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200000035

第35章 日程紧急(1)

一、拉美问题和北约

美国的近邻拉丁美洲,地域辽阔,物产丰饶。从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初起,它的统治者们就觊觎着这一片土地,将其视为是北美大陆在地理上的一种自然延伸。19世纪上半期,拉丁美洲爆发了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美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门罗主义”,在漂亮的口号下,向世人公开了美国要控制整个拉丁美洲的野心。1845年,《纽约晨报》宣称:征服整个大陆,是美国人民的使命。正是在这种“显示使命”的响亮口号下,美国挑起了与墨西哥的战争,夺走了墨西哥的大片土地。逐步把美国势力渗透到拉丁美洲,拉美成了美国的后院,不容欧洲列强染指。美国打着“门罗主义”旗帜,随意干涉别国内政。20世纪30年代,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以后,采取一些平等和和平的方针,改善了与拉美各国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保证后院不起火,打击纳粹的渗透势力,罗斯福继续推行了30年代的“睦邻政策”。

马歇尔担任国务卿后,世界各地危机四伏,美、苏在全球竞争,美国对外政策重心放在欧洲、远东和中东,马歇尔全力以赴处理来自那些地区的危机。但与此同时,为了阻止前苏联势力在拉美的发展,美国需要对拉美各国又打又拉,企图建立一种在美

1947年8月,马歇尔率团参加了战后第一次泛美国家外长会议。会议的宗旨在1945年3月的墨西哥城会议上已初步确定。当时,与会各国经广泛讨论和协商,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对未来发生于拉丁美洲的侵略行动,采取某种集体保障措施,会议发表的协定宣告:对拉丁美洲任何一国的侵略行为,就是对全体拉丁美洲国家的侵略。协定还规定将来开一次专门会议,把这一协定转换成永久性的条约形式。

会议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美国派出了阵容整齐的代表团,除专业外交人员外,马歇尔还邀请了参、众两院在外交事务方面的主要领导与会。拉美各国经济状况不怎么好,不少国家代表提出,会议应讨论一下美国对拉美各国的经济援助问题。但马歇尔强调,美国承担了援助欧洲各国经济复兴的责任。比较起来,拉美各国的情况比欧洲饱经战乱的国家要好多了,因此,美国暂时不可能抽出资金来支援拉美各国。会议主要围绕签订一项共同防御外部入侵的协定而展开讨论,与会各国分歧不大,达成协议没有困难。

为了显示对这次外长会议的重视,杜鲁门总统携夫人和女儿对巴西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参加了会议闭幕式。会议达成的最后条约宣称:“任何国家对一个美洲国家进行武装攻击”,应被视为“对全体美洲国家的攻击”。这一条约加强了美国反对外界干涉西半球事务的立场,保证了美国对西半球的牢牢控制。

1948年3月31日,美洲国家新一轮会议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这次会议决定主要讨论美国对拉美各国的援助问题。马歇尔指示参加会议的美国代表团成员,会议将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讨论:第一,改组泛美联盟;第二,制定一项合作计划,并力求达成协议;第三,缔结一个和平解决各项争端的条约。

在会议举行期间,波哥大出现了反对派武装进攻现政府的严重事件,会议所在地遭到射击,马歇尔的住地四周好几天枪声不断,马歇尔经历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会议开始前,华盛顿就流传着在泛美会议期间,波哥大可能出乱子。哥伦比亚的现任政府内阁,是清一色的保守党成员。被赶下台的自由党,对政府各项政策严重不满,准备在泛美会议期间在首都闹事,以使政府难堪和丢丑。虽然找不出证据说哥伦比亚共产党也参与了这一推翻政府的阴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把所有这一类事件都归到共产党的身上,是宣传家们的惯用手法,并且还能获得广泛的相信。

据说,美国的情报机构预先对美国代表团发出了可能有危险的警告,但马歇尔未予以重视,他没有安排特别警卫,甚至也没有给代表发武器,代表团中,只有马歇尔的一个随身侍从带有一支手枪。

马歇尔没有住在美国使馆,也没有住大旅馆,而是临时租借了一个当地富豪的住宅。富豪一家到乡村度假去了,留下女管家和仆人在美国代表团租借期间进行照料。马歇尔每天先开车到美国使馆,然后步行到开会地点哥伦比亚的国会大厦。马歇尔身材魁梧,引人注目,很容易被路人认出来,不少人伸手要他赠送照片或是鼓掌欢迎。马歇尔对自己的安全毫不在意。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他不愿意在市民面前搞得前呼后拥,也不想有什么保镖和便衣跟随左右。

