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父母事先将闹钟定好响铃的时间,放到宝宝看不见的地方。当闹钟的铃声响了以后,妈妈对宝宝说:“这是什么声音呀,在哪里响呢?”抱着宝宝去找。当找到闹钟以后,妈妈对宝宝说:“噢,原来是闹钟在响。”闹钟停止后,妈妈再让它响一次,并告诉宝宝:“你听,闹钟又响了,”以增加宝宝的记忆。
·电话。在宝宝没有睡觉的情况下,如果有电话打进来,在电话机响铃的同时,妈妈对宝宝说:“这是电话机的声音,是谁来的电话呀?”边说边把宝宝抱起来,走到电话机旁边,拿起耳机进行通话。通话结束后,对宝宝说:“这是某某打来的电话。”再有电话的时候,妈妈仍然照以上的做法,先对孩子说这是电话机的声音,再抱孩子去接电话。通过几次训练后,宝宝就能够辨别电话机的声音了。
·机动车。如果家中有一辆供上下班用的机动(摩托车、三轮车、小汽车)车,当爸爸要发动车去上班的时候,妈妈抱起宝宝走到门口,对宝宝说:“你听,轰隆隆、轰隆隆,爸爸在发动他的车呢!”当车开始起步,鸣喇叭时,妈妈对宝宝说:“笛、笛,爸爸要走了,跟我们再见呢!你也跟爸爸拜拜。”等爸爸驾车回家时,妈妈告诉宝宝说:“宝宝,你听,呜呜呜,爸爸回来了,听到他车的声音了吗?”
非常提示:在训练辨别声音时,注意声响不要太大,不要太刺耳。闹钟、电话、门铃的声音要调整到合适的音量;让宝宝辨别机动车的声音时要在室内,透过玻璃门窗能看到发声的机动车。
听音乐打拍子
训练目的:通过倾听和感受音乐的节奏,随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对宝宝进行节奏感的训练。
具体方法:
用录音机播放轻柔的音乐或节奏比较简单的儿歌。
①大人握着宝宝的双手,跟着音乐节奏轻轻拍手。
②大人与宝宝面对面地坐着,一边跟着音乐拍手一边有节奏地念儿歌。先自己拍一拍,再与宝宝对拍,反复几次。
③重复几次以后,松开宝宝的手,让宝宝随意拍手。
非常提示:6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学会抓、拍、敲打物体。以音乐和、儿歌的感染力去激发宝宝。使宝宝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简单的节奏训练,可以为培养宝宝的节奏感打下基础。但家长不要强迫宝宝拍出节奏,只要能引导宝宝在玩耍中逐步感知节奏就可以了。
触摸冷、热
训练目的:通过对宝宝的冷、热物质触摸的刺激训练,激发宝宝对冷、热物质的辨别能力。
具体方法:
·父母从冰箱取出一块自制的冰块,敲碎后放进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小碗中,让宝宝用手来触摸,并告诉宝宝:“这是冰,很凉的。”如果是冬天,在下雪的天气里,父母也可以在雪地里取一小碗雪,让宝宝用手触摸,也可以让宝宝把冰(雪)放到嘴里试一试,感受一下冰冷。
·父母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把宝宝的手放在距离瓶口上方约10厘米的水蒸气里,让宝宝感受一下热的感觉,并告诉宝宝说:“这里面是热水,很热的,能把宝宝的手烫伤,宝宝不要动它。”然后,把开水倒进杯子里,再拿着宝宝的手往杯子上方试一试,给宝宝说:“刚倒出来的水也是热的,现在不能喝,等一会儿晾一晾才能喝。”这种训练方法,既让宝宝感到了热的刺激,又教给宝宝太热的物品暂时不要动它,会烫伤的。
非常提示:冷的刺激训练,可以让宝宝直接用手去触摸,感觉一下,但是时间一定要短,长时间接触冰冷的物品会冻伤宝宝的;要让宝宝尝试一下冰冷的物品时,量一定要少,特别是南方的宝宝,第一次吃过多的冰冷物品,会损伤宝宝的脾胃;若是冬天,在院落里取的雪一定要清洁,因为宝宝可能会吃。冰或雪融化后,应马上倒掉;热刺激训练时,要让宝宝的手与热的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千万不要烫伤了宝宝。
飞起来
训练目的:通过训练让宝宝感受速度、重心感和平衡感,并锻炼宝宝的胆量。
具体方法:
爸爸或妈妈双手把宝宝的双臂和胸部凌空托起,先让宝宝面对着爸爸或妈妈,这时宝宝好像一只飞翔的飞机,如果宝宝不太紧张,爸爸或妈妈可以支撑着宝宝上下、左右、前后地来回活动和摇晃,并说:“宝宝是架小飞机,飞得真高、飞得真快。”若宝宝感到很高兴,爸爸或妈妈可以让宝宝仰面朝天,进行以上的运动,并说:“宝宝飞到天上去啦!”爸爸或妈妈也可以用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脚踝,让宝宝向下倒栽,做小鸟或飞机俯冲的动作,并说:“飞机冲下来喽!”这样,宝宝会觉得很刺激。
