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100000013

第13章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历来众说纷纭。由于年代遥远,今日欲考出其确切年月,已不可能。但据有关文献记载,可能大体上确定其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

古代铜器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开始主要流行于恒河中上游一带地方。到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及其以后,佛教向印度各地以及周围国家传播,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国家;向北传入大夏、安息并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域各国传播。汉武帝打通西域交通以后,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内地。在西汉末年,西域各国到汉的外交使节、侍子以及商人中可能已有一些佛教信徒。三国时魏国鱼豢所著《魏略·西戎传》(《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博士弟子景庐(《魏书·释老志》作‘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日复立(《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文作“复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①大月氏是中亚佛教盛行的国家之一,直接派僧侣来中国首都向博士弟子口授佛教经典《浮屠经》,这说明佛教已引起当时社会上某些人们的注意。这是佛教思想传入中国最早的记录。

东汉初年,在统治阶级上层已有信奉佛教者。当时人们把佛教这种外来宗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中的一种,把佛陀依附于黄老进行祭祀,以祈求祥瑞。《后汉书》卷四二《楚王英传》记载: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人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代表朝廷主持封国政务之官员)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天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立即将此情况上报皇帝。明帝下诏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即优婆塞——男信士)、桑门(沙门)之盛馔。”并把这个诏书下达给各封国的国傅。

以上记载,是中国正史中最早的佛教掌故。中国人信仰佛教之见于史籍者,楚王刘英是第一人。楚王英为光武帝之子,建武十七年(41)被封为楚王。史籍揭示楚王英信仰浮屠之教为永平八年。其信奉浮屠之始,当更在永平八年之前。由此可知在明帝永平八年之前,中国已有佛教传入,但它只是作为当时流行的重视祭祀的黄老方术之一种,成为当时一部分中国人民之信仰,在社会上没有发生重大影响。可是,从明鼎帝给楚王英的诏令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佛教,已经得到中国政府的默认,甚至给予以支持。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流传着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梦见佛陀而派人到西域求法的说法,并以此作为佛教正式传入我国的开始。这种说法几乎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承认。例如:①后赵著作郎王度上给石虎奏议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②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有:“大教之兴,基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③唐代著名古文家韩愈在其上给宪宗的《论佛骨表》中也有:“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汉明帝时始有佛法……”

从现有资料进行考察,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之说,虽然带有一些虚构成分,但其基本情节还是比较可信的,只不过它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只能说明印度佛教进一步向中国传播而已。

关于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的记载很多,说法也很不一致。其中最早的记载是著于东汉的《四十二章经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胜数。国内清宁,含识之类(佛教语,泛指一切有生命者)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

此外,东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晋王浮《老子化胡经》、东晋表宏《后汉纪》、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南齐王琰《冥祥记》、梁僧{右《出三藏记集》、粱慧皎《高僧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东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等书,皆有明帝感梦求法的记载,但在时间和细节上各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东汉以后,佛教与道教的斗争激烈,佛教徒为了抬高佛教的地位,有意添枝加叶,把汉明帝求法的故事尽可能地完备起来的缘故。如佛教徒鉴于传说中汉明帝派遣的使者中有“张骞”的名字,惟恐与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的张骞相混淆,而遭到论敌的攻击,因而便把张骞的名字删除,而易为蔡情,王琰的《冥祥记》就是这样改的。

佛教虽在西汉之际已传入中国内地,但发展极为缓慢。根据现存可靠资料,在东汉末年以前,除传说西汉哀帝时大月氏使者口授的《浮屠经》和东汉明帝时译者不明的《四十二章经》以外,没有其他佛经传译。而到东汉末年,由于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对人们的束缚力量下降,佛教思想有机会与其他各家思想同时传播;而且由于社会长期动乱不定和危机严重,它可以与老庄的消极无为和悲观厌世思想一起受到人们的欢迎。东汉桓帝时,安息僧人安世高来到东汉首都洛阳,译出小乘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的许多单品(章)小经。他是佛教经典的第一个中文翻译家。据梁启超说:“其书传于今者,真伪合计,尚三十余种,其为中国佛教开山之祖,固无待言”④。旧说安世高翻译佛经时住在洛阳,并且还有一位中国人临淮(今安徽宿迁西北)严浮调做他的助手。安世高不仅翻译佛经,而且到处宣传佛教教义。灵帝末年,中原战乱,安世高避乱到江南传教,最后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从安世高起,那些用古印度文字所写的佛经,才第一次有几种中国文字的译本。

