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桓公的佐相,着名的政治家,法家学派的先驱者。②仲父:这是齐桓公对管仲的尊称。病矣:病危了。③大病:死。④恶:怎么,何。属:同“嘱”,嘱托。国:指国政。⑤谁欲与:即欲与谁,想委任给谁。⑥鲍叔牙:姓鲍,名叔牙。⑦不己若:即不若己,比不上自己。比:亲近。⑧钧:曲,违背。⑨逆乎民:违反民意,说明他不善容人。⑩隰朋:姓隰,名朋,齐国贤臣。上忘:对上无心窥察,无心计较,与“钩乎君”相反。下畔:对下亲善、团结,与“逆乎民”相反。畔,通“伴”。愧:惭愧。哀:怜爱。以贤临人:标榜自己贤能,居高临下地对待别人。以贤下人:虽然自己贤能,但能谦逊待人。

【译文】

管仲生了病,齐桓公问他:“你老的病已经很重了,不避讳地说,一旦病危不起,我将把国事托付给谁才合适呢?”

官仲说:“你想要交给谁呢?”

齐桓公说:“鲍叔牙。”

管仲说:“不可以。鲍叔牙为人,算得上是清白廉正的好人,他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从不去亲近,而且一听到别人的过错,一辈子也忘不掉,让他治理国家,对上势必约束国君,对下势必忤逆百姓。一旦得罪于国君,也就不会长久执政了!”

齐桓公说:“那么谁可以呢?”官仲回答说:“要不,隰朋还可以。隰朋为人,对上不显示位尊而对下不分别卑微,自愧不如黄帝又能怜悯不如自己的人。能用道德去感化他人的称作圣人,能用财物去周济他人的称作贤人。以贤人自居而驾临于他人之上。不会获得人们的拥戴;以贤人之名而能谦恭待人,不会得不到人们的拥戴。他对于国事一定不会事事听闻,他对于家庭也一定不事事看顾。不得已,那么还是隰朋可以。”

【原文】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①。众狙见之,恂然弃之而走②,逃于深蓁③。有一狙焉,委蛇攫④,见巧乎王⑤。王射之,敏给搏捷矢⑥。王命相者趋射之⑦,狙执死⑧。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日⑨:“之狙也⑩,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注释】

①狙:猕猴。②恂:惊怕的样子。③深蓁:荆棘丛。蓁,通“榛”。④委蛇:通“逶迤”,庄重而又从容自得的样子。攫:攀搏抓取。⑤见巧:表现自己灵巧。见,通“现”。⑥敏给:迅速。捷:通“接”。矢:箭头。⑦相者:协助吴王出猎的人。相,助。趋:通“促”,急。⑧执死:被执而死。⑨颜不疑:姓颜,字不疑。⑩之:此。伐:夸。便:敏捷。敖予:在我面前表现骄傲。敖,通“傲”。予,我。殛:死。色:颜色,态度。骄人:对人骄傲。董梧:姓董,名梧,应是吴国有道的人。锄其色:抛弃自己自信不疑的态度。去乐:去除享乐。辞显:辞谢显贵。

【译文】

吴王渡过长江。登上猕猴聚居的山岭。猴群看见吴王打猎的队伍,惊惶地四散奔逃,躲进了荆棘丛林的深处。有一个猴子留下了,它从容不迫地腾身而起抓住树枝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显示它的灵巧。吴王用箭射它,他敏捷地接过飞速射来的利箭。吴王下命令叫来左右随从打猎的人一起上前射箭,猴子躲避不及抱树而死。

吴王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便捷而蔑视于我,以至受到这样的惩罚而死去!要以此为戒啊!唉,不要用傲气对待他人啊!”颜不疑回来后便拜贤土董梧为师用以铲除自己的傲气,弃绝淫乐辞别尊显,三年时间全国的人个个称赞他。

【原文】

南伯子綦隐几而坐①,仰天而嘘。

颜成子入见曰:“夫子,物之尤也②。形固可使若槁骸③,心固可使若死灰乎?”

