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王巴都葛巴哈拉带着苏禄国大型使团挤在一条条狭小的乌篷船里,晃晃悠悠,经过一天两夜的航行,在黎明前的夜色中来到了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城。
乌篷船在杭州城南西兴过塘行码头靠岸,这是浙东运河的终点,从杭州经浙东运河到大海的货物都有这里始发或者到岸,沿岸店铺林立,挂满了红灯笼,舟楫日夜络绎不绝,人声此起彼伏,真是一个繁忙的码头!
他们下来船,在凉爽的晨风中,由张谦在前面领路,相互招呼着别走丢了,一路向杭州城里的市舶府走去,天色也越走越亮,到了钱塘门外,已经日上三竿。
浙江市舶府和浙江省承宣布政司、杭州府等官署衙门都在钱塘门外、西湖边上,这里茶楼酒肆鳞次栉比,东王让张谦找了一间大茶楼吃了早茶,让大家在附近游玩,不要走远,东王、西王和峒王妃跟随张谦一起到市舶府见官。
他们走进市舶府,见过太监李东安李公公,报上名讳,递上当年郑和留下的印信,李公公是一位精明老成的中年宦官,看过音信之后,急忙站起来,向张谦和三位王爷、王妃一一作揖,高兴地说:“下官在钱塘已经恭候多时了,你们从泉州上岸,那里的市舶府就已经用快马上奏朝廷,圣上闻报,十分高兴,专门颁下圣旨,让我等沿线官府驿站做好迎接!”
东王一听皇帝已经知道了他们消息,并安排了接待,心里十分高兴,刚要说话,李公公大声说道:“苏禄国东王一行接旨——”
东王不知道什么意思,张谦说:“李公公要宣布皇上的圣旨,我们都跪下听令吧。”并且带头跪了下来。
东王、西王和峒王妃也跟着跪在地上,李公公展开圣旨,拖着长音读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拉一行三百四十余人梯山航海、远涉鲸波而来中国,实诚可贵,沿途所过州县,均要盛情迎送、款待。沿途往返的车、船、食宿均由官府供给,五日一送,每十人羊、鹅、鸡各一只,酒二十六瓶、米五斗、面十二斤八两,果子一斗,烧饼二十个、糖饼二十个,蔬菜厨料不拘。每人2000贯宝钞,作为日常零用。东王巴都葛巴哈拉一行见旨速来北京,以慰朕之思念之情。钦此!”
张谦带着他们说:“臣等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完圣旨,东王高兴地说:“没想到大明皇帝对我们这么重视啊,赶快去北京,连沿途的接待都给安排好了!”
峒王妃高兴地拍着手,连连说:“太好了,太好了!皇上还给我们零花钱,真是太体贴了!”
西王沉默了半天,才说道:“好是好,可是怎么只写了东王的名字,没有写上我西王的名字呢!”
张谦解释说:“这肯定是泉州市舶府上报的时候,马虎了,没事,到时候见了皇上,给他说明就是了。”
李公公说:“知道你们来,我们钱物都安排好了,你们的人呢,现在就给你们发钱。”
东王说:“他们在钱塘门附近等着呢,如果知道了,发给吃的,还给大明宝钞,不知道会有多高兴!”
李公公问道:“你们这一路辛苦吧?我们这杭州可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好地方,就在你们呆的钱塘门附近,就是西子湖,那可是人间少有的美景,好好看一下!”
东王说:“西子湖我们就不看了,我想赶紧去北京,好见到皇帝,表达我仰慕的心情!”
李公公说:“那可不行,你们不远万里而来,我也十分仰慕,不让我表达心情,你就走不了!”
张谦也笑着说:“我们就看看吧,这钱塘美景、西湖风光可不是谁都能有机会看到的,你也要给李公公一点时间,让他给你们备船,准备吃的、用的吧?”
东王说:“那好吧,我们领了宝钞,就在附近看一看。”
张谦让他们在这里等着,出去把在钱塘门外溜达的客人一块叫道市舶府,逐人登记,按照人头发钱。
排队领完钱,已经是中午了,李公公已经在西湖边的一家酒楼定好了饭,和浙江驿的驿丞一起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杭州的天气说变就变,等他们吃饭午饭,天上开始下雨,从门口看到许多中国女人打的油纸伞特别漂亮,毕碧卜、峒王妃等女人们都很羡慕,也想要一把那样的油纸伞,驿丞说:“这个好办啊,附近伞店里有的是,稍等片刻,我让他们给送来!”
