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乐正德(上)
张皇后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小儿子朱厚炜没几岁就死了,小公主朱秀荣更短命,只留下嫡长子朱厚照一根独苗,从小惯的不行。朱祐樘临死前,把李东阳、谢迁、刘健这几个大臣召来,说我这个儿子年纪小,“好逸乐”,你们要好好教导他读书,做个好皇帝。真是知子莫若父,好逸乐就是既喜欢享受又贪玩。正德皇帝朱厚照继位的时候才十五岁,是个初中生皇帝,老爹一死,这下更没人管他了,什么遗诏啊,朝政啊,梓宫啊,都不理了,有什么事情比玩更重要呢?陪他玩的人,是他身边的刘谨等几个内侍,号称“八虎”。这几个顾命大臣当然不能由着他胡来,都上表劝谏,朱厚照对这些劝谏的态度也很好,虚心接受,“你们说的好,说的对”,但是转身一走,又继续玩,坚决不改。玩得兴起,那这些国事就只能由八虎去处理,这八虎能是什么好鸟。
对于胡闹的皇帝,大臣们真的很无奈,除了奏疏纸面上的提建议,进谏言,其它毫无任何办法,逼急了,只能以退休相要挟。开始朱厚照对刘健等人还舍不得让他们退,可架不住刘谨等人的劝说,慢慢的象马文升、刘大夏这样的大臣再请求退休的时候,就都允许他们走了。刘谨趁机提拔宫内外的自己人,如吏部侍郎焦芳提升为尚书等,亲自提督京师团营,大肆向外派出自己的亲信去监军。
退休肯定不是办法,文臣们决定联合起来,干掉刘谨。由郎中李梦阳起草,户部尚书韩文删定,六部九卿联名写成一疏。读书人到底是读书人,文章写的即简洁又明白,声讨“八虎”的罪恶以及事情的严重性写得声情并茂,把朱厚照吓哭了,饭都吃不下。刘谨这几个不象他们说的那么坏啊,怎么会这样呢?派司礼监王岳几个去内阁跟阁臣们商量处理办法,是不是先不要杀,办个遣送南京,或者死缓什么的。司礼监王岳这些人早就受够了刘谨几个这么得宠,商量的结果,当然对八虎很不利。刘谨也吓坏了,率八虎连夜去见朱厚照,围着他大哭,朱厚照的心都被哭软了。刘谨趁机告黑状,目标不是冲着针对他的朝臣们,而是冲着司礼监王岳等人,说王岳就是想勾结大臣们限制皇上您的行动啊。如果司礼监办事靠谱,这些大臣们怎么可能上这样的奏疏?朱厚照一听就信以为真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马上换班,命刘谨掌司礼监;八虎中的马永成掌东厂;西厂重新开张,谷大用掌西厂,连夜逮捕王岳,发落到南京充净军。等到第二天上朝,大臣们看到司礼监换人(司礼监是要跟着上朝的)了,就知道事情坏了。刘健、谢迁、李东阳只能老招数,请求退休。这回是真退了,只留下一个对八虎的态度不是很坚决的李东阳。王岳在去南京的路上被刘谨派人杀了。至此,内阁所率领的文官集团与司礼监联合干掉刘谨的行动宣告失败,打虎不成,反被虎伤。这时是正德元年十月,离朱厚照做皇帝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好快。
掌握局面后的刘谨,开始大面积提拔亲信,并收拾这些跟自己不搭调的文官。焦芳已经升了尚书,又升了大学士入阁。次年春,让内阁以皇帝的名义扩大太监的权力,让天下的镇守太监也象巡抚、都御史一样。河南钧州人(今禹州)人刘宇,通过焦芳认识了刘谨,从右都御史升为左都御史。刘谨不喜欢御史这些人整天跟他抬杠,动不动上疏指责他。好,你说了算,今后御史但有小错误就打屁股,真打,笞刑。别人送礼都是几百两银子,刘宇一送就是一万两。刘先生真的是会做人啊,不到三个月,又升为兵部尚书。【1】当初韩文率百官上疏说刘谨坏话,十一月,刘谨就发现户部有假的银子入库,罢了韩文的官。给事中周昂替韩文申辩,哈,同党,一起除名。朝臣凡是跟刘谨作对的这些忠直的人,刘谨将他们五十三人列名为奸党,并让他们跪在金水桥南,以皇帝的名义让鸿胪寺卿训诫他们。
玩的昏天地暗的朱厚照根本不管这些,每当刘谨拿奏章疏本给他处理的时候,都是他玩的兴起的时候,“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整天拿这些事情烦朕。”刘谨等的就是这句话,什么事情他都可以做主了。刘谨本来没读多少书,这些章奏也弄不明白,就拿回家,让他的妹夫礼部司务孙聪和松江的市侩张文冕商量着办。这俩也没怎么读书,写得也不清楚,不过反正那意思到了,最后还有焦芳帮着润色。一个国家的朝政,搞得跟过家家似的。
有人在宫里写匿名信检举刘谨,刘谨迁怒于百官,让他们跪在奉天门下训斥他们,晚上又把五品以下的官员三百多人打入监狱。真是威风。各地的官员害怕刘谨打击陷害,都纷纷向他贿赂,而且贿赂都有定额,各省进京朝觐的地方官,是两万两白银。给不起,没关系,跟北京的富商借,等上任了,再把官银拿出来加倍还上,这叫“京债”。刘谨的狗腿子们也格外嚣张,东厂西厂向全国各地都派出官校侦事,为了加强特务统治,又建立了内行厂。靠刘谨升官的吏部尚书张綵,看下属抚州知府刘介的小妾漂亮,就提拔他为太常寺卿,然后直接到他家里把小妾接走。平阳知府张恕不肯把小妾送给他,顿时就被打成重罪,直到把自己的小妾送去,才获减免。上朝的时候,刘谨是“立皇帝”,因为他站在皇帝的身后,朱厚照是坐着的皇帝,他真的除了睡皇帝的女人以外,没什么事皇帝能做的他不能做的了。
