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年春,驸马刘震任钦差大臣,随七国公使全权代表施魏因施泰格,出使罗刹国都莫斯科,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七皇会议”。
礼部左侍郎严淼,任刘震的副使,随行远赴罗刹。
济南府亲卫营副千户李胡子,升护军镇抚,率三百禁军协从护卫。
内阁首辅张四维,次辅申时行,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亲送驸马刘震于送官亭外。
一行人,浩浩荡荡,踏上了这场漫长而又险象环生的旅程。
骑在马上的驸马刘震,回头望了一眼渐渐远去的京城,脱口而出:“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大队人马一路西行,不知不觉中,已到宣府地界。宣府地面,北临瓦剌。这瓦剌部族,是蒙古人的一支。这几年,瓦剌归降罗刹。在罗刹人的支持下,更加肆无忌惮的攻击宣府地面。幸亏朝廷调来老将李成梁任宣大总兵。
刘震知道,李成梁在明史中,与戚继光、俞大猷还有他的儿子李如松并称万历四大勇将。李成梁在调任宣大之前,是山海关的总兵。他调任宣大,给宣大百姓带来了一份礼物。那便是他在山海关编练出的一支骑兵精兵——辽东铁骑。这支精兵战斗力之强,愣是打的瓦剌不敢大规模的入侵,只敢小规模骚扰宣大。
刘震是驸马,又是钦差大臣,一到宣府地面,李成梁便带着一千辽东铁骑前来扈卫钦差。
“臣,宣大总兵李成梁,恭请圣安!”李成梁在刘震面前倒头便拜。
明代钦差出巡如天子亲临。所以李成梁一见刘震便行参拜。
“圣躬安!李老将军,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快快请起!”刘震扶起李成梁,说道。
李成梁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自认为资历深厚,骨子里有些看不起刘震这个新贵。且李成梁一向不买朝廷三巨头张、朱、陈的账。不过张、朱、陈三人虽有任免官员的权利,却一直不敢贬谪李成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李成梁太能打仗了。宣府、大同,历来是拱卫京畿的要地,一旦宣大有失,瓦剌的铁蹄将直扑京城。也只有李成梁这样的猛人,才能镇住宣大。
李成梁听说刘震与张、朱、陈三人交好,他与笑嫣公主的亲事更是张四维保的大媒,所以心中未免对刘震存着几分芥蒂。
自古都说英雄惜英雄。刘震斩将夺旗,可以称得上是英雄嘛?在李成梁看来,答案是一个大大的“否”字。李成梁从军几十年,对军队中的事情知之甚深。
当日济南大捷的公文传到宣府,李成梁便对儿子李如松说:“老戚这厮,又在欺君冒功了。据我所知,围攻济南的倭寇,全都装备着火器。那可不是瓦剌部那群玩马刀弓箭的蛮子!以戚继光手中的几万支大刀长枪,根本不可能做到什么杀敌一万。还有这个吹的神乎其神的刘震,说不准是朝廷里哪位勋贵的小舅子!”
李成梁似乎诚心要给刘震一个下马威。在他眼里,刘震只是一个凭着不知谁的裙带,被戚继光写在捷报上的冒功者。一行人行至李成梁的辽东骑兵大营前,李成梁拱手说道:“既然钦差大人途径宣府,不如顺路到我的辽东军大营去,检阅一下我从山海关带出来的那几千老兵。”
刘震正想见识下辽东铁骑到底有没有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强悍,当即点头同意。
刘震正要打马入营,李成梁却拦住了刘震。“启禀上差,这进辽东军大营,有一规矩,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震说道:“李老将军但讲无妨。”
李成梁笑了笑:“辽东军所有军士,皆是我从山海关带来的老兵。这些人都是刀头舔血的粗人。这些个粗人,给这大营定了个规矩。辽东军,重骑射。凡辽东军之外的人,想要从正门入营,必先用强弓三箭身寸中六十步之外的一个箭靶。如若三箭之不中,只能从偏门而入。”
刘震的副使,礼部左侍郎严淼是个老学究,钦差大人视察关宁军大营,竟被设下什么规矩,这不是藐视朝廷么?
严淼说道:“李成梁,你也太放肆了些。驸马是奉旨出使,是钦差,难不成你要让他从偏门入营?”
李成梁才不管那些,俗话说天高皇帝远。再者,宣大地面的安定是靠着他李成梁的军事才能,连张四维、朱希孝、陈矩这三位权臣都奈何他不得。他李成梁又怎会把刘震这个靠着跟皇族结亲才当上钦差的人放在眼里?
