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材是个例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根据学情,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此外,教师和学生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生成的,往往更有价值,如能被我们及时发现和捕捉到,它就会成为教学中的“增长点”。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课前大胆预设,在教学中发挥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评价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当评委打分,然后求出平均分,巧妙地将求平均数的方法加以巩固和实践运用。
在讨论怎样公正地评价教师时,学生提出两种求平均分的方法,显而易见,第二种方法能够更加科学、更加理智地解决生活问题,也说明学生已经把学习同生活结合起来,学得实、用得活。
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只有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不敢评价教师,也没有评价的机会。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体现了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换,建立了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依托“打分”和“评语”的课堂实践,促成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一句句欣赏的话语,一句句中肯的评价,突破了“师道尊严”的界限,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2)整合要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
【《月迹》教学片断一】
师: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月亮的踪迹,我们不妨一起先来吟诵几句。诗仙李白写道--(大屏出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生:(齐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师:王维有诗云--(大屏出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齐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师:张九龄写道--(大屏出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齐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张若虚感叹道--(大屏出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生:(齐读)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师:跨越千载,明月永恒,吟诵着这些千古名句,追寻着月亮的踪迹,你发现刚才这些诗人笔下的月亮踪迹分别出现在了哪些地方?你说--
生:海面上。
师:海上。你说--
生2:江面上。
师:那是在春江之上。还在哪儿?你说--
生3:还在松林之间。
师:在那松林间。还在哪儿?
生4:天山上。
师:好,在天山之间。那么,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踪迹又会出现在哪里呢?来,放开声音,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寻找:贾平凹笔下的月亮都跑到了哪些地方去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
《月迹》教学片断二
师:好的,孩子们,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月亮,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软软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看到月亮都是那么美丽的:李白看到的却是孤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看到的却是清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看到的却是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看到的却是惆怅--“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这是为什么呢?你想过吗?
生1:因为这些是他们观察的角度和当时的心情不一样。
师:当时的心情不一样。
生2: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
师:环境不同心境也不一样。还有吗?你说。
生3:朝代不一样。
师:朝代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心境也不一样。还有什么呢?
生4:因为那些诗人他们都不在故乡。
师:哎,睹明月,思亲人!诗人们都不在家乡,而平凹他们仨孩子却没有与亲人分别的感觉,他们就在家中,心境就跟那些诗人不一样了。是呀,心是玉玉的,月亮也是--
生:玉玉的。
师:心是银银的,月亮也是--
生:银银的。
师:心是淡淡的,月亮也是--
生:淡淡的。
师:心是甜甜的,月亮也是--
生:甜甜的。
师:心是酥酥的,月亮也是--
生:酥酥的。
师:一切都在人的--
生:心中!
这里,同样的诗句,并不是用一次就算了,而是随学习的进程再次使用。但是,第二次使用,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使用。第二次使用,其指向虽有不同,但却更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整合资源在于理解课文内容,而此处的整合,不但将资源扩大化了,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地深入。
所以,课堂教学的整合要突破教材、整合教材,必须先吃透教材。如果你认为教材的某一部分安排不合理,你首先要思考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知其所以然,防止出现因为对教材精神没有吃透而制造“冤魂”。尽管我们从不否认教材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教材的编者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所以,如果想对它做出适当调整,必须有确凿的证据和合理的依据才能进行,否则,对教材的认识一知半解,想当然地一意孤行,所做的就不仅仅是无用功,而有可能是起负作用的功。
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村居》一课时,以“村居”为抓手,循着文字、文学、文化的台阶,以文本的语言文字为首要凭借,通过“吴音”“溪”“媚”“醉”“卧”等字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读出蕴涵在文本背后的意义来。在此基础上,窦老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居”字领会作者对“安居乐业”的向往。接下来,窦老师并不是就此结束授课,而是再现另外一首辛弃疾的词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让学生再次走近作者、了解作者,从而明白作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通过两首诗词的对比,学生明白了“醉”虽然是一样的,但作者想的却不一样,普天下人的安居乐业才是作者真正的向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窦老师以教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依据,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拓展教材资源,从而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面,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势态,使拓展、延伸的资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3)整合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状态的激活和提升
课堂整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有利于学生思维状态的激活和提升,让学生沉浸在课堂教学的深厚氛围中,乐而忘返,留恋不已。如果整合的结果让学生陷入了沉闷、死气,就没有了灵动课堂的存在,就不会有高效课堂的出现。
案例5-10
有这样一节课。
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把2.2千克种子装在玻璃瓶里,每瓶最多只能装0.5千克,准备4个瓶子够吗?
一个男孩子很快报出了答案:“2.2除以0.5等于4.4,4.4大于4,所以4个瓶子不够。”
“有没有不同意见?”我问道。
一个女孩子犹豫了片刻站了起来:“老师,生活中不存在4.4个瓶子,我觉着应该用四舍五入法把4.4保留整数4,答案是4个瓶子够用。”
“嗯,你们说的似乎都有道理。”我暂不理会他们急切等待“裁决”的目光,话锋一转,“咱让事实说话吧。”边说边从抽屉里拿出孩子们前几天制作的科技作品,对这两个孩子说:“帮老师个忙好吗,等一会儿下课后,二年级的老师要带小朋友来参观咱们班同学的小制作,现在你们俩帮我把这些作品摆在最前面这一排同学的桌子上吧。”
“好!”他俩爽快答应了。
“记住,每张桌子上只能摆4件。”我叮嘱道。
“没问题!”
他俩商量起来,其他同学也忙着提建议:
“最前排共有8张桌子。”
“每张桌子摆4件,一共能摆32件。”
“可是咱们班一共有35个人,剩下的3件怎么办呢?”
“是啊,怎么办呢?”
“老师,要不咱把最前面这排加一张桌子吧!”
“那好吧,也只好这样了。”我顺水推舟。
俩人摆作品的过程中,其他孩子的讨论仍在继续。
“照这样看,4个瓶子也不够。”
“是啊,得5个瓶子才行。”
发现火候已到,我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重点:用进一法求近似数……
这节课上,无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拿出准备好的科技作品,还是故意让学生帮自己的忙,都体现了整合设计的用心,每个环节的设置,就是一个整体的整合。
整合组合要自然。学生思维状态地深入,是在学生没有意识的状态下自然而然的过渡完成的。整体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做作。
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体验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利用整合带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思维活动的支点和思维以转换的时间。
最后,我们必须要强调的是,整合要灵活机智,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损伤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抓实抓细“课堂整合”,是赢在课堂的又一个重要的内容。整合课堂,不可忘了“本”,只有在达成本节课的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整合,那么,其整合才是有效的,才是有用的。同时,课堂整合,还必须注意细节。这细节既可能来自于课程本身,也可能来自于教学对象,还可能来自于本身的学习过程。只有抓住这些细节进行课堂(或课程)整合,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也才能提升我们的“细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