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司的“例行训话”结束之后,独孤博安排百骑中一个名叫“胡不非”的队正,把新安排到他们队里的新人——也就是刺头儿兵薛从嘉给领走。
其实,在唐朝军队中的基本活动单位“队”,准确的说应该是“五十人队”,也就是说、一般五十人的军中队伍才会简称为“大队”。
但是“大队”下面也还有其他的细分:比如,一个“大队”是由五个“中队”组成的,而一个“中队”则是由三个“小队”组成的。
至于一个“小队”嘛,则是由三个人组成。
而除去这四十五人是队中大头兵之外,还有额外的五个人算是这个队中的“领导干部”:一名队正;一名执旗副队正;还有一名执法押官,这算是一个文官的职称了;另外,还有两名护旗的左右傔旗。
四十五名士兵、再加上这五名“行政干部”,组合在了一起、那就是一个完整的“大队”了。
而百骑之中因为人数十分稀少,所以并不像其他普通的军营中那样,动辄就有几百个大队。
而百骑营中实则满打满算,也才不过只有两个大队而已!
其实,由于军中的“队”太多了,通常一个完整的两万人大军里会有四百多个“队”,所以唐朝军中的“队”通常是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的。
但是如今的百骑却是个例外,因为百骑被女皇看作是自己身边最亲信的护卫军,百骑自然是要与寻常行伍有些不同的,这样才能彰显出女皇的威仪!
就像宗秦客曾经在女皇登基之时,特意献上了意为“日月当空,普照天下”的“曌”字作为女皇名讳;
甚至女皇自己也曾经将朝中的六部更名为“天、地、春、夏、秋、冬”六部,取代了原来的“吏、户、礼、兵、刑、工”之称。
而她最亲近的护卫军百骑营,虽然其中不过两大队而已,亦然也是要被兴致昂昂的女皇赐名的了!
这两队的队名分别便取为了“星”、“辰”。
既与女皇“日月当空”的名讳相应,又与六部的“天地春夏秋冬”相承。
而这位刚刚过来领新来的“菜鸟”的胡不非、胡队正,正是百骑营中仅有的两队之一——辰队的队正。
出了百骑旅帅的营房走出几百米后,那名叫胡不非的队正立定了身子,回过身来上下打量了下薛从嘉,神色略带期翼的问道:“你是河东薛氏子弟?”
这位胡不非胡队正是后来才到的,所以并不知道之前旅帅独孤博和薛从嘉都说了些什么,只知道来人是河东世家子弟,名叫薛从嘉。
薛从嘉心里稍微有些无奈,没想到自己娘亲母族的这个姓氏在军队中这么惹眼,只能好脾气的笑笑,再次重复道:“是,胡队正。卑职是河东绛州人士。”
正在薛从嘉以为接下来又要身陷关于“‘走后门’来百骑营可要小心了、百骑这里是要靠真本事吃饭的”云云的新一轮教训中时,不料这位胡队正却并没有继续说这一类的话,只是细细的再一次看了看薛从嘉。
然后这位胡队正就仿佛忽然变得如沐春风起来,他笑着问道:“看着你很面嫩,应该还未及冠吧?”
薛从嘉一怔。他面前的这位胡队正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腮上是一圈硬硬的发青黑色的络腮胡,模样看起来很是粗犷豪放,但是望着他的眼神却奇异的带着一种温暖的光芒。
薛从嘉被他望的心里一暖,和声道:“是,队正!卑职是凤仪三年生人,今年一十有五,还未及冠。”
胡不非听到这个答案后明显一愣。
他再一次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下薛从嘉,这才摇头笑道:“这可真是不像啊!虽然你看起来面嫩了些,但是光是这个身量、在军中就算是顶顶拔尖儿的了!胡某原本还约莫着,你至少应该十七八岁了呢,原来是猜错了......你现在......”
他蹙着眉估摸着,问道:“......你想在应该已经超过六尺高了吧?”
其实在古代,不同的朝代,计量的单位是不同的。
就比如说“一尺”这个计量单位吧。
若是在商代,一尺约合现代的十七厘米,而正是按照这个尺度,人的身高才约有一丈左右,所以自古才会有“丈夫”之称;
等到了秦朝的时候,一尺就约合为现代的二十三厘米了;
至于再到了唐朝的时候,一尺已经相当于现代的三十厘米长了。
虽然通常情况下,百姓们还是习惯用“八尺大汉”来描述身形伟岸的好汉子。但是实际上在唐代,七尺就已经是现代计量单位中的两米了,八尺......那就太吓人了些......那可是两米半啊!
而薛从嘉因为其父亲李贤的身量颇高,还有部分外祖母传来的铁勒血统,加之他自幼习武,所以虽然而今薛从嘉年仅十五岁,但是身量已经有六尺多高了。
他自己估摸过,自己这时候的身高若是转换成现代的计量单位,差不多就是一米八五左右了。
而这个身高在唐代这时候,却是已经是非常不俗的身高了!
薛从嘉浅笑,笑容可掬的回答道:“正是,卑职去年的时候还不到六尺,不过也不知怎么的,今年刚过了十五岁的生辰,就突然拔高了一大截儿,一下子就超过了六尺。”
胡不非含笑颔首,道:“嗯,这个是自然!十五岁上下的小郎正是长个子的时候!”
他复又问道:“薛小郎可有小字?该如何称呼?”
薛从嘉忙拱手道:“队正客气了,家翁言道要等卑职及冠后再给卑职拟定小字,不过卑职在家中行三,胡队正唤卑职‘三郎’即可。”
将自己的排行告诉对方,请对方称呼自己“三郎”,不失为一种变相的以示亲近的法子。
薛从嘉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委婉的向自己的“直接领导”转达一种他会以领导马首是瞻、绝对不会添麻烦的讯息。
胡不非似笑非笑的抬手遥指了下薛从嘉,笑着摇头道:“好一个古灵精怪的少年郎!”
胡队正与他笑答了几句后,终于慢慢收敛了笑意,缓缓道:
“某家猜想,关于百骑,该说的话、独孤旅帅方才应该已经全部告诉过三郎了,那些东西某家在这里就不再多言废话了。
咱们独孤旅帅脾气倔直,可能说出来的话不太中听了些。但是旅帅能在而立之年,就成为了咱们百骑营中一营执掌,可见旅帅的真本事是咱们所有百骑都该虚心学习的。
或许三郎以前没在军中待过,可能还不知道吧?咱们的独孤旅帅还有一手百步穿杨的绝学,这一手儿在咱们南北两衙的所有禁军中都是佼佼者!
三郎你还年轻,若是平日不当值的时候,要多多练习武艺,骑射是咱们‘百骑’的基本功,若是独孤旅帅也有暇的时候,你不妨请他指教指教你,若是独孤旅帅肯指点你,那么这对你来说将有极大的收益!
百骑营不同于其他的军营,因为咱们百骑中的权贵子弟比比皆是。所以想在百骑里混出个名头来,家世之流都是无用之物。
要能吃苦、要肯干,要忠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薛从嘉听完这番话,彻底的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