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去喽!
“赵师爷,敝国国号是美利坚合众国,也叫美国,位于西洋之中,距离大齐有一万余里之远,要远渡重洋才能抵达,与交趾和夜郎自然也都不接壤。敝国乃是西洋最大、最强盛的国家,幅员万里,带甲之士百万,雄于西洋诸国。敝国******陛下此次派我出使大齐,一来是因为敝国上至君王下至庶民均久慕中华文化,自愿奉大齐正朔,向大齐称臣纳贡。二来是因为鲜卑诸部正肆虐于中原,敝国愿与大齐联手夹击鲜卑,歼灭丑类,恢复汉家旧疆!”
“幅员万里?带甲百万?还要向大齐称臣纳贡,夹击鲜卑?!这也太敢扯了吧!”赵师爷原先估计眼前这楞头青会说自己是某个不知名小国派来的,好蒙混过关,怎么都没想到他一开口就给自己弄了这么大一张虎皮!会不会,他不是假的?毕竟哪个骗子敢撒这么大的谎?
“尊使大人,不知从大齐要怎样前往贵国呢?”赵师爷不自觉的改称康熙为“大人”,语气也变得非常恭敬。
康熙看到自己成功的唬住了他,心里就更有底气了:“从大齐要前往敝国,得先从明州(今天的宁波啦)坐帆船东行,横跨东洋到倭奴国后,再换乘大船继续东行,在海上航行2到3个月就能抵达敝国。”
这赵师爷博学****,素来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知道从明州乘船往东确实能抵达一个叫倭奴国的岛国,该国曾在后汉时期(古代的人称东汉为后汉)派使臣给汉帝进贡,想跟中原建立藩属关系,但是这倭奴国的人无知又自大,无礼至极,在国书里用的竟是跟汉朝平起平坐的口气,汉帝看了非常不爽,什么是倭奴,就是倭瓜一样的奴隶,一个个长的又矮又猥琐,竟也妄想跟****上国相提并论!汉帝连面都不跟倭使见一下就让官员们赶紧把人哄走,谁知道这倭国虽然男人长得非常丑,女人却长得标致得很,而且风骚无比,房中仙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倭使在朝堂上碰了个钉子,转身就献了三个倭国美女给当时的第一重臣大司马兼皇帝的舅舅,这位大司马大人因此整整半个月没有上朝!等回去上朝了,大臣们差点都认不出他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走路也颤颤巍巍,需要人扶着,但回朝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倭奴人拼命向皇帝求情,什么倭人无知,我堂堂****应该海纳四海,不应跟小国愚民计较等等,缠着他的外甥皇帝赐了颗“汉倭奴王印”给倭奴人。这段历史让后来的汉朝史官们觉得实在下流和丢人,就没有写进史书,倭奴这个国家也就只存在于当时几个大臣偷偷记录的野史笔记里,除了他赵师爷这种博览群书的老学究以外,他自信大部分人对这个倭奴国肯定一无所知,没想到眼前这个口若悬河的番人却知道!而且就算是像他这么博学的人,他也不知道倭国再往东还有什么,海真的可以走上好几个月吗?他一直以为坐船一直往东走的话,是会走到天边,然后掉下去的!
尽管康熙说得出倭奴国让赵师爷瞬间对他不敢小觑,但他还是觉得这个番人在胡说八道的可能性很大,实在太扯了嘛!可是康熙是那么的底气十足,又让赵师爷不敢完全确定。万一,万一是真的呢?而且这番人的穿着太奇怪了,短袖的对开衫上还有一排用很奇怪的材料做的纽扣(塑料的),这样的衣着风格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已知的番国。再者,姓康这个姓的人,除了少部分源自西周的魏康叔,大部分确实是西域康居国的胡人之后。
“就算他是假的,这么大个骗局也没必要揽来自己处理,还是把他踢给上面的好。”赵师爷浸淫官场多年,对互相推诿的官场太极拳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自保哲学的领悟自然不在那个小流氓出身的谢将之下,升官发财嘛,靠的其实不是屡建奇功而是长保平安!