李成梁笑道:“严侍郎,我帐中有一军师,明曰徐渭。这徐谓可是个有大学问的人。咱是粗人,斗大的字不识得一升,所以拜他做老师,学些掌故。最近为这位老师,给我讲了个西汉细柳营的典故。严侍郎是两榜进士出身,应该知道这典故吧?”
西汉时,河内太守周亚夫屯兵细柳,防备匈奴。某日,汉文帝坐着马车亲临细柳营,营门哨长以周太守有令,营内不能跑马为名挡住了汉文帝去路。汉文帝下马步行,才入得细柳营内。
严淼怎能不知这掌故,他正想与李成梁争辩,刘震却朝他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而后刘震转头对李成梁说道:“我是当朝驸马,又是钦差,从偏门入营,未免有失朝廷脸面。所以,李老将军,献丑了!”
刘震说完,指了指李成梁马鞍上的那张强弓,说道:“李老将军,可否借你的弓箭一用?”
李成梁将弓递给刘震,说:“禀上差,我这张弓,明曰东胡弓。这可是百担的强弓。上差可仔细了,省的伤了自己。”
刘震将东胡弓放在手里掂了掂,又看了看弓弦,说道:“果然是好弓。严侍郎,你精通史书。三国志中,吕布辕门射戟的掌故你也一定知道吧?吕布在多少步开外射中辕门之戟的来着?”
严淼恭敬的回答:“一百五十步。”
刘震点点头:“好!李老将军,我看也别弄什么多少箭身寸中六十步外的箭靶了!你可在辕门边立一戟。我在一百五十步内开你这东胡弓。我只射一箭,若是此箭不穿戟眼而过,我情愿从偏门入营。”
听了刘震这番话,李成梁差点哑然失笑。刘震这哪里是打赌,分明就是等着出丑嘛!且不说自己这张东胡弓是百担强弓,非神力所不能开。就说这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别说箭穿戟眼,就算是击中普通的箭靶也非百战余生的老兵不能办到!
李成梁笑道:“我的钦差大人啊,你别是在说笑吧?”
刘震此时却收敛笑容,一脸严肃的对李成梁说:“皇命钦差,从不说笑。让你的军士在辕门前立戟吧!”
李成梁一拍掌:“好!钦差既是痛快人,那我就从命!来啊,辕门前,立一戟!另外,让大营的众位弟兄,全部到辕门口集合!观看钦差大人的神技!”
半柱香后,四千辽东军将士在辕门前集合完毕。戟已立,刘震在一百五十步外搭起东胡弓,深吸了一口气。
刘震是二十二世纪中国最精英的特种兵之一,自然体魄强健,臂力惊人。且刘震有着狙击手一般的果敢,穿越前又专门经受过冷兵器,特别是弓箭培训,所以他是成竹在胸。
刘震搭弓,箭在弦上。
看到刘震能开自己的东胡强弓,李成梁心中已是一震。他心想,看来这钦差还真有几分蛮力。
刘震弓弦脱手,只听得“嗖”一声,箭簇直奔辕门外的戟,而后穿戟眼而过。
关宁军士爆发出一阵欢呼。李成梁嘴上高呼道:“钦差大人好箭法。”心里却说,这位钦差莫不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巧合射中?
刘震似乎看穿了李成梁的心思,他再次搭弓射箭,又连发两箭。箭箭直穿戟眼!
这下,辽东军的军士们以及李成梁,不是欢呼,而是沉默了!确切的说,是被刘震吓得沉默了!辽东军中人皆知,主帅李成梁的东胡弓,是从瓦剌部交战中缴获的东汉古弓。此弓有百担之强。李成梁放在马上,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从来不用。使用如此强弓,非神力所不能开弓搭弦。三四年间,尝试开此弓的军士不下百人,只有李成梁的公子——辽东军中的悍将李如松成功全开过一次此弓!
而这位钦差大人,不但开了东胡弓,而且是连发三箭,箭箭直中一百五十步外的戟眼。这莫不是战神吕奉先再世了吧?
严淼是读书人,倒是不懂这些弓箭刀枪里的事,只是催促一脸惊愕的李成梁:“李总兵,钦差大人已经三中戟眼。还不打开军营正门,迎接钦差入营校阅关宁军?”
李成梁定了定神,大声下令道:“辽东军将士听令,打开大营正门,全体下马跪迎钦差。还有,鸣二十响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