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静听了履癸的建议立刻着手办理此事,他一面派遣衙役走街串巷散布明天午时三刻斩首那些死士的消息,另一面他拿着履癸的亲笔信道御史府拜访直谏大臣关龙逢。
田文静来到御史府见到了关龙逢,二人互相见礼毕,关龙逢直问其来意,田文静也不隐瞒直接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给他听,而后又拿出了履癸的亲笔信给关龙逢观看。
关龙逢听了田文静的话皱眉不语,但是看了田文静递过来的书信后良久才说道:“死士的事情我也略知一二,没想到居然惊扰了全城的百姓,此事事关重大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堪鄩会盟。我会奏请大王的,至于你说的明日问斩那些死士与主谋着,我会尽量说服大王同意你的奏请。”
田文静起身拜谢曰:“我替城中的百姓多谢关御史了,这下子不但消除流言蜚语还民以宁静而且还能够依此彰显我朝廷对那些死士的态度,使百姓认为我们不是与那些死士的一伙的。依此安抚民众彷偟的心灵。”关龙逢听后点了点头。之后他们又商议了许久确立了细节后最终由田文静直接出面奏本报于大王,因为这是京兆司的职责所在,关龙逢则从旁辅助,出纳谏言给大王。
第二天早朝帝发登朝上殿,百官匍匐在地山呼万岁,见礼毕帝发开口询问筹备会盟的事情,履癸的回答令帝发非常满意,事情的进展也很顺利,唯一的不足就是现在城中人心惶惶不敢出门,亦或者向城外奔逃以躲避所谓死士的屠杀。
而就在这时候京兆司的田文静奏请的事情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认同,他们一直认为为了城中的百姓不再恐慌的度日斩断流言蜚语的唯一途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此事,而百姓恐慌的症结就是那些死士。当众斩首死士一正视听就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
帝发听后皱眉看向朝中的四元老,其中大祭司终古与御史关龙逢同意严惩死士以安抚民心,左丞相夏骏景则认为此事疑点颇多需详加查询在做处置,右丞相夏荣则反对此时公然处置那些死士,他认为那些死士是在太子府被擒拿的,若是公然斩首那些死士一定会对太子履辛的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当务之急就是找出那个在背后的造谣者。
因为在之前朝廷一直对外宣传太子履辛是受到了他府中的管家与蛮族卷龙氏余孽秦老石的联合逼迫才同意他们在太子府藏身的,他们接近太子的目的就是因为太子昔年曾经带领兵马剿灭了蛮族卷龙氏,他们接近履辛一方面是为了报仇。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履辛接近帝发,在伺机动手谋害夏朝的国王。若是现在对那些死士公然斩首就会让有心人借机将这件事情的矛头再次对准太子履辛,认为他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将所有的罪责通通推到了管家与秦老石是身上。虽然这是事实,但是不能在人前明说。
帝发看到那些老臣他们为了此事争执不休,有的赞同,有的反对,继而带动了朝野上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让帝发更加的不知道要如何抉择。他环视四周,看到履癸在下面低头不语并没有参与讨论中,仿佛整件事情都与自己无关一样。
帝发伸手说道:“众卿家暂停讨论吧,像你们这般辩论下去何时才会有结果?等到你们有结果的时候,外面恐怕早就打得不可开交了,还是省省你们的口水吧,净说些有的,没到,有什么用?能解决眼下那些恐怖的谣言传播吗?能让那些百姓不再因为谣言而惶惶不可终日吗?”
众人听后纷纷跪倒叩首曰:“臣等无能,望大王恕罪。”
帝发挥手示意众人平身,他转头看向履癸曰:“自方才孤就注意了到桀王你。你既不发表意见有不参与讨论,你对此事一点都不关心?”
