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木山位于华夏巴蜀一带(今四川),李白有诗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蜀山多奇伟,蜀道难行。也有巴山蜀水一说,既有山清水秀,自当人杰地灵。又有先贤言:“泱泱岷江,峨峨蜀山,唯蜀有才,奇魂磊落。(注释1)”
巴蜀山川林立,江河纵横。星列许多道观佛堂,教派庵院,引得世人多有想象与向往。许多人认为蜀山乃是修仙圣地,甚至还拍了一些诸如《蜀山仙侠传》之类的影视作品,然而,从无有人得见仙侠真容。特别是伴随着科技大爆炸的来临,老树必有根,凡事必有因,一切事物皆有科学来解释,蜀山修仙一说便成了笑谈。
李不亏虽是7岁的孩子,但2岁识字,3岁读书。书读的不如那些擎世大儒多,却也知道,修仙乃是人们向往美好而想象出来的事物。诸如《蜀山仙侠传》之类的图文书籍,闲时看看便可,当不得真。幸好李望岳虽是传统文人,却不会默守陈规,并不限制李不亏“课余”时候读写杂学佚书。
然而,现在他正乘云飞行,这令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认知。他总结道:“不闻其声,不见其形,勿使人言,勿使人垢。凡是当真便真,当假便假,既不曾亲见亲闻,便真假参半,不可妄下论断。”虽是少年言老道,却也有些道理。
飞行半日,五人行至一座大山前。山高万仞,下临幽湖,刀削斧凿,壁立挺直。行至石壁前,宋师兄一手捏决开口高声吟道:“潭水无源总不竭,浮石无根永不落。待到天路从中开,一曲送我上瑶台。”
湖面荡起烟波,迎着骄阳烈日,射出一道七色彩虹。稍时烟消雾收,一山峡显现在眼前。高处看,山峡两壁齐整,似人一剑劈成了两半。山峡尽头石壁上,有一排六个吐水石虎头,挂于高空吐水成瀑,那总不竭的潭水便拜它所赐。石虎之上有一浮石,乳白似玉,无根不落。其上有迎客台,台上有一道迎客门,门左右两边分别写着:“天音修身,黄丹问道”,横批大门匾额上书“妙木门”,再进里便是迎客门房。
五人飞降在迎客台,自有守门弟子前来接引。那师兄同王夫人(司徒梦)告罪一声,便通报师尊去了,那师妹留下相陪。司徒梦一路乘风来,又见喝山开路的奇景,太过出人意料,便有些沉默。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两个小孩并没多少惊讶。王盈盈盯着石台上一架石琴仔细端详,李不亏饱览群山景光。
只见天际边,天蓝如洗,云白如棉,日明而不烈。远山青翠,有鹤舞鹰扬,真是好一处仙人福地。李不亏对美景并无多少留恋,赞了声“好景致”,孩童的心思便又转到了浮石上:为何会有浮石无根不落?来时看的清楚,这浮石确实四周无依靠,既无柱石撑举,又无金链拉扶,怎么会不落呢?
稍时,那师兄随一女子归来,这女子司徒梦曾见过一面,便是取走“七宝玉葫芦”的薛真人。但见这女子,年约四十,身着白色长裙,手持翠绿玉笛,面带微笑,令人亲近。虽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想见她年轻时候定是出色的美丽女子。司徒梦初见薛真人时候,她便是这个模样,一别七年,自己已经由一个初为人妻为人母的小女子成长为端庄人妇,而薛真人却越发显得年轻起来,难不成,这就是修仙的好处?
见礼过后,薛真人邀请王夫人(司徒梦)到玉竹峰休息一晚,明日再令人送回临江。玉竹峰上全是修行的女弟子,不准成年男子在此留宿,李不亏年纪幼小,不在此列,便随司徒梦一同前往。
一众乘云而往,山高目不尽,云深不知处。也不知道转了几个山头,众人到了地方。满目各色竹子,黄、绿、蓝、紫、黑,色彩纷呈。高矮粗细不等,应有尽有。偶然可见低矮雀树和吐香的紫花树。
门前一道青石路,光洁如洗,棱角圆润,也不知道铺就了多少岁月。路尽头有一院门,门头上写“翠留客”三字,此处是玉竹峰的客院。小院不大,中有假山石桌石凳,几簇翠竹,一颗紫花树。房内布置精细古色古味,内有金炉焚香,闻之沁人心脾。
兴许是到了这仙家福地,有所触动,夜间休息时,李不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海边有一块礁石,生有九窍玲珑,通体莹白如玉。白昼吸食金乌阳精,夜晚收取蟾宫光华,暮光晨曦间又有甘露浇灌,渐渐生出了神智。不亏梦里边总以为自己就是那块石头,迎朝阳,送晚霞,临海听涛,海风拂面,竟是说不出的宁静悠远。
忽然有一日,一女子前来,拥石而泣道:“尝听人言,九窍玲珑石颇有灵性,生有九窍,风过成九律,可通晓天象。日前老父出海未归,如果你有灵性,还请告知,近日可有疾风骤雨?”
