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68

第68章 迦陵仙音第五讲(2)

“此想成已,名粗见……”这就是名为粗见西方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这是粗见,粗略地见到了西方极乐。成就这个妙观,就粗见西方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及宝池。

底下是白居易的一首劝念佛的偈子了,很浅显易懂。

“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我七十一岁了,不再写诗了。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要学习经教,我眼睛不好了;要去供养三宝,广种福田,我也觉得奔波很辛苦了。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我前半辈子都蹉跎过去了,忙于世间的杂事。现在我知道了,年岁已老,去日苦多。“日暮而途远”,我们要超出这个远途,要超出这个长远的生死轮回的苦海,唯有念阿弥陀佛。“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有些人学禅宗,认为他很通达,认为他很高超。其实怎么样?“达又作么生”,他高超就一定能够超出轮回吗?不一定。

他没有了解净土法门的妙处,你看三生石的故事,圆泽禅师能够知道前生后世,都不能超出生死轮回。

那位五祖戒禅师,禅法高明,仍然没有解脱,还是流转做苏东坡。我们去南华寺看到方丈楼的壁上,苏轼晚年路过南华寺写的诗偈。他也拿一本《西方公据》,他仍然没有超出轮回。一直到明朝,作《西方合论》的袁宗道,才仗承念佛的力量,超出生死轮回。

所以,“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我们看总观依报,就是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众生所生活的环境。五根享受微妙的、圆妙的五尘,无情有情都在给他们说妙法,都在启发他们的本具智慧。

我们对照《阿弥陀经》来看就明确了:“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空中常作天乐。我们到这里就看到,这个天乐哪里来?一个是有无量的诸天,作天伎乐;再一个是天鼓,“悬处虚空,不鼓自鸣。”这是“常作天乐”。

“黄金为地”。空中是天乐,地上都是“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这其实是五根享受圆妙的五尘:音乐、天乐是声尘,有情演法、无情演法都有,因为我们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所以特别强调了。地是色尘。花就是色香二尘。食是昧尘。盛花、散花、经行,这是微妙的触尘。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每天享受的都是种种的乐,无量的极乐。

神足通乐,一餐饭的工夫,就可以到他方国土,去供十万亿佛,然后又回来了。你看,现在广州飞武汉,都要飞一个半小时。极乐世界的交通工具是莲花,一刹那遍历十方诸佛刹土,供养多佛的快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国土的范围是尽虚空、遍法界。

而且有衣食经行之乐。到十万亿佛土,事实上十万亿,这是个概数了。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比丘,世间自在王如来为他显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众生,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一顿饭的工夫,都可以去供养、去闻法。供佛回来吃早饭,饭后就在七宝庄严的宝地上,黄金地上经行、散步。以衣械盛花去供佛,这个表法是表示庄严我们的自性;饭食,就表示长养我们的法身慧命。

这是总观依报。

总而言之,这种生活的环境,种种的都在开发我们的智慧,都在让我们保持正念。

在说第七莲花宝座观之前,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就在说法的时候显现出来了。看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在释迦牟尼佛将说西方三圣的莲花宝座观之前,西方三圣在王宫为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说法的法会上,就住立空中显现出来了。这是“三圣显现”。

我们看天台宗的一位法师,他作的概括观想方法的偈颂《佛住空中》:

“如来将欲说佛观,西方三圣忽现前。弥陀身如阎浮金,”阎浮檀金色,我们南阎浮提有一棵宝树,它的叶子落入海水之中,染得那些沙,都成为成色特别好的黄金。我们普通的这种黄金,一到那种阎浮檀金面前,马上就失色。

“相好光明无比伦。观音侍左势至右,皆令韦提大众见。我今因佛得睹之,未来众生云何见?”韦提希夫人是有大慈悲心的,她说:“我因为释迦如来您的加持力,能够见到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而未来众生,他们如何去观无量寿佛和观音势至二大菩萨呢?”就引出释迦如来先说莲花宝座观,再说正报。

第七观:莲花宝座观

我们看莲花宝座观——【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花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

二百五十由旬是什么概念,按照一由旬四十里,都有一万里。这个很厉害,我们凡夫的境界很难思议,这个莲花叶子,小的一片叶子都有一万里。

【如是莲花,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

摩尼就是如意珠王。

【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第一步就观这些莲花,花叶。第二步就观这些摩尼珠,因为叶间有摩尼珠,这些珠光如盖,七宝合成。第三步就是观光明台。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萁台;此莲花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这个台用什么来庄严?用种种的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和妙真珠网来庄严。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

