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400000022

第22章 烧一片绚烂的金黄

甘香酥脆的皮,

饱含汁液的肉,

放进口里一咬,

“扑”的一声,

整个人,飞快地堕入了

一个“百鸟争鸣、天女散花”的美好境界里,

我一时竟愣了、痴了,

半晌说不出话来。

童年吃烧肉的回忆,充满了缤纷的色彩。

那是一种很甜蜜、很热闹的感觉。

父亲爱吃烧肉,很爱。星期天,他不必工作、孩子不必上学,他便到菜市的烧腊摊子去,指着高高吊着的那一大片烧肉,高高兴兴地嘱咐摊主:

“给我一公斤!”

一公斤的烧肉,金黄灿亮的,父亲拎在手里,仿佛中了彩票,胖胖的脸,泛出了旭阳般的亮光。才读小学的我,跟在他后面,高度仅仅及于他腰部,他提在手里那一大块被草绳系着的烧肉,便生动活泼地在我眼前晃动着、晃动着,烧肉那一股丰腴的油香,让我恍恍惚惚地有着过年的心情。

父亲喜欢自己动手斩切烧肉,在切肉之前,他磨刀。

把一只碗翻转过来,以敏捷的手势将沉甸甸的菜刀在碗底反反复复地磨着、磨着,一左一右、一右一左、翻来覆去地磨,乱闪的刀光犹如透明的小蛇在半空中蹿来蹿去,煞是好看。父亲在磨刀时,常常不经意地哼着两句不成曲调的歌:“磨刀霍霍剁猪肉,剁猪肉啊……”可别看父亲过去曾是勇猛如虎的抗日志士,哼起歌来,声音还挺温柔的呢!磨好的菜刀,有着一种令人难以逼视的凌厉,宛如一个无所畏惧地等待上前线作战的军官。

刀一磨好,父亲便把那一大片烧肉端端正正地放在砧板上,他刀工一流,菜刀一起一落、一落一起,如此上上下下地重复数次,便能把一公斤的烧肉整整齐齐地切成许多大小一致的方块。在白白软软的面包上涂抹大块牛油,再裹上烧肉,一口一口地咬着吃,丰腴、丰满、丰实,那种心情,和过节完全没有两样了。

吃不完的烧肉,父亲拿去与芥菜、咸菜、辣椒和番茄同熬,烧肉经此一煮,变得软绵绵的,萎靡不堪,香味全都逃走了。老谋深算的芥菜呢,不动声色地匿藏了烧肉的香味、抢夺了咸菜的酸味、偷劫了辣椒的辣味、攫取了番茄的甜味,化成自身千回百转的丰富滋味。大家你一筷我一箸地抢着夹,三千宠爱,全在芥菜。吃得汗流浃背,痛快淋漓。繁华过尽,门庭冷落,这时,盘子里剩下的,是无精打采的烧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烧肉,在杂菜锅里,牺牲了小我,完成了大我。

父母的饮食口味和习惯,就像是家庭成员身上的胎记,是无可去除的。我们四兄弟姐妹,对烧肉都有着很深的“情结”。

烧肉和人一样,也是良莠不齐的。我们就像“探子”一样,四处品尝,一尝到品质好的烧肉,便奔走相告。一个星期天中午,门铃叮当大响,弟弟国帆站在大门处,拎着一大块烧肉,喜形于色地说:

“在武吉巴督一个摊子上买的,皮脆肉嫩,包你喜欢!”

尝了,果然不错。

有一回,我在锦茂“九江烧腊”饭摊子买了烧得脆扑扑、滑嫩嫩的烧肉给姐姐伊文品尝,她吃得满嘴油亮,无限欢喜。

原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烧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居然扬眉吐气,堂堂正正地走进了极具气派的各大餐馆内。它被当作餐前菜,无比矜贵地躺在细致的碟子里。温柔敦厚的烧肉和泼辣强悍的芥末酱,是绝佳配搭,前者呛喉的辣味,正好化解了后者腻腻的油味。