会议3月31日开幕,一直到4月9日也还太平无事。4月9日,美国代表团在居住地吃完午餐,几位杂志的摄影记者给马歇尔拍了几张照片。摄影记者一走,美国大使馆就打来电话,说是政府反对派自由党的首领被打死在街头,并被挂在电线杆上,死者是将问鼎总统宝座的强有力人物。马歇尔译员兼副官沃尔特斯了解南美各国的历史和现状,他马上说:“如果真是这样,今天可就要发生一场革命或内战了。”

说话之间,美国代表团居住地四周响起了枪声,整个波哥大城处于一片混乱。商店、银行被抢劫,国会大厦和总统府遭到袭击,8家广播电台全部被反政府武装所控制。电台里不断传来反对现政府和反对美国的鼓动性宣传,还公布了美国代表团和其他代表团的住址,形势非常危急。

沃尔特斯马上打电话到哥伦比亚国防部,请求派军队来保护美国代表团的住宅,结果,由一名少尉率领一个13人小组前来负责保护美国代表团的安全。

在大家惊恐不安之际,马歇尔显得不慌不忙,十分镇静。他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二楼的窗户下,手里拿着一部小说,静静地观察外面的形势,好在暴乱者没有对马歇尔住宅实行围攻。马歇尔将波哥大发生的事情通报了华盛顿。

哥伦比亚军队首先对反政府武装的行动持中立态度,直到9日深夜才介入,并且很快夺回了电台,控制了主要街区。以后,白天一般比较安静,对来往行人实行严格检查,但到夜晚,仍然是枪声不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会议结束。这一场反政府的武装行动,后来演变为席卷全国范围内的长期内战。

不少国家代表团提议休会或是把会议移到其他国家去召开。但马歇尔表示,美国代表团不准备更换地点,因为,如果美国同意休会或更换地点,这就意味着这次泛美会议的失败,正好使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实现了他们破坏会议和打击美国的目标,所以,马歇尔不肯撤走。

马歇尔的坚定立场,影响了其他代表团的态度。大家同意继续在波哥大市举行会议。美国同意拨款1 500万美元,帮助修复哥伦比亚的国会大厦。修复期间,会议移到附近一所小学校里召开。

哥伦比亚政府派大批士兵来维持会议秩序和保护与会人员的安全,士兵大多是从哥伦比亚气候温暖的热带谷地或沿海地区空运到波哥大的,一时间没有大衣穿,夜间较寒冷,请求马歇尔帮助解决。马歇尔打电话到巴拿马美军基地,要求往波哥大运送4 000件适合夜间穿的防雨大衣。

购买大衣的支出在结账时,还引出了一段由马歇尔踢皮球的故事。陆军部首先将账单送给国务院,马歇尔审查了账目以后,说不关国务院的事,要陆军部送美国红十字会。不久,马歇尔当上红十字会会长,他又一次审查了账单,觉得钱应该归美国国防部出。账单送往五角大楼,恰好马歇尔又当上了国防部部长。他最后得出结论,账单已经破烂了,只好由他新的总部支付。沃尔特斯:《沃尔特斯回忆录:秘密使命》,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79页。

波哥大泛美会议,开到4月30日闭幕。马歇尔有事于26日回到了华盛顿。会议决定将泛美联盟改为美洲国家组织,设立一个联合军事参谋委员会,一个对美洲国家间各项争端进行强制仲裁的机构,一个社会经济理事会。美国答应向美洲各国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欧洲分裂为政治、经济、军事直接对立的两个集团。战后,对于受过德国侵略和蹂躏的国家来说,主要有两个忧虑:一是怕德国东山再起;一是担心前苏联的势力进一步向西推进。1947年3月,英、法两国建成政治、军事同盟,共同反对德国的潜在威胁,同时规定两国政府经常协商共同关心的经济问题。随着冷战形势的不断发展,西欧国家感到,依靠它们自身的联合力量,不足以抗衡前苏联的军事压力,它们要美国公开表明态度,支持西欧各国与前苏联对抗,并试图以条约的形式使美国的承诺和保证确定下来。

马歇尔参加1947年伦敦外长会议回国时,贝文提到了建立一个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西方军事同盟的基本设想,得到马歇尔的同意。1948年1月,贝文正式向马歇尔提交了备忘录,提出:为了与前苏联控制的东欧集团对抗,西欧国家希望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帮助下,建立一个同盟体系,该体系应包括英、法、荷、比、卢、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希腊、意大利,还有可能包括葡萄牙,适当的时期再加上德国和西班牙。