非常提示:进行这项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若一开始上举时,孩子就感觉紧张,甚至吓得哭了,爸爸或妈妈就先用双臂托起宝宝的胸部,这样离地面较低,孩子一般不会害怕,以后逐渐增加高度。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着宝宝,特别是进行倒栽训练时,父母更是要多加小心。
语言能力训练与潜能开发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语言的发展上,开始是直接模仿,先是模仿熟悉的声音,然后模仿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声音。能够发出“ma(妈)”、“ba(爸)”、“ta(他)”、“da(大)”或者“mama(妈妈)”、“baba(爸爸)”等组合音,一开始还不能够正确地区分爸爸或妈妈的称呼,但是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对着妈妈叫“妈妈”,而对着爸爸叫“爸爸”了。在一般情况下,孩子长到9个月大的时候,是咿呀学语的高峰期,父母要在这个时期,抓紧对你的宝宝进行最初的语言训练,这将对孩子今后语言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发音训练
训练目的:继续进行发音的训练,扩在宝宝的语言范围。
具体方法:
让孩子坐在沙发、椅子、或小床上,爸爸或妈妈与孩子面对面坐着,这样能够让孩子看清楚你的嘴和眼睛。这时爸爸或妈妈发出一个孩子没有发过的声音,如“d(得)”这个音,再用这个音发出有节奏感、有音乐感的音节,如“da(大)、dada(大大)、dadada(大大大)”,宝宝会好奇地看着你的嘴和眼睛。你重复几遍后,让宝宝跟着学。
非常提示:父母要掌握孩子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先从元音开始。每次教给孩子一个新的音节时,你的发音要准确。另外,教孩子发音不能着急,一定要让孩子注意看你的口型。
认识自己
训练目的:通过训练,让宝宝知道自己的名字,初步认识自己,并知道声源定位,促进语言的发展。
具体方法:
例如一个名字叫贝贝的婴儿。
第一步:妈妈让孩子坐在床上、地板或沙发上,妈妈坐在孩子的对面。让孩子的小手指着自己,妈妈的手也指着宝宝,呼唤着宝宝的名字说:“贝贝,宝宝就是贝贝。”再重复一次,让宝宝呼唤自己的名字;然后,妈妈用一只手指着自己,另一只手拿着宝宝的手也指向自己说:“妈妈,我是妈妈。”再重复一次时,让宝宝呼唤“妈妈”。反复进行训练。
第二步:让孩子坐在床上、地板或沙发上,妈妈手里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或小食品,在距离宝宝3米以外的地方,先不让宝宝看见你手中的玩具或小食品,然后呼唤:“贝贝、贝贝。”看一看孩子有没有反应,如果没有什么反应,再继续叫着宝宝的名字说:“贝贝,妈妈叫你呢,知道吗?”当宝宝注意你的时候,就把你手中的玩具或小食品给宝宝看,妈妈冲着孩子微笑,并指着玩具或小食品对宝宝说:“贝贝,这是你的,这是贝贝的。”妈妈走过去把手中的物品给宝宝。
第三步: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训练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所进行。你可以在喂饭的时候叫宝宝的名字,引起宝宝的注意后再给宝宝吃东西;你也可以故意躲在卧室里,呼唤宝宝的名字,让宝宝爬过去找你。
非常提示:在进行这项训练时,只要不是父母与宝宝面对面,就要把宝宝放在地板上,而且要把地板上的障碍物拿走,做好安全方面的处理,以免宝宝受伤。
社交能力训练与潜能开发
7~9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听懂大人的简单语言,如:“饭饭、玩玩,”能看懂大人明显的表情,如大人的高兴与愤怒。孩子虽然这时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与大人的交往意识却很强烈,他们的表达方式就是用“体态语言”。父母要根据宝宝的这个发育特点,进行社会交往能力和潜能开发的训练。
