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2700000020

第20章 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3)

“之后,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捏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已技穷,无法再战。因此,他赢我输,无权挂褡寄宿,只得离去!”

来僧走后不久,师弟追到大师兄的禅房,问道:“刚才那秃驴躲到哪里去了?”

师兄说道:“我知你已赢他,恭喜师弟了。”

师弟气哼哼地说:“什么也没赢,我要揍他一顿!”

师兄不解地说:“这是怎么回事?”

师弟解释道:“哼!他向我瞧了一眼,接着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睛!我因他是来客,必须礼貌,所以就竖起两指,表示他有两只眼睛,非常幸运。谁知这秃驴无礼,竟然举起三只指头,暗示我们两个人只有三只眼睛!你说气不气人!因此我举起拳头,正要好好揍他一顿,谁知这个软蛋拔脚就向你这边逃来!”

醍醐灌顶

禅法,其实就是用禅之道。懂得了禅法,就会知道,有时一句话或几句话就能胜过别人的千言万语,甚至,有时无声的答复更能体现绝顶的智慧。如果在生活中学会使用禅法,一定会处处遍开智慧之花。

禅机故事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禅师:“担枷带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禅师:“修禅入定者。”

学僧:“学僧根机愚昧,禅师的开示,颠倒难明,恳求禅师还是用简明易晓的言辞开示吧!”

峻极禅师:“所谓恶者,恶不从善。善者,善不从恶。”

学僧如坠云雾中,仍然觉得茫然一片。

良久,峻极禅师问学僧道:“懂了吗?”学僧:“不懂。”

峻极禅师:“行恶者无善念,行善者无恶心,所以说善恶如浮云,无所生也无所灭。”

学僧听了,立刻有所顿悟。

佛学百科

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什么

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皈依法。三宝皈依法是三乘佛教的入门法,也是包罗万象、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的根本法。三乘佛法,归纳成一句话,就是“皈依三宝”。但这个“皈依”并不是初入佛门的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粗浅意义上的皈依,而是指佛法所包括的本源、道路、目标等在内的深层次意义上的思想信念的皈依。所以许多藏传佛教大师曾说:“佛教从入教、发心到成佛的整个儿过程都是皈依。”真正皈依的标准是:诚信三宝,归靠求助三宝,一切思想言行符合佛法的要求,以佛为导师,以圣洁的僧众为修行的榜样。

得遇机缘方能悟道

圆悟克勤大师是宋朝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

一天,克勤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他参访过许多著名禅师,后来投到五祖法演的门下。数年之间,克勤精进不懈,时有所悟,并且将自己所写的诗偈呈法演印证,但师父却始终认为克勤还没有见到自性。

后来,有一位曾在朝廷任职的吏部提刑大人,刚巧辞官返回蜀中,特来向法演问道:“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法演回答说:“提刑大人,你少年时代可曾读过一首艳诗?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后面这两句和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

古时男女授受不亲,一个女子是不能主动对男性表示愉悦之情的,纵然是洞房花烛之夜的新娘子,也不能大声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枯坐洞房、等待夫婿,自不免愁恼之情。她只能频频使唤贴身丫环小玉拿茶倒水的,无非是要引起丈夫的注意,让他知道自己正在房中等待。历代的诸佛祖师就是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众生就是那位感觉迟钝的檀郎。祖师们的语录公案、诸佛的教示言说,就是那频呼小玉的弦外之声。

法演引用这首艳诗,自有其深意。陈提刑听了,心解意会,口中频频称诺,满意地回去了。

克勤刚巧从外面回来,听到这段公案,满脸疑惑地问道:“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

法演回答说:“他识得声音。”

“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

法演知他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

克勤豁然开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正鼓翅引颈高啼,克勤笑道:“这岂不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音’嘛!”于是将自己开悟的心得写成一偈,呈给师父:“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诗意谓悟道如热恋中的情事,只能自证自知,旁人是无法知道个中况味的。悟境言语道断,不立文字,好比少年的风流韵事,如人饮水,只许自知。

法演见了,欣慰万分地说:“见性悟道是历代诸佛祖师们念兹在兹的大事,不是小根劣器的凡夫众生所能造诣的。今天你能和诸佛声气相通,我真为你高兴!”五祖法演于是对蜀中的禅门中年高望重者传出消息说:“我的侍者终于参禅悟道了!”

后来,克勤成了法演最杰出的弟子。

醍醐灌顶

禅学的高深莫测,并不是用语言能解释的清楚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佛祖也只度有缘之人,如果想要透彻的领悟到禅的神秘之处,也非得有一定的机缘才行。有句话说得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得遇机缘,自会醒悟。

禅机故事

南泉斩猫

南泉在弟子面前讲解破像,大家都听不懂。于是他拿了一只猫,两只手拉住猫的腿,问弟子们:“你们听得懂听不懂,听不懂我就把他撕掉!”

