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李白本来肚子很饿了,吃过这红色的果子,竟然觉得很有饱腹感。他惊奇地问司马承祯:“师父,这个果子叫什么名字,我怎么吃了一个就饱了?”
司马承祯笑答:“这果子名叫火焰果,除了饱腹还可以强健体质。”
李白在戴天山时常常跟随赵蕤采草药,对于蜀地常见草药多有了解,没事的时候也翻过《神农本草经》之类的药学书籍,却从没有听过这火焰果,便道:“这个名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司马承祯道:“神州大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中经常会长出一些奇花异草,通常对于修行有奇效。为师有《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和《白云仙人灵草经》两部书专门讲洞天福地和奇花异草,日后你就可以研习。”
又道:“衡山属于三十六小洞天中第三小洞天,也是造化灵气所钟的地方,这祝融峰上更是长了不少火焰果,足够你这三年修习所用,为师也会配些其他强身健体的方子给你。一旦踏上了修道之途,就要尽量远离凡间的食物,也就是所谓的辟谷。”
李白道:“我听胡紫阳真人说过,他从十二岁就开始辟谷了。”
司马承祯点点头:“像他这般自小修道的也算是难得了。辟谷并不是不进食,而是用其他草药代替食物,如果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足量,甚至连草药也不需服用,就足以支持日常活动而不感觉饥饿。”
“师父,这辟谷用的草药是不是很难得?”
“如果能找到我《灵草经》上面记录的灵草便是最好不过,如果找不到,也可以服用年头足够的霍山石斛、天山雪莲、人参、黄精、首乌、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和冬虫夏草,《灵草经》上也有灵草与这些药草配伍炼制丹药的药方,既能够节省灵草使用,也可以满足日常修行需要。”
说着,他又补充:“我说的年头足够,是指百年以上哦。”
李白想了想这些草药的价钱,心中苦笑道:也不知李记商行的家底够不够自己未来的修行。
司马承祯似乎看出李白的想法,拍拍他的肩道:“不要想那么多嘛,少年人,如果你成了得道之士,凡人的供奉足以支持你日常修行。”
“就像我,每有皇帝登基,便会诏我过去,以示他们承天命、有贤名,就光是神圣武皇帝赏赐的金银珠宝我到现在还没有用完。”
又道:“而且我不是说了嘛,如果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能够维持修行,能不用灵药就最好不用,即使是再珍稀的灵草也有杂质,这些杂质聚积体内对日后修行不益。”
“你已经顿悟了一路,不知道可有什么感悟?”
李白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睡着,而是顿悟。他运气一个周天,感觉自己身体前几天因为打斗所受的暗伤与血瘀似乎消失了,而浑身筋脉似乎更加拉长,筋骨也变得更灵活了。
李白将这些变化讲给司马承祯听,司马承祯沉吟一阵,道:“这些并不是你顿悟所带来的功效,而是刚才吃火焰果所产生的,你再想想。”
李白想了想,感觉自己是和之前有一些不一样,可是要他说具体哪里不一样……
是了,自己的心境有所改变,自从看到江陵城民众伏地跪拜,并坐大鹏遨游之后,自己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明明昨日还精神紧张沉郁,今天却觉得放松许多。
虽然心中还是想着要赶紧变强为吴指南报仇,却并没有被仇恨蒙蔽了眼睛,而自己也并不是为了复仇而修道,而是真的想要长生久视、逍遥自在。
他将这些感悟讲了一遍,司马承祯满意的点点头,道:“这很好,等你真正进入修道之途,就会明白,眼前的得失、悲喜在大道面前都不值一提。”
李白点点头。
司马承祯又抓住李白的手腕,问道:“你刚才运行的内功似乎很有意思,叫什么名字?”
李白回答:“《秋水内经》。”
司马承祯颔首:“原来如此,你这《秋水内经》虽是内功心法,却是南华派修道法门的一部分。虽说与我上清派法门不同,但有了《秋水内经》的基础,你踏入修道之途却更加容易了。”
“师父,你说南华派……我只听过天师道,却从来没有听过南华派啊?”
司马承祯讪讪一笑:“哈哈,我说了南华派吗?我怎么不知道?一定是你听错了。”
经过这两天的交流,李白已经习惯了司马承祯这样的行事说话方式,便不再追问,只当这事没有发生。
司马承祯还是抓着李白的手腕不放,李白想起那晚他也是这般想要抓自己手腕,问道:“师父,你几次抓我的手腕,是为了什么啊?”
司马承祯并没有马上回答李白,一副屏气敛息的样子,过了半盏茶功夫,才放松,道:“我是在检查你的灵根。”
“灵根?是什么?”
“灵根是修道者能否真正踏入道途的决定条件,而灵根的好坏更是直接能决定一个人能在修道之路上走多远。”
李白很好奇:“那我的灵根怎么样?”
司马承祯道:“你是金属性天灵根,跟我想的一样。这种灵根在此界已经算是难得……而且在这末法之地,天灵根比其他混灵根更容易踏入道途,修炼速度也更快……”
“不过混灵根也有混灵根的好处,他们可以施更多属性的法术,你要知道我说的灵根好坏是指质量,而不是数量。不少上界大能是混灵根的……嗯……你现在也不用了解那么多,只要知道自己的灵根很好就行了。”
李白这次已经识时务的不再问司马承祯“末法之地”、“上界大能”是什么了,只要明白是现在的自己不能也不需要知道的事,就少了许多烦恼。
反正问他也不会回答。
司马承祯又道:“我上清派的根本大法乃是《上清大洞真经》,还有《太上素灵大有妙经》、《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这些都是入门弟子可以选择修习的修道法门,只是你还没有正式入上清派也没有经过拜师大典,这些法门为师还不能擅自传与你,而且在筑基之前,也无法修习这些法门。”
见李白似乎不太开心的样子,司马承祯连忙道:“为师有自己所著的《修身养气诀》、《服气精义论》还有《形神坐忘论》传给你!你师姐也是这般!真的!”
看到李白依旧表情不变,司马承祯又道:“等有朝一日你进入上清派,自然就能学习这些了……”
李白看司马承祯紧张的样子,再也绷不住,笑了出来:“师父,你不用这样的,师父所著的法门,自是最好的。”
司马承祯表情放松下来,轻轻一笑:“嗯……是的,我的徒儿也是最好的。”
说着,他将五卷书籍凭空搬出,递给李白:“你先将《修身养气诀》、《服气精义论》和《形神坐忘论》看几遍,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我,等你将这几卷书都理解透彻,为师再教你正式踏入道途引气入体的法门。”
李白捧着书进入自己的卧室,心中无限感慨。
以前胡紫阳总说自己有仙风道骨,叹息自己没有修道,还一心想收自己为徒。却没成想,如今自己真的拜师学道,甚至做了胡紫阳的师叔。
他回想起这几日与司马承祯相处的情景,司马承祯虽然性子跳脱了些,对自己却很体贴也很和善。想到这里,他又想起赵蕤,已经离开梓州长平山几个月,不知道赵蕤师父过的怎么样,等到正式引气入体之后,要给赵蕤师父写一封信才好。
还有阿客和月圆,他们一定很担心自己。
…………………………………………………………
本章中所提上清派经典确系上清派(今茅山宗)经典,司马承祯所著的经书也都是确实存在的。
求评论求收藏求推荐票~
非常感谢给我投推荐票的大家,起点貌似看不到是谁投的推荐票,好想能更郑重的感谢大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