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600000012

第12章 友人——修身之径(3)

【简析】施惠者无疑是道德高尚之举,施不求报者更是仁德有加。受惠者应有感恩之心,但施患者不必计较受惠者是否感恩或如何感恩,恕道就做到家了。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

【译文】天下的事情若是一一要求得到回报,就必定有大为失望的时候。

【简析】行仁施惠也是修德进业中的一种耕耘、一种修炼,因此,也用得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格言。

知人者智

为治首务爱民,爱民必先察吏,察吏要在知人,知人必慎于听言。

【译文】治理政务,首要的在于爱民,爱护人民必须先督察官吏,督察官吏的要点在于知道他的为人,而要知人就必须谨慎地听取他的言论。

【简析】曾国藩将知人提高到爱民、为治这个高度上来看待,这种人才观就成了仁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

【译文】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努力坚强磨炼出来的。

【简析】人才是靠磨炼培养出来的。曾国藩自己就是久经磨炼才走向成熟,这符合唯物论的观点。

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有其质而更傅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则长处亦不足恃。甘受和,白受采,古人所谓无本不立,义或在此。

【译文】观察人才的标准,把朴实廉洁耿介作为本质。有这个本质又加上其他的长处,这就可贵。没有这个本质,其他的长处也不值得依恃。甘草可以调和各种药物,白质可以接受多种色彩。古人所谓没有根本就不能立,意义或许就在这里。

【简析】观人重质,是曾国藩的一贯主张。重质就是重人品,有朴实廉介的好人品,苗子就正,就可委以重任。才也要,但德是根本。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大抵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人,思过半矣。

【译文】对于人材,收录时希望能多,使用时却应该谨慎。大致说来,有操守又没有官场习气,有条理又很少说大话,依据这四点来衡量人,就差不了多少。

【简析】广收慎用为曾国藩用人的高招。古代卿大夫养门客,也是广收慎用,曾国藩在他的幕府中聚集了不少人材,边磨炼,边考察,成熟一个用一个,用一个得力一个。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

【译文】没有士兵不值得深忧,没有军饷不值得痛哭,唯独放眼看当今世道,寻求一个谋取利益不愿走在前面、奔赴正义惟恐落在后面、忠愤耿耿的人却不能很快得到,这才是值得浩叹的。

【简析】曾国藩自己并不会打仗,也不会带兵,但他会当帅,会用将。这正符合他所处帅位的要求。纵看古今不乏其例。刘邦是这样,康熙也是这样,对于帅来说,人才就是最重要的。

凡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矣。

【译文】区别人才的高与下,应该看他的志趣。志趣低的安于世欲鄙陋的规矩,就会一天天走向卑下,志趣高的追慕先哲轰轰烈烈的历程,就会一天天走向高明。贤良还是不肖,智慧还是愚蠢,在这里区分开了。

【简析】曾国藩观人,有他独到的一面。他注重看人的志趣。今日二人志趣不同,未来二人发展的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人的志趣要去细致观察,是卑是高不能仅听只言片语就去断定。

高明者好顾体面,耻居人后,奖之以忠,则勉而为忠,许之以廉,则勉而为廉。

【译文】高明的人喜好顾全体面,认为落在别人后面很可耻,用忠诚来鼓励,就会努力做到忠诚,用清廉来赞许,就会努力做到清廉。

卑琐者本无远志,但讲锱铢,驭之以严则生惮,防之稍宽则日肆。

【译文】卑琐的人本来就没有远大的志响,只喜欢斤斤计较。管得很严就会产生畏惧,防备稍宽就会日益放肆。

【简析】知人之后就要育人,人才是靠培养而成熟起来的。这是动态人才观。高明者该如何如何,卑琐者该如何如何,都要因人而异,循循善诱。

天下之人,稍有才智者,心思有所见,以自旌异于人,好胜者此也,好名者亦此也。……虽才智有大小深浅之不同,其不知足不安分,则一也。能打破此一副庸俗之见,而后可与言道。