须弥山,即妙高山。

【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法藏比丘愿力所成”。法藏比丘有四十八愿力,其中第四身无差别愿,第五宿命通愿,第六天眼通愿,第七天耳通愿,第八他心通愿,第九神足通愿,第二十遍供诸佛愿。这些都是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我们,就能够成就这样种种的五限六通。第二十四是莲花化生愿,“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所以这个莲花宝座以及种种的微妙莲花,都是法藏比丘因地的愿力所成。

比方说,《弥勒上生经》上说,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叫做四十九重摩尼殿,即四十九重如意宝珠殿。兜率内院,兜率天的五百亿天子,每一位天子,都由额头上面,出百亿颗摩尼宝珠,为弥勒菩萨成就四十九重摩尼殿。四十九重,表示因地持戒非常精严。

这是莲花宝座观。

莲花宝座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观莲花八万四千叶有光明,叶间有无量的摩尼宝珠。第二个层次就是这些摩尼宝珠放光,形成宝盖。第三个层次就是释迦毗楞伽宝,形成一个莲花台,光明台。第四个层次就是台上有这些宝幢,幢上有宝幔,来庄严这个莲花台。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

没有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前,先观他的莲花宝座,观一佛二菩萨的莲花宝座。

【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能够成就此观,就能够灭五万亿劫生死罪,能够生西方极乐世界。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是灭罪。这个莲花宝座观成就了,灭除五万亿劫生死重罪。

由第八观开始,我们进入到正报观。因为弥陀的因地愿力,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在莲花化生,事实上这表示出离心。莲花就表示吉祥,表示最殊胜、最秘密的吉祥。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上也说,极乐世界的众生,“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花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不受那些胞胎之苦了,都是在千妙洁净的,微妙鲜洁四德的宝莲花之中化生出来。

所以极乐世界的九品往生,九品莲花,从金刚乘来说,正是显现大日如来的密意,举体皆是最胜秘密吉祥。《大日经疏》上说,如世人以莲花为吉祥,清净,能悦可众生,今秘藏中,亦于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

从东密和唐密胎藏部和金刚藏部金胎二部大法来说,我们在莲花中化生,表示大悲胎藏。

底下是本经讲到的一些净土法门的非常殊胜的理论。先作三圣像观,观净土的真佛之前,我们先观七宝皈礼的佛像,观佛像让我们渐次能够观到如来的真身。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我们心想佛,我们的心就在佛法界,我们的心就是佛,我们的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多陀阿伽度”是如来,“阿罗诃”是应供,“三藐三佛陀”就是正遍知,如来、应供、正遍知。

这里面就是净土法门的理论的精要、核心、心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们这个心是佛,也是十法界——也是凡夫,也是菩萨,也是缘觉,也是天人,也是人,乃至于也是地狱、饿鬼、畜生。

为什么?你心念阿弥陀佛,你心就是佛法界。你心是六度万行,是发菩提心,那么你的心,是心是菩萨。你的心在缘念十二因缘,那么你的心也是缘觉。你的心在修持苦集灭道,四圣谛,你的心是阿罗汉。你的心是十善,乃至于世间禅定,那么你的心是天人。你的心是持好五戒,你的心是人。所以“是心是佛”,是心也是菩萨,也是缘觉,也是阿罗汉,乃至于也是六道。

我们为什么会流转三恶道呢?因为我们的心在起贪瞋痴。我们学佛最关键的一点,最基础的一点是什么?最起码要做到轻现世、重后世。你学佛法学了很久,哪怕你受了居士菩萨戒,如果你的心,总在留恋这个娑婆世界;你的心,心心念念所想的都是娑婆世界,都是你今生今世的一些琐碎的事情,放不下;你追求的都是今生今世的快乐,追求的都是今生今世的衣食丰足。不要说人,一般的畜生道,它也追求生活的环境好一点,所吃的东西好一点。如果你也只是想这一点的话,那你与傍生有什么不同呢?