藏猫猫
训练目的:通过藏猫猫的游戏,训练孩子学习、观察和模仿等社会活动能力。
具体方法:
①妈妈用手指着自己说:“宝宝看,妈妈在这里。”然后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脸,说:“妈妈不见了!”过一会儿再拿开手帕说:“宝宝看,妈妈回来了!”反复几次。
②妈妈用手帕蒙住宝宝的脸,然后拿开,让宝宝体验从蒙住脸到手帕移开,从看不见到看得见的感觉,也可以让宝宝自己把手帕拉下来。重复几次,看宝宝是否学会将手帕蒙在自己脸上以后再把它拉下来。
③妈妈利用家中的某一阻隔视线的物体,如橱柜、桌子、沙发等,与坐在软垫子上的宝宝一隐一现地“藏猫猫”。这一阻隔物也可以由爸爸或其他亲人代替。
非常提示:一开始如果宝宝对妈妈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脸感到害怕的话。第一步妈妈可以采取转过身去,不让宝宝看见妈妈的脸,说:“妈妈哪儿去了?”然后回过头来面对着宝宝说:“呵!妈妈在这里!”第二步再按以上方法进行。若宝宝对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脸感到害怕,可以先蒙上一只眼睛,让宝宝适应一下,然后再蒙上两只眼。如果说妈妈蒙上宝宝的脸后有急事要去做的话,一定要把蒙在宝宝脸上的手帕拿下来,以免发生意外。
与人交往
训练目的:通过带宝宝到户外与别人进行交往,训练宝宝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
具体方法:
·抱着宝宝去串门。妈妈或爸爸抱着宝宝到邻居家去串门,或抱着宝宝走亲戚。到了邻居家或亲戚家,告诉你的宝宝现在到了谁的家中了,当邻居或亲戚家的人伸手来抱宝宝的时候,比如是阿姨要抱宝宝时,妈妈或爸爸要告诉宝宝说:“快亲亲阿姨,让阿姨抱抱吧,阿姨最疼爱宝宝啦!”或者让你的宝宝在邻居或亲戚面前表演“再见”、“飞吻”、“挤眼”、“摇头”等技巧。如果邻居家或亲戚家也有婴儿的话,可以让你的宝宝与这个婴儿相互看看,相互摸摸。
·推着宝宝去公园、商场。妈妈或爸爸可以让宝宝坐在婴儿车上,推着宝宝去公园,让宝宝接触陌生人,接触大自然;带宝宝去商场,让宝宝感受商场里川流不息的人群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
非常提示:带宝宝外出时,要选择一个好天气,冬天注意给孩子保暖,夏天要注意防暑;若宝宝见生人认生的话,不要让生人强求抱孩子,要哄一哄,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让别人来抱;另外不要在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带孩子外出,以免受到感染。
第10~12个月
(一)生理特点
1.可以爬得更远。
2.会花很多时间在观察,并思索那是什么东西。
3.有过中线的能力,就是说经常会把一只手伸到身体的另一侧去做动作。但感觉统合不良的孩子这种能力很差。
4.学习了解一些用具,以及如何使用它们,如用勺子吃饭和喝水,拿笔乱画等。
5.学会站起来。这是一切重力移动、筋肉以及关节感觉统合的最后结果。
6.能够独立行走。
(二)生长发育
第十个月:生长发育
体重:8.80~9.44千克
身高:72.3~73.8厘米
头围:44.5~45.7厘米
胸围:44.4~45.6厘米
牙数:0~6颗
第十一个月:生长发育
体重:9.02~9.65千克
身高:73.70~75.65厘米
头围:44.85~46.0厘米
胸围:44.7~45.9厘米
牙数:2~8颗
第十二个月:生长发育
体重:9.32~9.85千克
身高:75.1~76.8厘米
头围:45.15~46.6厘米
胸围:45.05~46.3厘米
牙数:2~8颗
(三)感知觉能力的测试与评估
271~300天测试
认知能力
认识新的身体部位
A:大拇指和小拇指(或者两处新部位)(10分)。
B:认识大拇指(或者一个新的部位)(5分)。
C:认识一个手指(或另一个新的身体部位)(5分)。
D:不认识新部位(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拉绳取物
A:拉绳取环或取到玩具(10分)。
B:直接去够取环或玩具(5分)。
C:无目的乱抓(2分)。
记分:5分为及格。
精细动作
捏取葡萄千或爆米花
A:用食指和拇指捏取(10分)。B:大把抓(5分)。