【译文】天下的人稍有才智的,心里便想着要被人发现,用自我表现来显示与其他的人不同,好胜的是这类人,好名的也是这类人。……虽然才智有大小深浅的不同,但在不知足不安分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能打破这种庸俗的见识,才可以同他们谈论人世间的大理。

【简析】各种人才千差万别,但他们却有一些共同点。用人者对于人才的差异性、共同性两个方面都要有所知。如何分析和对待各类人才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有许多学问等待你去研究。

观人就当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

【译文】观察一个人应当从他具体的行为上去勘察,并不在于虚假的名声和浮夸的言论。应当先提高自己的观察识见能力,然后再去访察别人的言论。

【简析】行事上勘察,火线上观人,最能看出人的本质来。直接观察,亲自考查,最能获得真情。

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之人,则几矣。

【译文】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就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简析】察人方法有多种多样,危难见真情,是察人的好时机。

骄气惰气等语,却不宜与人说及,以此默察之而默救之耳。

【译文】骄气、惰气等话,不应该直接向别人说出,这些品性只能默默地观察并且默默地补救罢了!

【简析】人无完人,所察有骄惰之气者,不可直说而弃之如敝屣,只宜默救而爱之如珍珠。

择交而友

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译文】选择交往的朋友是第一等重要的事,要选择志向远大的人做朋友。

【简析】择交是重要的,但择什么样的人而交?曾国藩还是强调要择志趣远大之友而交,大凡志趣远大者,都会重道而轻术,重义而轻利,这样的人好交,值得交!

择友则慎之又慎。昌黎日:“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不吾恶,吾强与之拒”。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译文】在选择朋友这点上就应该慎之又慎。韩愈说:“好的东西不跟我在一起,我要努力与它附和;不好的东西虽然不讨厌我,但我强行抗拒它。”一生的成败,都与朋友的贤与不贤有关系,不能够不慎重对待啊。

【简析】择友须慎,因为朋友之贤,可以挟持自己。孔子的交友原则是贤益不肖损,曾子的交友原则是“久而自化”,曾国藩凭对圣贤教诲的领悟与亲身经验的反省,得出“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的结论,成了他交友的终生信条。

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

【译文】如果真是言谈行动合乎礼,风度威严庄重可以作为楷模,那么就拜他为师也是可以的,岂止是当朋友看待。

【简析】对于可以称为楷模的可以为师。师,不一定专指学问高深者,也可指道德高尚者。对于学习做人来说,就应该以道德高尚者为师。

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天下有益之事,即有足损者寓乎其中,不可不辩。

【译文】求友好匡正自己的过失,这是最大的益处;标榜好图个虚名,这是最大的害处。天下有益的事中,就有完全能够造成损害的事在里面,不能不分辨清楚。

【简析】曾国藩的益损观,强调匡己而益,图虚名而损,十分坦然。曾国藩年轻时有过不少缺点,除了靠省己图新之外,友人的批评鞭策,也起了很大作用。

安得一二好友,胸襟旷达、萧然自得者,与人相处,砭我之短。

【译文】我是多么想得到一两个好朋友,他们胸襟旷达、萧然自得,能够指出我在与人相处时的短处。

【简析】曾国藩在《召诲》一文中说过类似的话,这里在日记中又希望有砭我之短的好友,可见其真诚的程度。

毁誉悠悠之口,本难尽信,然君子爱惜声名,常存冰渊惴惴之心,盖古今因名望之劣而获罪者极多,不能不慎修以远罪。吾兄弟于有才而无德者,亦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

【译文】毁誉在口,本来难以完全相信,但是君子爱惜声名,常有履冰临渊惴惴不安的心。大概古今因名望恶劣而犯法获罪的很多,不能不慎重修身来远离罪恶。我兄弟几人对于有才而无德的人,也应当是不埋没他的长处,但要同他稍微保持点距离。

