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第三章打老师事件续)不过亦乔还是没有听明白,文老师说的不是“宽容”而是“公平”。
办公室里的议论
亦乔一边发着公主式的脾气,心想再也不去理会文老师了,一边回到教室准备下午的考试。办公室里老师们关于打老师事件的议论正如火如荼,这些她是不知道的。
各位看官,现在有必要借五斗老师的口来叙述来一下这些议论,因为他不但是见证者,还是参与者。
我,姓五名斗,干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民老师。
古有云: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那是说家里有多于五斗的粮食就不当孩子王,可如果家里仅有五斗粮的话还是要当的。因为当老师虽然不会让你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让你饿死。我出生时家里仅有小麦五斗,爹就给我取名--五斗,做老师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是教体育的,更具体一点说是教乌追球的。关于乌追球我要说的话就多了,因为这是我吃饭的营生。
乌追球是一种用弹性橡皮(古时用破布)制成的小球,通体黑色,最大重量为55.98克,球的直径为4.67CM,每十个球装一盒,外带两块击球板。三块木板做球靶,每块板高是110CM,宽是30CM,每块板上都有一个用白色颜料涂好的边长为9.2CM见方的方框,方框的上沿距木板的顶端10CM,距离两端边沿是10.4CM。方框的下沿2CM处有一个直径是5.12CM的圆形铁环垂直钉在木板上,环口水平向上,铁环上系着网兜,像清明节日套鸡蛋用的那种网兜,兜底下开口。木板前方有一个圆形木托盘,木托盘正中间有一个红色圆心点。
比赛时乌追球就放在这个点上。三块木板分别垂直距离圆心点100CM、132CM、156CM,竖立在地上,互相错开闪了3分之2个身子。三块板各有名称,一靶、二靶、三靶。比赛时,将小球放在托盘的圆心点处,用球拍击打小球,让小球击中前方木板反弹穿过铁圈进入底下网兜漏到地上,也可不击中木板直接过铁圈穿出网兜。球拍是一块粘上海绵胶皮的薄木板,古时就是一块木板,形状类似于菜刀,有长柄和短柄两种。打球时,一手拿球拍把,一手扶正小球,不大不小的力量击出,球,一个漂亮的弧线穿入网兜。
一靶网兜里击入3球后,才能往二靶击球;二靶入3球后;再打第三靶,最后4球穿过三靶。每进一球累一分,满分10分。比赛时,二人对弈,每人各打10球为1局,积分高者获胜,平局时双方各加一球;小赛3局为一场,大赛5局或7局为一场。
比赛一般有两种形式:站姿和坐姿。站姿就是把木托盘固定在地上,用长柄球拍,击球者站立位双手握拍弯腰击球;坐姿,就是木托盘置于桌子上,桌高70CM,击球者坐在桌前,单手握短拍击球。从技术角度说站姿难于坐姿,不过,坐姿比赛现在多用于娱乐了,三个靶与拖盘圆心的距离也会各有不同,没有统一标准了。
不要嫌我啰嗦,说了这么多乌追球的事,不光因为我说过了这是我的营生,一生的手艺,更重要的是它历史悠久,我也不得不再多说几句。
乌追球,据说是楚汉时期项羽发明的。项羽之所以要南征北战吃苦受累不怕牺牲统一天下就是为了把乌追球发扬光大。
还据说项羽的三大宝贝是:打架、美女、乌追球。
曾几何时,项羽一手攥着酒壶,一手拿球拍,喝一口酒,击一个球,亲一口虞姬的****。一壶酒喝罢,仰天大笑曰:“三物在手,人生快意如此,我无追求也,无追求也!”无追球由此而得名。
