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右丞相与夏后氏商议准备使施勤王计划,洪桐氏的洪启英奉命悄悄潜行直奔禁卫军的大营而去。而此事的主角太子履辛听了帝发所说要罢黜太子之位的时候,心中五味杂陈,他为夏朝付出了那么多,到最后却被帝发无情的给废黜了王位,虽然他有错但也已经悔改,“不是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吗?为何父王不肯给自己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履辛在心中哀嚎道。
太子履辛始终认为自己在帝发的心中的地位的不可替代的,只有自己最适合,在将来职掌朝纲。因为帝发这里子嗣就两位,靠履癸?他虽然聪慧机智但是身上戾气太过强胜,不适合担任皇储,何况他自小被送往祭坛居住,以洗涤他身上的戾气,远离朝政毫无威胁。
然而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直视为毫无威胁的履癸这几年的表现愈发的显眼,他不但找到了压制身上戾气的方法,还得到了东岳有仍国的青睐及支持,而后履癸优异的表现深得帝发的赏识,而自己因为修习蛮族巫术,性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了他与帝发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这也他将矛头对准履癸的因为。
事情败露后帝发执意要罢黜履辛的皇储之位,毫不顾忌这些年他为朝廷所做的贡献,也不念在多年的父子情谊,这次的朝会最大的议题就是罢黜履辛的太子之位,就算得到满朝文武的大部分支持也改变不了帝发的心意,自己难道真要使施勤王计划?就在他思考的时候,那边的右丞相夏荣与夏后氏的夏公权已经开始使施计划了。
这时候夏荣与夏公权对视一眼,互相点了下头,二人一同起身来到了履辛的跟前,帝发看到二人同时来到金阶旁边,开口问道:“两位爱卿可有话要说?”
右丞相夏荣将太子履辛搀扶起来,夏侯氏的夏公权则施礼说道:“回禀大王,臣等也不愿这样做所以老臣在这里先给你赔罪了。“说完跪在地上拜了三拜,起身曰:”还愣着干嘛,准备清君侧,勤王保驾。臣等请大王下旨为了大夏王朝的江山社稷考虑将王位禅让给太子殿下。斩除祸乱朝纲的妖人关龙逢以及他的党羽一震朝纲。“此言一出震动全场,夏公权此言何意?他哪来的那么大的胆子敢出此言,这是要逼宫的节奏啊,之前表现过于温和,只是祈求大王能够不罢黜太子之位就行,而现在他们竟竟然要求帝发主动将王位禅让给履辛,他们想逼宫发动政变啊。
朝堂之上因为夏公权的一句话寂静无声,过了会儿这寂静的朝堂如咋了锅般,迅速分成两个阵营双方剑拔弩张,御史关龙逢为首的反对者则对夏后氏等人极为不满,对其发动政变大加指责,认为他们破坏了刚建立不久的联盟,威胁大王的安全以及对朝廷造成无法估量的灾难,但是反对者的声音迅速被大部分支持履辛的人压制住了。他们先是听了洪启英的话迅速准备行动,只要判决不利于履辛,又听到了夏公权的话,那些支持履辛的外戚诸侯的首领趁着那些反对者惊愕之际将他们包围起来。随时等待命令对那些反对者痛下杀手。
帝发听到夏公权的话并没有表现的大惊失色,他的双眼始终注视着履辛,表情哀伤地说道:“这就是你所谓的请辞?你联合外戚大臣逼宫,打算逼迫孤退位让贤,你拿孤对你的好以来伤害孤,真不愧孤个好儿子啊。”说完咳嗽不止,身边的侍者立刻上前轻轻的拍打帝发的后背帮助其顺气。
履辛不敢再看帝发的眼睛,他在下面看到帝发气得剧烈咳嗽想打算马上过去帮助他,刚抬起脚步就停了下来,他面露愧色的看着帝发说道:“儿臣愧对父王,还望父王保住龙体。“
帝发摆手示意侍者退下,他舒了口气曰:“你还知道关心孤,在你的眼中不是都一直只有权力二字吗?为此不惜骨肉相残,为此不惜无力逼迫孤退位让贤。“
