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面试(2)
此时的顾华正坐在紧挨江嘉信办公室的总经办等待面试。
顾华今天九点过一点就到了鸿霜公司,他想来早点,尽可能多直观地了解一下招聘企业。
刚才在车间和办公区溜达了一圈,整体感觉比预想的好:鸿霜公司的场地规模不小,主体车间由两幢呈T字形结构的厂房贯通组成;厂门朝北,办公区是进门左侧的一栋四层楼房,楼前呈正方形种了四颗不小的香樟树,树中间有一个圆形小花园,花园四周的草坪光滑整洁,给人以绿色工厂的感觉;进入厂大门的右侧是停车区、仓库和职工食堂,听说还有十来间职工宿舍。
在办公楼一楼中间的楼梯口,墙上有一幅办公区的分布图:一楼是生产部、设计室、实验室和质检室;二楼是财务部,供应部,销售部,销售部经理办公室;三楼是总经理,总经办和会议室;四楼是什么没写。
此时在总经办坐在顾华左边的吴龙辉也是来面试的。通过刚才的聊天,顾华得知眼前这个二十来岁脸颊瘦削眼镜度数不低的吴龙辉以前是做农药销售的,几句话下来,顾华的直觉是吴龙辉做销售不行,至于为什么不行顾华自己也说不清楚。
见余斌从走廊走进总经办,顾华立马站了起来,“余主任好!”吴龙辉还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余斌欣然一笑,“顾华是吧,等一下,我找找你们的简历——哦,找到了——来顾华,你先去见我们江老板,吴龙辉先等一下哈!”
顾华随余斌走进江嘉信的办公室,见江嘉信正在沙发的茶几上签着单据。
“江总好!”顾华目光下视,给江嘉信敬了一个45度的挺胸弯腰礼。
江嘉信手握圆珠笔,慢慢抬起头来,双目如炬,上下来回打量了顾华一番,口气严肃而平稳地说:“来,坐。”
余斌把顾华的简历放到江嘉信正在签字的一叠单据旁,江嘉信继续签着他面前的单据;足足过了五分钟左右的时光,江嘉信才拿起简历,取下眼镜看了看顾华,目光又立马在茶几和身后的大班桌上晃动;余斌快步去江嘉信身后的大班桌上拿起眼镜盒,取出眼镜布,交给江嘉信。
江嘉信缓慢擦拭镜片后再把眼睛戴上,他左手直伸,把顾华的简历平举在离自己眼睛四五十公分的空中,虚着眼看了看,“你学机械的,怎么想来搞销售呢?”
“我毕业以后一直都在搞销售。当时在大学修的是双学位,还选修了一个工商管理。”顾华对于江嘉信的漫不经心有点不舒服,更有种莫名的紧张,尽管自己以前的公司规模不比鸿霜小,但自己毕竟已在失业大军中晃荡了快两个月了,面试的机会都少得可怜。
眼前的江嘉信四十来岁,长脸,两眼炯炯有神,头发花白但挺拔有力,眼镜的度数看来还不低。
“川大的哈,我也是学机械的。”江嘉信的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但很快就消失了,他把头转向余斌,“把老陆也叫来听一下!”
顾华记得上次在人才市场时余斌说江嘉信也是学机械的,于是没话找话地说:“江总是那个学校毕业的?”
“农机学院,”江嘉信给自己点上一支烟,睁大双眼,“我们那个时候能读上大学就不错了;我们厂里的工艺、技术都是我一手搞起来的;我看你以前是卖酒的,我们工业品的销售跟你以前的快消品有很大的不同,你做得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顾华来之前已经想过了,他不假思索立马回答道,“做销售最关键的是要把自己产品的好处、特别是跟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给客户说清楚;我尽管以前没有销售过包装袋,但我毕竟干销售已经七年多了,跟客户的沟通肯定没有问题;再说我还有工科的技术背景,在跟客户进行产品特性和技术的沟通方面我想应该还是会比较顺畅。”
顾华特别强调了自己的技术背景是因为直觉告诉他,江嘉信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老板。
“是的,”江嘉信认可地点点头,同时用手示意刚进屋的陆小平和余斌坐下,“我们现在不少的业务员对印刷技术的知识水平太低下,说不清我们产品的好处,客户反映的问题他们也不能从技术层面有效的理解并给以合理解释,我敢说,我们产品的好处他们中的许多人最多理解了一半,这样怎么能搞好销售工作呢!”
顾华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江嘉信的这句话,只能静静地坐着。余斌借机手指陆小平,给顾华介绍道:“这是我们销售部的陆小平经理。”
顾华满脸微笑地站起身来,把右手伸向陆小平,“陆经理好!”
也许是没有想到顾华会站起来,陆小平也只好忙不迭地站起身来牵了牵顾华的手。
江嘉信面带微笑地看着顾华,心想眼前的这个顾华看来还沉得住气:刚才自己有意签单据不理他,这家伙脸上连点愠怒的神情不自然的举止都没有,要干好鸿霜的销售工作首先就是要受得了气;刚才他对陆小平礼貌的身体语言也不错,甚至比陆小平处理得好。
陆小平在茶几上拿起顾华的简历看了看,嬉笑地看着顾华,“你们家福泉酒厂停业了是吧,有点可惜,这几年你们的酒其实卖得不错的哈?”
“是的,集团下属的药厂出了事,牵涉到酒厂的资金链断裂,也就只好停业了,我们也被遣散了。”顾华有意把“遣散”两个字说得很重,试图有意传递出“我顾某人不是被原单位解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