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5900000037

第37章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女孩篇(1)

别做小刺猬

一个刚上初一的女孩对自己最近的变化十分不解。

“我一向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父母让我学作业,我就会认真地去完成;父母批评我了,我也会积极改正。但是这段时间以来,我开始越来越无法忍受妈妈的唠叨和爸爸的指责。只要他们一开口,我不是顶嘴就是用漠然的眼神回应他们。我也不像这样,但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结果爸爸妈妈生气极了……我都有些害怕回家了,怕又引起一场我和父母之间的战争。我究竟是怎么了?”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青春期是令人烦恼的过渡年龄。但如果认识到这种逆反心理的来源,青春期就不再“可怕”了。

15—17岁的少女,渐渐适应了自己生理上的成熟。于是,心理上产生独立欲望,时时愿意表露自己,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渴望有大人的独立意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再事事顺从父母,从而形成“与父母作对”的反抗家长阶段。

强烈的逆反性、对抗性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害的,如果任其发展,将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认清逆反心理的实质,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大多数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并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只要父母认清问题实质、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年龄的。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他们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任何事情容易持批判态度。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二是社会因素。社会缺乏对青年孩子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社会称为是“抱大的一代”,社会舆论往往对这些孩子的前途存在担忧,担忧他们的自立能力,担忧他们将来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不可否认,当今的孩子确实存在着社会经验少,吃苦精神差,社会责任感淡薄等诸多不足,但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对这些孩子关爱太多,总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忽略了对孩子们自立能力的培养。父母和老师应该反省的是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的无知,限制孩子的自由。

走出青春期的泥泞,需要孩子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首先应加强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爱情观,不断完善自身性格,先成人后成材;尽量避免应试教育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继续增进素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让孩子充分体会学习、生活的乐趣;加强挫折教育,现在的孩子大部分养尊处优,对人生与社会缺乏正确理解和判断,家长和老师适时培养孩子面对压力、挫折和失败时的应对能力,培养自信、坚强、吃苦耐劳的性格。

其次,作为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其实,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正确地认识孩子的行为,如果感觉会对孩子以后发展出现误导,不妨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诱导;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分,孩子们就越会固执己见,父母若强行压制,那么一场大的冲突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由于自身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而自己又存在着“家长制”作风,造成与孩子的对抗心理。那时就不是孩子有逆反心理,而是家长自身存在问题。同时,家长要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

少女些微的逆反行为是青春期的特殊体现,很多家庭悲剧造成的原因是父母与子女缺乏相互的沟通与理解。让我们看一个因为正确的沟通而成功平息矛盾的事例。有一家人一向星期日早上9点钟做弥撒。一天,16岁的女儿却宣布她要晚起,不参加次日的弥撒了。她的父母本来可以大发其火,把此举解释为青少年对家庭和宗教的抵制。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心平气和地问明了原因。原来,孩子前一天为了学校的校报忙到很晚,实在是太疲倦了。于是家人便把做弥撒的时间改为上午11点。

沟通是一顿温馨而美好的烛光晚餐,我们品尝到的是女孩的渴望与父母的期待;

沟通是一纸短小但是真挚的信笺,字里行间流淌的可以是成长的小烦恼,也可以是父母发自内心的关怀;

沟通是一座连接了爱与信赖的桥梁,无数的理想从这里开始放飞。

打开心灵的窗口

青春期,是女孩们一生当中最初的、也是重要的转折点,是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决定行为,研究她们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阶段女孩的种种行为举止,从而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在这一节当中,我们将与您一起探讨青春期女孩的基本心理特征。

1.独立自主意识激增

有位母亲经常抱怨:女儿长大了,不听话了。她指责女儿种种的不是:不愿再穿母亲给她精心挑选的衣服,却坚持要穿自己买的“奇装异服”上学;放着好好的知识栏目不看,却沉迷于各种所谓“垃圾节目”、“肥皂剧”;书房一向是母亲帮着整理的,女儿却突然在门口挂起了“闲人勿扰”的牌子。尤其让她气愤的是,女儿和她口角不断,动不动就指责她:妈妈,你OUT了(落伍),太不了解我了!甚至动不动就夺门而出。母亲很纳闷:难道作为一个母亲,对女儿的了解还能少?