古代田园风景安世高所译佛经多属小乘佛教。所谓“小乘”是公元前后兴起的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乘”是梵语运载物(如车、船)的意思。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超脱苦海,达到彼岸,而说小乘佛教只能运载少量生灵达到彼岸。安世高所译经籍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中国内地早期佛教信徒可以通过这些经籍加深对佛教的理解。因其所译经典“义理明析,文字允正”⑤,在佛教史上很有影响。

在中国第一次把大乘般若学⑥传入汉地的僧人是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原籍大月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称,讽诵群经,志存宣法”⑦,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来到洛阳,至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共译出佛经十四(或十五)部。他也有两个中国人做助手,一是洛阳孟福(字元士),一是南阳张莲(字少安)。从此看来,当桓、灵之际,中国已有不少佛经中文译本,这就说明当时的佛教,已经渐渐成为中国人的宗教。

注释

①从魏略对《浮屠经》的解释来看,最早的《浮屠经》大概叫做《复豆经》,引文中的“复立”当按照《世说新语》注的引文改作“复豆”(宋徐铉《说文解字》注,“豆”,“徒侯切”),与“浮屠”(佛陀)同音,而在佛教流行以后才按当时的译法改为《浮屠经》。由于它是早期的翻译佛经,在使用词语方面很不规范。

②梁慧皎:《高僧传·佛图澄传》。

③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二二。

④梁启超:《佛教之初输入》,《饮冰室文集》卷五九。

⑤粱释僧秸:《出三藏记集》卷一三《安世高传》。

⑥般若学:魏晋时期与禅学并行的佛学两大派别之一。禅学偏重宗教修持,主要流行于北方;般若学偏重教义的研究,主要流行于南方。

⑦粱慧皎:《高僧传·支娄迦谶传》。

同类推荐
  • 极品侯爷

    极品侯爷

    故人只道月冰寒,柔光犀照难成圆。晚风小径忧无路,色如霜降照人还。他如月色,冷冽冰残,却守望一片平安……陆羽,名自茶圣。茶圣的陆羽以茶惊世人,他这个陆羽,以谋动天地。当鸟儿伫立在枝头亲吻嫩芽上晶莹的露水,人们知道那是春天来了。当世人蜷缩在被窝抹去眼角边不敢滑落的泪珠,人们知道那是陆羽来了。世界如平静的海,他曾是独立在上面轻盈的荡起波澜、卷起风暴的魔鬼。直到死亡,也许上天要让他祸害一个新世界。他总说,世界如残棋,一子救活需千万子堆积,前仆后继。再活一次,他是更希望平静的活?还是要为了那巅峰努力。他也在犹豫,却忍不住去碰触那些静静躺在那里的棋……
  • 中国秘史

    中国秘史

    本书分秦汉秘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秘史、隋唐秘史、宋元秘史、明代秘史。
  • 明石

    明石

    大明崇祯七年,正是末世气象,民不聊生!内有流寇四处为虐!外有东虏屡屡犯边!值此内忧外患之际,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穿越,成为大同镇阳和道东路一个甲长……Q号559864561,有喜欢的书友请加变明群,大家一起畅想波澜壮阔的明末历程……
  • 辉山侯

    辉山侯

    《辉山侯》是历史虚构小说,他不拘于任何一个时代,故事讲述某年月日,君山号大副何源君受船长委托,为黑君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卑鄙小人的陷害,被打入地牢。狱友公孙正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辉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何源君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辉山侯,经过精心谋划,报答了恩人,亦报大仇。充满传奇色彩,奇特新颖,文笔俱佳引人入胜。
  •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历史从来由“大人物”与“小人物”构成,“小人物”早已湮灭,留下“大人物”任人评说。《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中的每一个人——九五之尊的帝王、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亦有宵小之徒,都是所谓“大人物”。但这些“大人物”在主宰他人命运的同时,却无从把握自己的跌宕浮沉。
热门推荐
  • 火之君主