烧肉呵烧肉,它藏着我一整个童年温馨的亲情,盘桓在脑子里的记忆,像一株永不凋谢的树。成长之后,它又化身为一道香味满溢而坚实牢固的桥梁,温暖地通向兄弟姐妹的心和胃。

我想学,我要学。学会了,我便可以烧出一片片绚烂的金黄,拎给我的姐姐和弟弟,给他们惊喜、让他们快乐。

然而,向别人讨烧肉食谱,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滑铁卢”。

第一次,是一位香港朋友教我的。她嘱我以刀子在五花肉的皮上扎洞,再以精盐、细盐、糖、沙姜粉、五香粉等来腌;之后,吊起吹干五六个小时,再用锡纸包住肉的部分,烘。烘至半途,还得取出来,把精盐刮掉,继续烘。烘好后,又得用刀子把肉皮上焦黑的部分慢慢刮掉。步骤烦琐,如法炮制时,烦得头顶“嗞嗞嗞”地冒着“烟气”。更令我沮丧的是,烘好的烧肉,比树皮更干、比树根更硬!老实说,迄今为止,我也不晓得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

第二回,食谱是由马来西亚一位朋友提供的。五花肉用热水汆烫,用盐、麻油、酒、生抽腌三个小时,用布抹干,将肉皮用刀子刮出井字形,涂上柠檬汁和食油,烘。

我照做如仪,烘烤而成的烧肉,韧得像树胶。

以后,又向张三李四追讨食谱,不幸,全以失败告终。

我心灰意冷。

诚如一位好友所说的,人与人之间、人与食物之间,都是要讲求缘分的。缘分未到,强求不得。

最近,有位热诚好客的朋友符策群举办了一项有趣的家宴,人人自携一道菜,让味蕾尽情享受各家之长。

就在这个晚上,我和一道完美的烧肉邂逅了。

甘香酥脆的皮,饱含汁液的肉,放进口里一咬,“扑”的一声,整个人,飞快地堕入了一个“百鸟争鸣、天女散花”的美好境界里,我一时竟愣了、痴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啊啊啊,这可真是烧肉里的极品啊!

做这“绝色”烧肉的,是性子“动若脱兔”的新交林月华,她笑嘻嘻地说:

“刚烤好的烧肉,热腾腾、脆生生,家人一窝蜂地抢着吃,吃着时,还闭上眼睛发出唔唔唔的声音呢!”

看到我一脸醉得快要融化的表情,她大方传授秘诀。

“你必须用凿冰的锥子来为肉皮戳孔,戳的细孔越多,烧出来的肉才更入味,而肉皮也更易起泡泡,松化可口。另一秘诀是,用盐和胡椒粉腌好的五花肉,必须皮朝上地放在冰箱一整夜,它彻底干透了,烤烤后,就会变得脆卜卜的!”

回家,牛刀小试,一试便成,易如反掌。啊,真是深得我心的“双简烧肉”啊,腌料简单,做法也简单。

当我把两大片金黄脆亮的烧肉从烤箱里取出来时,刚好姻亲来访,切了让他们吃,结果,满屋子都是“唔唔唔”、“唔唔唔”的赞叹声。

“唔唔唔”,啊,“唔唔唔”。

这是一种幸福的呢喃呢!

同类推荐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是一本散文集,共99篇。内容集结了作者的所见所闻,甚至一些颇显推理的故事。
  •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本书先从风俗史的角度对唐宋六百年牡丹审美玩赏之风习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此期牡丹赋、牡丹诗词等进行系统解读与阐述,借此分别呈现唐宋社会牡丹审美风尚之转移,以及唐宋文人士大夫牡丹审美文化心理之嬗变。通过风俗史与文学主题演进史之互参互证,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角度来共同呈现彼时时代精神之变迁。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业余时间创作的38篇散文随笔,共16万字,分“性情走笔”、“乡情记忆”、“亲情素描”、“世情评弹”4个部分。这些作品文笔细腻真诚,意蕴丰富,很多篇章看似信手拈来,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些深度观察和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可读性。杨华1967年出生于静宁县深沟乡,曾担任静宁县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科科长,静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供职于静宁县政协。
热门推荐
  • 玄界毒灵

    玄界毒灵

    不慎遭到同门暗算,师门被灭,而他也难逃死亡的危机,但机缘巧合之下他却和毒种融合,变成了一株毒草,他要如何破解眼前的困局,又如何面对当年的仇敌……
  • 转世晴天七神探

