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今天是来北京的第四天。我与隋决定今天去圆明园,并游玩其附近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早上,我们很早的起床,收拾好行李,退了房,然后,挤着北京的地铁,向圆明园驶去。
我与隋去圆明园,只想看一看那张初中历史书上的照片,那张,被英法联军砸毁的断垣残壁的照片。圆明园里很大,景色也很美,正值六月盛夏,看漫池荷花盛开,争奇斗艳。赏湖中轻舟游鱼,好不自在!!!
我和隋背着包,拉着行李箱,走在这所百年的万园之园中。圆明园的多个景点中,最著名的就是十二生肖馆和西洋楼遗址。
在十二生肖馆里,我和隋见到了十二生肖头铜像,它们被密封在玻璃箱中,我猜想,它们是被仿制的吧,我始终有一个疑问,被英法联军掠走的十二个铜像中,有几个已经回到了祖国?又有几个流失在哪些国家?看着玻璃箱内一个又一个仿制铜像,我有一个心愿。也应该是每一个国人的心愿,在某一天,十二生肖的真品,能一个不落的重新摆在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馆中,那,将是国人的期盼和骄傲。
出了十二生肖馆,看到一个捏糖人的师傅在捏糖人。一块软糖,在他手中,被捏来捏去,不一会,一只飞腾的龙形成,活灵活现。许多游客不禁笑了出来,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我也笑了笑,老北京糖人,不愧为民间艺术。
我与隋买了几个肉串,一边吃,一边走,一路上,欣赏各种小贩商铺。颇有游清末京城的感觉。可能也是这座园子,岁月的年轮早已将它碾上了历史的痕迹,并挥之不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走,我与隋终于到了西洋楼遗址。我俩穿梭于残垣断壁中,寻觅那张破损的照片….………终于,看到了它,那张每个国人都应熟悉的照片,它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闯到了这,抢,夺,烧,毁。中华文明,瞬间化为灰烬,那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当你看到那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西洋楼时,你才会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有多么重。
就这样走着,看着,圆明园似乎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讲述着曾经心酸的过往。就这样走着,看着,我与隋的心仿似在滴泪,中国,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曾受辱于西方列强,而如今,我国虽日益强大,但软弱的外交,难以收回的******,及受菲律宾等国的领土挑衅,这是中国的悲哀,是国人的悲哀。圆明园的悲剧还要再演一次吗?
心酸,身疲,饥渴难耐。我与隋在园子的饭铺中买了两套煎饼果子,和两根香肠。午饭就这样过去了。找了路旁的两个长凳,隋把包放在一头当枕头,睡着了。我脱下鞋,借着树的阴凉,………….午睡,就这样过去了。
下午,我俩又匆匆地去了清华和北大。我们只想说,和这样的大学相比,我们所上的还不算大学。清华,北大,也根本不属于我们,不属于大多数学子。
夜色,渐渐地盖住了海淀区,我和隋找了个面馆。一碗在秦皇岛卖五块的刀削面,在海淀卖13元,而且,量少的可怜。
晚上,我俩找了个网吧,决定在这过夜,因为这要比住店划算。更主要的是,我和隋明天就要回家了。这是在北京的最后一个晚上了。很奇怪,北京的网吧很少很少。可能是北京人手一部电脑,已不需要在外上网吧。
登上了电影网,恰巧一部电影吸引了我的兴趣。叫《北漂鱼》,讲述的就是那些和我一样的,怀揣着对北京的憧憬和希望,想要在北京实现自己梦想的北漂者的心酸生活。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了。北京,你埋藏着多少人的梦想啊?北京,你成就,毁灭了多少人的梦想啊?北京,又有多少人为追寻所谓的梦想,不远千里来到这,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北京,有多少人在这欢笑,又有多少人在这哭泣。有多少人在这活着,又有多少人在这死去。有多少人在这祈祷,在这迷惘,在这寻找,也在这失去………….
已是凌晨四点多,我看了看旁边睡着的隋,又有多少人,因为北京,失去了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兄弟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