曰:“吾尝居山穴之中矣。当是时也,田禾一睹我④,而齐国之众三贺之⑤。我必先之⑥,彼故知之;我必卖之⑦,彼故鬻之⑧。若我而不有之,彼恶得而知之?若我而不卖之,彼恶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丧者⑨,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注释】

①南伯子綦:即《齐物论》篇中的南郭子綦。隐:凭靠。几:古代用来坐的器具。②尤:最。指子綦出类拔苹。⑤形:形体,身体。固:乃。槁骸:枯骨。④田禾:齐国国君的姓名,即齐太公。⑤贺之:祝贺国君得到了贤能的人士。⑥先之:指首先有所表现。⑦卖之:指出卖名声。⑧鬻:卖。⑨自丧:指追逐名利而丧失了自己的天性。

【译文】

南伯子綦靠着几案静静地坐着,然后又仰着头缓缓地吐气。

颜成子进屋来看见后说:“先生,你真是了不起的人物!人的形体固然可以使它像枯槁的骸骨,心灵难道也可以像死灰一样吗?”

南伯子綦说:“我曾在山林洞穴里居住。正当这个时候,齐太公田禾曾来看望我,因而齐国的民众再三向他表示祝贺。我必定是名声在先,他所以能够知道我;我必定是名声张扬,他所以能利用我的名声。假如我不具有名声,他怎么能够知道我呢?假如我不是名声张扬于外,他又怎么能够利用我的名声呢?唉,我悲悯自我迷乱失却真性的人,我又悲悯那些悲悯别人的人,我还悲悯那些悲悯人们的悲悯者,从那以后我便一天天远离人世沉浮而达到心如死灰的境界。”

【原文】

仲尼之楚①,楚王觞之②,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

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③,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⑤。丘愿有喙三尺⑥!”

彼之谓不道之道⑦,此之谓不言之辩⑧,故德总乎道之所一⑨。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辩不能举也⑩;名若儒墨而凶矣。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是故生无爵,死无谥,实不聚,名不立,此之谓大人。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夫为大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夫大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

【注释】

①之:去,往。②觞:本来是酒器的总名,这里作动词用,意即用酒接待,古时称为燕礼。⑥不言之言:不说话的言论。④弄丸:玩球。解:免。⑤甘寝:安寝。羽:羽毛扇。投兵:放下武器。⑥愿有喙三尺:希望有如三尺长的鸟嘴那样的嘴巴。喙,鸟嘴。⑦彼:指市南宜僚与孙叔敖。⑧此:指孔子。⑨所一:所共同的。⑩举:并举。不辞东流:不拒绝东流入海的水流。无爵:不要爵位。死无谥:古时君王死后,人们根据他的平生表现来定他的谥号。但圣人无为,不留功名,所以死后无谥号。实不聚:意即不求利。实,实利。聚,收。大备:体现了大。以物易己:由于追求外物而改变了自己的天性。摩:灭。

孔子去到楚国,楚王宴请孔子,孙叔敖拿着酒器站立一旁,市南宜僚把酒洒在地匕祭祷,说:”古时候的人啊!在这种情况下总要说一说话。”

孔子说:“我听说有不用言谈的言论,但从不曾说过,在这里说上一说。市南宜僚从容不迫地玩弄弹丸而使两家的危难得以解脱,孙叔敖运筹帷幄使敌国不敢对楚国用兵而楚国得以停止征战。我孔丘多么希望有只长长的嘴巴来说上几句呀!”

市南宜僚和孙叔敖可以称作不是办法的办法,孔子可以称作不用言辞的说辩,所以循道所得归结到一点就是道的原始浑一的状态。言语停留在才智所不知晓的境域,这就是最了不起的了。大道是混沌同一的,而体悟大道却各不相同;才智所不能通晓的知识,辩言也不能一一列举,名声像儒家、墨家那样的人也常因强不知以为知而招致凶祸。所以,大海不辞向东的流水,成就了博大之最,圣人包容天地,恩泽施及天下百姓,而百姓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因此生前没有爵禄,死后没有谥号,财物不曾汇聚,名声不曾树立,这才可以称作是伟大的人。狗不因为善于狂吠便是好狗,人不因为善于说话便是贤能,何况是成就于伟大的啊!成就伟大却不足以算是伟大,又何况是修养心性随顺自然啊!伟大而又完备,莫过于天地;然而天地哪里会求取什么,却是伟大而又完备的哩。伟大而又完备的人,没有追求,没有丧失,没有舍弃,不因外物而改变自己的本性。返归自己的本性就会没有穷尽,遵循恒古不变的规律就会没有矫饰,这就是伟大的人的真情。

【原文】

子綦有八子①,陈诸前②,召九方欧日③:“为我相吾子,孰为祥?”

