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200000031

第31章 危机四伏(2)

马歇尔的话已经是够火药味的了,后来他自己也认为当时的反共言论非常激烈,气势汹汹。但是根据艾奇逊回忆录中的说法,马歇尔的情况介绍和建议讲得一团糟,令人扫兴,国会山的领袖们一个个板着面孔,纹丝不动。于是他希望作补充发言,得到马歇尔和杜鲁门总统的同意。艾奇逊以耸人听闻的语调,将前苏联的扩张目标作了一番渲染。但根据出席听政会的其他一些人的记录和回忆,情形与艾奇逊的说法有不小差距,好像大家都对马歇尔的介绍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没有提到艾奇逊的补充比马歇尔的讲话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

国会领袖们提出,如果杜鲁门总统能在公众面前重复马歇尔讲过的话,国会就将支持政府对希腊和土耳其的干涉。这就导致了1947年3月12日的杜鲁门声明,即众所周知的所谓“杜鲁门主义”,它获得了4亿美元的拨款,用以支持希腊和土耳其政府。马歇尔因忙于莫斯科外长会议的准备工作,没有参加杜鲁门声明的起草工作。根据查尔斯·E·波伦的回忆,他和马歇尔是在赴莫斯科途中于巴黎逗留时收到杜鲁门声明的文本的。马歇尔看过之后,觉得有些地方的语气太强硬了,建议作些修改和调整。但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这样一篇措词强硬的声明,国会就不会采取行动。

为参加莫斯科的外长会议,马歇尔做了充分的准备。阅读了近年内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有关材料,找国务院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前苏联东欧问题专家,介绍前苏联的政治外交背景以及近一年来前苏联对外政策的动向。代表团阵营也颇为整齐,有美国驻前苏联大使史密斯、美国驻德国军队总司令克莱·卢修斯将军、美国驻奥地利军事长官马克·克拉克将军、律师兼政治家罗伯特·D·墨菲、共和党任命的代表两党的会议观察员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波伦以及其他一些俄国问题专家。

冷战的现实局面,说明了美、苏之间关系的对立。这意味着双方坐到一起心平气和地达成某种妥协或协议存在不少困难。“杜鲁门主义”选择在莫斯科外长会议召开之前发表,意味深长。虽然没有点名前苏联,但其主旨和针对性是路人皆知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美国对前苏联采取越来越强硬的政策,给莫斯科会议投下了一片不祥的阴影。

马歇尔当然清楚,他这次莫斯科之行不可能取得什么重要成果。他对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委员们说,在会上要达成对德最后和约的可能性极小,但他确实还是希望能够取得一些成功,比如:制定几条指导各国代表起草对德和约的原则,对奥地利和约达成基本协议,等等。

莫斯科外长会议从3月10日开始,到4月24日结束,4国外长先后举行了43次会谈,长而又枯燥。马歇尔和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结成统一战线,与前苏联方面相对立;法国外长则往往独树一帜。会议期间,各种陈词滥调,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甚至出言不逊,实行人身攻击。

莫洛托夫在招待酒会上,举杯为马歇尔和贝文的健康干杯,却把法国外长有意冷落在一边,等到第二轮才补上,使得宴席上出现非常尴尬的场面,而法国外长则是愤愤不已。

几乎在所有实质性问题上双方都针锋相对。德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权、经济怎样统一、赔款多少、怎样赔偿、奥地利是否也应赔款,如此等等都是各说各的。看到外长会议上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和协议,马歇尔由波伦陪同拜访了斯大林,希望由斯大林直接出面来解决大问题。斯大林对马歇尔一直抱有良好的印象,会见的气氛是和睦的。斯大林给马歇尔以安慰,说通过争吵双方总会找到妥协的办法,不必急于达成什么协议,只有慢慢来。斯大林讲的也许是实在的话,但由于两国之间根本利益的对立,这就决定了会议不可能取得实质性成果。马歇尔没有能够从莫斯科会议上带回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二、马歇尔计划

以“马歇尔计划”而闻名的援助计划,对处在混乱崩溃边缘的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输血和打气的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如果把它说成是美国人的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指引下的慷慨解囊或赐予,那就有失偏颇了。西方的不少宣传家们,在谈论“马歇尔计划”时,大大强调了这一点。这显然掩盖了美国政府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利己主义动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所造成破坏的严重程度,是以往历次战争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使社会经济崩溃,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解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活信念也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在25年的时间里,欧洲爆发了两次互相残杀的战争,人们亲眼看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家园,重又被毁于战火。人类到底怎么哪?这样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破坏,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还是一种疯狂的行为!难道人类的末日真临近了?人们对此大惑不解,不少人意志颓废,丧失了生活的进取精神,这严重地影响到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政治家们都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要比预料的缓慢得多。