为什么“无追求”后来演变成了“乌追球”,这纯粹是传话传多了的缘故。正如心理学上做的实验,一句话经过多个人的传播后,就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意思相反了。道理就是这样的。后来项羽还以乌骓(无追)命名自己的坐骑,由此可见乌追球在项羽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了。
想当年鸿门宴上,刘邦之所以没被项羽杀掉,也是因为答应了他那双方打乌追球代替打仗的建议,跟张良等人周旋没有多大关系。
项羽自以为是乌追球的发明者,又是楚国贵族,时下打乌追球在贵族中已是很流行。刘邦草民地痞一个不可能会打乌追球,甚至听都没听说过。只要刘邦答应了打乌追球,自己是稳操胜券。何况没有了战火,百姓也避免了死伤苦难我也赚的个好名声,多好的事呀。
只是后来项羽没料到,刘邦这小子,出尔反尔,把打乌追球改成了下象棋,自己输得一塌糊涂。光大乌追球的理想就此破灭。下象棋却被刘邦传向全国,并被追为国棋。
可见所谓英雄打天下只不过是为了传播自己的一个手艺、一个名声罢了。失败者的东西自然是被禁止了,整个汉朝无人敢下乌追球,技艺近乎失传。
直到宋朝时,有人无意中得到一本项羽日记的小册子,里面详细的记载他和虞姬等美女的一天又一天有滋有味的生活,其中也详细的记载了乌追球的制作,打法规则等以及打球的乐问所见和自己的志向,有图有真相。
此人如获至宝,出于爱国把日记献于当朝皇上,当然不献也不行,民是皇上的民,没有多少自主权的,历朝历代皆如此。皇上大喜,奖励金厕所一座。据说此人后半生就呆在金厕所里不出来,熏了一辈子,光荣了一生。
总之,乌追球得以重见天日,并在宋朝全国上下流行开来。后来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还被金国请去教萧太后打乌追球,因为怕国粹外传,没有教,被金国扣留了。
当然我说这些,纯粹是为了告诉你,乌追球很重要,很有玩头,很有历史,应当重视起来。重视了乌追球,当然也就重视了我。不过我现在是不自信的,乌追球不作为中考的项目。上级不重视,学校领导自然不重视,老师们也不重视,学生们就更不重视了。对于重视与不重视,学生们又有多少分辨能力呢?他们的脑子不过是大人思想的跑马场罢了。
说白了,也没人真的会在乎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只要听话就行了。文老师教的琵琶课也是这么一回事。科目不在考试之列,就会被忽视,即使它是一门优秀的手艺,即使将来它是你能养家吃饭的营生,是你一生的大挚爱,也没用!不重视你的课,也就没有必要重视教课的人。
薄真老师被打的事,我还是听燕子说的。当时我和儿子五福在操场上打乌追球。这个乌追球场地比较简易,靠在操场的一角,那颗百年银杏树下面,三个球靶都是直接靠在墙上的,装着生锈的铁环,网兜也没有。小五福,我仅仅教了他5、6个月的球,能力就差点赶上我了。
现在是第二局,第6个球,我还在打第一靶,已经进了2个球了;儿子打第二靶了。头一局我也没有赢。
燕子呢,和几个男生在操场上疯跑,叽叽喳喳,大热天的也不知道躲躲太阳。有人建议,跑到对面的篮球杆,谁输了给赢的买饮料。燕子人高马大,一点也不吃亏,腾腾的,几下就蹿到了前面,把几个男生远远地甩到了身后。燕子第一个用手抚到了球杆,哈哈哈的大笑不止,震得银杏叶唰唰唰的响个不停。
输的男生耍赖,不肯掏钱,燕子照着他的屁股就是一脚。那男生反过来追赶燕子,燕子跑来我这边,躲到我的身后,光看燕子了,没注意前方,猛地发出的乌追球正巧击中了跑过来的男生,他捂着下体蹲了下去,对于不守信用的人就该罚,活该!但用一个两巴重的实心皮球击中人家的命根子还是有些过分,更何况人家的...还正在成长期呢。
我有些抱歉,刚想去扶他,他却向我呲牙咧嘴的笑笑,慢慢地爬起来走了。
银杏树下,燕子绘声绘色的向我讲述了薄真老师被打的经过。我感觉很不舒服。老师被打,真的假的?燕子说那是她亲眼所见!