不一会儿,附近伞店里用车子推来几大筐油纸伞,让他们随便挑选,最后,一人一把,举在头顶,在驿丞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游西湖。
这西湖的风光,和苏禄岛海滨相比,自然是另一种风景:这湖并不算大,水面上风平浪静,四周环绕着长长枝条的垂柳,如女人的长发,拂过湖面,显得特别轻柔。四周山峰的倒影印在湖水中间,不停地荡漾,几条长堤和长桥穿过湖面,似乎走不到头。身穿艳丽服装的人们,或者三五成群,或者两两结对,打着雨伞在湖边来回穿行。
也有人坐着小船在湖上游玩,有船娘在唱曲儿,这边是唐朝韦庄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此曲未完,那边小船上的船娘已经唱起来了,是北宋柳永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峒王妃听了,也想和唱一曲,但是人太多了,前后都有人催着向前走,竟然没有想出歌词来。
驿丞领着他们来到一座长长的石板桥上,驿丞介绍说:“这座断桥,是西湖最有名的景点,有一个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宋朝时,有一条千年修炼的白蛇,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名叫白素贞,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游西湖,那天也和今天一样,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突然头顶多了一把油纸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药店,日子过得可美了!”
大家听了,连连说:“好故事!”
驿丞却继续讲道:“可是,金山寺地老和尚法海不高兴了,他告诉许仙说,白素贞是一个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药材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形,将许仙吓死。”
毕碧卜吓得叫起来:“啊,怎么会这样?后来呢?”
驿丞说:“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又将许仙骗至金山寺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海水漫过镇江城最高的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百姓和其他生灵。白素贞因此触犯了天上的法律,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和尚收入钵内,镇压于西湖边上的雷峰塔下。”
毕碧卜叹息道:“真可怜啊!”
小王子安都鲁听得入了迷,问道:“后来呢?”
驿丞说:“后来,白素贞的儿子长大了,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来,全家团聚。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安都鲁又问:“后来呢?”
驿丞用手刮刮安都鲁的鼻子,说:“哪有那么多的后来啊?故事结束了!”
大家都沉浸在这个爱情故事当中,久久回不过神来。
大王子都马含浮想联翩,说:“我们苏禄岛上也有大蟒蛇,我见过很大很大的蟒蛇,会不会变成女人啊?我要是遇见那样的蟒蛇,该有多好啊!”
温哈剌说:“嗨,那么好的故事,谁不愿意遇见啊?”
峒王妃说:“当时我家峒王被人砍死,如果有一种草,能让人起死回生,那该多好啊!”
西王一听,要扯到自己砍死峒王的陈年旧事,着急地说:“嗨,别信这一套,这样的故事都是假的,谁见过大蟒蛇会变女人啊?你们谁是大蛇变的?”
毕碧卜一把推开西王,说:“我就信,我愿意信,就连白蛇也愿意变成女人,和男人结婚,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男人,它可以到天上去偷仙草,可以和那个坏和尚水漫金山斗争,就是被扣押在塔下面,为了自己爱的人,也是值得的!”
葛木宁不理解毕碧卜的愤怒,她奇怪地问道:“毕碧卜,听了一个故事,你怎么想那么多啊?”
毕碧卜不屑地说:“哼,我说话,你少插嘴,你天天独享大王的恩宠,怎么能理解一颗渴望爱的心呢?”
东王一听毕碧卜和葛木宁吵起来了,急忙劝架,说:“吵什么啊,有什么吵的事呢,就是一个虚假的故事嘛!”
毕碧卜说:“故事是假的,但是感情是真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个人和蛇的故事,为什么能感动那么多的人呢?”
东王叹息了一声,不再说话。
毕碧卜不走了,她扔掉雨伞,蹲在路边,嘤嘤地哭了起来,泪水一滴一滴,流进了西湖里。
东王看着毕碧卜,一下子理解了她的委屈,这是一个得不到自己爱情的女人的总爆发!