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如果我们面对这个案例人能保持平静。那面对诸多譬如离家出走、杀父弑亲的案例,我们也该惊愕了。一名女中学生为了留宿男同学,不惜杀死养育自己十几载的老奶奶;另一名女中学生,为了从家里拿请钱,不惜手刃亲母……然而,我们在谴责这样行为的同时,是否关注到了这些女孩心酸的内心世界,是否了解到她们不为人认同的痛楚?

进入青春期的女孩,随着与外界接触与交往的增多,对社会与自然逐渐有了自己的了解与认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她们极其渴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认同,希望在很多事情上能够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人格能够得到尊重。这本来是体现自我价值的第一个阶段,无可厚非。可是家长们却常常缺乏了解,对自己的女儿缺乏自信,经常是大事小事一揽子包办,不给孩子任何发挥的余地。这样的结果却常常是一番苦心付之东流水,孩子不但不感激,反而处处抵触。

相反的,凡事让孩子任性而为,会引起更可怕的后果。一名富商的女儿由于自幼父母离异、父亲工作繁忙,而缺乏父女间的沟通与了解。父亲只知道一味提供安逸的物质条件,不仅造成女儿出手阔绰、追求奢华的不良生活作风,更使得她因此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最终沉迷毒瘾、无法自拔。青春期的女孩,很多想法尚不成熟,很难抵抗各种不良诱惑,缺乏正确的引导,她们在现实社会中将举步维艰,很快陷入歧途。

家长和老师应针对青少年独立意向的发展,尊重他们正确的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同时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正确地发展其独立性,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少一些牢骚,多一些信赖,再加上正确的引导,相信“叛逆”的女孩却越来越少。

2.情感十分脆弱

对于青春期的女孩,临风落泪、对月长叹是常见现象。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一个玩笑,就可以让女孩的脸上瞬间乌云密布?尽管你可能毫无恶意,当时女孩的心里却可能会因此留下一生一世的心结。

曾经有一名女生,相貌姣好,学习优良,一度被评选为“班花”。可是一年之后,这个女生成绩一落千丈、也不再参加曾经热衷不已的文体活动,前后判若两人。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上被问及此事,女孩苦涩地笑了:“我一向觉得自己的嘴太大了,不好看。那天早上进教室的时候,一个最调皮捣蛋的男生站起来对她喊‘大嘴婆,丑死了!’……”众人皆愕然,因为当初虽然一阵哄笑,却没人把这事放在心上,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能影响一个女孩的一生。

青春期的少女,思维敏捷,感情丰富,富于想象。她们开始逐渐关注自己的衣着相貌、一言一行,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对批评与辱骂有着过分的敏感,不懂如何面对指责与讥诮。她们小心的维护着自己脆弱的自尊,却对突然的打击不知所措。女性的“小心眼”在这个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

呵护女孩,应从细节做起!

3.好奇心增强

随着外界的大门一步步地敞开,正处于求知欲顶峰的青年女孩们的好奇心也不知不觉地膨胀了。

这种心理状态使少女很容易受别人影响,从而增大了青春自控力低的危险性。

应该把对少女的担忧变成了解、理解和关心,培养和发扬她们的优点,如思想敏捷、对新生事物敏感、勇敢、热情、有朝气、积极向上等。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她们树立远大理想,培植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她们身心健康发展,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

4.热衷于模仿

一个女生自称是刘德华的“铁杆歌迷”,时值毕业升学这样的“关键时刻”,她却一本本地买进各种与刘德华有关的书籍、光盘。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而最近的一件事情更让他们心灰意冷:刘德华到临市举行个唱,女儿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孤身前往,冒雨淋了一夜,只为见偶像一面,结果回来还高烧不退。

这样的事情,正常吗?

