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城内的水师提督府内,福建水师提督李廷钰正跪在大堂内,只听得一个中年太监在大堂中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福建水师提督李延钰世受皇恩,如今赣州城为红巾贼所占,赣闽两省七府之地沦陷,局势糜烂如此,此正是国家危难之际,亦是忠臣义士报效国家之时,因此,朕诏福建水师提督李延钰于福建召集五万兵马,与广州五万大军遥呼相应,从东.南两面夹击红巾贼,万望李爱卿尽心职守,全力以赴,不负圣恩,钦此。说完,那太监又尖声道,李提督,接旨吧。
李延钰听此支起身子,双手接住圣旨,叩谢隆恩后,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到李延钰站起来后,不动声色的把一张银票塞到宣旨太监手中,低声问道,不知公公高姓大名,能否告知在下皇上怎会突然派我前去赣南剿贼。
那太监也是的在看了看银票后不动声色的把银票收了起来,然后对李延钰笑道,李提督客气了,洒家姓张,李提督叫我张公公便可,至于为何会派李提督前往剿匪,洒家也是听闻是御前侍卫肃大人在皇上面前一力举荐李提督,而皇上似乎也觉得李提督最为合适,所以才有了这道圣旨。
李延钰听此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中暗想,也只有这位特立独行的肃大人才会如此的推荐一个汉族臣子担此重任,又转头对张公公道,多谢公公详解,张公公和善的说道,李提督不必客气,圣旨已是宣读完了,洒家还要赶回宫中给皇上复命,就不打扰李提督了,先行告退了。
李延钰见此也是笑着将张公公送走。
等到李延钰送走张公公后,马上返回家中召集他的夫人和儿女,据说李廷钰一生光儿子就有二十一人,而在这么一个庞大的家族中,众人却能和睦相处,不得不说李廷钰除了会治军,治家也是很牛逼的。当然了,这其中也有李廷钰的原配夫人许湘莲的贤惠持家的原因,毕竟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李廷钰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了,李廷钰自二十二岁承袭三等伯爵,授二等蓝翊侍卫以来,已经为清朝这个庞大的帝国效忠整整四十年了,李廷钰曾在第一次Y**战争时守卫威远炮台,后来因为没有后续的支援,关天培守卫的靖远炮台被英军攻破,而关天培将军则以身殉国,李听钰也只得退出威远炮台阵地,可见,在面对外来侵略,国家危难之时,传承了数千的中华民族永远不缺忠义之士。
此刻李廷钰坐在大堂之上,对他夫人说道,夫人,如今赣南局势糜烂,朝廷命我率大军前去围剿红巾贼,而红巾贼如今占据赣州城,号称十万大军,我此去也是福祸难料,不知何日才能返反,所以家中一切都拜托夫人做主了。
许湘莲听得李廷钰说得如此沉重,也不知如何安慰李廷钰,只得说道,夫君尽管放心剿贼,家中一切自有我安排妥当。
李廷钰听此点了点头,又转头对众多的子女说道,家中一切,你们都要听从母亲的安排,不要在外惹事生非,众多子女听此都是齐声称是,李廷钰见此又是满意的点点了头。
十数日后,福州城外,李廷钰终于从福建各地征集了五万大军,而今日正是李廷钰大军出征之日。
此时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王懿德正率领福州城内的诸多文武官员在福州城外为即将出征的李廷钰送行,王懿德自咸丰元年任福建巡抚以来,主张效仿宋朝发行纸币,改革币制,从而充裕国库,而面对福建境内时不时的天地会造反,王懿德剿灭的也是得力,可以说王懿德也是个干吏,不过话说回来,像这些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谁没两把刷子呢,不能怎么混啊。
王懿德此刻正笑呵呵的看着一身戎装的李廷钰说道,李提督今日亲率五万大军,在加上广州的五万大军,必定能收复汀州.邵武二府,一举剿灭为祸多年的红巾贼,到时大胜归来,朝廷必定又是加官进爵,本官在此先行祝贺李提督了。
李廷钰看着笑呵呵的王懿德,心中暗想,你这老狐狸是捧杀我啊,还是真是真心的。不过李廷钰面上当然看不出什么,也是笑呵呵的回道,红巾贼为祸赣闽两地多年,今日一朝成势,哪里有那般容易剿灭,不过下官还是承总督大人吉言了,希望能顺利剿灭红巾贼,早日返回福州。
王懿德却是摇了摇头说道,红巾贼不过是一群山野之民罢了,乘着长毛西征,赣州空虚打下赣州城,而李提督久经沙场的战将,怎是那些土鸡瓦狗可比的。
李延钰听此不由暗叹,这总督大人真是对自己有信心啊。
