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个新的开始,上课,学习,成为了每个学生必备的功课,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而我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兼职打工。
我是在移动公si下属的一家营业厅,开通手机卡,一天五十元,每次都是干十二天,晚上一般要九点多才下班,有时候加班到十一点,下班后,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有喧闹繁华的寂寞,和光怪陆离的霓虹。为了这份工作,我抛弃了在宿舍休息的时间,为了这份工作,我没有了娱乐的时间,但是,我依然坚持着,因为我知道:
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言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拥有。
“听说这次考体育就是走个形式。”我和刘树辰等几个男生,朝着奥体中心走去,今天我们大学生考体育。
“可不就是嘛!”刘树辰走着,“到那随便做做样子就能过。”
正当我们向前走着的时候,对面走过来一群女生。
“喂,萧雅!”我一眼就认出了她,赶紧向她打招呼。
而她看了我一眼,与我擦肩而过。
“谁啊?”刘树辰问我。
“一个同学。”我突然间觉得好没面子,她怎么又不理我。
其实,那一次的相遇,她其实冲我笑了笑,只是我没看见而已,我也不会再想到,以后竟然还能再看见这个女孩,竟然能够和她在一起,相知相识相爱。
“过几天咱们就开运动会了,记者团全员出动,全程采访报道。”记者团里,郭增朋开始运筹。
“是嘛,那咱们就不用坐在那看比赛了!”韩小茹高兴的跳了起来。
“不过这一次,咱们要带一带大一的。”郭增朋说,“也让大一的尽快熟悉工作。”
“怎么带?”我看了看今年招的大一新生,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会团长来,具体事情他布置安排。”郭增朋说。
“团长来了,团长来了。”大家喊着,然后各自坐回自己的位置。
团长付安然看了看大家,“大家好,这是咱们大一,大二,大三第一次在一起开例会,首先欢迎大一新生加入到我们记者团这个大家庭。”说着,他带头鼓起了掌。
“接下来,我就分配一下近期的工作。”他打开了工作薄,“九月29号,30号,这两天,咱们学院要开秋季运动会,咱们记者团负责全程的跟踪报道和采访。每个大二的带一个大一的,具体人员安排,由秘书处的王晓萱负责安排。”
我带了一个大一的学妹,在运动会的现场溜达。
“你叫什么名字?”我在前面走着。
“邢晓鑫。”她在后面跟着我,“哥,以后在记者团,那我有什么不懂不会的你可要多带带我。”
我笑了笑,回头看了看她,“这个,你还是找别人吧。”
“怎么了哥?”她突然很难过的样子,“你不愿意帮我?”
“不是不是。”我连忙解释,“你别误会,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记者团的活动了,我以后可能就退出记者团了,所以也就不能再带你了。”
“啊?为什么啊,哥,你能力那么强,怎么就退部呢?”她十分不理解。
我看了看远处正在指挥大一新生的韩小茹,又看了看邢晓鑫,“看到那个学姐了吗?她能力更强,你以后就跟着她混吧!”
运动会结束后,就是十yue一的G庆假期,我本不打算回家,想去曾经的阳光酒店看看那些大姨大妈,顺便在那在打几天工,但我突然间又改了计划,觉得暑假就没在家待几天,十月一再不回家,恐怕就要等到寒假了,于是十月一日的上午,乘着列车回了家。
在家里一共待了五天,正值玉米收割的季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下地干活,拧玉米轴,开拖拉机拉玉米秸秆,装车,卸车,忙的不亦乐乎。我挺喜欢这种感觉的,或许在那些城里孩子的眼中,这样的场合,只有在《爸爸去哪儿?》里需要刻意去安排和体验,而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我们每天都在过着爸爸去哪一样的生活。
回到家,我就开始为一家人张罗饭菜,我可是我们家的大厨。
“爸妈,妹妹。”我嚼着饭,“你们尝尝,今天这菜我做的不错吧!”
