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200000027

第27章 保卫北京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人”

于谦是浙江钱塘人,他从小就很仰慕岳飞和文天祥,还将文天祥的画像悬挂在书房中,决心学习文天祥舍生取义,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留下了一首永留史册的明志之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聪明好学,在科举的道路上走的很顺利,刚刚32岁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兵部尚书。当时宦官王振专权,官员们贪污受贿成风,但是于谦不管别人如何,不管世情如何,总是一尘不染,惟一拥有的就是自己的两袖清风。他的刚正也得罪了当时的权臣,所以有一段时间他被王振关进了大牢。

挺身而出

公元1449年,明朝与北方边境的瓦剌军队发生激战,明朝军队大败,连御驾亲征的皇帝都被瓦剌俘虏了。紧接着,瓦剌又耀武扬威的带着被俘的明朝皇帝包围了北京城,要求明朝守门的将士“开城迎驾”。北京的形势真是危险到了极点。大臣们都聚集在朝堂上商议对策,有些胆小怕死的人已经在私下里偷偷的把家属送出城去,还有的人在朝上说,瓦剌的军队太强大,北京城眼看就保不住了,还是先退出北京到南方去,然后再想办法。在这关乎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身为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痛斥那些想南迁的人,他认为京师是国家的心脏,京师一丢国家的根基就不保了。他强烈要求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新帝,改英宗为太上皇,以此断绝瓦剌的妄想,并且建议坚决抵抗,立刻召集在外的勤王之师,誓死守卫京城。

于谦的这些主张得到了多数大臣的一致支持,也打动了一直举棋不定的皇太后。于是,在皇太后的主持下,英宗的弟弟成为新皇帝,就是代宗,同时还任命了于谦为兵部尚书,全面负责北京的保卫工作,那些要求南迁的人被当场处死,表明了君臣上下对抗瓦剌的坚定决心。

于谦担负起保卫京师的重任之后,迅速的从各地调集士兵,召集民兵,同时下令日夜加紧赶制武器。北京城中的老百姓也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支持军队的守城工作。

在君臣百姓同心努力下,北京城的守卫部队很快就增加到了22万人,防御体系也在于谦的精心部署之下完全准备就绪。北京城中君臣百姓上下一心,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就只等着瓦剌的军队前来了。

护城成功

瓦剌人果然来了。他们把英宗押到城外的高地上,要守城的官员摆出队伍迎接。站在城墙上的代宗和大臣们都觉得十分为难,这摆明了就是一个圈套,只要城门一开,北京城内的人就等于是案板上的肉一样任人宰割了,可是不开城门,难道真的不理会英宗的生死了吗?

正在犹疑不定的时候,又是于谦站出来说话了,他知道现在正是守城的关键时刻,如果稍一动摇,军心就会大乱。他坚决的拒绝了瓦剌的要求,高声宣布国家已经选立了新君,瓦剌人手中的皇帝已不再是皇帝了,所以明王朝决不接受瓦剌的任何威胁。有的大臣担心这样严词拒绝会伤害到英宗,干谦厉声回答道:“现在是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是国家重要还是一个皇帝重要?”城下的英宗也明白这场灾祸正是由于他自己任性妄为而招惹来的,这时他倒有些明理了,他在城下也高声告诉城内的人千万不能开门,自己的生死无关紧要,但是一定要保住祖宗社稷。经过这一番斗争,城上的士兵都在于谦的带动之下坚定了信心,按照于谦的部署,主动出城去迎战瓦剌的军队。

经过几天的激战,瓦剌军队死了上万人,损失惨重,明朝的军队损失也很惨重,战斗的胜利正是用那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不过这时已有好消息传来,各地的勤王之师马上就要赶到了!

瓦剌人本来以为有明朝的皇帝在自已手中,北京城被攻破只是旦夕之事,可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不但手中的皇帝毫无作用,北京城的守卫更是固若金汤,明朝的军队也与以前交战的军队完全不一样,人人不畏死,越战越勇。这时候瓦剌人反而不敢伤害英宗了,因为他们如果这时杀了英宗,不但于事无补,反到会坚定明朝坚定守城的决心。他们不但在战斗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在城外驻扎还时常受到城外百姓的袭击,防不胜防,又听说各地的援军马上就要到来,害怕退回草原的后路被截断,瓦剌人只好带着英宗急忙撤离北京。于谦派人乘胜追击,终于一口气的把瓦剌人赶出了塞外。

