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野之间,有一条宽广的官道延伸向前。官道旁,坐落着一座茶肆,背靠青山,面朝碧野,书着“大碗茶”的淡青色招财幡在二月的春风里摇头晃脑。
李知己没有想到,在这小小的路边茶肆中,竟能喝到这般可口的茶。一般少年人是不爱喝茶的,他们愿意喝酒,觥筹交错,一醉方休,喝的是豪气,图的是热闹。
李知己却喜欢喝茶。这大概也是受了老道士的影响。
这家普通茶肆里的茶很合
李知己的胃口,旁人煮茶都是用一个雕花刻纹的茶杯,这里却是一个粗瓷大碗,碗里渐近碗沿的茶水色泽青碧,瞧着令人可喜,饮一口后,有一股甘香弥留于唇齿之间。
茶肆掌柜的看上去已到了不惑之年,一脸和气,而且大概是见多识广的缘故,十分健谈,正在与另一桌喝茶的客人口若悬河般的谈古论今。
那上茶的伙计还只二十余岁,可能是跟着掌柜的久了,也学会了自家掌柜的“铁嘴功”,虽然还没有那么出神入化,也有六七分火候了。
茶肆虽小,却很整洁,四周墙壁之上,有过往行人留下的笔墨。
李知己饶有兴致的逐一望了过去,墙上的诗文大都是引用的古今文人的,有的是思家思乡的,有的是被贬谪的官员发的牢骚,还有那么几行大字,歪歪扭扭写着“王大公子到此一游”此类的话语。
蓦然间,他就望见了那么一首诗,然后,他的眼睛就亮了: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壮骨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眼习习清风生。
登仙台,在何处?吾乘此清风欲归去。
那字形体清瘦,潇洒不群,有种出淤泥而不染之感,那诗文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但是,这都不是李知己眼前一亮的原因。
当他看见这首诗的时候,眼前真的亮了,只不过那道光芒稍纵即逝,所以没有人注意到。
他之所以眼前一亮,是因为他从这首书于一座简陋茶肆墙壁上的诗中,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
下山前,老道士对他如是说:“山下的世界太复杂,你必须要有一双慧眼,才不会那么容易被骗!”
他问:“什么是慧眼?”
老道士想了想,跟他解释道:“简单的来说,就是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那岂不是很有用?”
“嗯!”老道士点了点头。
“能练成吗?”
“能!”
他之所以能发现那其中的异常,就是因为,他练过慧眼。虽然只到第二层,但是,足够他发现这其中的不同。
李知己站起身来,走到了墙壁前面,细细打量着那幅字。
墨迹已经变淡,有些陈旧,想来写了已经有几年时间了。
整幅字书写下来没有丝毫停滞,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李知己盯着墙壁看了半晌,眼前的字里行间,开始浮现出朵朵青莲,青莲之间,有剑影,有剑光,有剑气。
他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小哥很喜欢这首诗?”一道声音在李知己耳畔响起,将他拉回到了现实之中。他回头看去,一脸和气的掌柜的正望着自己。
李知己笑着点了点头,有些好奇的问道:“掌柜大叔可认识写诗之人?”
掌柜的想了想,回忆道:“那是几年前,有一个青衣书生从这里路过,我就请他喝茶,记得当时他喝了三碗,然后就写下了这首诗,说是可保我这茶肆三年平安!”说到此处,他猛然一拍脑袋:“今年正是第三年!”
李知己想了想,道:“掌柜大叔,我想好好看看这首诗,能不能麻烦您帮我守着,不要让旁人打扰我?”
掌柜的打量了几眼面前的少年,心中恍然:对方肯定是外出游历的学子,见着这难得一见的佳作,想要好好揣摩一番。他这一辈子没摸过几本书,却很佩服那些勤奋的读书种子,于是慷慨答应。
李知己向掌柜的道了声谢,然后重新走到了墙壁之前。他伸出手,贴在墙面上,开始摩挲着那一幅字。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字,从第一个字“一”开始,指尖触着有些清凉的墙面,一笔一划,他开始描摹。
他的速度很慢,每一笔每一划,他都仿佛花了很大的力气,有时候,他还会停下来,久久出神,然后才开始继续描摹。
近三个个时辰下来,他终于写完了一遍,就在掌柜的以为他要停下的时候,他又开始了第二遍的描摹。
第二遍,他的速度比起上次快了很多,用了两个时辰。
此时,已是黄昏,天边斜阳透过窗户映在少年的脸上,眉眼之间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只是少年却恍若未觉。
掌柜的突然之间有些佩服这个少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从心底里涌起一股佩服之情。
少年写完了第二遍,仍然没有停下,开始描摹第三遍。
斜阳全部落下,夜色开始笼罩大地,那少年依然站在墙壁前,只是闭上了眼睛,任凭手指在墙壁上游走。掌柜的好心的在屋内点上了一根蜡烛,随后又觉着不太明亮,于是又点上了一根,然后就同伙计去旁边的房内睡了。
烛火摇曳中,少年还在描摹。
到了第七遍的时候,他的眼中,开始有青莲缓缓绽放,一朵,两朵,三朵……
他周身三尺之内,有剑气纵横,剑意森然。
不知不觉中,一夜已过,黑暗为光明所驱散,又是新的一天。
当掌柜的回到茶肆的时候,发现少年还站在墙壁前面,两根蜡烛已经燃尽,他本想叫一下那个少年郎,但想起昨天他说的话,他便又作罢,招呼伙计,开始煮茶。
今天的天气不怎么好,天色朦朦胧胧的,还飘着阵阵毛毛细雨。
这种天气,想来没有什么生意,幸好掌柜的体胖心宽,也不以为意。相反,他有些担心那个少年郎:一晚上过去了,没吃没睡,瞧着有些文弱的身体,吃得消吗?
李知己根本不知道自己站了多久,也不知道已经描摹了多少遍,他只知道,面前的七十六个字,早已不是字,每一划中,都有一朵青莲,青莲朵朵,化作海洋。
将近午时,他终于回过神来,手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因为站立太久的缘故,他腿脚有些僵硬,因为一宿没睡的缘故,他面容有些憔悴。
但是,他的一双眼睛,却非常明亮,神采逼人,仿佛夜空中最亮的两颗星星。
他迈开脚步,稍微活动了一下,片刻后,终于四肢不再僵硬,于是,他寻了个就近的桌子坐下。
掌柜的见他终于回过神来,连忙快步走过来,关切问道:“少年郎,怎么样?”
李知己笑着摇了摇头,示意并无大碍。
“你这少年郎真是奇怪,我活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看到你这么死磕的,不过说回来,读书还就得有这么一股子劲,这才能成才。一宿下来有收获吗?”
李知己点了点头:“收获很多,多谢掌柜大叔了!”
掌柜的哈哈一笑:“就冲你这句‘掌柜大叔’,我也要帮你,饿了吧?先吃点东西?”
李知己点了点头,接过伙计端来的小米粥,碗面上冒着热气,白粥上,堆着几勺子咸菜,看着很诱人。
一口热粥入胃,随后一阵暖流涌遍全身,他觉得很是舒服。就在这个时候,一道白色人影进了茶肆。
李知己抬手望去。然后,他就看见了前日里见过的白衣少年。
一曲清歌满樽酒,
人生何处不相逢。
李知己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再次遇见那位白衣悬刀的少年。
只不过此刻他碗中的,不是酒,而是热气腾腾的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