【简析】曾国藩在给沅、季二弟的信中叮嘱要远离无德之人。对这种人也不是完全不用,可以用其长,但绝不重用。

交际之道,与其失之滥,不若失之隘。

【译文】交际的道理,与其失误在过滥方面,不如失误在狭隘方面。

【简析】滥与隘似乎都不好,但相对而言,滥比隘更糟、更危险;隘似不好,但用一个得一个,没有什么危险。

儿女联姻,但求勤俭孝友之家,不愿与宦家结契联婚,不使子弟长奢惰之习。

【译文】儿女的婚姻,只求是勤俭和睦的家庭,不愿和官宦人家成为亲家,这样可以不让子弟助长奢华、懒惰的恶习。

【简析】曾国藩择交,连亲家都在其内。不过他不是世俗观点,爱富嫌贫,门当户对,而是择贤而交,为子女成长着想,为他们选择一个重德的家庭环境。

忠恕一贯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译文】用敬来要求自身,用恕来对待别人。所谓敬,指的是小心翼翼,事无巨细都不忽视。所谓恕,指的是待人要留有余地,有功劳不一人独占,有过错不推诿给别人。

【简析】敬以持躬,恕以待人,分别对待,相辅相成,人称东方人多有妒嫉之心,妒贤、妒功、妒富、妒贵,在这样的人群中,恕就格外鲜艳夺目,光彩照人。没有听说过有谁妒恕,可见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留余地以处人,确是尽人皆羡的好品质。

近日常见得人多不是,郁郁不平,每乃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乎?

【译文】近日里常常看到别人总是不好,心里郁郁不平,这不是明于贵人而暗于责己吗?

【简析】恕道好则好矣,行起来却不容易。生活中常有许多妨碍行恕的事,似乎大有不必行恕之理,这时候就看自己反省的能力了。

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

【译文】凡有血气,就必然有争强的心,人的好胜,谁不像我一样呢?加到自己头上而不愿接受的,也不要加到别人头上,这就是强迫自己宽恕。一天强迫宽恕,天天强迫宽恕;一件事上强迫宽恕,件件事上强迫宽恕,久而久之就渐渐接近自然而然了。用这种态度来修身,就会顺利而且平安;用这种态度来处世,就会和谐而且吉祥。

【简析】行恕难,但曾国藩使起硬招来,就征服了这个难。此硬招就是强恕,强人恕不恰当,强己恕有什么不可?只要有这种硬劲,日日强.事事强,就渐近自然了。

大抵接人处事,于见得他人不是、极怒之际,能设身易地以处,则意气顿平。故恕字为求仁极捷之径。

【译文】大致说来,接人待物,在看到别人做得不对、自己很恼怒的时候,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意气就会立刻平息。所以恕字是求取仁德的最方便直接的路途。

【简析】曾国藩还探出了恕道的捷径来,这就是换位思考,极恕之际,设身处地以处,恕道就可生出。真是有志者事竞成。

吾因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

【译文】我因本性倔强,渐渐地与刚愎接近,不知不觉间做出许多不符合恕道的事,说出许多不符合恕道的话,至今羞愧不已。

【简析】曾氏祖传基因中向有刚毅倔强之气,刚毅与刚愎仅一步之遥,倔强得稍稍过了点头,就是刚愎,就是不恕了。所以他常常反思,既愧且耻。

应事接物时,须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

【译文】应接事物时,须得从人情物理中的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细处去看。

【简析】看人也讲恕道,多看粗处浅处,少究细处深处。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宏观上把握,不要吹毛求疵。凡人都经不得细看,一细看,就会觉得毛病丛生,更经不得深挖,一挖上纲上线,就觉得世上没有好人了。因此恕道要容得人家有些缺点,质上不错就行了。

见人之气类与己不合,则隔膜弃置,甚或加之以不能堪,不复能勉强自抑,舍己从人,傲惰彰于身,乖戾著于外,鲜不及矣。庄子有言:“刻核太甚,则人将以不肖之心应之。”

