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定要懂得,如果你比上司聪慧,就要表现出比他笨的样子,让他看起来比你聪明干练。你可以故作天真,让自己表面上看起来更需要他的经验。有时还可以故意犯一些无足轻重的错误,这样才有机会寻求他赏给你的宽容和袒护。
郭伟在一家企业工作时,由于在负责公司组建项目时崭露头角,成为公司管理层最关注的新人。郭伟的经理当时有很大的压力,几次跟郭伟说要向管理层推荐郭伟负责部门的工作,她给郭伟做下属,每次郭伟都极力推辞,向她保证会尽自己所能跟她一起把部门工作做好。还跟上司说自己能力非常有限,无法胜任部门经理。通过交流,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许多事情也总是请郭伟参与决策,对他的成长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掩饰长处也许会让其他人抢尽风头,但好过给人带来危险感而成为牺牲品,如果你能让上司在其他人眼里更加光芒四射,那么你肯定就是福星,能够迅速获得提高。
朱小姐是一家跨国集团所辖分公司的员工,经过几年的奋斗,她现在已成为这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一次,总公司的几位高层领导在香港举行盛大的宴会。朱小姐在商场中有着一定的声誉,正是因为自恃业绩卓越,她在一些宴会中,风头常常凌驾于香港分公司总经理之上。
宴会当晚,到总公司的高层和主管分公司的总经理致辞时,朱小姐在旁一一介绍他们出场。轮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总经理时,她竟先说了一番感谢词,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已让总公司的主管皱眉,因为她当时只负责介绍上司出场,而无独立发言权力。
在宴会的过程中,总公司主管主动与她交谈了一番。发现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务时,常以个人主见发表意见,全不提经理的旨意,给人的印象是,她才是这个分公司的总经理。宴会后,分公司经理被上级邀请开会,研究他是否坚守自己的职位,是否应由公关经理代为处理日常业务。后来,朱小姐因处处风头盖过上司,被他的上司找个借口炒了鱿鱼。
在各种场合应当以上司为中心,突出上司的主导地位,如果喧宾夺主,旁若无人,在公众场合抢“镜头”,就会使上司陷入尴尬的处境,上司当然不愿意把这样犯上的下属留在手下。
别人的成果占不得
我们在工作中不应该总想着怎样去夺取他人的功劳,而是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提升自己的才能,从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功劳。
俗话说:“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利益之争总是无处不在,但每个人都要遵循游戏规则。当有人恶意侵占你的劳动成果时,你要掌握证据,有了证据你可以设法让其恶行曝光。
有个叫李嘉的年轻人,他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著名的大公司,为了得到上司和公司的认可,他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并常常能想出很多新颖实用的点子来。进公司后他的第一次策划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表扬。他更加自信。李嘉的同事吴松是他自认为最好的朋友,当李嘉每次忙得天昏地暗时,吴松都会及时地递上一杯茶水;李嘉加班时吴松又会送来夜宵;当李嘉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吴松总是主动帮他打印和处理相关的材料。吴松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感动着李嘉。
有一次,李嘉完成了一项自己非常满意的策划,上交给上司主管。谁知第二天上司把他叫进了办公室谈话,说:“李嘉啊,我是很看重你的才华和敬业精神的,想不出新创意和方法也没什么,但你不应该抄袭其他同事的创意。”主管看见李嘉一脸惊讶,就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材料递给他,李嘉一看封面是本策划书,再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不禁大吃一惊,天哪,这里面的内容竟然与自己的策划惊人的相似,而策划署名吴某某,正是和李嘉称兄道弟的吴松。
面对主管的不满和好朋友吴松的策划文本,李嘉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因为他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份策划案是自己做的。几个月之后,他终于有了一个机会。上面分派下来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李嘉于是比平时更忙碌,他从自己设计的多个方案中筛选出两个最满意的,然后做出A、B两份策划书,明里吴松还是经常主动帮助李嘉做A方案的策划书,但暗地里李嘉已把B策划书做好交给了主管,并请主管配合他先不要说出去。果然,不久吴松就交上一份和A方案非常相似的策划稿,明白真相后的主管非常恼火,请吴松另谋高就。如果不是李嘉精明和留有一手,到最后走人的可能就是他自己。
做人就要坦坦荡荡,身在职场,不是自己的功劳,就不挖空心思去占有。不抢功,不夺功,这样的人不仅人际关系好,而且会永立于不败之地。
葛瑞是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他负责一个课题的研究,由于行政事务繁多,他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课题的研究上。他的助手通过辛勤努力把研究成果搞了出来,这个课题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赢得了很大的荣誉。报纸、电视台的记者都争相采访葛瑞,他都拒绝了,并对记者们说:“这项研究的成功是我助手的功劳,荣誉应该属于他。”
