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峰云雾缭绕,紫气映天,山涧清泉条条,沁人心脾,苍穹之上,繁星点点,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吴旭仰望星辰,心中感慨万千,以前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虽不是王公贵族,富贵子弟,但有亲人相伴,即是再苦再累,生活依然美好。
世间有很多美好的事,最叫人牵肠挂肚,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失去后的留恋。
“小师弟,还没睡?”
吴旭闻声看去,原来是二师兄长空,换了一身白玉装,英姿飒爽,玉树临风,绝对配得上美男子的头衔。
“二师兄,你也没睡。”
微风如斯,满月高悬,长空与吴旭立在屋顶,明月洒下淡淡光辉,照着有情人,无尽哀伤。
“小师弟,在这里大家就是一家人,有什么心事,只管讲出来,千万别憋在心里。”
“二师兄,我没事。”
“没事就好。”
简单的对白,藏着多少愁,长空何曾无忧,只是人有情,月有缺,万事不由心,好事多磨罢了。
“小师弟,明天还要举行入门仪式,早点睡吧!”
“恩”
银月碧霞,落满空,多少少年梦,追忆过往,已是烟雨一场。
夜长多寂寥,只影为谁伤,长空默默离去,华丽的身影,留给吴旭无尽遐想。
翌日,晴空万里,碧霞满天,青云殿紫气东升,人头攒动。
自大师兄将玉鼎真人收徒弟的事宜禀报掌门人后,一大早就有大鸿殿的弟子过来围观。
“据说玉鼎师叔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收弟子更是严苛,这个叫吴旭的少年,一定有非凡之处。”
“这倒不见得,我听说玉鼎师叔为人低调,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对徒弟的资质没有要求,从来都只收有缘人。”
“你难道不知道长空师兄,自他来到青云殿,无量宫就没真正消停过。”
“就是,就是,不然师傅作为掌门人,也不必亲自过来道喜。”
“……”
吴旭被玉鼎真人收在门下的事,在整个东华门传的沸沸扬扬,一时间,竟成了名人。
晚风徐徐,一天的忙碌归于了平淡,玉鼎真人站在青云殿前的绝壁岩,传道授业。
“……尘世之初,原是混沌一片,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才有了天地。修道,便是要开辟一面属于自己的世界。”
吴旭初闻玉鼎真人授道,听到开天辟地,那得是多么壮观与艰难的一件事。不禁问道“师傅,凡人肉体俗胎,如何承受混沌,而开天劈地?”
“万物本同源,只是无尽岁月,在演变与选择中,分出了彼此。”玉鼎真人并没有因为吴旭的愚钝,而感到厌烦。将手中拂尘微微举起,问道“你们觉得为师手中的东西是心是物?”
“拂尘,当然是物。”吕大志抢先说道。
玉鼎真人拂尘一摆,向一旁移了几步,似有深意的道“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吴旭似懂非懂,继续听师傅说道“你们觉得这尘世大吗?”
长空似乎深有感悟,叹了口气,略显伤感的道“这尘世太大了,便是一道门,就阻断了多少痴男怨女。”
玉鼎真人摇了摇头,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教徒弟,从来不将自己的理念强加在他们身上。
“天地始于混沌,大道也始于混沌。开辟‘道界’便可引天地灵气入体,打通人体暗藏的‘门’发现‘真我’以成道。”
“开辟道界”吴旭自语,转而问道“不过这‘道界’又该如何开启。”
吕大志对大道的感悟有限,但对于修道的入门之法,多少听师傅讲过不少。解释道“人体脐下,蕴藏全身精气,是生命活力的根本所在,被称为生命之轮。引灵气入体,打开大道之门。便可以开天辟地之威,建立自己道的小世界。”
玉鼎真人点了点头,补充道“道界一开,混沌即破,修炼便从此开始。”
吴旭有所顿悟,又继续听师傅讲大道本源,和一些修道境界。最后从师傅,师兄的感悟中,总算知道了,凡人第一次脱胎换骨,以凡躯掌握天地间强横力量,至少需要四个阶段。
破人体混沌,开辟一方虚无世界——道界
引天地灵气入体,筑神光,普照虚无,化三清,掌日月——天眼
渡苦海,破凡尘生命桎梏,拥有持久神力——命泉
天地衍生,神光普照,命泉涓涓流淌,便可衍生万物——衍物
***
缥缈峰的清晨,空灵清秀,忽闻得几只翠鸟争鸣,又有晨雾袅袅,吴旭朦胧中觉得一个黑漆漆的影子,挡在面前,没待他睁开眼睛,一阵冷风已经侵袭了他的全身。
“起床了!”