为什么“青春偶像”在少女群中得以大行其道?我们在感慨娱乐事业的欣欣向荣、名星偶像层出不穷、消费市场缺乏整顿的同时,应该考虑到青春期的一大特点就是追逐潮流、热衷模仿。高度的好奇心与旺盛的精力不仅使她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更让她们乐于模仿、并以此为潮流。

然而,判断力的缺乏,使女孩们容易被外表迷惑,转向追求外在美,而忽略更为重要的内在美。帮助她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不仅不会影响她们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助于她们在向偶像看齐的过程中不断端正自身态度,完善自身品格,有利早日成才。

5.群体观念增强

女孩在独处时,易产生受胁迫感。她们常感到在群体当中有一种安全感。因此,她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都互相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他们互相倾吐内心的秘密和苦恼。

大多数女孩,都或多或少拥有一些“闺中密友”,简称、“闺蜜”。只要交友得当,有利于在互相倾诉中舒缓压力,互相鼓舞。而且我们也发现:乐群的女孩比孤僻的女孩更容易走出困境,更不容易产生偏激的看法与行为。

父母和老师应关心他们交朋友的情况,并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6.对性发育的困惑

在青春发育期,女孩们惊诧地发现自己的生殖系统开始迅速发育,这是正常的特点。但有些女孩对自身的性发育及性成熟的生理变化常感到神秘不解。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她们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及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引导她们认识到:要懂得并且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性道德。在进行性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改善不良的外界环境,安排好少女们的的课余生活,组织一些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激发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

只有了解了以上这些基本心理特点,女孩们才能认识到:青春期不可怕,我们来手牵手度过,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嫉妒的女孩不快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妻心胸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她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死鬼,竟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里面。如今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丈夫听了糊里糊涂的,赶紧跑过来往缸里瞧,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陷我!”、“好哇,你还有理了!”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见还是先前的那个女人,以为是丈夫故意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丈夫说:“你以为我是什么人,任凭你哄骗的吗?你,你太对不起我了……”妻子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见妻子不仅无理取闹还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还了妻子一个耳光。这下可不得了,两人打成一团,又扯又咬,简直闹得不可开交。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或许觉得这个妻子很可笑。实际上,一切都是因为嫉妒的心理在作祟。

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在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俗称“红眼病”。由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忿恨,甚至加以损害。女孩们经常产生这样的嫉妒心理:因竞争受挫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造成的嫉妒心理;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的嫉妒心理;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的嫉妒心理等等。例如,某位同学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嫉妒的女生会认为她“死读书”、“靠死记硬背才得好分数”,或者说他“运气好,题目给他猜中了”。有时候,以明褒暗贬的形式出现,话讲得很好听,而其中的味道却是酸溜溜的。

嫉妒是一种卑下的情感,嫉妒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成绩、进步比自己大的人表现出整体的怨恨嫉妒心发展下去,会突破就事论事的范围,而对嫉妒对象的所有行为都表示怨恨。这时,嫉妒者的理智已经为嫉妒所主宰,造谣中伤、幸灾乐祸、挑拨离间、公开侮辱等极其错误的行为都可能发生,甚至会导致毁容、伤入、杀人等极端行为。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策略叫忍让

    有一种策略叫忍让

    本书以中国传统哲理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对忍让进行阐述,从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和典故中,总结为人处世中的隐忍之道,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中现实事例对忍让进行阐述趣解。
  • 美德·君子·风俗

    美德·君子·风俗

    本书作者近年来关注的问题是,优良的治理秩序如何形成与维护。围绕着这一问题,从美德、君子、风俗等三个面向进行思考,写作了若干文字。既有理论性思考,也有现实性评论。本书汇总了这些文字,并通过全书的导论与三个部分的引论,赋予全书文字以较强的逻辑性。
  • 向卡耐基学习人际关系吸引力

    向卡耐基学习人际关系吸引力

    本书分为五篇,内容包括:神奇的人际吸引力法则、做个最火暴的职场交际家、构建幸福家庭的公关法则等。
  • 生命动力

    生命动力

    本书作者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一些优秀的成功理念与自己的学员们分享,解答关于成功的困惑,提出只要设立了目标,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并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每个人都可以获取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
  • 25岁知道就晚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的50件事儿

    25岁知道就晚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的50件事儿

    对年轻人来说,步入职场,接触社会的时候要面对更加多变的生存手段、感情秘密、人际交往、心态调整等,早一点知道这方面的人生智慧,就能少走一些弯路。敬敏编著的《25岁明白就晚了》就是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量身定制的实用宝典,介绍各种理念,贴近社会现实,为年轻人解答一个又一个疑惑。希望每一条经验都能为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活增添光彩,每一份感悟都能为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命提升质量。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逆天召唤师