    转世晴天七神探

    在大宋年间,有一个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聪明的人。它喜欢推理,破奇案。更是喜欢锄强好弱,喜欢管近天下的不平事。在一次贪污悬案中,经过无数艰辛和挫折才破解此悬案。又在一个不平凡的世界里,发生了一起屋顶血封案件。可没想到包青天转世到了今天?解开屋顶血封之谜。之后还破下了五千万离奇失踪一案,在茫茫人群中寻蛛丝马迹,因包警智慧过人。在迷雾中,解开谜题中的答案,为此成了人们心中的包青天,又名转世晴天(新手写作求给力加油)
  • 透明的天堂

    透明的天堂

    何时归,胡不归?你可知,我日日倚门庭而望,只为忽闻你哒哒的马蹄声
  • 雄霸天下之决战紫禁之巅

    雄霸天下之决战紫禁之巅

    天下会帮主雄霸欲得天下,请神算泥菩萨批算,泥菩萨预言他的前半生:“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于是雄霸下令找两名孩童收为徒弟,他们生辰八字要与批示相符,以助雄霸大业。他们就是聂风和步惊云,但实际上二人都与雄霸有不共戴天之仇。风、云与大师兄秦霜及雄霸女儿孔慈成长成人,习得一身好武艺,天下会几乎称霸武林。惟有死对头剑圣让雄霸不放心,但“成也风云,败也风云”,雄霸开始以女人为工具对付聂风和步惊云,并造成孔慈之死。逃走的步惊云为楚楚所救回。步惊云、聂风携手对付雄霸……
  •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穿越成因爱而死的废物三小姐。不娶她?谁稀罕!那一指血书刺了那渣男未婚夫的眼,让他看清楚,是谁嫌弃谁,是谁在毁婚。前世的杀手,黑暗的女王,又岂会平凡一生?看她负手天下,笑看苍穹也罢。她是那七个同样被人遗弃的废物的光,带领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云峰,那最神秘的的罗刹七鬼摘掉面具,天下为之震撼!七个强者经她手调教而出,命运?她命由己不由天!她是被封印的容器,他说,“你是为我而降生!”“笑话!”她笑,却与他共武,问鼎苍穹,要颠覆了这片大陆,魔将再次降临天下!
  •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魂剑敌

    双魂剑敌

    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鬼族,给我等着,我枫灵,又回来了!
  • 人体悬案之谜

    人体悬案之谜

    千百年来,人类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就是挖掘人类自身的奥妙,探索人体未知的领域,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一研究又走到了新的顶峰,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科学热潮。本书根据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以人类自身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大家展示,发生在人类身上和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神秘现象,比如人体自燃、特异功能、时空隧道等等。爱吃钉子和煤块的人,可以用眼睛做透视的人,有蓝色血液的人,以及能够预示未来的神秘梦境等等。令大家产生无穷的回味和思索。
  • 雾海印

    雾海印

    当今江湖,有仗剑天涯的侠客,必会有打家劫舍的匪首。有青丝百媚的仙子,便会有服扇逍遥的公子。有初生牛犊的少年,定会有老奸巨猾的前辈。但不论是何种人,一入江湖便成了江湖的鱼,离之即死。小地方有小江湖,大江湖有大天地。江湖里大鱼,小鱼,甚至虾米们每天都想着从小江湖游到大江湖,再从大江湖挤到更大的江湖。江江湖湖多了总是能汇成海的,可千百年来却无一条江湖鱼敢称自己到过那必然存在却又虚无缥缈的海,它如雾中之花,可望可盼唯不可摘,江湖鱼戏称其,雾海。
  • 愿与韶光

    愿与韶光

    你我是南北两头的潺潺溪水,终究会在与天空相接的海水中交汇。她十岁,他二十岁,开始总是不愉快的。“顾子程我不会把你当哥哥看,反正你不喜欢我。”她十八岁,他二十八岁,“现在你要是跟别人结婚的话,我不会成为你的累赘,你终于不用养我了。”“我不养你愧对我爸,还有,谁告诉你我要结婚了。”她二十六岁,他三十六岁,“语熙,我想结婚了。”“我愿意嫁给你!”“我有说跟你结婚吗?”“喂!顾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