“还行,儿子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妈妈喝了一口汤,“就是这西红柿鸡蛋汤有点咸了。”
“那你再尝尝这个!”我给妈妈夹了一块土豆炖肉,“爸,来,你也吃一块。”
“嗯。”爸爸咬了一口,“不错,不错。”大加赞美。
晚饭后,爸爸看着电视的新闻频道,又在开始对钓鱼dao问题喋喋不休了,妈妈躺在被窝里,她累了,早早的睡了,看着一脸沧桑和疲惫的妈妈,我心里总是酸酸的。
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已经干完了,10月6日的下午,我乘火车回到秦皇dao,晚上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
“怎么说走就走,也不跟我打声招呼。”电话里的妈妈似乎有点不满意。
“在家待着也没事,我就提前回来了,你上班忙,我也没等你回来。”我不知道该怎样和妈妈去说,在家呆着无聊,所以就提前回来了。
其实不只是那次,至今当我回想起自己一次次对妈妈的不辞而别,现在心里才发觉自己充满了难过。记得五年前,我突然接到大庆打来的电话,风风火火的去了天jin,那天晚上,妈妈也是很担心的给我打来电话,其实我知道,每次我出门,不管是多远,妈妈都是不放心的,她爱我,虽然她从未说过。
一个人在宿舍美美的睡了一觉,然后打扫宿舍,换洗床单,又一个人去了市里,逛街,购物,我似乎习惯了这种生活,一个人独来独往,逍遥自在,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其实我内心是多么的孤寂啊!
“喂。”明翰给我打来了电话,“我已经到了,刚刚回到宿舍。”
“嗯,怎么才来,不是说好晚上六点吗,你看这都七点了。”我问他“吃饭了吗?。
“没有,刚下火车,这不火车又晚点了吗,还没来得及吃饭呢!”他气喘吁吁的说,“要不你给我送点来吧。”
“好吧。”十一假期也没见他,我也挺想他的,“吃什么?”
“牛肉板面。”他呵呵的笑了笑。
挂了电话,换好衣服,我走出了校门,再一次的看到了那个女孩。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事:你接连数月的常碰到一个人,于是你同ta的关系便亲密起来,你当时甚至会想,没有了这个人,还不知道该怎样生活。随后两个人分离了,但一切仍按先前的格局进行着,你原先认为一刻也分不开的伙伴,此时却可有可无,日复一日,久而久之,你甚至连想都不想ta了。而我和她恰恰相反。
“嗨,萧雅。”我停了下来,看着她肩上的包,“你,刚回来。”
她似乎对我由冷漠变的温和了点,“嗯。”她点了点头。
“来,我帮你吧!”说着,我接过她肩上的书包,“我送你回宿舍吧!”
“不用。”她似乎显得有点惶恐不安。
“没事,我正好没事干。”我抢过包,在前面走着,她拉着行李箱,看着我。
“看什么?快走啊!”我笑着。
就这样,我俩边走边聊的来到了,她宿舍楼下。
“行了,我到了,你回去吧!”她仍旧对我不冷不热。
“嗯,行,那你早点回去休息。”我看着她,灯光下的她似乎有点憔悴,我脱下书包,正想给她,突然,“等等,你,你,给我留个手机号吧!”我拿着她的书包,没有给她。
她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也许是用沉默表示拒绝。
“你要是不给我,我就不给你书包。”我还真就死皮赖脸了。
她冲我笑了笑,如无其事的看着旁边。
我赶紧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来,把你的电话记在上面吧。”
她接过了我的手机,输了十位数字,然后说,“最后一个数,自己想去吧!”说完她夺过自己的书包,一股脑的跑上了宿舍楼。
“这个同学,有意思。”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笑了笑。
“喂,是萧雅吗?”我拨通了一个,“对不起打错了。”
“喂,是萧雅吗?”我又试了一个。
从1到0,直到最后一个,我才试对了。
“原来最后一个字是0啊。”我走在大街上,手里拎着牛肉板面。
“是啊,你不会是最后一个才试的吧!”电话里的她笑出了声。
“瞧把你乐的。”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她笑的这么开心,“这是我打的第十个电话。”
那天,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撞见了这个女孩,然后历经波兰的知道了她的电话。这或许就是缘分,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和安排,就是这个女孩,从此真正的走进了我的生活,陪我走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我们后来在一起谈恋爱了,回忆起那天晚上我送她回宿舍,她说,其实那天她本来打算走马路左边的那条路,可不知道为什么就走了右边的那条,如果她当时走了左边,恐怕我们不会遇到了,其实那天晚上,我也不是很想出去帮明翰买饭,可是最终还是出去帮他买饭的了,所以后来,我,萧雅,明翰,我们三个在一起时候,我总是开玩笑,要谢谢明翰,谢谢他让我帮他带饭,这样才能让我和萧雅遇见,然后在一起。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一切尽在天意。不管是错误还是对的场合和时间,遇到了错误还是对的人,都是老天在你命运的某个点早已写好的东西,人到花自然开,时间一过该谢的总要谢,该走的,还是留不住。
那天晚上,我的手机QQ闪个不停,打开一看,一个叫做十一年女孩的加我,验证通过后才发现竟然是萧雅,后来我问她是怎么知道我的QQ号,她告诉我,手机QQ2013版可以添加手机通讯录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