【译文】看到别人的性情与自己不合,就与他有隔阂,不加理睬,甚至用别人不能接受的东西加在他的头上,不能做到稍稍自我敛抑,自己作点抛舍去顺从别人,让傲慢与乖戾随时随地流露在外,令人难以接受。庄子说过:“刻薄精细得太过分,别人就会用不良的心来回应。”

【简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性格,与人相交,只要其本质好,应容忍其独特的性格,进而学会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过分责人,便是不恕。

同类推荐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热门推荐
  • 残月弓

    残月弓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虞国,暗潮涌动的景暄年间。琵瑟山庄四大刺客之首——残月。他曾是豪情万丈、名震武林的少年侠客,亦是披肝沥胆、声动朝野的忠心护卫…手握残月弓,胸怀家国梦。无愧君主与苍生,不负信任与深情。此生再无他求。
  • 杀手逍遥

    杀手逍遥

    从一个孤儿到成为杀手的过程。冰火大陆,这大陆很奇特,东部是一个冰雪的世界而西部却是火热的世界。冰火大陆只有4种魔法元素就是风火水土。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没斗气和魔法但精神力很强就是幻术师,当主角曹梦学会阵法后更如虎添翼。
  • 青春,时间,只记得你

    青春,时间,只记得你

    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她说:我的青春有你,真好!即使最后,我输了……他说:我从来没有爱过你,真好……要明白自己爱的人不一定是陪自己走下去的人~
  • 灾变之大诸侯

    灾变之大诸侯

    数千年历史中,曾有无数兵种让敌人胆寒,三国时几乎无人可婴其锋芒的西凉铁骑、并州狼骑,还有曹魏的虎豹骑,流传至今;在欧洲的中世纪战场上,究竟是拜占庭重骑兵称雄,还是马其顿重步兵方阵天下无敌,又或是蒙古铁骑横扫欧洲。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变让地球化作游戏场,来自古代以及传说中的兵种纷纷出现,掌握兵符者割据一方,开启争霸之路。当热武器消失,冷兵器重新登上舞台,在这个诸侯并起的时代,谁将为王!
  • tfboys之唯诺之夜

    tfboys之唯诺之夜

    一只小螃蟹,非常喜欢王俊凯。非常的喜欢,我爱王俊凯
  • 守风传奇

    守风传奇

    守风人,守护风中子民,却遭子民背叛,千年后,只剩一名守风人,身受洪荒大巫毒咒,背负千年耻辱,少年如何为守风正名,如何挣脱命运的桎梏,尽在传奇之中。
  • 混沌九令

    混沌九令

    天地间的一切,都离不开轮回的宿命,一次次的轮回让天地间出现不同的时代。??天地悠悠,轮回不止。纪元更替,兴衰无常。九令合一,天命者归。??失落无数轮回的混沌九令重现人间,新的时代也再次来临。当九令合一,这天地间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 军婚撩人

    军婚撩人

    五年前的别离,两人以为再无瓜葛,五年后,两人再遇,她妹妹抢了男友,妹妹的婚礼,她穿着军服,带着枪,盛装出席,婚礼举行一半,她开起了枪战,闹得人心惶惶,他却在一旁看着整个婚礼的闹剧,有人报警,他却说没空,一次次的为她触犯底线,只为博她一笑……
  • 傲视逍遥王

    傲视逍遥王

    这是一个罪恶与正义之间相互博弈的世界;这也是一个自由与拘束之间相互矛盾的世界;这还是一个平等与压迫之间相互冲突的世界。世事纷争,凌天驭地,唯我逍遥,万众艳羡。
  • 石经碎

    石经碎

    五百年前,中腾五大门派攻打上苍净土,最终石经崩碎。五百年后,一名学生穿越到了那个世界,走上修炼之路,前路漫漫,不知何方。石经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五百年前上苍净土又为何元气大伤从而被灭派呢?这一切,尽在本书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