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墨堂,王爷书房,宁儿在一边认真研读着医书,顺康王爷则在一旁修改奏折。听到王爷叹了口气,宁儿放下书,给王爷倒了杯茶,递过去问道:“王爷是有什么心事吗?”
王爷放下奏折,接过茶,盯着袅袅的雾气,道:“也不算心事,只是这几次给皇上写的奏折都被否决了,让我觉得有些心灰意冷。”
宁儿有点好奇:“皇上不是一直很器重王爷吗?奴婢可否问这奏折所关何事?”
“跟边疆的防守相关。”王爷喝了口茶回答。
“如果王爷不嫌烦的话,可以说给宁儿听听吗?”
王爷笑了笑:“既然你愿意听我讲,有何不可。你一向聪慧,正好给我提些意见。”
宁儿在王爷身边坐下,王爷整理了下思路,道:“宁儿你跟我也有一段时间了,应该对匈奴这两字不陌生吧?”
宁儿点点头,她虽然没亲眼见过匈奴,但听说是北方蛮族,凶猛善战,吃生肉披兽皮,无论是长相还是习性都与汉族大大不同。京城的人听到匈奴两字,都是一副惧怕憎恶的表情。
“因为匈奴时常侵犯我朝北部边疆城镇,边城的百姓不堪受扰不断内迁,导致边城的人烟越来越稀少也越来越难以防守。现在朝廷是派兵长期驻扎边城,但北部边疆幅员辽阔,匈奴又神出鬼没来去如风,等驿站的军队赶到被袭击的地方,匈奴早已经抢掠完毕离开了。驻守边城就意味着与家人离散,因此现在边疆的用兵制度是两年一换轮流驻守。将士们虽然有心效命朝廷,但因为明白两年后便会离开,所以很难对边城产生感情,大多数士兵只希望能平安度过自己的驻守期,并无长期对抗匈奴的决心和毅力。”
说到这里,王爷叹了口气继续:“现在北方的边城多见荒芜之地,雁门,上谷等多处城镇,方圆几里都见不到几个人,真是让人担忧。”
宁儿听到这里,也能体会王爷为何忧心忡忡,她问道:“对此,王爷有什么好办法吗?”
王爷摇摇头:“我是向皇上觐见了两种方案,但是到底行不行得通,算不算好办法,要试过才知道。不过,这两个方案都被皇上给退了回来。这也是我为难的地方。”
“王爷不如说与奴婢听听?”
“当然可以。第一种方案是边疆军民结合制。我的想法是朝廷取消现在的两年一换的役兵制,以提高俸禄等优惠政策鼓励将士在边城常驻,并鼓励他们在边城与当地的百姓一起开垦荒地从事农活。同时在边城训练当地的农民掌握基本的战斗技能,加入到边城的防守中来。最终达到边城将士和农民一体化。匈奴不来侵犯时,将士和农民一起务农,匈奴来侵犯时,大家放下耕作的农具一起去打仗。边城不是临时驻扎的地方,也不是随时可以舍弃的住所,而是自己的家,这样上下齐心统一捍卫家园,边城才能真正发展兴旺起来,因为匈奴侵略而不断弃城内迁的现象才会慢慢杜绝。”
宁儿不禁赞道:“王爷真是大智慧。奴婢觉得这个法子很好。奴婢虽然不懂政事军事,但真心觉得如果朝廷能把这个政策推行下去,会切实解决边城的问题。”
看宁儿能理解自己,王爷颇觉欣慰。宁儿又催促他讲第二个方案。
“第二个其实是第一个方案的补充。在北部除了匈奴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比如大月氏族,夷族,大宛国等,只是百姓不加区分都认为是匈奴统称他们为蛮族。这些少数名族,跟匈奴一样,都擅长骑射,以游牧狩猎为生,却不像匈奴这般凶残好战。其实他们也经常受到匈奴的欺凌,有些甚至被灭国,如大月氏族有上万族民沦为匈奴的奴隶,其他有幸逃脱的子民也都远离家园流离失所。这些人中很多向往大樊的强盛希望能依附大樊获得安定的生活,有些则希望联合大樊共同打击匈奴以报国仇家恨。”
宁儿从来没听过这些,因此颇为好奇,听得聚精会神。
王爷感叹道:“如果能够把这些少数民族的战士们召集起来为我大樊所用,以夷制夷来抵御匈奴,不可谓不是妙计。一旦这些人在樊正国稳定下来,还会吸引更多受匈奴所害的少数民族来投靠大樊,长远看来,彻底击败匈奴不是不可能,并且对兴旺樊正国的边城也是大有裨益啊。”
宁儿被王爷这么一点醒顿时明了了其中的厉害。她虽为一介女流,但打心底佩服王爷能打破陈规想出这样新颖独到切实有效的法子来治理边疆。她不禁好奇地问道:“难道王爷被退回的奏折上提的就是这两个方案吗?”
王爷有点失望地点了点头。
宁儿大惊:“这明明是好法子,皇上为什么不批准?”
“可能是我的想法太过片面,皇上要考虑全局,定是有很多顾虑。这新政的推广总是有万千阻难的。而且......”王爷停顿了下,低声道:“就纳新这一点,我朝的确不如云图国来得有魄力。”
宁儿安慰王爷:“皇上虽然这次没批准,但还请王爷不要气馁。既然以王爷一人之力无法说服皇上,不如请一些志同道合者一起劝说皇上?赞同的人多了,皇上的顾虑也会减少。这么好的治国方针,相信皇上会想明白的。”
王爷看着宁儿闪闪发光的双眼,知道她是肺腑之言,她提的建议的确可行,自己原先怎么没想到呢?不觉欣慰地一笑,称赞道:“宁儿,你不愧是我的一大知己。跟你聊下真是解了我心中很多烦恼。”
宁儿羞赧:“奴婢只是把心中的想法如实说出来,不敢当王爷这么高的评价。”
“不是,你的看法虽然质朴,但给了我把这两个方案推行下去的信心。希望如你所言,皇上会有认同的一天。”
王爷于是拟定可以推广这两个方案的对象,他觉得首先应该将宰相大人争取过来。顺康王爷虽然跟宰相没有深交,但两人在很多事情上有相似的见解,他推测这件事上宰相应该能看清其中的厉害。
这番谈话也让宁儿受益匪浅,王爷除了武艺高超会带兵打仗外,在治国政策上的雄韬伟略也让宁儿非常佩服。听了王爷提起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宁忽然想到前段时间医治的一位外族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