马歇尔对贝文的备忘录持欢迎态度,但避免作出明确的答复。他当时首先关心的是:“马歇尔计划”的命运,因为国会为此立法非常缓慢。在“马歇尔计划”尚未落实下来之前,又提出与西欧国家建立军事同盟条约问题,是不合时宜的。但他还是向贝文保证,美国欢迎他的倡议,将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力帮助他实现计划。

贝文没有从马歇尔这里获得直接回答和毫无保留的支持,他想在英国国内大造舆论和采取实际措施,以推动美国政府的步伐。1月22日,贝文向下议院披露了他的计划,并提议在英、美之间缔结一项防务协定,他建议在2月中旬以前就此项协议开始商谈,届时,英国也将同法国商谈。马歇尔对贝文的催促仍然不肯承担明确义务,因为国务院的行动必须等到美国总统、国会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过以后才能开始,而这一切要在2月中旬以前完成是根本来不及的。马歇尔要欧洲采取首创行动,欧洲还没有展开讨论,美国就插进去的话,那是不明智的。

针对西方各国的行动,前苏联方面也采取了积极对抗的措施。除了与它控制的东欧国家集团加强合作以外,还想加强与北欧国家之间的关系。1948年初,前苏联提出与芬兰缔结一项共同防御条约,而芬兰则竭力避免之。挪威政府担心前苏联会向它提出同样的要求。3月11日,挪威内阁召开特别会议,声称决不接受像前苏联要求芬兰缔结的那种条约。这种形势的发展,加重了英国的忧虑情绪。英国人把前苏联在北欧的扩张意图与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二月事件”以及东西方在柏林的对抗联系到一起,于3月11日给马歇尔写了一份十万火急的备忘录,提议建立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大西洋互助公约。3月17日,英、法、比、荷、卢又缔结《布鲁塞尔条约》,条约内容包括签字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合作等问题。

3月11日贝文的备忘录,改变了马歇尔谨慎拖延的态度,他迅速向杜鲁门总统汇报了形势,一份准备给英、法外交部的通知也获得了杜鲁门总统的批准。马歇尔在通知中建议开始关于西欧联盟协定的会谈,并表明将尽快研究进一步的需要。

《布鲁塞尔条约》签字之际,杜鲁门总统公开表态,美国将以适当手段支持欧洲国家,只要欧洲国家有决心保卫自己,美国就有决心帮助它们自卫。

这表明,如果欧洲重新爆发战争的话,美国会进行大规模的干预。

马歇尔的通知和杜鲁门讲话所传递的信息,马上被贝文抓住。英国提议,在举行一般性会谈之前,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先举行大使级密谈,企图先就联盟问题达成一个基本的意向。三国会谈于4月1日结束,会谈建议美国采取如下方针:与布鲁塞尔条约各签字国接触,研究缔结一项北大西洋协定的计划,然后再与挪威、丹麦、瑞典、冰岛和意大利接触。

虽然杜鲁门总统表了态,但马歇尔非常清楚,国会的批准仍是一大难关,估计在民主党人控制的众议院问题不会很大,关键是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因为参议院是共和党人把持。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头目是范登堡,此公与马歇尔关系密切,马歇尔决定先找范登堡帮忙。尽管范登堡自己赞成搞欧洲的联合,但是,国会是否支持西欧在“马歇尔计划”以外的新保证,他也没有把握。一些议员会担心,西欧人自己袖手旁观,而让美国负起防御的责任,美国不会为了外国闹出的事去打仗,美国不应该失去由自己来决定何时采取行动的权利。范登堡提议,最好由国务院出面要求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出一项议案,该议案通过以后,国务院即安排布鲁塞尔条约签订国提出和美国协商,然后,再由杜鲁门总统表态,说在欧洲各签字国承担自助和互助的前提下,美国可以考虑参加保障国家安全的西欧各国同盟协定。

国务院按照范登堡参议员的建议如法炮制。结果,国务院和范登堡一起搞了个议案,5月19日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获得通过,6月13日,又在参议院获得批准。但众议院未对议案进行表决就于6月23日休会了。马歇尔通知布鲁塞尔条约签字国,美国准备根据参议院通过的决议案与各国举行探索性会谈。