九方欧曰:“梱也为祥④。”

子綦瞿然喜日⑤:“奚若?”

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

子綦索然出涕日⑥:“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⑦!”

九方欧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⑧。子则祥矣,父则不祥。”

子綦曰:“欧,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⑨?吾未尝为牧而群生于奥⑩,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若勿怪,何邪?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今也然有世俗之偿焉!凡有怪征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

无几何而使榈之于燕,盗得之于道,全而鬻之则难,不若刖之则易,于是乎刖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

【注释】

①子綦:即上文的南伯子綦。②陈:列队。③九方歅:传说是秦穆公时人,善看相。④捆:子綦儿子名。⑤瞿然:惊喜的样子,兴奋的样子。⑥索然:流泪的样子。⑦是极:此端,这个样子。⑧御福:有幸福而拒绝不受。御,抵御。⑨而:你。所自来:来源。⑩牂:母羊。奥:屋里西南角的地方。好田:乐于畋猎。突:屋里东北角的地方。为怪:干一些不正常的事。怪,异。乘天地之诚:掌握天地的根本,即顺天地之自然。一:皆。委蛇:即逶迤,随顺的样子。偿:报答。怪征:怪异的征兆。几:大概。之:往。全:健全。鬻:卖。刖:把脚砍掉。当:主管。渠公之街:街名。

【译文】

子綦有八个儿子,排列在子綦身前,叫来九方歅说:“给我八个儿子看看相,谁最有福气。”

九方欧说:“榴最有福气。”

子綦惊喜地说:“怎么最有福气呢?”

九方歅回答:“榴将会跟国君一道饮食而终了一生。”

子綦泪流满面地说:“我的儿子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境遇!”

九方歅说:“跟国君一道饮食,恩泽将施及三族,何况只是父母啊!如今先生听了这件事就泣不成声,这是拒绝要降临的福禄。你的儿子倒是有福气,你做父亲的却是没有福分了。”

子綦说:“欧,你怎么能够知道,榴确实是有福呢?享尽酒肉,只不过从口鼻进到肚腹里,又哪里知道这些东西从什么地方来?我不曾牧养而羊子却出现在我屋子的西南角,不曾喜好打猎而鹌鹑却出现在我屋子的东南角,假如不把这看作是怪事,又是为了什么呢?我和我的儿子所游乐的地方,只在于天地之间。我跟他一道在苍天里寻乐,我跟他一道在大地上求食;我不跟他建功立业,不跟他出谋划策,不跟他标新立异,我只和他一道随顺天地的实情而不因外物便相互背违,我只和他一应顺任自然而不为任何外事所左右。如今我却得到了世俗的回报啊!大凡有了怪异的征兆,必定会有怪异的行为,实在是危险啊,并不是我和我儿子的罪过,大概是上天降下的罪过!我因此泣不成声。”

没过多久派遣榴到燕国去,强盗在半道上劫持了他,想要保全其身形而卖掉实在担心他跑掉,不如截断他的脚容易卖掉些,于是截断他的脚卖到齐国,正好齐国的富人渠公买了去给自己看守街门,仍能够一辈子吃肉而终了一生。

【原文】

啮缺遇许由①,曰:“子将奚之?”

曰:“将逃尧②。”

曰:“奚谓邪?”