祖师大德有一个呵斥,如果我们的心在留恋娑婆,那叫什么?“人面兽心”。说得很严重,但是事实。如果你心专门只是想这个,你学佛就想求发财,求活一百岁,求你这样那样,你口里面念阿弥陀佛,你心里面都在留恋世俗,你的心就是刚才祖师讲的那四个字。

你看“是心是佛”,你的心在念阿弥陀佛,你的心在作佛,那你的心,本体是佛法界,没错。但是你的心,如果在念那些五欲六尘,你的心,也往往到三恶道去了。

要知道,这里面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的心想诸佛如来,当然我们将来成诸佛如来。我们的心想三恶道,我们的心起贪瞋痴,就是在想三恶道,那将来也是感得这样的果报。要知道,“是心是佛”,是心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都是自己的真心本性。任何一法,其实都是心变现出来的,都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所以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你迷的时候,你不断地向外去求法。然后求到法,你又执著法。执著法,你就失去法;执著心,你就失去心。

“悟时法逐人”,开悟以后呢?不需要刻意去求法了,随拈一事,皆是法,随便拈起一个来说,都是佛法。所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因为我们的性德本来清净,本自具足,能生万法。所以我们要念念生佛,我们的心念念观佛、念佛,那也就是在画佛。

每一个人的生命,就好像一张白纸一样,每一天在那里起贪瞋痴,在画什么?我们在画小猫、小狗,将来就去做小猫、小狗。我们一笔一画,心心念念在念佛,在观佛,我们就在画佛,将来就往生极乐,成佛。

希望我们千万不要浪费自己的宝贵的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不要起贪瞋痴烦恼。心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为香光庄严。”

因此每一天睡觉以前想想,我今天在干什么?我今天在画小猫、小狗呢?还是在画佛?心如果在画小狗、小猫,赶快拿橡皮把它擦去,怎么擦去啊?忏悔。如果在画佛,越显它庄严。

所以一定要显发我们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够显发呢?因为我们的心迷路了,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妄想、分别、执著。现在要怎么样?要“是心作佛”,以始觉念本觉,念念念阿弥陀佛。“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

为什么“是心作佛”在前面,“是心是佛”说在后面呢?因为作佛是修德,是佛是性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从有住到无住,才能成就,才能真正显发。

念佛也是一样,从有念念到无念;念到能所双亡,念到能念的心,所念的佛,都融入到真如性海之中。这叫什么?叫做“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念而无念”,能所双亡,这时候能念的心没有了,破掉了我执;所念的佛没有了,破掉了法执;念念都融入到了真如性海,所以“无不还归此法界”。

但同时又“无念而念”,一句佛号又不间断、不夹杂,而历历分明,清清楚楚,这是念念与自性相应,“无念而念”,不起尘劳之念,无诸尘劳之念,无有妄想、分别、执著,佛号历历分明。那么也就是说,“念而无念”是生心而无住;“无念而念”是无住而生心。

生心而无住。凡夫生心就有住。心一生,就住在这个上面,就执著这个东西,就分别这个东西,所以难以成就。开悟之前,最主要是要做到“生心而无住”。开悟之后,那是解脱道,般若道。开悟之后最重要的是“无住而生心”。那是方便道。开悟之后,无住而生心,生心度众生,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从净土法门来说,是无念而念,能念的心,所念的佛,都是从真如自性之中流露出来的妙用。这是“无不从此法界流”。

如果要真正成就念佛三昧,就要做到能所双亡;就要做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就是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念念佛,即念成佛。”

我们往生也是如此,从相上的,由往生证到无生,就圆满了。因往生而证无生,由有念而入无念。所以非常妙,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所以都可以透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八个字,显露出来。

展开来说,那就需要很长时间了。总而言之,要了解这是如来的密意,这是一切诸佛的心髓。可见净土法门,念佛、观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现于世间的大事因缘。“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同样的,十方一切佛,所以兴出世,都是“唯说弥陀本愿海”,为了劝导他们国土的众生,因往生而证无生,由有念而入无念,毕竟当来得成就。