王懿德见得说了这么多,也差不多了,又是说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本官也不耽误李提督行军了,李提督请出发吧,李延钰弯腰一躬,转头翻身上马,对总督王懿德道,总督大人请回吧,又对身边亲兵道。传令下去,全军出发。而此时,已是咸丰四年,二月十九日了。
而在广州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在接到咸丰的圣旨后,却是愁眉不展,自从第一次Y**战争结束后,虽然道光朝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但这并没有满足英国人胃口,近些年来,英国香港总督文翰提出让英国商人进驻广州,又提出修改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等,这让叶名琛很是苦恼。
但保守的叶名琛怎肯答应洋人的这些要求,可如今清廷狼烟四起,叶名琛又不敢得罪洋人,若是因为他叶名琛处理这些事情不当又和洋人开战的话,那他叶名琛真就成了大清的千古罪人了。所以面对洋人的种种要求,叶名琛只好和洋人玩起了打太极,又利用所谓的民意阻止洋人进广州城,如此反复,竟拖了英国人数年之久。
当然了,英国人之所陪叶名琛大打了这么久的太极,是希望能和中国和气生财,但英国人明显不了解这个时代中国社会的世界观,叶名琛根本就没打算和洋人重改条约,英国人也不是傻,耗了这么久,除了希望和气生财外,也有陷入和沙俄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无暇再在远东发动一场对清的战争的原因,在英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英国马上就决定以武力解决无法沟通的远东问题,并且这次英国还带来了个伙伴,法国,而这次战争就是第二次Y**战争,叶名琛也因此被英军俘虏,最终饿死在印度。
克里米亚战争本是奥斯曼帝国和沙俄的战争,但英法两国为了阻止沙俄的扩张,便联手对付沙俄,这场战争也逐渐演变成英法和沙俄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法和沙俄先后投入近两百万人参战,其中英法投入六十多万,沙俄投入一百二十多万,结局却是沙俄惨败,这对西方世界的军事和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场战争让原本不受重视的线膛步枪米尼步枪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从此线膛步枪开始替代滑膛步枪了,而线膛步枪也成为英法联军战胜两倍于自己的沙俄军队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有沙俄自身腐败的原因,在沙俄军队中,贪腐成风,贵族和农奴尖立的对立着,在输掉这场战争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服毒自杀,而新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面对内外交困的局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虽然这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但它依然大大发展沙俄的资本主义,也让沙俄再次拥有了强大的实力,仍然是世界一霸。
叶名琛虽然对咸丰的圣旨感到为难,但叶名琛并没有违抗咸丰的圣旨,依然是在接到圣旨后马上就召集了广州的各位重要官员,商量着由谁率大军前往赣南进剿红巾贼,经过了数日的商讨后,终于决定由广州陆路提督黄粱维率五万大军前往赣南剿贼。
在李延钰出发已有几日后,黄粱维终于召集完了五万兵马,在广州城外,两广总督叶名琛也是领着广州城的众多文臣武官为广州提督黄粱维和五万大军送行,只是不同于闽浙总督王懿德的自信,两广总督叶名琛看着黄粱维远去大军,却是一直紧皱着眉头,只是不知道叶名琛心中担心的是黄粱维的五万大军,还是担心走了五万大军而空虚的广州城,又或者是两者都有。
而就在黄粱维从广州城率大军出发后,一个三十多岁身穿劲装江湖打扮的人也是骑着快马快速奔出城门,看那人走的方向,却是广东佛山。
在赣州城大帅府内的李士稷对这些却依旧是一无所知,此刻的李士稷正在满心欢喜的迎接着刘文山顺利回归,在忙碌于诸多杂事的同时,心中也为即将称王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