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阳上阳宫,夕阳殷如血。
而如今的大周天子、女皇武曌,则静静的站在那高耸辉煌的万象神宫之上,倚靠在外殿的栏杆旁。
十二名宫婢具守在十米开外的宫道两侧,无敕令不敢近前。
而今的女皇武曌已经六十九岁高龄,真正是个年近古稀的老妇人了。
岁月虽然厚待于武曌,让当初半百之年的女皇犹如三十许出头的中年妇人一般娇艳。
但是自从女皇步入花甲之年年过六旬以后,岁月却不肯再给这位曾经宠冠两都、得天独厚的天下第一女子更多的眷顾。
哪怕而今,大周皇帝武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人,她却变得苍老的厉害,这是时光冲刷的印记,是谁也逃不掉的宿命。
上官婉儿捧着皇帝的披风远远的行来,每一步行走摇摆间具是一派风情。
而今年约二十九岁的上官婉儿就像一颗熟透了的蜜桃一般,浑身上下充斥着成**子的风情韵味,婉约中不失一股风情,妩媚中又不失一份温婉。
自韦团儿伏诛后,上官婉儿而今已是女皇身边第一贴心亲近之人,在宫内任职“提调尚宫”。
提调尚宫乃是宫廷女官之首,掌管宫中所有尚宫、内人,地位就相当于朝廷中的领议政,名为尚宫,实为内相。
因为女皇登基为后的诏敕多是出自上官婉儿之手,所以宫中之人时多称上官婉儿为“内舍人”亦或是“上官尚宫”。
女皇武曌目露缅怀,望着由远及近。身子袅袅的上官婉儿。
从上官婉儿那温婉秀丽的身姿,女皇武曌还依稀能看十五年前、还是高宗皇后的女皇第一次见到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时,婉儿身上的那抹纯然的特质。
上官婉儿行至女皇身前不远处,敛裙施礼,纤腰微折,声音温婉而和煦。她躬身施礼,柔声道:
“圣人万安!婉儿为圣人取了挡风的衣物来,晚间气温偏凉,婉儿为圣人披上可好?”
女皇严峻的容颜上,此时也略带了一丝温和的微笑,道:“好,婉儿上前来给朕披上。”
上官婉儿温声应了,袅袅上前来,细致的为女皇披上披风,这才劝道:
“圣人,如今虽然已经是四月天了,可是晚上的气候乍暖还寒的,圣人晚间出来吹风太久,对龙体可是不好的。”
上官婉儿自幼在掖庭为奴,自十几岁起便跟在时为皇后的武曌身边,几乎是被女皇看着长大的,所以她在女皇跟前说话并不是十分拘束。
就像今日这样稍微僭越了一些的话儿,整个大周除了皇帝武曌嫡亲的女儿太平公主李令月外,也就只有提调尚宫上官婉儿敢这样坦然诉说了。
不料女皇前一刻还面带笑意,后一刻却立时拉下脸来,肃容怒哼道:“朕的龙体?哼!他们不是人人都巴不得朕早死吗?又有几人能如同婉儿一般时刻恪守忠君爱国之礼、以朕的龙体为重?
就拿前些日来说,右肃政台的御史万国俊刚刚回京禀报,岭南流人身处流放之地依旧不思悔改、意图不轨、谋朝篡位!真是枉顾了朕当年宽恕他们的活命恩典!
据说这诸道流人皆多有反意,不单只是这岭南一道而已。他们,这是都在盼着朕死啊!好!他们盼着朕死,朕却便要他们都死在前头!”
上官婉儿蹙眉,思忖片刻,这才嗫嚅道:“圣人,婉儿有一言,却不知该不该讲......”
女皇武曌淡淡的瞟了上官婉儿一眼,道:“既然已经开口,想必婉儿是觉得这话是应该说的,那么就但说无妨了罢!”
上官婉儿这才告罪道:“是,圣人。婉儿觉得,光凭借万国俊一家之言,就断定了诸道流人之罪,似乎有欠妥当......
就算岭南道的流人谋逆之事属实为真,也未必见得其他的诸道流人皆有反意。
......圣人何不再多派遣几位御史出巡,分别去往诸道察访。
若是其他诸道流人真有反意,那么圣人杀之不恕是为替天行道!可若这一切只是万中丞受人蒙蔽的不查之奏,圣人也不至于因此反遭蒙蔽、使圣光蒙尘。”
女皇武曌沉默片刻,却忽然想到了什么,突而恨声道:“流人作乱也就罢了,想那匹夫苏干,舔为冬官尚书,朕待之不薄!谁料他竟然在魏州任上勾结叛逆琅琊虺冲!朕如今杀之亦不能出这口恶气!”
上官婉儿默然。
女皇武曌口中的“琅琊虺冲”,正是垂拱四年起兵伐武的李唐宗室诸王中的琅琊王李冲。
那场诸王叛乱之事在当时,对于即将称帝的女皇来说,是十分沉重的一击!
更为武后登基称帝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女皇也正是由此开始深恶李唐宗室,恨不能除之后快!
当年李唐诸王反叛事败后,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父子二人失败身死;
而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常乐公主却在被捕后被逼自杀;
范阳王李蔼、江都王李绪也皆身死当年。
甚至就连殿中监裴承先、济州刺史薛顗、及薛顗的二弟薛绪、三弟驸马都尉薛绍,皆因曾与琅邪王冲有旧、私通信件而被处死。
驸马薛绍因为是太平公主的夫婿之故,没有落得他两个兄长一般身首异处的下场,却也是被杖责一百后饿死于狱中了。
这薛家三兄弟的母亲正是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女城阳郡主,高宗李治的同胞亲妹。
好在琅琊王一案事发时候城阳公主夫妇已经逝世,否则只怕也未必能得善终。
就连武曌自己的嫡亲爱女、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尚且不能幸免于难,如此血腥的一场对李唐宗室的大清洗,足见武后对魏州一案的深恶痛绝!
而冬官尚书苏干彼时曾任魏州刺史,以良牧见称。
时年河朔饥馑,前任刺史苛暴,百姓多数流徙散亡。而苏干上任,立时督察奸吏,劝课农桑,使得魏州逃散百姓还乡复业、安居乐业。
苏干任魏州刺史时督察奸吏,劝课农桑,是一位真正难得的好官、清官!
然而这样一个好官,不过因酷吏左御史中丞来俊臣的一言密告,就落得身首异处、下场凄惨,实在是可悲可叹!
※※※※※※※※※※※※※※※※※※※※※※※※※※※※※※※※※※
PS:今天的第二更~求推荐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