下午,和上午一样的热,教师办公室在顶楼,所有的窗户都开着,屋里和屋外的空气是一样的滞热,没有一丝的凉风,电扇已然开到了最大,更是把被太阳烤透了的天花板的热温度传向了四周。堵校长把教师办公室安排在六楼,是有目的的:表面上看是为了让老师们站的高看得远;其实是为了阻止一些老师上班就溜号的坏毛病,六楼没有电梯,上了楼也就不方便下楼了。
但这样的法子,并不奏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堵不柱(住)。安排的各年级主任也是一样,本来是为了管理老师们,不让老师们在办公室里说话、做私活等等,但这些主任们在大量的老师面前,很快就被同化了,不但阻止不了说话,还带头说起了话。
今天的议论更为热烈,因为话题是:老师被打了。
镇宇老师的嗓音尤其尖锐,老远就听的见:
“敢打老师,打老师!开除!!”“天底下就没有学生打老师的道理!那是儿子打老子!”
我一进屋就更感觉气氛高涨:老师们个个义愤填膺,脸色红润,七嘴八舌,好像所有的老师都要团结起来闹革命似的。这个比喻不对,现在早已不是革命年代了,大概是我电影看多了。
像去年要工资一样,对!就是那样。有一个什么基金会每年都来借老师们的工资,美其名曰:支持农村建设,支持扶贫。每人每年500饺子皮(1饺子皮=10柳树叶;1柳树叶相当于0.88元人民币)。500饺子皮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的5分之4来,不是小数目。光借不还,连着有5-6年了。
去年终于爆发了,全校老师除了领导,差不多都去了,我们堵住了府教育办的门口。教育次长亲自出来解释,和颜悦色,一口应承,半年内一定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放心!都散了吧!可,到现在快一年来,也没听到有下文!
接镇宇老师的话,我厉声说道:“对!一定得有个说法!”好几个老师也这样附和着。
玲儿老师气的两眼通红,手一直在抖,嘴里不停的嘟囔着:“亚艺、姚强,亚艺、姚强,净给我惹事!”
老教师吴士多手里拿书本,笑咪咪的,来回的走动着,一会儿看看这位,一会儿看看哪位,不时的跟谁插一句嘴。虽然没人理会他,他也没感到自己多余。
吴士多老教师了,58-9岁了,据说还有半年或许一年就退休了,堵校长没有安排他上课。但他一定要向各位老师说明自己是上得了课的,特别是要向新来的老师说明,所以每天拿着本书,有时也会拿错了,有一次我看到他拿的是《孕妇保健》。
但确确实实没正事可做,只好各个办公室里走走串串,侃侃东家,说说西家,刚开始还倒是新鲜,大家都愿意和他说说话,老教师了有经验,但是越往后越令人心烦,因为指不定你说着玩的哪句话会被他传走了样。引得四邻不安。可见人没事做是不行的。
后来听说,他终于找着事做了,那就是组织一些好赌的老师在他家打牌。
几十个老师都在议论......下一步会怎么处理?
只有那个怪胎文老师一言不发,一直在看他的那本《琵琶魔音谱》,翻来覆去,连头也不抬。
我有些气不过,走过去道:“文老师,你就没意见吗?你就不说说吗?”我和文老师一向交好。一则因为我们同是小课的老师,不受学校待见,同病相怜;二则因为文老师看问题有些古怪,也有些深度,让我有些小佩服。
文老师看看了我,嫣然一笑,说:“什么呀?...我说不好!”他扫了一眼玲儿老师,然后又低头研究他的魔音琴谱了。这个文老师...,我顺着他的目光也看了一眼玲儿老师,见玲儿老师这会儿双手托腮,正发着呆!
被老师们叫进来回报情况的同学,陆陆续续的来了好几拨,也走了好几拨。乱哄哄的一片。
当镇宇老师差不多的知道他们班的吕牛牛才是主谋,不是钢钉的时候,脸色大变,也不再说“开除”的话了。我知道,他是被牛牛的身份背景给震慑住了。牛牛的爸爸是府警察署署长,也是我们大猪栏学校的名誉校长,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