石头看出来了,这女子乃是急病乱投医。如果听风穿石之声可辩天象,那他老父如何不来试试?但见女子哭的伤心,便发出了“唔唔”(无,无)之声,女子感谢而去。
是夜,石头隔海望见一艘小渔船,许是弄错了方向,绕远岸转了一圈又要返回深海。石头想起了女子的哭语,可能是她老父在海中迷失了方向,好不容易今夜临近了岸边,若不能令他知晓,明早又要飘到大海深处去。
石头迸发了周身所有精华,一道光柱划破夜空,直刺苍穹。当老渔夫上岸后,石头已没了知觉。它自是不知道,次日里,老渔夫携女前来拜谢,那女子感谢道:“感恩深切,必有回报。”
翌日清晨,李不亏醒来。照常理,夜里做了一夜的梦,且还记忆犹新,定会精神昏沉半天。但这次不同,不亏感觉神清气爽,一身轻松写意。他甚至还在留恋梦中,石头最后救人时刻,迸发周身精华所绽放的光华。那光华就是夜空下的明灯,炽烈夺目,无可明灭。
今日王盈盈便要正式拜师入门,司徒梦与李不亏也要被送回临江。母女叔侄告别,薛真人也在旁边。司徒梦趁机问道:“可否留不亏也在此修行?”薛真人坦言无心再多收弟子,可带去其他师兄姐弟瞧瞧。
薛真人带着两个孩子去金顶殿,路遇望川峰主乾真人,便相谈几句。乾真人笑问:“这女娃便是师妹新收的弟子?”
薛真人道:“正是此女。”
乾真人瞧上一瞧道:“冰肌玉骨,灵气充盈,很不错的孩子。”
薛真人道:“还相烦师兄瞧个仔细。”
这乾真人除却音律,最爱占卦问卜观星看相,且有相当的造诣。他仔细看了王盈盈几眼,掐指推算道:“三奇月,八门生。六甲隐,六仪合。八神助,九星明。天时、地利、人和、神助、格局皆是上上之选。灵气充盈,气运昌鸿,恭喜师妹得此佳徒,未来可期啊!。”
薛真人笑道:“多谢师兄吉言。”
乾真人假嗔道:“什么多谢吉言?到像是江湖中的算命骗子,师兄所言可是实话,有黄老先生的奇门遁甲为证。”
薛真人笑言称谢。
待乾真人问起李不亏,薛真人道明身份来意,并相问,可有意愿收徒?
见乾真人瞧来,李不亏上前行礼问好。乾真人问些诸如“年长几岁?”“可曾读书?”等问题,李不亏一一应答,举止得体,应对有序。乾真人笑容更甚,薛真人也听得高兴。眼见便要成就一段佳话,那料到峰回路转,终也没成。
乾真人问李不亏生辰八字,李不亏答不上来。这却难不倒乾真人,他有摸骨断岁的本领,在李不亏身上一番拿捏之后,乾真人开始掐指推算。那知越算,面上笑容越少,待到最后,只是云淡风轻地道:“谢师妹好意,近日将潜心修行琴音,并无收徒之心。”
薛真人听了道声再会,便令着两童返回了翠留客院,并无再上金顶殿。
李不亏虽然年幼,却也知晓,恐怕是推算出了自己的前程不明,或潜力差,因此才不被收留。他却不知,不是前程不明,也不是潜力差,而是差的太远,差的惊天动地,鬼哭神嚎。神仙都架不住的霉运。
薛真人令人送回了司徒梦和李不亏,并隐约提醒司徒梦,最好让李不亏返回李家,不要再由王家带养。等送走两人,薛真人去了一趟望川峰。
乾真人道:“我从没见过这么差的命数,三奇日,八门闭。六甲冲六仪,六仪乱不合。八神助凶恶,九星连斗射。天时、地利、人和、神助、格局皆是格格不入,连下下运都算不上。这却如何收得为徒?”薛真人不再多言,即便离去。
他们都没明言或是没想到的是,李不亏能够平安且顺利地长到7岁,便是有王盈盈的好运在帮衬着,现在李不亏身边没了好运符,却不知命运将会如何了?
司徒梦带李不亏返回家中,并无提起此事。这是她从小养大的孩子,如何舍得撵回去?而王家情形果然急转直下,不多久便变卖了大庄园,遣散了用人杂役,过上了小户人家的平淡生活。司徒梦自始至终没有提过薛真人给她的建议。
最让李不亏心绪悲恸的是,养育他七载的爷爷久病成疾,不久也魂归他乡。
深秋月影斑驳,寒风吹落黄叶。李不亏站在王家后院荷塘边,眼见雨打残荷,久久不能言语。日前听得婶娘(司徒梦)娘家人来言,说是薛真人捎来的戒句,虽然模糊不清,却也想了个大概——自己命不好,会累及亲友一同受难。李不亏本是不信命运之说,然而修仙都能为真,命运之说,也不敢断然否定。
李不亏不敢拿亲人来赌命,他决定要离家出走。
注释1:这是孙中山先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