曰:“夫尧畜畜然仁③,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④;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⑤,致其所恶则散⑥。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⑦,利仁义者众⑧。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⑨,且假夫禽贪者器⑩。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譬之一舰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注释】

①许由:人名。尧时贤人。②逃尧:逃避尧帝。因为尧要把帝位让给他。⑥畜畜:汲汲,不断追求的样子。④聚:笼络。⑤誉:表扬。⑥致:造成。⑦捐:抛弃。⑧利:利用。⑨无诚:不真诚,即带有虚伪。⑩禽贪:像渔猎一样,愈多愈好。禽,通“擒”。断制:独裁。覕:古同“瞥”,看一眼。贤人:指行仁义的人。贼:害。外乎贤者:无心为仁义的人。

【译文】

啮缺遇见许由,说:“你准备去哪里呢?”

许由回答:“打算逃避尧。”

啮缺说:“你说些什么呢?”

许由说:“尧,孜孜不倦地推行仁的主张,我担心他受到天下人的耻笑。后代一定会人与人相食啊!百姓,并不难以聚合,给他们爱护就会亲近,给他们好处就会靠拢,给他们奖励就会勤勉,送给他们所厌恶的东西就会离散。爱护和利益出自仁义,而弃置仁义的少,利用仁义的多。仁义的推行,只会没有诚信,而且还会被禽兽一般贪婪的人借用为工具。所以一个人的裁断与决定给天下人带来了好处,打个比方说就好像是短暂的一瞥。唐尧知道贤人能给天下人带来好处,却不知道他们对天下人的残害,而只有身处贤者之外的人才能知道这个道理。”

【原文】

有煖姝者①,有濡需者②,有卷娄者③。

所谓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煖煖姝姝而私自说也,自以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④,是以谓煖姝者也。

濡需者,豕虱是也⑤,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⑥,蹏曲隈⑦,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⑧,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怖草操烟火⑨,而己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

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⑩。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日冀得其来之泽。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

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

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癕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何可胜言!

【注释】

同类推荐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他凶残弑兄杀父,登上皇位,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宣告结束。让我们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的上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 我和爸爸丰子恺

    我和爸爸丰子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丰子恺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略。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热门推荐
  • 异星战场一传奇

    异星战场一传奇

    “用坚硬的心去对待残酷的世界,不管前途如何黑暗,你一定要勇往直前,直到死去!”,当刘枫置身于残酷异星的时候,他该如何生存?那些人性的黑暗,该如何去面对?不疯魔,怎成佛!
  •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们总怪时光匆匆、时间少,你想找一僻静之所把不安的心,小心安放。我们渴望去一趟远方,让自由的风带走你被一切不顺造成的忧伤,却从未出发。我们和作者范泽木一样,天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朝九晚五轨迹恒定,常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也许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从何处出发。作者范泽木眼里的小镇就是我们心中的小镇,小镇里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人间冷暖,草木诗话,这些被妥善安置的时光,需要我们一一掀开。让我们每个有心人,释放自己对故乡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怀恋,自细微处,看万物有灵之美,赏时光静好的安宁。
  • 时空妖精之吻

    时空妖精之吻

    一吻一世界,一生一心人。跋涉时空,漫步无穷,能否击杀主神,窥见新风景?
  • 穿越之我是雷杰多

    穿越之我是雷杰多

    周凌峰是个典型的宅男,18岁了还看奥特曼,出去买个快餐一不小心被上帝用雷电劈死,上帝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周凌峰3个愿望,想知道更多吗?那就进来看吧!
  • 神女魔妃

    神女魔妃

    她是杀手,从不心慈手软,那幅画却是她一生的终结。这一世,她发誓,对于那些曾欺她瞒她算计她的,她要全部讨回,这一世她要站在巅峰,俯视苍生。她遇见了她的克星,招招牵制着,她却无法,因为那是她的……一辈子……
  •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霸道见野蛮

    霸道见野蛮

    引一群流氓让他们各自丢了自己珍惜已久的初吻。好友I变情敌,他(她)又该怎样去解决???
  • 清歌

    清歌

    简介:时光不老,青春不停。几对男男女女的友情、爱情、亲情。对梦想的坚持,对爱的发现与坚守,还有勇敢。是被缚于现实与家人的期望,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活力四射,懵懂无知,怦然心动……我们,都曾如此成长过。我们,依旧这样成长着。
  • 轻重戊

    轻重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