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学习鸣叫,养鸟者的术语称为“靠口”。百灵鸟的鸣声不是天生就那样优美婉转的,而是跟着老百灵鸟学习来的。当年的小百灵只能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而且声音很低细,称之为“半开口”。笼养鸟换羽毛称为“撒剥”,撒第一剥以后,鸣声比较响亮、激昂,称之为“大开口”。但它仍不及老百灵鸣声那么婉转悦耳,富有音律。要使小百灵鸟鸣声优美、音律多变、富有套数,必须向老百灵“靠口”。撒过2~3剥的百灵“靠口”,比撒一剥的百灵困难。因为这时它的鸣叫音律及声调已经形成而且习惯了,声带的发育也基本成熟,再改学其他百灵鸣叫音律和声调不太容易,因此撒一剥的百灵,在第二年春天“靠口”为最佳时期。每年春天属百灵发情期,这时鸟最爱鸣叫,而且歌声比其他季节都动听,其次是秋天。因此,百灵“靠口”宜选择春季,其次是秋天。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百灵“靠口”应挑选叫口好、叫口准、鸣声婉转动听、爱鸣叫的老百灵来教。
夏季护理:百灵鸟属寒带鸟类,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夏季护理要比其他笼养鸟更细心,减少活动量,遛鸟应避开高温时间,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并尽量减少外出时间。调整饲料,减少油料饲料的给量,增加果蔬类饲料的给量。要防止太阳光直射,将鸟笼挂在通风背阳的地方,严禁受太阳曝晒。保证充足的饮水,在高温季节千万不要缺水,最好喂给在冰箱中存放的凉水。
百灵鸟与其他笼养鸟一样,每年换一次羽。一般从农历7月开始,旧的羽毛即零星地脱落,新的羽毛逐渐长出,8月大量脱落,9月换羽结束,前后共需要100天左右。笼养鸟的换羽是重要的一关,护理工作要格外细心,护理不好,有可能造成死亡。因为鸟换羽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来生长新羽。因此,这时鸟的体质较差,加之此期鸟的全身的毛孔松疏,容易被风寒或病菌侵入引起各种疾病。因此,笼养鸟在换羽期间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务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加强营养,减少能量饲料,增加营养价值高的特殊饲料。在换羽期间,特别要多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黄粉虫、皮虫、蚂蚱及瘦肉末等。百灵在换羽期间还要增加一些含钙质的饲料,如骨粉。并适当喂点水果、青菜,补充鸟对维生素的需求。保持环境的安静。鸟在换羽期间特别需要安静,不能受惊或烦躁,万一受了惊,换羽将会停止,或延长换羽时间,或者生长出新羽来也不整齐。受惊是一种应激反应,它会影响百灵正常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健康。饲养者将鸟笼最好挂在人流少的地方,防止其他应激的产生。白天应注意避风,夜间鸟笼要挂在寝室内,笼衣要罩上。天气太热时,笼衣可以揭开一部分或一半。适当日光浴。每天给鸟晒日光浴2小时以上,注意太阳不宜直射。
百灵鸟每年在3~4月开始发情。这时的鸣声最优美,鸣叫也频繁,称为大性期,大性期的百灵鸟晚上在灯光下也能鸣叫,称为“灯花”。大性可延至黄梅季节。在发情期百灵鸟容易兴奋,体力消耗大。因此,发情期要细心护理,加强营养,常喂些绿豆蛋黄粉、皮虫、瘦肉末等营养丰富的饲料,并让鸟多晒日光。在避免烈日直射的情况下,可以把笼子挂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
雀形目·鹎科
白头鹎
身体特征