履癸上前一步曰:“不是不关心,而是对于这件与皇兄有关的事情我作为兄弟不好表态,所以我没有参与讨论。”
帝发曰:“那你但说无妨,孤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履癸想了一下说道:”我同意大祭司与关御史的看法,赞同公开处置那些死士,因为,,,“履癸将自己的看法仔细的说给了帝发与诸位大臣听,众人听后有种拨开迷雾见青天的感觉,他的话打动了在场的众人。
帝发听后开口说道:”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此事处理的越晚对我们的危害就越大,死士的事情刻不容缓要尽快的解决,若是让这些前来会盟的部落首领知道了此事并掌握了证据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将颜面扫地,成为众矢之地,受到他们的谴责。若是他们知道此事而没有证据,他们也不敢冒然为难我们的。“
说道这里帝发对殿堂下面的田文静说道:“传旨,今日早朝后,在南城门的校场公开斩首那些死士与主谋者杨石,有京兆司田文静监斩众人可有异议?”,
田文静听后立刻跪倒叩首曰:“微臣领旨。”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公开处斩那些死士与主谋者。
距离午时越来越近了,田文静抬头看了眼天空,有环视了周围一眼,此时的堪鄩城的城南校场要已被涌来看热闹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这些看热闹的百姓自然是昨天衙役放出的消息吸引他们来的。昨天田文静听了履癸的话就派出了所有的衙役走街串巷的宣传今日处置死士的事情,而今日田文静还特意压着那些死士在大街的主道上来回的转了一圈,这下子轰动了全城的百姓,那些百姓被流言蜚语惊扰的惶恐不安,生怕自己被那些残暴的死士所屠杀,因此吓得不敢出门,更甚者已有部分百姓逃出了堪鄩。然而今日突然看到那些可怕的死士已被官府捕获,而且还要问斩以平民愤,这怎能不让众人好奇呢,所以他们都想看看这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死士是否有三头六臂,竟然搅得堪鄩城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桀王府中,履癸与大祭司终古相对而坐,履癸亲自将泡好的香茗给大祭司倒了杯,说道:“这是上好的茶叶泡制而成的香茗,你品尝一下味道如何?“
大祭司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曰:“好茶,入口清香,润喉清爽,饮后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果然是茶中极品啊。”说完一饮而尽。
履癸再为其蓄满曰:“的确是茶中极品,这是昨天我在京兆司里田文静送给我的,他说是产自他的家乡一种无名的山茶,觉得不错就送给我些。”
大祭司听后有些惋惜的说道:“这么极品的茶叶居然没有名字,而且这比那些盛产茶叶的诸侯国进贡而来的茶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居然无人问津,这也太报遣天物了”“我记得没错的话那田文静乃是南疆乌龙国人氏吧,此茶产自他的家乡那就叫做乌龙茶好了。”说完又饮了一杯闭目回味。
履癸点头附和曰:“大祭司说什么就是什么,那就叫做乌龙茶吧。”说道这里他话锋一转说道:“今日早朝按照你昨天说的,我已经将困扰堪鄩城中百姓的难题解决了,并且将直指皇兄的那些死士的事情给转移到了杨石与秦老石的身上,而现在杨石与那些死士就要被处斩了,那秦老石躲藏在石国不敢露面,而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再次将矛头指向皇兄?”
大祭司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外面的声音所打断只听见:“禀告王爷小六子回来了。”
履癸听后淡淡的说道:“让他进来回话。”
那人领命而去不一会儿,那个名唤小六子的下人走了进来,小六子来到客厅跪下施礼曰:“奴才小六子见过王爷,见过大祭司。”
“起来回话吧。”履癸冲着小六子说道。“将你在校场看到的事情说一说。”
“谢谢王爷。”说完站了起来,小六子看了眼履癸与大祭司小心翼翼的说道:“今日公开处斩那些死士与主谋者,整个城中的百姓几乎都跑去观看了。在法场上京兆司的田大人发表了演说告诉那些百姓,堪鄩城中的那些死士已被彻底清除,从此不必在害怕那些死士会出现了。他还让那些恐慌的百姓不必害怕,要从此安心的生活,因为有官府的保护,但凡出现死士一律枭首示众,保护堪鄩城城中百姓的生命安全。同时他还为太子爷开脱,,说太子爷是被他们胁迫的并不是他的本意。让众人原谅太子爷。”说完他看了履癸一眼站在那里沉默不语。
履癸挥手让其离开,他看着大祭司说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大祭司捋了捋胡须道:“等。”
履癸听后疑惑不解的看着他,大祭司呷了口茶曰:“没听明白?“他看到履癸点了点头又说道:”你只要记住,现在你的皇兄比你还要焦急就行了,因为这件事情对他几乎是灭顶之灾,死士的事情乃是他的绝密且又是他的软肋,现在被你弄得尽人皆知,因而受到了大王的禁足思过,按照大王的打算,本是要等到堪鄩会盟结束以后在处理他的事情,太子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才安然淡定的在府中闭门思过。但是你制造的谣言威力巨大,使得堪鄩城中的局势急剧恶化,百姓的恐慌急剧蔓延,逼迫着大王做出决定,暂且处置那些死士一正视听。而死士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该是你的皇兄疼痛的时候了。“
履癸听后点头表示认同大祭司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