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派了武卫右军去剿匪。
右军,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支与王超的左军相对应的军队。古人以右为贵,所以右军的地位又高于左军,这一点只要从盔甲兵器旗帜上就能看出来,右军的这些装备要远远的好于左军。
但是来到军营的这三个多月里,康熙却跟这支右军没有一点来往,因为他不喜欢右军的风格,尤其是右军统领符兴的风格。
符兴,正三品武将,淮安县主之夫。公主、郡主这两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县主这个词恐怕有的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其实他们是等级不同的一个东西,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郡主是王爷的女儿,而县主是次一级的王侯的女儿,这淮安县主就是淮安县王的女儿。
古代的王并不是都一样大的,第一等的是亲王,一般得是皇帝的儿子,王号只有一个字,例如秦王汉王,也叫一字王。第二等的是郡王,可以是皇室子弟,也可以是功臣,异性不能封一字亲王,只能封郡王,不过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没有这个规矩。第三等是县王,也就是封地只有一个县的王。
公主的老公是驸马,郡主的老公是郡马,县主的老公是县马,因此符兴也算得上是个小皇亲国戚了。然而他并不是一直在萧衍的武卫军任职,而是一年前从羽林军调过来的,调入前他是羽林军直阁将军,直阁将军这个官职可了不得,他是皇帝亲随卫队的指挥官,是御林军中的御林军的统领,也就是说他是皇帝的心腹。
这个关系够吓人了,但是和他祖先的身份比起来,这一点都不算什么——他是前秦皇帝符坚的嫡传子孙,符坚,就是那个统一了中国北方,却因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而载入史册的皇帝!虽然苻坚功败垂成,但是一千多年来没人否认他是个大英雄大丈夫,英雄本不以成败论嘛,他的这个嫡传子孙,前秦帝国皇室血脉的延续者,身上却不仅没有一点英雄的影子,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康熙想起了金庸笔下虚伪的慕容复,苻兴比慕容复还不如!慕容复至少有着复兴大燕的野心或者说是梦想,并且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习得一身过人的武艺,而苻兴,他的名字是“复兴”的谐音,只怕他的父亲也是希望他能够复兴苻坚的前秦帝国,但是他显然从未把他父亲的这一心愿当回事,他贪婪、愚蠢,五短三粗,面相丑陋,没有任何才干,却有一项天生的本事,那就是谄媚权贵,他先是巴结上太监总管,从羽林军的一个低级军官飙升为高级军官,又靠着溜须拍马和打别人的小报告成为了皇帝跟前的大红人,皇帝封他为炙手可热直阁将军不说,还把如花似玉的淮安县主也赏给了他。
他是主动要求来萧衍的武卫军的,他没有一点军功就当上了正三品的武将,心里虚得很,所以他想到了到萧衍军中混点军功,给自己镀镀金的主意。武卫军作为帝国精锐,混功劳的机会必然是很多的,何况争与抢本来就是他颇为自得的长处!萧衍在处理与权贵的关系上,向来八面玲珑,像苻兴这样想到他这混军功或者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到他这来混军功的事时有发生,他的应对方法是来者不拒,而且给他们安排了最清闲最容易立功和升迁最快的位子,或者在仗快打赢时就派这些人到前线去转一圈,给他们也记上一功,这让权贵们非常满意。但是他有个原则,就是绝不安排这些人做独当一面的领军将领,领兵大将要对手下成千上万的士兵的生命负责,要对国家的兴亡负责,是不能没有真才实干的。谁知道,这个原则到了苻兴身上却执行不下去了,苻兴执意要做带兵的主官,托了各路权贵来给萧衍打招呼,最后差点把皇帝也搬了出来,萧衍扛不住压力,只得答应了。
他索性新成立了一支军队,就是这右军,把苻兴和其他来混军功的权贵子弟以及吃饱了撑的,想来军队找刺激的市井无赖都扫了进去,给他们最漂亮的军装和旗帜,让他们整日华衣怒马,搓粉修眉,自娱自乐,而不至于影响到武卫军原来的战斗力。
对这帮酒囊饭袋,萧衍手下那些心高气傲的文官和靠着一刀一枪挣得功名的武将们当然是瞧不上的,平日里水火不容的文官和武将在这里难得的达成了一致,对这帮人敬而远之,各玩各的。康熙对阿谀奉承之辈向来也没什么好感,所以想都不用想,他就选择了跟右军的人保持距离。
听到要剿匪的消息,苻兴非常兴奋,这可是实现自己混军功的目的的最佳机会!他知道自己在军中不受待见,也知道他的所谓右军,除了穿得比人漂亮,根本打不了仗,之前说要跟鲜卑人开仗,可把他吓坏了!鲜卑人啊,在他的印象里,鲜卑人都是三头六臂,力大无穷的怪物,跟他们打仗简直是送死!他来武卫军只是想混点军功,积攒点继续晋升的政治资本,并不想把命给搭上!在军队从建康出发北上后,他就派人四处活动,想运作把自己调回羽林军去。
现在,鲜卑人不打了,改打土匪,土匪,是连他也瞧不上的,他相信,他的右军再差,土匪总是打得过的!于是,他主动请缨,缠住萧衍,软磨硬泡,打滚耍赖,还托建康的各路要人们给他说情,其中包括兵部尚书,萧衍只得再次让步。
“苻将军,土匪虽属乌合,你部仍应小心谨慎,须知骄兵必败。”送右军出征的时候,萧衍叮嘱道。
“本将知道了。”苻兴懒洋洋的答道,神情颇为不耐烦。
右军开出营门口的时候,康熙注意到队伍里有一长列豪华马车。
“坐着马车去,这是去打仗还是去郊游啊?”康熙嘀咕道。
“这就是右军!”王超对右军抢走剿匪这个肥差非常不满:“你道他们为啥坐马车?因为他们不敢骑马!右军有个队主,听到马叫,吓得蹲到地上,跟人说,马这么可怕,应该改名叫老虎!”
“这样一帮人,会不会吃败仗啊?”康熙问道。
“打土匪嘛,嘿嘿,走着瞧嘛!”王超没有正面回答。
过了两天,右军就派了一队人回来报捷,这一队人一路敲锣打鼓,大声喊着:“大捷啦,苻将军大捷啦!大破土匪,斩首八千!贼人抱头鼠窜!”一直喊到中军帐。
第三天,又派回来一队人,这次斩首一万。
第四天,斩首九千。
第五天,突然没了消息。
第六天、第七天,还是静悄悄的。
萧衍召开了紧急军务会。
“不用猜了,苻大将军和他漂亮的右军肯定是让贼人都给吃了。”何庆之一如既往的尖酸刻薄。
“王超,你怎么看?”萧衍问道。
“末将也觉得,右军完了。”王超幸灾乐祸道。
“康军参,你认为呢?”萧衍又问康熙道。其实萧衍也知道,一连三天音讯全无,右军必是凶多吉少了。他并不担心苻兴的死活,他也很讨厌这个猥琐之徒,早死早清净,他只是心痛,痛得不想正视现实!右军两万多人,用的是最好的装备,如果全军覆没,损失太大了!他怎么都没想到右军这帮公子哥会这么没用,竟然让土匪给全歼了!
“两万多人,就算是吃了败仗,也总有人能逃回来吧。”康熙经验尚浅,不敢明着断定胜负:“再等等,应该很快会有消息了。”
“康军参言之有理,总有人能逃回来的。”萧衍语带疲惫道。
那天半夜,真的有溃兵,三三两两的,逃了回来。右军,果然全军覆没了!
萧衍把溃兵集中起来详细审问,终于搞清楚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