敌人退去了。在这场战斗中无疑是于谦的功劳最大,他拒绝了代宗给他的封赏,还提醒皇帝瓦剌还在塞外蓄势待发,随时都可能再侵袭边境,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应该马上着手整顿军队,修筑防御设施,防备瓦剌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

代宗对他极为尊敬,这一切事情都交给他去自行办理。于谦也不辱使命,经过他的大力整顿,军队的战斗力果然有了明显的改善。正是有于谦这样忠直有才的大臣,明王朝才得以逃过了自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灭顶之灾。

同类推荐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莽汉

    莽汉

    “我辈男儿当战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岂能醉卧床榻邪?”三国又见三国……乱世来临,诸侯崛起,唯有持戈掌马,立天下!
  • 明末之誓死不降

    明末之誓死不降

    一次酒后仇天行穿越到明末,面对犹如乌云压顶般滚滚而来的天下大势,他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唯有誓死不降!PS:不开金手指,打仗靠命填,全无王八气,奉行体制流;书渣,不喜勿骂。
  • 皇帝的谎言

    皇帝的谎言

    历史的洪流带走了太多的故事,王朝的兴衰,皇族的荣耀,以及他们化成的一捧黄土。而在变成黄土之前,王朝也曾有着无上的荣光,帝王也曾有着雄心壮志。而在这壮志于荣光之下,天下涂炭还是百姓安康不过是掌权者的一念,帝王一念以一言而动天下,但是,若是皇帝说了谎呢?
  • 黑旗时代

    黑旗时代

    为了梦想而竖起黑旗的冒险者,他真的知道梦想的真谛吗?在金钱操控情感的时代,一次让他失去一切的惨败,能否让他想起最初的梦想,当他再次拿起宽刃弯刀,他又该如何救赎?
热门推荐
  • 致那些流连的岁月

    致那些流连的岁月

    我很多次曾在想我花费大部分时间去写这一个个故事,大部分时间去构思情节,大部分时间去回忆,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只是害怕某一天时间会带走我关于那些重要的或许别人觉得有丝丝的无趣的记忆。这本书主要是给那些爱着的但是不能说出来的人,想把心声述说,却又没人倾听,所以给这本书取名《致》,致每一个孤独的个体,致每一个人的青春,致那些流连的岁月。
  • 点燃头脑火把(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点燃头脑火把(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语里,创新(innov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里的“innovare”,意思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1796年的告别演讲中,告诫美国人民要“保持创新精神”。《汉语·叙传下》中也有“礼仪是创”;颜师古注为“创,始造之也。”
  • 阿斯塔克

    阿斯塔克

    为了找个安静的地方啪啪啪,他们决定占领一个星球
  • 霸道兵王爱护花

    霸道兵王爱护花

    一颗子弹,李锐借假死回到华夏,成为了一名送花工,暗中追查凶手之时,喝喝小酒,泡泡小妞,却不想招人惦记,卷入一次次的斗争中。雇佣兵中的王者,重回都市中,混际黑白之间,只为找出子弹背后的人,和得到丈母娘的认可。
  • 独家守护:丫头你别跑

    独家守护:丫头你别跑

    “大神,我错了”“错在哪”“。。。我没....唔”话音刚落,便被大神堵住了唇,“大神,你无耻”‘’你说什么?”“没啥”当独家小妹碰上全民校草,但为何又有些异样呢?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孙祭

    孙祭

    小说描述小城一个普通家庭因为婆婆偏心,导致妯娌失和,嫂子心理不平衡,产生报复心理,最终兄弟两人的孩子都失去生命,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 天才狂兵

    天才狂兵

    重回都市,却是与都市生活格格不入。在这里,周峰要做自己的主宰,有自己的法则。一代兵王,尽收霸业。热血巅峰,笑傲世间。不服就干,温柔、杀神性格并存。从此,开始掌控自己的命运。铁肩担道义,有周峰的世界,就有正义!
  • 完美乐天派

    完美乐天派

    [花雨授权]他的声音很像她想象中的蜡笔小新,她第一次听他说话,就恋上了他那可爱的声音。可人家对她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他是天才,考试从没得过第二,竟打赌下次考试的成绩超过他,咦,到最后赌约怎变成要她毕业后嫁给他?
  • exo我们二见钟情

    exo我们二见钟情

    我们二见钟情,我们说好不分离,我们说好在一起,我们说好是十三个人,我们天堂地狱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