众弟子还是听不懂。南泉就当众将猫撕掉了。

大家在惊讶之后,终于悟到,原来一切事情都不要执著于因,不要执著于果。都是心在动而显现出来的。最后大家都超脱因果,破除了对这个像的执著。

佛学百科

大足石窟

大足石窟是我国重要的石窟造像之一,始凿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位于重庆市大足县。经五代至宋达到鼎盛,终成于南宋末期,明、清仅有一些零星雕刻。造像题材广泛,艺术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地方色彩。大足北山主要是唐末、五代、宋的官僚、地主为了祈福而造的像,宝顶山是南宋时密宗教徒赵智凤,为建立传教道场造的像。大足石刻虽然主要是佛教造像,但历代的匠师们却充分发挥了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把他们对美的理想溶化在造像中,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若能忘却生死,定能修成正果

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一位舍卫国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亲近村落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他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使得同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为他感到非常的惋惜。

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去修行。由于断绝了所有的染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进用功之后,这位比丘很快地证得阿罗汉果,具足六种神通。

当初同处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觉得很讶异,为什么一位原本喜爱亲近村落的比丘,一个人到了静处独居修行,竟能这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

为了解除大众的疑惑,佛陀慈悲地开示这位比丘过去世的因缘。佛陀告诉大众,这位比丘不但是今生能够一个人在阿兰若处精进修行,其实,在过去生中就已经是如此修行。在过去久远劫时,有一位仙人独自在山林间精勤修道,仙人平日以山中所生长的蔬果来维持自己的色身,由于日夜精进不懈,感得山中的一只小兔子前来护持。

过了数年,仙人所居的山林遇到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大旱灾,山中所有的树木花果逐渐干枯,仙人平日赖以维生的食物也就开始缺乏,因此仙人动了念头,想要离开这多年来精勤办道的处所,到村落去乞食。

护持仙人用功的兔子请求仙人不要离开,继续留在山中修行,并接受自己的供养。为了使仙人能够安住于山中用功,兔子开始负起供养仙人食物的大任,但是在大旱当前的山里,实在很难找到可以供养仙人的蔬果,但兔子一心为了使仙人能够不因饮食的困乏,而中断数年来的修行,于是决定以自己的身体来供养仙人。

兔子做了这样的决定之后,捡拾了许多柴火,回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就在柴火燃烧旺盛之际,兔子义无反顾地投入火中,以自己的肉身供养仙人。仙人见到兔子投身火中,以身体来供养自己,当下反省思维:这只兔子平时就在身边守护着自己的修行,而今天又为了自己而投身火中,这样为法忘身的精神,就如同菩萨为了众生,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而毫无怨言。

同类推荐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 还记得一起疯狂的那年吗

    还记得一起疯狂的那年吗

    还记得吗?亲爱的,我们一起疯狂过的那些年。承蒙时光不弃,你我不离。
  • 神的妄想国

    神的妄想国

    起源树上的妄想国,我们的故事从意识海开始。现实与梦想不符,那就改变现实!以自在永恒之名,吾必粉粹万物,再造乾坤!荒芜虫族、深渊恶魔、异形古圣、混沌邪神、高等灵族、不朽神民……,无数的伟岸存在站在方宁的对面,他的敌人是整个宇宙。而他无所畏惧。QQ群(596312448)有兴趣的书友加一下,探讨剧情。
  • 杂感随录

    杂感随录

    发生在平常生活里的那些简单事情。像森林里的一汪泉水,细细涌流。
  • 唐僧回忆录

    唐僧回忆录

    我叫唐僧,在几个月前,我被一个长相粗鄙的人带走,紧接着接二连三的怪事开始接踵而至……我以为自己聪慧无双,却不料被沦为了斗争的机器,我被一个爱上我的国王关进了动物的世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跟一只屎壳螂产生交际……
  • 突然的一天

    突然的一天

    一切都结束的那一天,人性再也没有了善良的一面。。在那之后,整个世界几乎都被他们占领了,如果被他们咬了,抓了,我们也会变成他们的一员。。我们只有逃,逃,逃……就算前面没有路,我们也一定要杀出一条路逃出去。。。即使已经没有了国家,没了社会,甚至,没了家庭,但,我们是兄弟,就算再怎么样我们也一定会走到最后,直到倒下来为止。
  • 美女总裁护卫

    美女总裁护卫

    修魔族圣典灭该杀之人美女总裁呆萌可爱血族妹子妖娆魅惑僵尸女神......统统倒扑奈何白修心中只有小师妹看他如何逆天改命,为师尊复仇
  • 投资大师经典智慧全集

    投资大师经典智慧全集

    本书用故事形式讲述了格雷厄姆、费雪、巴菲特、彼得林奇、罗杰斯、索罗斯等十几位世界级价值投资大师们各自不同的价值投资理念、风格以及投资策略,书中还收录了投资大师们的价值投资语录。
  • 异界之魔兽商店

    异界之魔兽商店

    海族首领:“人类,来我们海洋,我们这里有大量海洋魔兽。”兽族首领:“来我们这,我们用烤肉招待你。”天使:“神说您的商店不错,邀请您来我们天空之城。”恶魔:“喂,我们老大让你来我们深渊一趟。”魔兽:“他是个魔鬼,魔鬼啊。”叶凡:“你说啥,帝国想让我帮助他们打仗。不行,不行,我只想当个商人。”叶凡误入异界,得到了一个专门卖魔兽的商店。在这个混乱危险的异界中,且看叶凡是如何开创最大最全的魔兽商店。
  • 滇游日记

    滇游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蛊毒邪女:夫君别想跑

    蛊毒邪女:夫君别想跑

    武尊时代,五毒盛家本脉家主惨遭自己兄长陷害,一夜覆灭。盛家嫡小姐,嫡小七虽无法修炼的废物,但人人皆知,盛家谁不把嫡小七当手中宝,心头肉,富享繁华不幸在盛家变乱之中苟活,成了低贱的赎罪奴,承受着毒打和骂名,承受着一切非人类的待遇。含冤而死七星九转之日,蛊毒杀手看着图就穿越了?用不用这么坑?再睁眼,已不是原来懦弱无能嫡小七。盛家你们给老娘我洗干净脖子等着!锋芒毕露,五毒执手,敢问天下谁是霸主!废物?那又如何!看我不逆了这天!改了这命!灵力?炼丹?神兽?异火?她样样都有!强者之路,挡我路者?不好意思,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