同类推荐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热门推荐
  • 观物外篇

    观物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殿下的三小喵

    tfboys殿下的三小喵

    他们是a城三大公司,而她们是长得萌萌哒,分配给三小只,想看吗,还等什么。【前方高能!!!】
  • 轮回转世:情人别闹

    轮回转世:情人别闹

    奇了,见过用用桃木剑,道符,黑狗血等等的驱魔除灵的工具捉鬼的,却从来没有见过用嘴巴去劝说鬼去转世轮回的,如果真的可以的话,还要用那些工具做什么?是了,也没错拉,的确要用到嘴的啦,虽然也并不是只有念经才能帮鬼超度轮回,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而且这也是要先抓到鬼才能这么做的吧。可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见到他拿出什么道具来着,一见到鬼就乱七八糟不知道说些什么,怎么?他就不怕鬼上身啊?啊拉拉,他没事吧,只不过一个小小的问候,却涨红了自己那张清秀的脸,而且是红到了脖子上。对了,还有那些个可爱的服装,他真的已经二十五岁了吗?还是只有五六岁吃药丸长大的啊?
  • 医毒祖者

    医毒祖者

    这是一个以“医”和“毒”为尊的世界。世人自称其为“琥珀大陆”。在这个世界上,唯修炼者最为尊贵。医,可用其救人亦可杀人于无形。与医师相对的是“毒师”,他们杀人如麻,最甚杀医者。“以医者之魂蕴毒师之神,以医者之血肉养毒师之躯”。在这片世界中,毒师与医师是两个水火不容的“院使”。
  • 中国的巨幻兽传奇

    中国的巨幻兽传奇

    由全体中国国民的精神能量幻化而成的金眼血龍的故事!还有其他国家的巨幻兽,美国的威天巨鹰,日本的超魔白狼,俄罗斯的重巨熊,英国的英皇猛狮!(如图),叙述中国的金眼血龍和日本的超魔白狼在巨幻兽竞技场的精彩壮观的对抗!围绕着巨幻兽展开的中国预言之子的故事!梦幻且天马行空的神奇遐想之作,激励中国国民团结奋发的一部励志童话,文中的一只中国化身成的巨幻兽金眼血龍将以霸气炫酷振奋人心的形象凿进读者们的心中,让国民们心里燃烧起名叫自豪的中国红的红色火焰,唤起中国人的团结心,鼓舞起中国国民团结强国的志气。
  • 永暗君王

    永暗君王

    王者大陆最强者——永暗被养子暗算后无奈转世,为复仇而修炼……
  • 绝世神偷:废柴六小姐

    绝世神偷:废柴六小姐

    她是谁?绝世神偷!废物?这个词从不属于她!谁再敢说她废柴,诛之!谁再敢说她白痴,诛之!谁再敢瞧不起她,诛之!五位少年是她的护卫,五个种族她是统领!且看她如何穿越后,女尊风云!
  • 倾城一诺:呆萌少主追夫路

    倾城一诺:呆萌少主追夫路

    前世,他是灵狐,他对她有求必应,呵护备至,她却并不在意。前世,她是创世女神,她对他温柔至极,却唯独没有爱恋。所以,姻缘石上,有着她对他的愧疚,诅咒崖下有着他对她的恨意。三生三世,刻骨铭心,第二世,他与她身份颠倒,上演了一场追逐游戏。为了前世的诺言,她放弃了一切,放弃了生命。这世间,再寻不到她。到这时他才醒悟,他依然——爱她。第二世……临死前她巧笑嫣兮,“没有第三世了,我还是不能和你在一起啊,天意如此。”她离开了这世界,却独留他苦苦追寻,相思入骨。
  • 丫的你是我的银

    丫的你是我的银

    小时候,师父,我想喝奶奶,小女娃看着眼前男子赤裸的胸膛直流口水。正在洗澡的男子抚额轻叹;不可以。长大后师父,我可以和你一起洗澡吗?风华绝代的男子一脸黑线:不可以。某徒弟狡猾一笑,一脸天真道:那我打个折,看你脱衣服好了!某师父......
  • 你还是住在我的回忆里

    你还是住在我的回忆里

    人们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剂,它可以抚平一切。因此我以为忘记,放下只是时间问题,只要够久就能忘记。可是打开窗,你还是住在我的回忆里,时间越久记忆就越清晰。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时间也是一味发酵剂,时间越久回忆越浓!曾经的我从来都不相信会有什么刻骨的爱情,因为在我心里友情永远万岁。但这样的我却和闺蜜喜欢上了同一个男生,而且还放任自己陷入四角恋的泥潭。青春年少的我们,大人眼里的懵懂时期,可是我们明明比谁都清楚、敏感,所以为了友情我们都在互相拼命的装傻。本以为毕业会是一切的结束,可是它好像就是一场电影中间插播的广告,精彩总是稍后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