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一年走动下来,这个长长人与战友妹妹讲话都很投机。一次,再去看望他们父母时,突然向二老提出:“能否把这妹妹嫁给我,这样我就能成为您们的半子了。”二老没准备,先是一惊,后来就说:“让我们商量一下,再告诉你。”就这样等女儿回来,把这长长人提亲的事,告诉了女儿。女儿一听,一下子脸都红了,父母看到,知道女儿是喜欢的。
等下次长长人再来时,说告诉他,同意这门婚事。长长人听了很高兴,但他说:“我要亲自问妹妹,要她亲口答应,才算。”
隔天,长长人就去妹妹的学校,很远路等着,到放学时妹妹做到拐弯处,他才出现。实际,这妹妹早就看到了。因为她父母已经告诉她,要亲自决定,她心里有数。这妹妹见到他,一直低着头,等着这位哥哥开口。长长人也知道只有自己开口,才能有明确的答案。他就开口直说:“妹妹,我喜欢您,不是单是为了您哥哥。我是真心喜欢您,您喜欢我这个残疾人吗?”
这句话一讲,这妹妹脸上象开了花一样,腓红腓红的。就轻轻地说:“这样,哥哥您又增加麻烦了?”长长人忙说:“只要您妹妹喜欢,我再累也高兴!”“那就讲好了,我让家里来提亲。办事等到您毕业后安排好了”。两人一面说,妹妹还是一直笑,很快就要到她家了。两人分手后,长长人就骑上自行车,这是他所有的复员费买的,就可不乘船也能回家了。
回到家里,长长人就把向妹妹求婚告诉父母,家里都同意。过了几天,长长人的父母带了礼物,到这妹妹家去提亲,双方父母都很高兴。就等女儿毕业后,就办婚事。
这个长长人的学名叫锦龙。他姓耿,父亲叫耿勤根。锦龙下面还有个弟弟叫锦富。妹妹叫秀英。她母亲也是从外乡嫁过来的,是位治家能手,能养蚕、织丝绸和绣花,家里生活安稳,全靠这位能人的安排。
锦龙的父亲为人也与他姓一样,很耿直。为人热心,愿意帮人,所以,这村长就请他来当。实际,他在村里是少数姓,只有他们一家。而勤根所做的事,都使全村人心服。
这次他儿子——锦龙,负伤回来,不去县里做干部,而是,回到这小村里与大家一起劳动。特别,这次又娶了牺牲战友的妹妹做老婆,要成为这战友家的“半子”。尽管锦龙多次说明,是他喜欢这个妹妹,而主动追求她的,她肯嫁我,是自己的幸福。但村里老人还是竖起大姆指。
锦龙虽现在负伤变成了独眼龙,但他眼力集中,确实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妹妹。这妹妹的学名娟芳,姓也是大姓,姓张。这张绢芳,是位绝聪明好学,而且吃苦耐劳,为人善良与未来的婆婆是一对好当家。
独眼锦龙心里最有数了。就是第一天去战友家时,他情不自禁地跪在地上。当时情景,都哭成一团,都忘了锦龙还跪在地上。这时,就是这满眼泪花的妹妹,亲自扶起这位哥哥,在这一刹那,二人无意都电到了。后来,这妹妹送锦龙到村口,锦龙朝前走几步,再回头时,与还等在村口的妹妹三目相对,锦龙的心又电到了。
这样,有事无事锦龙总去看这家人,实际上,他就是想去看这位妹妹。虽大胆向她父母提出婚事,但怕这妹妹认为是对她们家的怜悯,所以,一定要当面向她求婚,在她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才能结成良缘。
实情等到结婚时,这娟芳躺在锦龙怀里时,说出真情,与锦龙完全相同。这真是天生一对,地成一双。
自两亲家确定婚事后,这娟芳就随着锦龙来到这桃花沟,凡见过的人,无论老幼都非常喜欢这个娟芳。
在当时,物质条件有限。娟芳家里给她办了一台缝纫机做嫁妆。到结婚那一天,锦龙亲自用船去接新娘,在这小村街上举办长桌宴,每家每户各尽所能,拿出各种自己饲养的鸡鸭鱼肉,杀猪宰羊,在这条青石块铺地长街上,每家都拿出桌子板凳碗筷杯子。这场婚宴成为全村同庆,能赶回来的村里人,都来参加这场难得的婚礼。
新郎、新娘先向村里的长辈行礼,善后再向父母和岳父母行礼。等吃完酒,月亮已经高挂空中,今天月光分外的明,照到长街上每个人红通通的脸。
新房就在长街上,房里也用红纸剪好喜字贴满所有的家具和嫁妆上。等大家闹完新房,夜已经深了,镇上来吃酒的客人,回不去的,就分住在各家空房里。
长街上安静下来了,大家都分散回家睡了。只有新郎与新娘在新房里,相互对视着,新娘还在微笑看着龙哥。锦龙看到新娘红红的脸,真想上去抱住她,但怕新婚夜,有人冒出来闹房,也只好对着新娘笑着。直到锦龙母亲来告知,人都走了,你们也睡吧!这时,这对新人,就和衣而睡。
没有多久,公鸡报晓,他们两人从睡梦中醒来。清洗一下,就去见父母,和过夜的亲戚一起吃好早点,他们两人就叫船,把镇上的人送回去。回来又去道谢昨晚帮忙的人,好在同村人都兴高采烈,当做自己家办喜事一样。
第二天,晚上父母叫他们早些睡,这时,这对新人才有了自己的空间。第一次二人睡在一个被窝里,从不自然,到互诉衷肠。
娟芳躺在锦龙的怀里,两人谈着如何相互的爱慕。锦龙紧抱充满青春活力新娘身体,嘴变得更笨拙了,说不出一句完整理的话,有时眼中流露出激动的泪花,看着心爱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