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投票的亲,虽然书还没签约,我还是会继续写。每一张推荐票,每一个收藏,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经历了刚刚的试验,凌寒便知道,这狂煞迷烟,对精神有着疯狂的刺激作用,兀突武没有虚漠之图镇压心神,是不能服用的。一旦贸然吸食,很有可能精神错乱,变成一个怪物。
这狂煞迷雾除了练功之外,应该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凌寒取出来一个小葫芦,想办法把剩下的狂煞迷雾全都储存了起来。那小葫芦原本是用来储存液体的,凌寒身上没有储存气体的容器,只能将就着用这个。
凌寒知道仙道门派,有很多特殊的储物灵器,不管是存狂煞迷烟还是藏人都可以。只可惜这样的储物法器,他暂时还没有。太玄金羽,按理来说必然是有这个功能的。奈何他现在实力有限,对于太玄金羽的诸多妙用,还无法发挥。
此时离天亮还有好几个时辰,凌寒想了一想,决定利用这剩下几个时辰的时间,修炼一下早已荒废多时的道术。把道术提升上去之后,说不定能发掘出太玄金羽的更多妙用。
并且,太玄金羽吸收到的这些天材地宝,其实大多是纯粹的天地能量显化而成,只有用道家的术法,才能将其作用发挥至最大。比如那离火之精,狂煞迷雾等,直接服用,其实有些暴殄天物,把它们炼入法器之内,长期发挥作用,才是最佳的办法。
道术的修炼,跟武术一样,也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之内,又有九重境界。第一个等级,称为慑神,指精神力能够影响到其他的心神、意志。达到了这个等级的修士,称为仙士,共分九重境界。境界越高,就意味着对其他精神力的影响越强。
在此之前,凌寒修炼一品天阶法术天柱锁神诀,达到了仙士第二重的境界,能够以精神力显化为二重天柱山,对他人的精神造成威压。
不过因为他资质有限,法力不纯,这第二重的天柱慑神法力,只能影响到普通人。只要修炼到了武士境界,气血旺盛,精神强大的人,都影响不了。因而在实战之中,这天柱锁神诀所能发挥的影响微乎其微。
凌寒自知没有天赋,后来干脆放弃了这道术的修炼。如今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道术,是还保持在仙士二重,还是早已退化为普通人。
在重修天柱锁神诀前,凌寒先将太玄金羽背面的太玄逍遥诀看了一遍,以便看看这法诀之中,是不是有更高级的修炼之法。要知道,这太玄逍遥诀配合虚漠之图,乃是修炼精神力的无上法诀。
在太玄逍遥诀的开篇,逍遥道创派祖师说,太玄逍遥诀,乃一切道术之根本,并且讲了一番洋洋洒洒的道理。
接下来的一章,论述了什么是道术?在逍遥道创派祖师看来,所谓道术,简而言之,便是先求道,后求术,以道御术,是为道术。
接下来,还有九章的内容,论述了道的九个境界,每一个境界,都以一章的篇幅来论述。
这九个境界,分别是乘正、穷变、物化、莫伤、妙道、天地并生、万物为一、无为、逍遥。
有了这九个境界之后,按理来说,便是如何一步步修炼,以及如何使用法术了。然而太玄逍遥诀的内容,却到此戛然而止,创派祖师只留了几句话,其大概意思是:
修道之途,道为本,术为末。道为尊,术为卑。悟道而至逍遥九变,则可无视天下任何法术。而天下修道之人,大多专注于术,而无视道之精髓,以至于术数驳杂,近乎无穷。
对于这些变化万端的各类法术,除了有几项法术接近于到达了道的精髓之外,其他的他认为都是低微之技,根本就不屑于去记载研究,所以也就不一一展开论述了。
也就是说,这太玄逍遥诀,告诉了他逍遥道的九大境界,逍遥九变。只要修炼至第九变逍遥之境,便可无视天下任何法术。不过,如何修炼到这样的境界,开创逍遥道的祖师爷认为这些都落入了术的范畴,都是微末之技,因此没有记载和论述。
认真看完这太玄逍遥诀,凌寒不由又低低咒骂了一声,同时嘴角浮现一丝会心的笑意。跟太玄金身诀只讲究力量,不讲究功法一样。这太玄逍遥诀,也是只讲究道,对于具体的术,则是不屑于论及。
因为已经有了修炼太玄金身诀的经验,凌寒也不必费心再把太玄逍遥诀再看几遍以找出修炼之法。他盘腿坐入床上,双手结出天柱锁神印,心神入定,进入虚漠之野的玄妙空间,直接开始练习天柱锁神诀。
天柱锁神诀,乃是在心中观想天柱之山,将精神幻化成天柱之山的模样,以此淬炼精神。对敌之时,同样是以精神显化的天柱之山,给敌人的精神以强烈的威压。
修炼到第九重时,可以显化为九重天柱山,能够将精神力不强的人一下压昏过去,甚至能令其陷入长期的噩梦,乃至精神始终受到强大压迫无法化解,最后神经错乱而死。
这道法之中,详细描述了如何观想天柱山的方法。以往凌寒依照道法修炼,总是不得要领。观想出来的天柱山,要不残缺不全,要不没有一丝山岳沉着之气,根本就无法给敌人造成压迫。