体长16~22厘米,体重26~43克。额与头顶黑色,嘴黑色;两眼上方直至枕羽都为白色,老鸟的枕羽更为洁白;眼先、颏、喉和后脑勺均为白色;颊、耳羽和后颈为暗褐色;胸部有淡灰褐色宽斑带;胸以下为白色,腹部杂有黄绿色纵纹;背部为黄绿色,翅膀和尾羽暗褐色。下体为白色,虹膜褐色。脚黑色。幼鸟则是头为灰褐色,背部呈橄榄褐色,胸部为浅灰褐色,腹部及其尾下覆羽均灰白色,容易与成鸟区分。
雄性白头鹎鸣声嘹亮动听,人们饲养白头鹎也多是为听其悦耳的鸣声,所以也多选择雄鸟饲养。但白头鹎雌雄羽色相似,很难区分,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白色清晰、雌鸟则稍显发污等特征加以鉴别。
生活习性
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地区常见的一种鸟,活动范围广,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的林地、庭园、灌丛中,也可见于针叶林中。白头鹎性情活泼,不甚畏人,它们多成群活动,秋冬季节大多二三十只结成大群,活动于樟、楝等树上啄食果实;夏季则3~5只相伴觅食,常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最高处,有昆虫飞过时就会飞向空中去捕捉它们,然后再回到栖居的树上,大声鸣叫。其鸣声嘹亮动听,音韵多变。
白头鹎会选择桑树茂密的绿叶丛中或是油茶树上以及各种灌木丛中,在距地2~3米的地方筑巢,也有在距地高度6~6.5米的高大乔木上筑巢的。白头鹎的巢呈深杯状,一般由草茎、杂叶、芦苇、草穗以及少量细根、石松等材料构成,内垫以细柔的杂草。它们在3~8月间进行繁殖,至少能产2次卵,每次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淡红色,并带有深红、淡紫等颜色的斑点,孵化期大约为半个月。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白头鹎喜食昆虫和水果、粪便多而稀软、喜欢水浴,因而饲养白头鹎用的鸟笼最好是亮底的;笼中要设有宽大的浅水盆和食盆;在笼的两头设栖架,以增加其运动量;下边还要有托粪板,便于粪便漏下和鸟笼的清刷。一般选画眉笼饲养,也可以用大笼饲养。可自制竹笼,圆形(直径26厘米,高30厘米)或方形(26厘米×26厘米×30厘米)的都可以,在北方也可用点颏笼饲养。
食物种类
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既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动物性食物,而且食性随季节而异。春夏两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秋冬季则又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如瓢虫、步行虫、象鼻虫;植物性食物大部分为双子叶植物,如樟、苦楝、蓝靛、酸枣以及十字花科的芸薹、甘蓝等的叶、种子还有果实。当然它们也会吃一些浆果和杂草种子,如樱桃、乌桕、葡萄等。
白头鹎在人工饲养时,宜按软食鸟对待,主要喂粉料、水果和少量昆虫。饲料主要以炒蛋米为主,窝头、馒头类食品也是它们喜欢的,辅以肉浆、玉米粉,再加上少量皮虫、面包虫。青绿饲料方面,可以喂以卷心菜、苹果、葡萄等;或者每天用20%的黄豆面、50%的玉米面、10%的鱼粉或是蚕蛹粉、20%的熟蛋黄配成混合饲料喂养,再补充菜叶、瓜果、面包虫等。但是注意,如果喂鸡蛋小米或是鸡蛋大米,往往会使白头鹎因为消化不良而出现身体消瘦、换羽困难等问题,它们甚至还会自啄羽毛,失去观赏价值。
饲养方法
鹎科鸟类中,我国能见到的有19种。除红耳鹎、白头鹎外,还有红臀鹎、黄臀鹎、红鹦嘴鹎等。白头鹎鸣声嘹亮动听,常被养鸟爱好者作为笼鸟饲养。它们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与红耳鹎基本相同。总的来说,鹎科鸟多为南方笼养,在北方饲养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而且这种鸟的寿命还比较短,并且很难进行人工繁殖。因为野外捕捉的成鸟胆子小,不易驯熟,所以人们通常会去掏那些刚长羽芽的雏鸟和那些即将离巢的幼鸟来饲养。