“二师兄”吴旭下意识喊道。
今天长空一身劲装,整个人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傲然的眉宇间,依然透着淡淡的英姿豪气。
“快点啦。功课做不完,晚上又得摸黑。”长空催促道。
“功课?”吴旭有些不解。
“别管那么多,赶紧起床,路上详细跟你讲。”
初升的朝阳,霞光万道,一丝丝、一缕缕照在身上温柔、祥和。晴空万里,碧海如蓝,缭绕的雾气,袅袅有序,像蛟龙越青天,银蛇盘山腰。一步步、一条条,飞天入地。
“二师兄,咱们要去哪儿?”
“无量山主峰,弓字崖。”
长空与吴旭一前一后,井然有序的一路小跑。
“去哪里干什么?”
“你不知道,咱们东华门原与天门、无量宫出自一派……”长空步履矫健,落脚殷实,一路上讲了许多关于东华门的故事。
吴旭这才明白,弓字涯原来是一千年前,无量祖师爷参破造化的地方,其中隐藏着神秘的古文。
当年无量天门的继承者,参破其中真意,曾在后来的几百年里,鼎盛一时。
古字蕴含的神秘力量,不但威力无穷,而且可以帮助修士快速强大。其中价值,在修道界无可比拟,所以即使曾经的无量天门分了家,但还是共同分享弓字涯。
无量山青山绿水,九曲回肠,个把秘境,飞流直下近千尺,黛玉碧珠,恍若人间仙境。
吴旭开始还能跟上二师兄的脚步,但在山涧、山脊循环往复,似乎没有尽头。翻过一座高山,又有一座更高的山峰,等待他们的攀越。如此消磨斗志,吴旭终于有些疲软,重重的喘着粗气,只觉双脚都快不听使唤一般。
一直在前面领跑的长空,却截然相反。脸不红,气不喘,全身精气沸腾,似乎刚刚热了身,正要准备冲刺。
吴旭不得不佩服二师兄,几番攀登、追赶,总算没有掉队,只是到达山顶时,他几乎是趴着上去的。
“小师弟,不错,当年大师兄带我走第一遭时,中途歇了五六次,才勉强上来。你竟然一气呵成,实在不容易啊!”长风由衷赞叹道。
吴旭自小当家,走山路早就成了家常便饭。但,像今日如此九曲回肠,蜿蜒陡峭的征程,还是第一次,舒缓了一下情绪,道“二师兄,过谦了。”
弓字涯三面断壁残垣,只有一面可以通向顶端,群峰围绕,钟灵鼎秀,一块块巨石环绕山腰,顶天而立。
巨石排列非常严谨,密而有序,越往山顶,罄石的体积越大,颜色越深。个个细长粗狂,犹如自太古以来,从未雕琢过一样。
“二师兄,这些黑色的石块是怎么运到这里的。”吴旭不解的道。
长空手中拿着一枚铜板,‘吱吱吱’的在一块黝黑发亮的罄石上刻下一道痕迹,低着头,道“不知道,师傅说这些石块已经传承几千年了,没有人知道它们是怎么被搬运到这里的。”
长空雕刻完毕,将手中铜板高高抛起,嘴里默念道“正面她在,反面不在,阿弥陀佛,老天爷保佑。”
吴旭被二师兄奇怪的行为,搞的有些发蒙,正想询问一番,却见二师兄情绪激动,自顾自的整理着衣衫,催促道“小师弟,别磨叽了,随我一同上崖。”
吴旭摇了摇头,有些无奈。
弓字涯顶空旷平坦,正中央躺着一块乌黑的巨石,高约十丈,四四方当,如泰山压顶般坐落在山顶。
罄石上,雕刻着奇怪的古文,虽然历经万载岁月,但依然可以看到字迹的纹络。像人、像物,毫无章法的分布在巨石上。
吴旭环视一周,被罄石旁的一副白色骨架吸引,本想问个明白,但一看二师兄沮丧的脸,好奇的冲动,又减少了几分。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遗骸,师傅说,这副骨架似乎与石头上的古文大道有关。”长空自顾自的解说道。
“那为什么不将他给埋了?”
“几百年前就有人做过,但不知为何第一天下葬,第二天骨骸又会出现在这里。所以,祖师爷立下遗训,门下弟子不得靠近白骨。”长空讲得很玄妙,但却一副沮丧的表情,时不时向四处张望。
“悟道吧!先将石头上的古文都记在心里,以后会有用的。”长空说完,向一旁默默走开。
吴旭只觉得玄奥,避开白骨,开始研究巨石上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