凌寒心神沉入虚漠空间,精神力依照法诀而动,一下子,便显化为巍峨高耸的天柱山,世间一切,仿佛都匍匐在了脚下。随着神念再一动,一重天柱山上,陡然又生出一重山岳来,精神瞬息之间拔高一倍有余,世间一切,更为渺小,简直不值一提。
以往,这将是他所能达到的极限,再往上,精神力就会支撑不了,山岳会崩塌,乃至直接崩溃掉,然后好几天都会萎靡不振。反复几次之后,精神之中,就会生出一个障碍,总是会担心再往上修炼会崩溃掉,最后就无法再有寸进,永远只能停留在这个级别了。
这一次,精神位于虚漠空间内,凌寒却是感觉异常之淡定与平和,心中无忧无惧。他依照着天柱锁神诀的法诀,精神力再度显化,与二重山上,又生出一重山来。来到三重天柱之巅后,眼前景色一变,但见周围一片虚空,头顶阴云密布,周围罡风阵阵,寒意深沉如水,一股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油然而生。
按照法诀所载,这是精神力不足时所显化出的景象。在这副景象中坚持,就能淬炼提高精神力。
凌寒在这里支撑了一会,感觉头顶阴云,越来越重,罡风越来越强,仿佛要把自己给吹散了一般。同时那种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如浮萍一般漂浮空中的感觉,也让他心生孤寂,迫切想要找个踏实一点的地方安顿下来。
就在凌寒就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一股群山挺拔、山河壮丽之意,陡然汇入神念之中,令得精神力极度加强。阴沉的乌云,开始散去。凌厉的罡风,变的温暖而轻柔。原本孤寂而空虚的神念,一下子变的豪情满怀,试图要再迈上更高的巅峰,去看那未曾有人看过的风景。
凌寒心中一诧,旋即明白,是太玄金羽,直接吸收了周围的天地山川壮美之气汇入他精神之中,令得他的精神力,有了急剧的增长。
而且,精神力的属性,随着这些山川壮美之气的加入,也逐渐发生变化。他观想出来的山岳,不再完全是功法中所描绘的天柱山,而是各种秀美山川的形态,都显现了一些出来。
在太玄金羽支撑之下,凌寒又观想出一重山岳,进入天柱锁神诀第四重的境界。这里更为高旷空远,罡风猛烈,头顶黑云密集,离脑顶只有几尺的距离,如天花板一般压迫下来,令人精神意念受到极强的压迫。
随着山川壮美之气的不断汇入,头顶黑云,被不断抬升,激烈的罡风,也越来越难以吹动精神本体。到后来,逐渐有了一种巍峨高山,顶天立地,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意境在其中。凌寒知道,这是天柱锁神诀第四层也将要全部炼成的迹象。
如此过了数个时辰,离冲破第四层的迷障,尚有一段距离,头顶黑云,并无法全部扫尽。不过凌宇的精神,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一层的环境,这也就意味着,他仙士第四层的境界,已经非常稳固。
在感觉到从外面吸收的山川壮美之气越来越薄弱后,凌寒一步步化解掉显化的天柱山脉,最后显出精神本体,退出虚漠空间,重新回到房间之内。
这一番修炼,他直接从仙士第二重,修炼到了第四重的境界。同时,对于逍遥九变中的第一变,乘正,他也有了一些理解。
所谓乘正,乃是乘天地之正气。山川壮美之气,正是天地正气的一种。在催动天柱锁神诀的时候,太玄金羽,便可吸收附近的山川壮美之气,汇入神念之中。这极大地增加了凌寒的精神力。
更重要的,山川壮美之气,还改造了他精神力的属性,让他的精神,也带上了一种天下山川至高至大、令人高山仰止的感觉。这正是逍遥九变中所讲的,精神本质的改变,是任何术法的力量都无法比拟的。
其他人修炼这天柱锁神诀,是以自身精神,显化为天柱之山。而凌寒,则是集天下山川壮美灵秀之气,以此充实精神,转化为法力施展。只要吸收了足够的山川之气,不止是巍峨的天柱山,险峻的西华山,灵秀的飞庐山等,均可化为己用。
经过这番修炼,凌寒对于逍遥九变中的乘正,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些感悟,已经跨入这个修行的门槛。其他修道人,是以神化山,而逍遥九变,乃是以山入神,如此一看,其间差距,确实是判若云泥。
“此处并非山川灵秀之地,因而吸收到的山川之气,终归是有限,其品质,也并不高。要是真正到了道门福地所在的灵山、仙山,那时在运转精神,不知是怎样的收获,只怕连续突破四五层境界都有可能。而且天地正气,并非只有山川之气一种。我要真正修成乘正的境界,恐怕还得多修炼一些其他的法诀,以此来淬炼精神才是。”此时已到鸡鸣之时,凌寒盘坐歇息一会,温养精神体力,在心中暗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