履辛惭愧的说道:“对不起父王,我这也是无奈之举,若是之前父王肯答应不废黜我的太子之位,我也不会兵行险着逼宫的,我对大夏王朝倾注了所有,为的就是能够有朝一日执掌朝纲成为一代圣主,但是父王却要废黜我的太子之位,我当然不甘心如此,所以我,,,“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帝发打断了。
帝发看着他插话说道:“所以你就联合朝中大臣配合外戚的诸侯首领发动政变逼迫孤退位让贤。但是你是否还记得孤为何要废黜你的太子之位?“
“当然记得,我今日落得这般田地就是因为我修习了蛮族巫术,认为有伤天和,父王得知后极力的抵制与我,但是父王可曾想过,若是没有我以及我炼制的死士暗中除去朝廷的敌人,现在的夏朝早已经内忧外患了,哪来的现在繁花锦簇百业兴旺更别提什么堪鄩会盟了。可以说大夏王朝能有今日盛景至少我的功劳最大,我只不过提早拿去属于我自己的东西罢了。
帝发听后无言以对,履辛所说乃是事实,可以说在这十年内夏王朝之所以飞速发展履辛功不可没,但是因为自己知道了他的秘密继而对他产生芥蒂,使的父子二人的距离逐渐拉运,才造成了今日之过。可以说此事是由于父子二人之间的不合相互猜疑所致,而设计谋害履癸的事情只不过的导火索罢了。
夏侯氏的夏公权上前曰:“我们已经控制了外面的堪鄩城以及皇宫所以还请大王顺从众人的心愿,只要大王肯退位让贤,我们保证不会为难大王的。“
右丞相夏荣曰:“是啊,大王您且请看,满朝文武大部分支持太子殿下,若是执意废黜太子殿下,支持殿下的文武百官肯定不服,就算今日成功将殿下的皇储之位罢黜了那必将使得众人心寒啊,大王。“
这时候商国公突然站出来反对他曰:“右丞相此言差异,满朝文武虽然支持支持殿下,但是你们的做法我却不敢苟同,你们教唆殿下煽动百官意图逼宫,这是犯上作乱意图谋反。“
夏侯氏夏公权听后大怒曰:“主癸你到底是哪头的,五大诸侯国之长都受过殿下的恩惠,更是殿下的支持者与拥护者都支持殿下不要请辞,希望大王能够网开一面放殿下一马不要罢黜皇储之位,难道你现在要反水不成。“
右丞相看着商国公曰:“商国公说我说的不对,这满朝文武都与殿下供过事深知彼此何来教唆与煽动。而大王执意要罢黜殿下的皇储之位想必定是受了某些人的挑唆才一意孤行的,“说完抬头看向了被围在大殿中央的御史关龙逢一眼。
、、、、、、、
洪桐氏的洪启英一路潜行来到了禁卫军的大营门口,他向里面看了看发现大营的营门打开,里面空无一人,洪启英笑了笑说道:“这黄伯涛与黄季韬兄弟两人果然厉害,且行动异常迅速,这么快就拿下了这禁卫军的大营,黄氏兄弟果然厉害,此番事成朝廷的格局必将发生巨变,一个崭新的王朝即将诞生。作为最早跟随太子殿下的自己必将是开国功臣。”说完走进了禁卫军大营。
洪启英走进禁卫军大营直奔帅营而去,来到帅营门口看到帅营的守卫皆是黄国的将士,他心若了然笑了笑走进了帅营。进入了帅营他边走边说曰:“黄兄果然了得,这么快就拿下了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大营,果然了得,这头功非你莫,,“话没说完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了桀王就坐在帅帐中央正看着自己。
洪启英惊骇的说道:“桀王?你怎么会在这里?”
桀王履癸笑着挥了下手曰:“当然是在等你了。来人给我拿下,如有反抗就地格杀。”话音一落就从两侧窜出百十名刀斧手将洪启英团团围住擒拿洪启英。
洪启英就在错愕之际那里敢反抗,被一涌而来的刀斧手擒住困了个结实,面对桀王他生不出反抗之心的,不但因为他武艺高强而且他杀伐果断不留情面,只要反抗一律格杀。而现在他还不想死,所以他选择了束手就擒。被涌上来的刀斧手拿下了。
桀王履国看了眼五花大绑的洪启英开口说道:“你来的这时候,正好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说完拍了下手,不一会儿邓辉亲自押着黄伯涛等人来到了帅营当中。
洪启英听了话后好奇的向后看去,这一看不打紧人,险些竟掉了下巴,只看见黄伯涛与黄季韬二人双双被擒,在邓辉的陪伴他缓缓走入了帅营,在他们的后面跟着是则是禁卫军八大副统领后面还有他们二人的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