    火之君主

    九幽笛鸣天地泣,君主一剑鬼神惊。一道火印,一段梦境……究竟是虚幻还是前世情仇?且看世家第一“病秧子”洛辰,如何于微末中崛起,于熊熊火焰中重生,寻得往事之谜,踏上绝世之巅!“辰小子!病秧子?!”“不,我那是扮猪吃虎。我要成为未来的君主,我要沐浴着烈火君临九天!”
  • 重生之寻宝鼠

    重生之寻宝鼠

    胡峰穷困潦倒,妻子重病在床,女儿因没钱交学费一直停留在家。在给女儿买饭的途中竟然被车活活碾压至死。如此窝囊的死法,死后竟然还重生在一只老鼠身上。好在这老鼠不是一只普通的老鼠,而是一只修真界万年不出的寻宝鼠。做人要有人样,做鼠也要有鼠样。且看胡峰怎么利用自己的寻宝能力,怎样利用自己父亲拼死给自己抢到的九天赏罚塔,一步步从一只老鼠,成长到掌控整个宇宙的强者。胡峰一直思念自己的女儿和妻子,胡峰能找到回去的路吗?
  • 美女特工队

    美女特工队

    说起这令黑道中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便不得不提上一提这介于女人与男人之间的第三类人——七号特工。据传,无人知晓这七号特工究竟是何方神圣,即便有人知道,那也都已经去了阎王殿喝茶了。而这位正被无数人追查的主人公,七号特工,如今却带着儿子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国内。什么?你问她放着好好的杀手不做,回国内做什么?那你最好先问问她身边那一点点大的小屁孩,究竟中了什么邪,才会做出这等卖了他亲亲妈咪的损事儿吧!
  • 蜘蛛侠在上海

    蜘蛛侠在上海

    中国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科技军事强国,作为经济中心的上海,出现了各种民间高科技研究所,实验室。爱好科学的小人物徐良(外地来上海滩闯荡的穷大学生),应聘进入一家刚成立的实验室打杂,利用实验室新研究的仿蛛丝瞬间粘合剂,发明了蜘蛛侠背包,和攀爬手套的装备,几十年前科幻小说里的超级英雄走进现实,上海出现了中国版蜘蛛侠,打击11,英雄救美,抱得美人归,成为上海的守护神。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挣脱束缚的爱

    挣脱束缚的爱

    “黑,渐渐布满天空,无数的星挣破夜幕探出来,夜的潮气在空气中漫漫地浸润,扩散出一种感伤的氛围。仰望天空,求摸的星空格外澄净,悠远的星闪耀着,像细碎的泪花,也像我的高中时代,充满未知……”
  • 双面帝妃之冷君别卖萌

    双面帝妃之冷君别卖萌

    姬涵诺代号罂粟姬手段狠辣残忍绝色一朝穿越异世,陌生的一切,仍为霸主!偶遇他,无感他却一见倾心,被冰封的心已变爱,滋生的那么快绝色面容的用处只有一个,卖萌撒娇!奇葩的追妻之旅开始追妻之路漫漫
  • 败神记

    败神记

    独孤求败亲传弟子康庄而立之年领悟独孤求败无剑境界,但是内力浅薄,凭借早年独孤求败败尽天下高手所得秘籍和自己的聪明才智独创一门内功《求败决》,并收录天下至强武功于《求败诀》中。但是准备出山游历的康庄不幸遇上了兽潮,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最后还是被群兽撕碎,灵魂穿越到了一个魔法与斗气的世界。
  • 出国应急英语大全

    出国应急英语大全

    “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说得对,更在于说得地道得体。很多的英语爱好者在学习时,总是习惯自己先预定场景,再根据情节进行口语练习。而这个场景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势常常被中国化,而非英语国家的真实语境。在国外真实的语境中,对话是灵活多变的,所以很多学习者在学了多年英语后,还是无法与老外进行流利沟通,自然就无法在国外畅通无阻,随心所欲地旅行了。
  • 带只老鼠闯世界

    带只老鼠闯世界

    “篼子大爷,别打我了!”“篼子大爷再见!”“哈哈哈……总算逃脱这臭老鼠的魔爪了!”“啊!篼子大爷,你还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