鹎科鸟类多食虫,兼食果实,饲养起来并不困难。饲养白头鹎,可以把粉料作为常备饲料,比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蛋黄按5:2:3的比例混匀以后喂食,或者喂玉米面、绿豆面、熟蛋黄、淡水鱼粉按5:2:2: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粉料;还得经常补充一些水果、蚕蛹和昆虫幼虫等。
白头鹎属软食鸟,在人工饲养下,水罐内的水容易污染,每天都要清刷水罐并更换新鲜饮水。喂的水果如果吃不完,就应该当天取出。白头鹎喜欢水浴,一般夏季要每天一次,春季和初秋隔天一次,冬季每周一次。由于这种鸟的粪便稀软,冬季每周要洗刷一次鸟笼;夏季洗刷鸟笼,每周不能少于2~3次。
雀形目·伯劳科
楔尾伯劳
身体特征
楔尾伯劳的体长约30厘米。额基白色,略染淡棕,有鲜明而宽的眼上纹;自头顶至尾上覆羽灰色;肩羽与背羽同色,中央尾羽黑色具白端斑;羽基外翈及羽端白色;最外3对尾羽纯白,羽轴的中段黑色;翅覆羽黑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黑色具宽白端缘,各羽的基部大半为白色,因而在翅上构成二个鲜明的翅斑;眼先黑色杂有灰褐羽,眼周、过眼及耳羽黑色。
楔尾伯劳生活习性
栖息于自平原到山地、河谷的林缘及疏林地带,尤以草地林地和半荒漠疏林地带为多。一般习性似灰伯劳,除以昆虫为主食外,常捕食小型脊椎动物,例如蜥蜴、小鸟及鼠类。能长时间追捕小鸟并抓捕就地撕食或刺挂于树上的尖桩上撕食。繁殖期5~7月,在乔木或灌木上筑巢,离巢后在亲鸟的照顾下于巢区附近觅食。至秋季,家族群逐渐形成混合群,自高山向低山移动;越冬个体有领域性。
停在空中振翼并捕食猎物如昆虫或小型鸟类。在开阔原野的突出树干、灌丛或电线上捕食,常栖于农场或村庄附近。其神态凶猛,不时翘尾,举目张望。发现地面有猎物时,急速直飞而下捕捉,然后再返回所栖之处。主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其营巢于树枝杈,巢呈浅杯状。每窝产蛋4~6枚,蛋乳白色而有暗斑。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伯劳常用拱形鸟架架养,也可用笼养。
食物种类
主要饲料是粉料和新鲜的瘦牛、羊肉。
饲养方法
架两端的托板上,分别安上食罐和水罐。鸟脖锁链的长短应适中,以拉直时鸟恰能够着吃食、喝水为宜。架养的红尾伯劳要挂在室内高处,托粪板要宽,以防粪便掉下。伯劳爱吃软食,粪便稀,要经常清刷托粪板,并注意食、水的卫生。冬季饲喂,室内的温度不要低于10℃。如果在笼中饲养伯劳,只能单只饲养,不能与其他鸟混笼饲喂,以免它吃掉别的鸟。
从巢中掏取雏鸟饲养,以长齐羽毛将要离巢的为好。主要饲料可用绿豆面、玉米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蚕蛹粉)配成粉料(比例为4:2:2:2)。粉料一定要磨细,不然不易消化而被吐出,造成鸟儿消瘦,甚至死亡。每天还要喂给少量新鲜的瘦牛、羊肉,再提供些青菜叶和1~2只昆虫辅食。雏鸟饲养以能自己寻觅食物者为好,每天应喂给蛋黄、鲜肉末或面包虫等。为了防止红尾伯劳返吐饲料,在制作粉料或软料时,制作的粉面颗粒一定要细。幼鸟可用成鸟配料加牛奶配成糊状用竹签填喂,或揉成面条状填喂,每天喂5~6次。晚上最后一次多喂些肉末,这样雏鸟生长迅速。
雀形目·黄鹂科
黄鹂
身体特征
黄鹂体长23~29厘米,体重68~85克。成鸟通体羽色呈金黄色或绿黄色,头顶枕部有一条宽阔的黑纹;额、喉、上胸、两肋、尾下覆羽、翼下覆羽均为金黄色;翅、尾主要为黑色。背部羽色稍沾绿色,下体黄色稍浅;嘴为粉红色,跗跖和趾铅蓝色,爪褐色。虹膜朱红色,嘴粉红色。雌鸟色泽较淡,背部多为浅绿色。黄鹂的鸣声清脆洪亮,是我国着名的观赏鸟。
生活习性