与这种混乱和恢复缓慢相伴随,阶级斗争也十分尖锐。法国、意大利、希腊,共产党在战争期间领导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斗争,力量获得较大的发展,声势浩大。这些进步力量的存在,对各资产阶级政党是一个严重的挑战,这不禁使资产阶级的领袖们想起了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所导致的政治危机,他们担心共产党夺取政权。战后前苏联势力在东南欧获得大发展,已使美国感到惴惴不安。如果西欧再有几个国家被共产党夺取政权,那整个欧洲都会被前苏联势力所控制,美国的全球利益和安全都要受到极大损害。欧洲是美国争夺的重点,是国际斗争的中心,这里有美国的大量投资和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苏争夺的前沿阵地,美国不能丢掉。但要保住这块阵地,不使共产党在西欧国家夺取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是首要的前提。经济发展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治自然就会相对稳定下来。但欧洲各国缺乏资金、原材料和食品,只有美国才有能力帮助其解决困难。“马歇尔计划”中所隐藏的这种政治企图,以及当时美国政府要员的声明、讲话,都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从美国自身经济的发展来说,也离不开欧洲各国的恢复和发展。处在现代国际社会中的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美国经济的发展繁荣,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开拓,欧洲经济的凋敝,直接影响到欧洲各国对美国商品的购买能力。欧洲是美国商品的传统的销售市场,欧洲各国无力购买美国商品,意味着美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只有欧洲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才能够恢复同美国的传统贸易。因此,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讲,“马歇尔计划”也是互惠的。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并不像英国传记作家伦纳德·莫斯利所说的那样,使“总统和世界上其他人无不深感意外”,相反,它是美国政府一项比较深思熟虑的方针和政策,是几个研究机构和政府高级官员研究成果的一项综合和概括。

从马歇尔的思想基础来讲,这可追溯到1945年他在五角大楼的告别演说和1947年2月22日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演讲,在这两次讲话中,他提出了一种思想和信息:即美国人应该了解他们的历史,了解他们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了解美国在世界上的新地位。美国应该担当起一个世界强国的责任,美国对外政策的视野,再也不能局限于美洲了,而应以全球作为美国利益的着眼点。

作为“杜鲁门主义”的一种顺理成章的延伸,在杜鲁门总统指示下,美国政府内部,从1947年起就在讨论由美国发起一个恢复战后经济的方案的范围和性质。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美国有必要实施一项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根据艾奇逊的提议,由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方派员组成了一个协调委员会,该协调委员会曾帮助杜鲁门制定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计划,以后又组成若干小组,对援助计划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3月初,当马歇尔赴莫斯科参加外长会议时,负责经济事务的克莱顿草拟了一份备忘录,对欧洲当时的混乱局面颇为关注,并且强调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对美国安全和利益将产生严重影响,除非美国当机立断,采取行动,否则在未来10年的时间内在欧洲再爆发一场战争是很有可能的。克莱顿的警告,加速了美国政府的研究步伐。

很显然,马歇尔是赞成克莱顿的阴郁看法的。当他从莫斯科回到华盛顿按照贝尔纳斯的先例就会议情况向全美国发表广播讲话时就提到:欧洲经济的恢复,比原来预期的要慢得多,分裂的力量日益明显,病人都快不行了,可医生们还在争论。M·贝科威茨等:《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9页。

在马歇尔的指示下,乔治·凯南领导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开始研究援助欧洲的问题,并着手制定一项行动计划。凯南很快找到了人手,并吸收了其他一些研究欧洲复兴问题的机构的研究成果。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的协调委员会已经做了不少扎实的基础研究。5月23日,凯南班子给马歇尔提供了一份13页的报告。

凯南的报告也指责共产主义是欧洲不稳定的因素,而共产党人则正在利用战争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制造混乱。解决欧洲问题的关键是恢复和发展经济。美国的援助,应有短期的步骤,但更要注意长远的目标,凯南报告的一个新论点是:应该由欧洲人自己负责推动并提出这项经济援助方案。如果由美国政府提出并予以公布,那很不合适,因为恢复欧洲经济是欧洲人自己的事。M·贝科威茨等:《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0页。