“尊使大人不远万里而来,又不幸遭遇匪患,想必很是辛苦,小人今日就不打扰您了。您的情况我会立刻向林大人报告,请林大人奏明朝廷,听候朝廷取止。在此其间,就委屈您先在我们县衙的一等客房歇息歇息。我们虽是个小县城,但县衙的客房刚刚修建好,标准比照京城最豪华的悦来居酒楼,一应设施俱全,而且我会吩咐下人们好生伺候您,一定给您宾至如归之感。小人现在先告退了。”赵师爷弯腰行了个礼就匆匆离去了。
从那天开始康熙就在一等客房舒舒服服的住着。号称仿造京城最豪华酒楼的标准修建的一等客房其实也就那么回事,虽然宽大敞亮,布置得也相当相当雅致,墙上挂满字画,书桌上还放了个小香炉,但是和现代的豪宅根本没法比,甚至连三星级酒店都不如,这倒也不奇怪,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现在,什么机器设备都没有,建筑技术也不是很发达,靠人力盖这么个亮堂的两层小楼已经是不小的工程了。不过客房外的花园着实不错,亭台水榭、假山奇石应有尽有,曲折的回廊巧妙地将原本有限的空间分割得层层叠叠,极富层次感,应该就是后世江南园林艺术的鼻祖,令人流连忘返,反复游览都不会厌倦。
康熙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园子里悠哉游哉的这半个月里,从瓜洲县到上面的青州府再到齐朝中央负责对外事务的鸿胪寺都为他这个来历不明的所谓大国使臣伤透了脑筋。瓜洲县县令根据赵师爷询问的结果拟了份报告给上级青州刺史,在报告里恳请上司指示这个使者是不是真的,又该怎样处理。
青州刺史李刚也不是什么干吏,他靠拍上级马屁上的位,本来就是个饭桶,整日想的都是怎么得过且过,他的宝贝儿子那几日又驾着马车在大街上撞死了人,按照齐律应当偿命,杀人偿命自古天经地义嘛,可是这位李大人舍不得啊,让他的宝贝儿子给个贱民偿命,那他这当着官还有什么意思!他四处奔走,对他来说杀人偿命才不是什么天经地义,官官相护才是天经地义!他把关系一直找到了大齐朝的最高法院大理寺去,上万两银子花下去,果然就搞定了——大理寺行文地方,被李公子撞死的这位是活该,自己醉酒以后撞到李公子车轮上去了,李公子不但不用负责任,还可以找这死鬼的家人要压惊钱。
无奈,官字两个口,买通了容易,万民万张嘴,想堵住就没那么容易了!李公子从监牢里大摇大摆的走出来的消息一传出,民怨沸腾,百姓们人人义愤填膺的上街游行,要求严惩凶手,伸张天理,吓得李大人屁滚尿流,急调衙役去弹压。
谁成想在这焦头烂额的时候,瓜州县给他送来了这么个烫手的报告。他破口大骂啊,把自己这个狡猾的手下祖宗三代的女性都问候了一遍。可是,琢磨了半天以后,他又觉得手下这个坑上司的主意真是个好主意,于是就依样画葫芦的给自己的上级也来了个恳请指示的报告。就这么着,一级推一级的报到鸿胪寺那去了。鸿胪寺是齐朝负责对外事务的最高机构,别人可以一级级的击鼓传花,他们却没地方可推诿了,总不能跑到皇帝和宰相那说:“这里来了个自称是某大国使者的人,可是这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我们鸿胪寺也没听说过,您能不能帮我们辨别下真假,顺便告诉我们该怎么办?”这种话一说出口,整个鸿胪寺的人在皇帝面前可就都成了饭桶了,乌纱帽保不住不说,项上人头只怕也岌岌可危。鸿胪寺的头头、正三品鸿胪寺卿何显祖把手下全部召集到一起,一连开了五天的紧急会议。会上,谁都怕惹祸上身,不敢轻易表态,甚至没人敢说自己从来没听说过“美国”这个国家,这不是显得自己孤陋寡闻,技不如人嘛!有意思的是,因为没人敢挑头否认康熙的国使身份,等于他就被默认为是个使臣了。在五天的、漫长的大眼瞪小眼的冷场以后,何显祖终于熬不住了,再这么拖下去,还回不回家了,家里还有个如花似玉的刚娶的第15个姨太太呢!于是他定调道:“让那个鸟县令把人礼送进京,交给理蕃司进一步核实。”
鸿胪寺的这道命令被连夜由快马送到了瓜洲县,林2B哪里敢怠慢,第二天一大早就让谢将带着十个衙役“礼送”康熙进京,一路上鞍前马后伺候得无微不至,让康熙大大的过了一把官瘾。
“难怪中国人几千年来都热衷做官!当了官,出门有人用轿子抬着,一路鸣锣开道,好不威风!坐下了就有人捶背扇风,口渴了奴才们就弯背哈腰地递上水壶。在这个法治和人权的观念都还没产生的时代,当官的看谁不爽了,把他抓起来痛打一顿那是轻的,只要舞文弄墨,上下其手一下,让他把牢底坐穿都不是什么难事。更不用说可以只手遮天,做一方土皇帝,一边生财有道,一边欺男霸女呢!”轿子一晃一晃的,康熙的脑子也在思考着:“他们这么把我客客气气的送往京城要做什么?要砍头的话不必这么大费周章,但也不太可能是请自己去做那个便宜大使的,古代人是淳朴了点,还不至于蠢得跟猪一样。哎,不管了,反正自己已经想出了个保命的妙招。”
想到这个妙招,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裤兜,硬硬的,还在!他得意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