7月初,会谈开始在华盛顿举行。9月9日,与会各方就北大西洋公约的总原则达成协议。1948年下半年,杜鲁门总统正在全力以赴竞选总统,在对外关系方面又趋于小心和谨慎。11月2日,杜鲁门出人意料地再度当选,国会两院重归民主党控制,在对外关系方面便放开了手脚。11月6日,正式批准了9月9日所达成的北大西洋公约总原则。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在华盛顿签字。公约规定,结盟中的任何一国如果受到攻击,要相互进行帮助。约翰·扎瓦奇等:《冷战:文献概览》,纽约,1998年,第63页。签字国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冰岛、丹麦、挪威、葡萄牙、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土耳其1952年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55年加入。

北大西洋公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集团同盟正式形成,它是冷战的产物,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各国干涉的力度。

公约签字的时候,马歇尔已经不在国务卿的职位上,但其基本原则是在他担任国务卿时确定下来的。英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的建立起了积极倡导和推动作用,但美国的态度和同意参加是关键因素。

二、红十字会会长

同类推荐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本书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里、家族并非平静的学生时代,及留美归国文革时代古稀之年等等,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历程。
  •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热门推荐
  • tfboys的相遇

    tfboys的相遇

    正太小鲜肉,tfboy和女主相遇,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敬請期待
  • 都市最强神医

    都市最强神医

    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绝世神医,身附龙阳之血的玉佩,……何东回到了都市,只为保护心中最爱的她。不过在这个喧杂的都市中,总那么一些人来挑战他的威严。
  • 本落的生活日常

    本落的生活日常

    如果简介是句号,会怎么样?日常放飞自我系列~
  • 赛道狂风

    赛道狂风

    绕过山腰,雨声悄悄,再开进隧道,风声潇潇,输赢的分寸,计算的精准,笑看后视镜中的自己,关于荣耀的竞速。
  • 最后一个阴差

    最后一个阴差

    我奶奶是一个阴差,本应安静躺在棺材里的奶奶,却不见了踪影。在一个伙计的带领下,我见到一伙自称淘沙官的盗墓贼。淘沙官的骨子很傲,他们不屑讨论摸金发丘,自成一套淘沙大典,一套关于盗墓的辞海。渐渐的我发现,奶奶失踪与这些淘沙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几次三番经历了很多诡异的事情,而一个遗留在历史,宁肯被他们忘记的秘密在一点点的披露出来。
  • 重生之小花日常

    重生之小花日常

    一心想做名媛的沐和风死后重生到农村乡下的陈小花身上一个成人的灵魂寄居到一个幼童的躯壳里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生活从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回归到农村的家长里短学习一路称霸,并走上音乐的道路慢慢地找寻到自己生存的意义食用指南:1.新人发文求关注无论支持还是批评都虚心接受。日更。2.不小白,女主成长励志型,慢热请耐心看,后面很精彩!3.本文一大难解之谜,你永远猜不到男主是谁
  • 夏若知己不过尔尔

    夏若知己不过尔尔

    呐,原来的乌鸦,是蓝色的呢,很蓝很蓝的颜色就像夏尔的眼睛。可是啊,他喜欢上了一只孤傲的孔雀,孔雀说,你的颜色那么单调,你配不上我。然后他便飞到世界各地,将所有的颜色都抹在自己的身上,颜色越来越多,越来越浑浊,他就变成黑色的呢。回不去了啊。
  • 灾厄系统

    灾厄系统

    仙神都已入魔,人类坠入永暗噩梦,无人来将我拯救,面临最深沉的绝望和梦魇,现在,我将以灾厄之身,在这末世,杀出一条生路!以灾厄系统之名!——楚阳
  • 最初知暖

    最初知暖

    他是她苦心追赶的太阳,明亮耀眼温暖,可却太遥远了,触碰不到。她是他执着纠结的题目,明明觉得自己没错,可却解不出答案。美好和幸福总如烟花一般绽放,在迫不及待地腾空点缀了满天的绚丽之后灰飞烟灭。空荡荡的黑夜里,只有回忆奏起了哀伤的曲调,一点点浸透了外衣、渗入了皮肤,蚀人心骨……
  • 故园往事

    故园往事

    红军、川军、袍哥、刀客、棒匪、日本武士。唐家十八枪,枪枪催人老。十八勇士十八汉,血洒故园为藤县。一段故园情,千古民族魂。全国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时隔9年再度出击,延续一贯的幽默、哲理、风趣的语言风格,融入深厚的国学基础,浑厚的历史沉淀,讲述那一段恩义情仇的岁月里平常人的不平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