西湖,这个中国人爱的湖,这个断桥上的传说故事,竟然也让南洋苏禄国的男人女人感同身受,联想到自己的爱情和命运!
东王走过去,轻轻拍拍毕碧卜的肩膀,说:“毕碧卜,我知道了,这些年,让你受委屈了!我真该死,不该让你受这么多年的孤单!”
毕碧卜听了,转过身来,看着东王,那是一双真诚的眼睛,没有了冷漠和讽嘲,而是内疚与爱恋,她一下子伏在东王的肩膀上,嚎啕大哭起来!她似乎要把十几年的委屈,借着这西湖的水都清洗干净似的!
东王抱着毕碧卜,说:“亲爱的毕碧卜,我理解你了,我也爱你!让你受委屈了!你面前有两条路,一,离开我,重新找到你的真爱,二,留在我身边,我将会好好爱你,和葛木宁一样多!”
毕碧卜说:“我心里一直没有别人,一直在等着这一天,希望有一天,你能回心转意,接纳我,把我当成你的女人,今天,你终于明白了我的心,知道了我对你的爱,我怎么能再离开呢?”
看到西湖边上突然发生的这一幕,让葛木宁措手不及,他也理解东王,觉得东王做的是对的,为了不发生尴尬,她拉着三个王子,走到前面去了。
苏禄三岛来的人,看着东王和次妃发生的这一幕,都感到十分突然,纷纷打听东王和次妃过去的事情,当知道毕碧卜的遭遇后,都对毕碧卜报以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最感到欣慰的,当然是大珍珠商穆哈伊,他盼望着这一天,并一直在为此而努力,没有想到,这中国西湖的一池碧波,竟然圆了他和他女儿的梦!
张谦看着这一幕,他最知道西湖美丽的传说,也最知道东王和次妃毕碧卜的恩怨纠葛,他想:美丽的西湖和断桥上,从此又多了一个新的爱情故事,西湖能够记住这个故事吗?也许,这样的故事在西湖边每天都在发生,太多了,记不住。也许,西湖已经记住了,西湖就是一面镜子,早已把这个故事照了下来,记录在一行行的波纹里。
晚上,住在浙江驿的驿站里,东王和次妃毕碧卜第一次住到了一个房间里,这一次来中国的朝圣之旅,因为遇到了神奇的西湖,让他们摈弃了前嫌,找到了真爱,走到了一起。
住在另外一个房间里的葛木宁,深深地理解丈夫,在她眼里,她的丈夫巴都葛巴哈剌就没有做错过什么事情,而和毕碧卜这样的事情,她也能理解和支持。
第二天,李公公和驿丞为他们送行,领着他们来到米市巷的里万物桥畔,这里京杭大运河南端的首个漕运集散地,码头林立、货仓繁多,号称“江南运河第一市”,在挤挤挨挨的运粮船边,有几十条敞篷官船,每一条船上都披着红丝绸,系着大团花,见到他们来了,站在第一条船上的鼓乐班子赶紧行动起来,一时间鼓乐齐鸣,唢呐声声,简直就像结婚办喜事儿一样,他们来到船边,三位船夫拿着三条红绶带,给东王、西王和峒王妃一一戴在身上。
运粮船上的船夫们、两岸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外面的向里面挤,里面的怕掉到河里,嘻嘻哈哈,乱成一团。
东王等三个人一时间不明白什么事儿,有点儿晕,东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李公公说:“皇上有圣旨,欢迎你们到来,下官比照夸官礼仪,为你们举办北上送行仪式!”
张谦对东王小声说:“你快向李公公和两岸来观礼的百姓表示感谢。”
东王和西王、峒王妃一起向李公公抹抹额头,又向两岸的百姓抹抹额头,大声说:“谢谢了!”
张谦大声说:“苏禄国东王和三位王爷、王妃向李公公,向杭城的百姓们感谢了!”
运河两岸、桥上桥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东王他们分别上了船,船夫用长篙撑开大船,离开里万物桥,鼓乐手在船头一路吹吹打打,出了杭州城区,向沿着运河向北方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