1947年5月8日,艾奇逊在密西西比州就美国对外政策发表演说,在征得杜鲁门和马歇尔同意的情况下,艾奇逊公开了美国政府关于欧洲复兴问题的想法,目的是想利用这次机会让美国公众了解欧洲经济问题的严重性。为了使自己的演说在欧洲国家产生广泛影响,艾奇逊在事先邀约了3位英国记者共进午餐,向他们透露他的演讲的重大意义,阐明了美国援助计划的目的和宗旨。艾奇逊的演说,是马歇尔哈佛大学演说的前奏曲。到5月份,外部世界已广为流传,美国政府已准备采取大规模行动,帮助欧洲经济复兴。但令人尴尬的是,没有一个欧洲国家主动提出帮助复兴经济的请求,是觉得时间尚未成熟,还是心存顾虑?或是掺杂其他因素?令人困惑不解。

凯南报告写成以后不几天,从日内瓦开会回来的副国务卿克莱顿向马歇尔递交了有关欧洲问题的第二份备忘录,他敦促就援助的问题立即采取行动。克莱顿提出:他敢肯定,美国的决策人物对欧洲所遭破坏严重性缺乏确切的认识,希特勒给欧洲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毁灭,而且有信念和心理上的毁灭。华盛顿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再研究来研究去了,明摆着的问题大家都承认,大家也都意识到了支援欧洲复兴的重要性。因此,关键的问题,应是着手采取实际行动,拿出具体方案。他声称对法国、英国、意大利以及德国的美、英占领已对美国的支付逆差至少达50亿美元。这一逆差目前还不能减少,因为生活水准已经到了最低的程度,他预言,“再降低水平,就会发生革命”。他提出,在以后的3年时间里,应捐赠包括粮食、棉花、煤炭、烟草等货物,并提供运输船只。美国总统必须吁请人民,要他们从美国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点牺牲,使欧洲不至于挨饿,不陷入政治混乱。M·贝科威茨等:《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2~33页。接着,马歇尔又直接找克莱顿进行了交谈,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马歇尔的哈佛演说起了催促作用。

自5月以来,马歇尔觉得应以国务卿的身份就美国的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做一个声明,这既有国内的需要,也有国外的需要。从国内方面讲,通过声明,让美国人民明白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将要采取重大举措;从国外方面讲,虽然各国都在议论美国将帮助欧洲经济复兴,但没有一个欧洲国家主动向美国提出请求,这意味着对议论中的美国计划还把握不住,他的讲话和声明,就会显得非常的正式和可靠。

但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调以及选择什么场合去发表这个声明呢?马歇尔对艾奇逊说,他不想采取“使人们吓掉魂”的伎俩,这在“杜鲁门主义”演说时非常有效,而现在重复使用同一方式已是大成问题了。他的讲话要以逻辑、事实和平缓的语调去说明问题。他告诉艾奇逊,哈佛大学校长已经多次提到要授予他一个名誉学位,但一直被他自己拖延了下来,他决定利用6月5日哈佛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时前去接受名誉学位,顺便在校友会上讲讲话,全面阐述美国援助欧洲的设想。艾奇逊觉得这个主意不怎么好,因为“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不过是一种必须忍受的仪式,没有多少人去听它”。但马歇尔反倒觉得在这样的场合阐明美国政府的某项对外政策显得更有意义。

查尔斯·E·波伦受命起草演讲的第一稿,波伦主要依靠克莱顿、凯南的备忘录作为参考,进行了辛勤工作,6月3日完成了第一稿。在送交马歇尔之前,艾奇逊和克莱顿又对稿子进行了仔细推敲,马歇尔对其中的一些部分不满意,自己又反复做了修改。

没有迹象显示,马歇尔将演说的文稿预先征询了杜鲁门总统的意见,凯南也是演说以后才看到这篇稿子的,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担心孤立主义的阻碍,不让国会给杜鲁门找麻烦,如果遭到批评和阻挠,就由他自己来完全承担责任。反正杜鲁门对援助欧洲复兴这件事是清楚的,是积极支持的。