黄鹂一般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单只或成对活动。树栖,很少到地面活动。常在林缘或疏林地带活动。性机警,常隐匿于树丛中鸣叫,鸣声嘹亮而动听,特别是雄鸟的鸣声婉转起伏,在我国属夏候鸟,近乎遍布全国,秋末南迁至印度、斯里兰卡及马来西亚等地越冬。多成对活动,飞行姿态呈直线型。食物主要以各种昆虫为主,兼食些浆果、杂草种子,属软食鸟。
繁殖期从6月开始。雄鸟常发出猫叫似的鸣声。营巢于次生阔叶林或村镇附近的粗大乔木上。似摇篮,多由棉布、麻丝、棉丝和草茎等物构成。每年1窝,每窝产卵3~4枚。卵呈粉红色,缀以稀疏的红褐色或灰紫色斑点。孵化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4~16天。雄鸟和雌鸟共同育雏,育雏期为16天。雏鸟离巢后还须亲鸟继续喂4~5天。目前尚不能人工繁殖。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黄鹂体形较大,笼子宜高大坚固,一般可用竹制或铅丝制的八哥笼。底为亮底,下有托粪板。食罐、水罐宜深大,结实。生鸟单只放在小竹板笼内驯养,仅笼的正面用竹条,笼底为亮底,下有拖粪板,顶笼及其余三面均用木板钉住。
食物种类
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种子。人工饲料主要是肉末(瘦猪肉或牛肉)、面包虫、玉米粉、豆饼面、熟蛋黄、水果和维生素,鱼肝油等。
饲养方法
黄鹂雌、雄同色,但雌鸟体色较暗,羽色不如雄鸟艳丽,背部绿色较明显,枕部黑纹较雄鸟窄,较容易区分。不过,黄鹂鸣叫的训练,选用幼鸟比成鸟容易,效果也好。
捕获的生鸟先给饮水,单只放在小竹板笼内驯养,笼底为亮底,下有拖粪板,顶笼及其余三面均遮光。这样光线暗,鸟就安静下来了,身体可以活动,因笼子矮,不能飞撞,可以减少损伤。但常因胆怯而拒食,可试塞喂小虫1~2条,生鸟一般都拒食,营养得不到补充,可试用瘦猪肉丝、牛肉丝替代填喂。方法是一人双手握住鸟体,另一人右手食指和拇指拿外裹玉米粉和黄豆粉的瘦猪肉或牛、羊肉条。并用左手撬开鸟嘴,右手将肉条填入,使其吞咽下去。填喂时应谨慎操作,不可操之过急。每天填喂4次,每次填食后饮水。以填喂顺口为标准(虫填到鸟喉部,鸟能自行吞下),之后笼内不放水罐,在食罐内放入粥状点颏粉,表面放几条面包虫诱食。随着黄鹂自己取食次数的增多,逐渐减少人工填喂次数,一般一周即可换食成功。就可迁入八哥笼,黄鹂属软食鸟,日常饲养可以肉末、熟鸡蛋、水果块、拌粉料、鸡蛋大米为常备饲料,还要喂一些活的昆虫,如面包虫、油葫芦、蟋蟀等活食。要注意清洁卫生。每周彻底清洗鸟笼,每天要及时更换饲料、饮水,将剩余的软料取出,每天清洗水罐并换新鲜饮水,尤其在夏季要防止饲料发霉变质。以防污染鸟的羽毛和足趾。冬天要做好保暖工作,北方饲养需室内过冬,室温应在10℃以上。
雀形目·椋鸟科
八哥
身体特征
成年八哥体长22~27厘米,体重112~150克。全身羽毛黑色而稍有紫蓝光泽,除中央尾羽外,其余尾羽都具灰白色羽端,飞翔时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称。八哥雄鸟额羽耸起如冠状,嘴细长呈玉白色,虹膜黄褐色,嘴和脚为黄色。雌鸟嘴细而短。幼八哥体羽以褐色为主,背和两翅表面咖啡褐色,头顶棕褐色,下体灰褐色,额羽簇不及成鸟发达,翅上的“八”字斑和尾端的白色也不如成鸟明显。
生活习性
野生八哥主要栖息于平原耕地、低山或附近的阔叶林、竹林、果树林中,在城市中也可以见到。它们喜欢集群活动,成群在空中翔舞,鸣声嘹亮,还能仿效其他鸟鸣。喧噪一番后便分散活动;夜间栖息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中,至翌日又在原处聚集。八哥繁殖期为每年的4~9月,其巢穴没有特定的场所,树洞、岩缝、建筑物、古塔、峭壁或旧房的破墙洞均可营巢。巢内以草料、羽毛等为材料。每窝产卵5~6个,卵呈蓝色。雌雄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14~16天。雄鸟和雌鸟共同育雏,一年可繁殖2~3次。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