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身材,略弯的背部,花白的胡须,无发的脑袋。面色始终都是红润,脸上始终都是笑容。
自打我出生到会认人,再到后来长大懂事,叔公在我印象中始终都是那副模样。
小时候,我很喜欢往叔公那里跑,因为他会给我讲许多稀奇古怪的逸闻杂事。
有些事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有些事情是记载在家传古籍上的,也有一些事是他的长辈告诉他的。
首先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叔公和我的关系。
在我们这里的风俗,有礼貌的孩子遇到白发老爷爷都要尊称一声叔公,这是个颇为亲近的称谓,意思就是像爷爷的兄弟。
但我这样称呼他却是因为他真的是我爷爷的堂弟。
叔公的身体非常好,在他九十岁高龄的时候还拿着锄头上自留地干活,村里人都说叔公身上有仙风。
他留给别人的是一种神秘的感觉,同时也得到了乡人们的尊敬。因为叔公他是周围十里八乡唯一的一个道士。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即便在我们这样的乡下地方,纯粹的道士也是一个古老并且式微的职业了。
现在更多的都是假和尚假道士,都是打着幌子混饭吃的骗子。
但是叔公不同。我不是因为他同我爷爷是堂兄弟所以言语上偏袒他。事实上,叔公的道士本领是我们李家代代传下来的。
我们李家原先是河南人,世代都以道士为生。后来在明朝后期的时候家里出了一位天才的道士,在游历世间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直接导致了全家举族迁往现在的江苏通州。
在我小的时候,对于自己家族的确切起源地抱着浓厚的兴趣,在一再的追问叔公以及我爷爷以后,也算是大致明白了来龙去脉。
据说当时正值明朝末期,朝纲不振,宦官专权,官吏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着手下的农民起义,神州大地一片腥风血雨。
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每逢世间大乱的时候,总有一些妖魔鬼怪现身人间兴风作浪。
那个时候李家出了一位法力深厚的年轻道士,叫李如风。
一旦身怀绝技,就应行走天下。这位先祖小道士也不例外,怀着出家人慈悲天下苍生,解救百姓黎民于水火,斩妖除魔还人间太平的愿望而离家游历天下。
一日,他偶尔遇见有人用邪术荼毒生灵,于是出手斩杀。不料那位邪术者是闯王麾下大将刘飞虎的手下,李如风遭到了刘飞虎的追杀,幸亏在茅山道士辛高阳的帮助下才逃脱。
那个时候,整个河南都已经被闯王李自成实际控制了。等逃到家里的时候,经过紧急的商量,决定听从辛高阳的建议,举家迁往江宁府,江宁通州距离茅山只有几十里远,那里民风纯朴,人心良善,而且当地人大都信奉道教道术,道士在那里很受尊敬。
重要的是那里还未受战火狼烟波及,刘飞虎的势力也只能鞭长莫及,是一个理想的避难地。
关于当时举家迁移的事情,其实后来先祖李如风都详细的记载在了他自己一本见闻录里面,与众多珍贵的祖传道家典籍一起传于后世。非常惋惜的是在后来破四旧时被抄家,所有古籍全部毁于一炬。
后来李辛两家也成了世交,继承了本家道术的接班人总会定期见面交流。这是两家当时就传下来的族规。
说到这里,我暂且小小提一下辛家。辛家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动荡过后所有的道术传承全部都中断了,不过李辛两家的交往并未中断。
在改革开放十多年后,传统意义上的道教道术其实并没有振兴。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心里缺少了信仰,更随着经济的发展,佛教道教已经作为一种产业出现在世人面前。
什么叫产业?就是有出产的事业,有利益的事业,换句话而言,所谓蓬勃发展的宗教事业围绕的核心是经济,是钱。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宗庙道观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世人面前,就像层出不穷的小微企业一般。同时应运而生的是大量不学无术坑蒙拐骗的假和尚假道士。
我说的这个辛家后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叫辛单淳。这个名字跟他的外表可以说配合的天衣无缝。不管是用普通话还是用通州本地话,都是念做心单纯。他外表憨厚,目光慈善,体裁宽大,笑口常开,一望而知就是个仁厚单纯之人。
但是这个世上最了解他的人是我。如果说这个世上还能有一个词形容他的话,贱人这两个实在像是为他量身打造般极度贴切。
刚才我说过,李辛两家到了现代早就不做道术上的交流了,但是世交的情谊依然在,所以经常会走动。我就是在他随长辈来访的时候跟他认识的。
此君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样样溜熟,忽而今天扮作道士,黄冠布袍,宽袖蹁跹,忽而明天又扮成和尚,披上僧衣,肃穆庄严。
一到晚上原形毕露,露出光头,在夜店酒吧通宵鬼混,活脱脱就是一地痞青头。我对于现在社会上的假和尚假道士均怀有鄙视不齿之情,完全由此君而起。
关于这位跟我有着深厚情谊的辛家后人后面还有很多详述,现在先回到我叔公那里。
叔公膝下儿孙满堂,济济一室,但是没有一个继承他的道术。
这都是那个奇怪的年代造成的。动荡时候的破四旧是整个中华民族空前的浩劫,那是当信仰失去理智而且在某一部分心怀叵测之人唆使鼓动下作出的丧心病狂的事,对文化对文明的摧毁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
所以叔公的儿子孙子有从军的,有从商的,也有从政的,却无一人肯学祖传的东西。眼看着千年以来的道术传承就要中断,这让他很着急。
他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一脉,也就是我爷爷的这一支。学道术自然是要从小开始,于是我就走入了他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