    网游之逆天召唤师

    来自未来的一封信,让张逊进入了幻彩缤纷的《幻仙》游戏世界成为了一位法师。本想按照未来记忆成为‘放风筝流’全敏法师的张逊,却因游戏中一个无法预料的机遇,让他下定决心否决未来,重新开始!一手卡牌,召唤你不敢想象的存在,灭掉你心中无敌的军团!逆天改命,唯我独魔!仙?全部碾压!神?全部轰杀!----------------------------------------------网游总是难以驾驭,总是转到玄幻之上。对不起,以后文笔纯熟绝对会续完这本书。请支持《焚苍天》,看一个处事霸气张狂的男人,一个对女人柔情似水的男人,如何三千离火焚苍天!
  • 血雨神话

    血雨神话

    仰望星空,灾难降临,父母失踪。走上父母走过的道路带领众战神重夺星空,以命为誓相守一生,看叶血雨携手韩紫瑶带领战神小队踏上与魔族的战斗之路染血传说再创神话。
  • 浮生,那些年

    浮生,那些年

    浮生原指空虚不实的人生,我想,我们没有必要让自己活得那么精彩,生活中也难免有一些虚无的,我们尽力就好。而我要讲的是我的风雅日常,和我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感悟,以及我自认为要优雅完美的人生价值观。
  • 西游记者

    西游记者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预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 我爱你直到生命终结

    我爱你直到生命终结

    内容简介:第一次,他约他:我等你,他却没来。第二次,他再次约他:我会等你,他始终没来。第三次,这次是他约他:你来,我不走。第四次,你不来,我不走。前两次他约他,而他始终没来。第三次换做他约他,他来了,但是要约他的他始终没有出现。这次他是否会依照他的邀约而去见他?这是一部同人小说,我第一次尝试写作同人小说,希望你们会喜欢。
  • 教师健康早知道

    教师健康早知道

    本书从教师健康新观念的树立,体检习惯的养成,防范亚健康,预防职业病入手,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了教师可能遇到的疾病并帮助教师学会防范疾病的方法。
  • 我的灵异鬼事录

    我的灵异鬼事录

    倒霉,或许就是我的命运,让我踏上一条惊心动魄的历程大道!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悄然诞生……你,准备好了么!揭开鬼事生涯的序幕,卷入这年度风云灵异江湖……古墓迷局、茅山之道、千年女尸、鬼灵噬人、地府之行……每一处充满玄机!我的灵异鬼事录,正式入道!
  • 妃不可测:魔帝大人要双修

    妃不可测:魔帝大人要双修

    一朝穿越,成为废材,被人追杀,捡个小孩。捡了个傲娇男孩,一直蹭胸被吃尽了豆腐,还一直爱护,直到一天某小孩摇身一变,居然成了魔帝!三界之中最有钱的某帝却是天天叫穷,“小兮,包养我吧!我会陪吃,陪睡,陪滚床单!”三界之中修为最高的人却是在一直求双修,“双修好处多又多,不信你来摸一摸。”
  • 十世至尊

    十世至尊

    下界九州外门弟子叶寒,偶然经历一场轮回之旅。他亲眼见证人族第一位天道大帝崛起,而后大帝落幕,他化身轮回道人,观看沧海变桑田。震慑九天十地的明月大帝,以空间证道的虚空大帝,演化体系的五行大帝,从仙金诞生的神宝大帝,阵法入道的截天大帝,丹法入道的丹武大帝。天道大帝,一世主宰,震慑九天十地,万族共尊,叶寒观看沧桑,眼见十世大帝从微弱而超凡入圣。暮然惊醒,却发现自己依旧是九州外门弟子,在苍茫下界只是一个平凡之人,此时天地不如洪荒,无数人倒在一线生机上。昔日记忆无法磨灭。这一日太阳坠落,再升起时,叶寒站起身来,目望苍穹,观看苦苦挣扎的修士们,他目光坚定,轻声道了一句。“这一世该由我来证道了。”
  • 朝忆梨花暮忆雪

    朝忆梨花暮忆雪

    淡蓝的衣裙在风中摇曳,及腰的长发被风吹起,她急切地寻找着那个人的身影,却遍寻不获。你答应过我会来的,可是我来了,你在哪里?我等了你多久,你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