C:用手掌拨(3分)。D:不理会不抓取(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在1分钟之内把小球(花生米、豆子)放入瓶中
A:4个(12分)。B:3个(9分)。
C:2个(6分)。D:1个(3分)。
记分:9分为及格。
语言能力
有意识地称呼亲人
A:爸爸和妈妈(10分)。
B:爸爸妈妈中的任何一个人(5分)。
C:无人时乱叫(2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用动作表示语言:再见、谢谢、握手、鼓掌、碰头、亲亲、虫虫飞、蝴蝶飞、小鸟飞、挤眼睛、咂嘴等
A:能够表示7种(15分)。B:能够表示5种(12分)。
C:可以表示3种(9分)。D:可以表示2种(6分)。
E:只能表示1种(3分)。
记分:12分为及格。
社交能力
喜欢小朋友,同人打招呼如招手、点头、笑、摇身体、跺脚、尖叫等
A:能用以上3种形式进行表示(9分)。
B:能用以上2种形式进行表示(6分)。
C:只能用以上1种形式进行表示(3分)。
D:不会或者是不理会(0分)。
记分:9分为及格。
自理能力
用杯子喝水
A:不用大人扶持略有洒漏(9分)。
B:要大人扶持(5分)。
C:不会用杯子喝水(0分)。
记分:9分为及格。
穿衣
A:自己能分别把两只胳膊伸入两个衣袖(6分)。
B:自己会伸入一侧(4分)。
C:被大人拿着胳膊放入袖内(2分)。
记分:6分为及格。
大肌肉运动
爬行
A:手与足协调快爬(10分)。B:手与膝协调慢爬(8分)。
C:腹部靠床匍行(6分)。D:俯卧打转(3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扶站时
A:能蹲下捡物(10分)。B:蹲下但是捡不着(8分)。
C:不敢蹲下(3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学走
A:大人牵着一只手走(12分)。B:大人双手牵着走(10分)。
C:在学步车内走(8分)。D:扶物行走(6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结果分析:
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2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
301~330的测试
认知能力
按吩咐捡出图片、书页、字卡
A:一次能捡出4张(12分)。B:一次能捡出3张(10分)。
C:一次能捡出2张(7分)。D:一次只能捡出1张(4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精细动作
盖上杯子盖
A:能够盖正杯子盖(5分)。
B:能够盖上,但往往盖不正(3分)。
C:乱放,盖不到杯子上(0分)。
记分:5分为及格。
用手揭开纸包取食物
A:能够用手指打开(10分)。B:用手指撕开(5分)。
C:要大人打开(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从大瓶中取糖果
A:用1只手的食指抠出(10分)。
B:双手抱着瓶子倒出(8分)。
C:打翻瓶子取出(4分)。
D:让大人拿取(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从图形板中
A:1次能抠出3个图形块(9分)。
B:1次能抠出2个图形块(6分)。
C:1次能抠出1个图形块(3分)。
D:把抠出的3个图形块放回去,恢复原状(12分)。
记分:9分为及格。
语言能力
回答:“你几岁啦?”
A:竖起食指表示“我1岁”(10分)。
B:乱竖指头表示(8分)。
C:不表示(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称呼别人
A:会称呼4个人(18分)。B:会称呼3个人(15分)。
C:会称呼2个人(10分)。D:会称呼1个人(6分)。
E:不会(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社交能力
依恋大人
A:母亲或照料人抱别的孩子时拉扯着要抱自己(12分)。
B:靠在母亲或照料人身边不离开(10分)。
C:靠到父亲或其他人身边(8分)。
D:母亲离开时不在乎(4分)。
记分:12分为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