那朱厚照忙什么呢,当然还是玩,享受着玩。从正德二年开始,就是西华门建豹房【2】,然后就住那儿不回宫了。要是觉得豹房只是房,那就错了,那是一座大宫殿,两厢有密室,勾连栉列。豹房是不是养豹的,又错了。豹房不仅有豹,还有各种野生动物,朱厚照喜欢的是看老虎打架。这只是其中极小的部分,还演戏,宫里的教坊司是专门负责这个的,但是人手不够,从民间又召了几百人。钟鼓司是管宫里声乐的,人数也不够,下旨各省布政司征召。还拜佛,朱厚照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弄个印章跟皇帝的玉玺一起用在圣旨上。当然还有女色,据说因为刘谨给他身上涂雄蛇油,还用各种壮阳药以增加情趣,最终导致朱厚照绝育,一个孩子都没有。朱厚照玩的这么嗨,肯定缺钱,缺钱就各种手段弄钱。卖官,七品以下官都可以花钱买;罢各边镇的年例,把当兵的军饷都拿来挥霍;抓老百姓增加皇庄的收入。各种乱政终于引发了庆靖王朱寘ZHì鐇fán的叛乱。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朱厚照派杨一清去平定,太监张永监军。
朱寘鐇的叛乱只玩了十九天就被仇铖擒拿,杨一清领着大军到了地方没事可干了,就怂恿张永除掉刘谨。张永也是八虎之一,刘谨得势以后,没怎么把好处分给其它七虎,甚至想把张永黜去南京。张永当时就冲到朱厚照那儿跟刘谨对质,两人在皇帝面前打了起来,最后还是朱厚照让谷大用(也是八虎之一)请他们陪酒和解。这当然没法和解,所以杨一清就跟张永说,“除掉刘谨就全靠你了。”张永很为难,“这家伙整天在皇上面前,而且耳目爪牙众多,不好干哪。”杨一清很慷慨激昂的劝他:“你也是皇上的亲信,收拾这奸贼不叫别人只叫你,知道为什么吗?现在平了叛乱,你回去报功的时候,顺便把刘谨做的这些烂事告诉皇上,皇上也怕自己身边的人生变,肯定会听你的把刘谨杀了。到时候皇上身边得到重用的人就只有你了,你再纠正他干的这些坏事,岂不是天下归心。这千古留名的,就只有吕强、张承业【3】,你们仨了。”张永还是不放心,“万一不成功怎么办?”杨一清说,“只要你说的,皇上一定会信,万不一信,你就在皇上面前哭请一死以明心迹,皇上肯定心动。只要皇上一点头,咱们立即行动。”这是即扬大名,又有厚利的事情,鸡血一打,张永勃然起身,“干,老奴我舍了下半辈子不活,尽忠报主了。”
刘谨混到这成色,居然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一个太监也可以当皇帝,开始图谋篡位。杨一清率军回朝的时候,刚好碰上刘谨的哥哥死了,张永掐着葬礼的时间(中秋节)向朱厚照献俘,然后告刘谨贪赃枉法十七件事。朱厚照庆功宴上已经有点喝高了,只说“刘谨负我。”张永趁机说,这事不能等。于是连夜抓了刘谨,从他家里抄出玉玺,宫牌衣甲兵器等五件(这可以混进宫里执行宫变的),还有他平常拿的扇子里有两把锋利的匕首。朱厚照大怒,这家伙果然反了。刘谨被扔进诏狱,朱厚照下旨将他凌迟,枭首。刘谨的族人、逆党也全部伏诛,被科道参劾的奸党,包括焦芳、刘宇、张綵等六十多人,依次论死、谪戍、罢官、除名。不可一世的刘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了。这个时候,正德皇帝朱厚照,还没满二十周岁。
【1】左右都御史和兵部尚书都是二品,排位不一样,权力也大不一样,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老大,右都御史就象现在的副职,没什么权力。左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排最末。六部以吏、户、礼、兵、刑、工排次,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里最肥缺,明朝征收的钱绝大部分是花在军队上,所以贪污侵吞公款的机会最多,品级上没有升迁,但权和利都大多了。
【2】地址在今北京爱民里小区一带。
【3】吕强(~184年),字汉盛,成皋(今荥阳)人,东汉宦官。上书请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汉灵帝知其忠而不能用。张承业(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同州(今陕西大荔)人,唐末五代宦官。乾宁三年(896年)出任河东监军,加左监门卫将军。执法严明,受晋王李克用器重,并受遗命辅佐李存勖。劝谏李存勖不要称帝不被采纳,最终忧愤死于晋阳。后唐建立,追赠左武卫上将军,赐谥贞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