在座的人听了,都为他的诚实和美德所感动,在报道助手的同时,还特别把葛瑞坦荡的胸怀和言语都写了出来,使葛瑞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和荣誉。高明的上司从不占有下属的功劳,下属有功,你的功劳自然也体现出来了。从不占有别人功劳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可见优秀的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上面说的主要是不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那么,当别人尤其是上司侵占了我们的劳动成果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小王在一家公司当销售人员,一次,他做了一份春季促销策划书拿给组长看,不料组长却对他的促销策划书横挑鼻子竖挑眼。正巧老板召集营销部的人开会,小王便把自己的策划直接向老板作了汇报。老板大为赞赏,组长马上嘴脸一变,说:“这是今天上午我让她做的,我也认为这个策划非常好,并准备马上实施。”言下之意好像这里而还有他的功劳。
小王很气愤,立刻说:“组长对此不是特别满意,正让我修改呢。”组长一听脸一下子变了。没料到老板马上说:“可能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你们部门再集体研究一下。”小王见老板也是如此的“是非不分”,心里更气愤了。
每个下属的业绩都有上司的功劳,不要狭隘地认为他这样做就是侵占你的成果。如果你当场揭穿他,他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你“穿小鞋”,而老总和同事也会觉得你是个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的员工。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该说的别说
经验告诉我们,每一句对公司的议论,最后都会传到老板耳朵里。所以你跟任何人说话时,都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我们每天都要和同事、领导交流。在办公室内,一定掌握说话办事的艺术,什么话能说或不能说,什么事能做或不能做要心中有数,有时候,吃亏就是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办的事。
小邱大学毕业后,很幸运地在一家外企找到了工作。有一次,项目经理告诉他,要给单位做一个宣传案的策划,经过大家讨论后,小邱完全按照项目经理的意思加班加点,并顺利完成策划。但是,当策划案交到单位该项目主管领导那里,他却被狠批一通。
在领导面前,小邱说,这方案是他们小组所有人讨论的结果,而且,他们项目经理也非常赞同,这个策划案60%都是项目经理的想法。可没想到领导直接把项目经理叫来,当面对质。主管领导追问项目经理:“听说这都是你想的,就这种东西还能叫方案,还值得你们那么多人来集体策划?我看你这个项目经理还是不要当了。”
从主管领导的办公室出来后,小邱又被项目经理狠批了一顿。项目经理告诫他,以后说话前动点脑子,别一五一十把什么都说出去。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它指出的就是一个“适”的概念。说话也一样,假如你注意了场合和方法,一句得体的话,可以立马让人对你产生好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有助于你的成功。反之,则可能适得其反。
张新是一家公司的外勤人员,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脑子灵活,言辞犀利,还有丰富的幽默细胞,无论到哪儿都是颗“开心果”。但如此可爱的张新,却得不到老板的青睐。
张新工作非常努力,有一次她加了大半夜的班,第二天一大清早赶到公司。满身疲惫的她却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说她工作不够仔细、状态差等等。
张新之所以“出力不讨好”都是因为她平时说话口不择言。有一天,老板穿着一身新西装来上班。别人都是微笑地对老板说:“你今天真精神啊!”只有张新夸张地大叫:“老板,你今天穿新衣服了!不过款式好像是去年流行过的啊!”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老板的脸色真是特别难看。
还有一次,张新带着刚刚谈好的客户和协议来找老板签字。看到老板龙飞凤舞的签名,客户连连夸奖老板:“你的签名可真气派!”张新听了又是一阵坏笑:“能不气派吗?我们老板可暗地里练了三个月了!况且这是他写得最多的文字。”此言一出,老板和客户都陷入尴尬。
想到这些,一向快言快语的张新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原来这就是她虽然聪明能干,却无法受到重用的原因。
这样的教训,一定还有不少人领教过。所以,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王侃是一家公司新来的大学生,小伙子什么都好,素质不错、人勤快、业务也过硬,可就是心直口快,说话随便。单位有个叫于玲的员工,一天到晚不安心工作,就知道浓妆艳抹,精心打扮。一次,在吃饭时,王侃看见于玲穿了一件新衣服,感觉很好,就想赞美一下,顺口就开玩笑说她是单位的花魁,只有老总这般成功的男人才能配得上她。不想此话刚落,于玲就拉下黑脸说他乱嚼舌头。原来,大家都知道于玲和老总有暧昧关系,都尽量避免开这样的玩笑,而王侃自然就撞在了枪口上。同时,其他在场的女同志也不高兴了:“你说于玲是花魁,那我们都是什么呀?”这时王侃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后来,老总找了一个机会把王侃给解雇了,而同事居然没有一个为他求情。
有句俗语,叫做“宁可乱吃饭,不可乱说话”。说出的话是收不回来的,所以,年轻人在想要表达意见时,一定不要被表现的欲望和一时的冲动所累,而是应该先冷静三秒钟,因人、因事、因场合而宜,这样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