演说发表之前没有进行什么宣传,当时很少有人认识到这篇演说的重要性,甚至在国务院内部,也很少有人知道马歇尔打算在哈佛大学提出他的欧洲复兴方案,艾奇逊甚至发现,马歇尔没有在华盛顿留下讲话稿的副本,马歇尔的讲话稿是到达哈佛以后才最后定下来的。直到演说前的几分钟,马歇尔才叫侍从在电话里将演讲内容告诉了艾奇逊。不过,艾奇逊在6月4日之前就找来了英国驻华盛顿的3位有名记者,向他们透露了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说的极端重要性。并且告诫和催促他们,马歇尔的讲话内容一公布,就应立即将全部内容告之伦敦外交部,让贝文外交大臣立即响应。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她说自己的生命如同内部爬满虱子的华丽袍子,她也曾为了一个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开出花来。 她是被定格在民国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她永远处在那个响着百乐门舞厅的靡靡之音,流过倒映白渡桥与夕阳影子的黄浦江的旧上海,穿着艳丽的旗袍,抬起下颚,用冷静而疏离的目光看向人群。 她是繁华外一缕青灰的月色,她是物欲与情感撞击之后的残骸,她是堪称传奇的民国女作家,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这本《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我很瘦弱,但我的心很坚强;选准努力的方向会使成功更容易些;随意做的事有可能会成为你一生的负担;不要做你不喜欢的事,那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身边都是科学家,那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科学家。
热门推荐
  • 血衣白马倾天下

    血衣白马倾天下

    十多年前,一场妖妃祸国的惊天巨变引发了无数人的猜想;那侥幸不死的妖妃之子前往漠北城赎罪,为天下人守国门;听雨楼里出了个绝世剑客;白马寺里有个吃肉的和尚;小天宫终于有了老三;老先生说,我愿助你升云雾,步步直上青云头。来年身披九龙服,看遍天下英雄冢。天下,很热闹。
  • 我的末世生涯

    我的末世生涯

    仲夏,丧尸病毒爆发,丧尸围城,全球人口极具锐减,陆羽要在茫茫尸海中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看陆羽如何找回自己的真爱,一切精彩尽在我的末世生涯!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破天之痕

    破天之痕

    .孤傲少年正邪间徘徊与天斗命,与魔斗狠,最终睥睨天下时却为了深爱自己之人,褪了仙衣,毁了九重宝刹绕过魔界,碎了孟婆碗,洒了孟婆汤,只愿与你只此一生。《这本书暂时不更新了,新书:《绝世神帝》朋友们支持下》
  • 有生之年分手总是难免

    有生之年分手总是难免

    “慕青,你知道吗,很多恋人有生之年分手总是难免。所以,这一次,我一定会跟紧你。像牛皮糖一样,紧紧粘着你,这辈,你都别想甩开我。别想别想。”
  • 追魔灵缘

    追魔灵缘

    浩瀚无际的宇宙,芸芸众生的世界,上天毫不吝啬地给予恩惠,亦奢侈,亦珍贵。每一个拥有生命的事物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前行,渴望拥有,然而并不同……尽管面对自己的克星,只要有你在,都是温暖的,我也愿意独当一面。慢慢地探索着自己生活中的不解之谜,这个世界的主角我是当定了!我是魔导士,本以为自己是会发光发亮,但面对自己努力的成果,也无动于衷,不过还是感谢所有愿意陪伴着我的人,还有魔灵......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魔灵界的动荡,就让我来瞧瞧!
  • 仙尊都市游

    仙尊都市游

    他的上一世开天辟地,这一世他是仙界最强仙尊,纠缠了亿万年的因果让他回到了人间,重回人间的他不受天道的约束,为了劫难,他入世修行,成为了一个学生,他成为了十大混沌圣器前三的主人,为了不太过逆天,他将自己的修为封印,只用仙尊的修为。他上一世本就没经历过感情,这一世却经历了太多感情,入世修行的路上越来越多的美女陪着他,让每一个男人嫉妒。
  • 长生仙尊

    长生仙尊

    欲长生,成仙尊,望仙台,领风骚,崛起之路,无人能阻……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你是否渴望了解任性复杂的根源,洞察人的心理从而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让你轻松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亲人、陌生人等的相处,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终极赢家!
  • 梦一回修仙1

    梦一回修仙1

    在异世他以为爱可以永恒但最后带给他的伤痛是永无止境、突遭背叛让他觉悟、他发誓要让自己强大、强大到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他逆天而修、在他的世界里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的逆鳞、敢问等我足够强大踏六道、寻轮回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