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历1368年
***************
随着大秦的脚步渐渐向世界的远方走去,随着大秦国力的日渐增强,这个世界受到大秦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从而衍生的变化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巨大!
这样的变化受到时代的影响,其实也就是在大秦附近的几个国家进行,说成是‘环太平洋’也是没有一点毛病的。
…………
当然,一个国家的国力是有限度的,特别是大秦的本土实力以及力量还不够强的时候。
老话说得好:打铁还是要自身硬!
在自身不够硬的情况下,就算是搞出来一个两个什么‘日不落’,最后还不是昙花一现。
这可不是乱说的!就像是老烨前世的那个世界,曾经出现过的两个‘日不落’最后还不是乖乖地日落了!?
新时代还没有开始,就沦为了二流、三流,‘一流强国’这样的称号,再也与他们无缘,这就是‘体量’的限制。
‘侧卧之榻’又或者‘自家后院’的观点不仅仅是某一家的专有词语。特别是大秦岭的另一边,是那么的富饶、辽阔,那么的让人眼红!
从去年六月末,第一条铁轨路修建结束之后,从七月开始,‘锦都——盐湖’铁轨路的复线铺设就开始了。
这条路的路基什么的,同样也是现成的,除了有些地段需要架桥开洞之外,也没有什么大的工程项目。
随着‘东部大开发’的开始,大量先进的一塌糊涂的冶炼设备开始在荒州建设,也标志着大秦的‘煤钢冶炼体’的重心开始往东部腹地迁移。
而锦都城这样的风水宝地,也将会保留它那原始的风貌。虽然一直以来秦人一直都很自觉自愿地注意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
但是就像是脸上的‘粉刺’不可避免一样,污染什么的也是难以避免的。短时间还能够接受,但是长久的下去,危害的就是生活在金州的数百万人身心健康……
……
随着第一条铁路,以及小火车的运营,大量的最新款的锻造器械,以及大量的人员都被运送到了东部。
这也就意味着,不仅仅是钢铁产量将会扩大,铁轨的产量也将会翻上个一两倍,开启‘双线作业’或者‘多线作业’的模式将不再是一个梦。
在另一个方面,随着大秦国内各类工坊的兴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指数性上涨。
因此,大量的无地或少地农民渐渐走入了城市或者工坊。虽然工作强度远远比在家务农高很多,也要辛苦很多,但是做工所得的收入也要比种粮食的高。
不过人心虽然是肉长的,但是保不齐就有那么一个人脑子有坑,想要让这些刚刚脱产的‘农民工’多干一点、少拿一点……
而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自己手下的‘工人’干掉,有些工坊主还请了专业保镖……
就在有人在悄悄作大死,酝酿冲突的时候,突然之间:大秦中央发布了一条律法,一条保证工人和佃农工资收入的条律。
对于这种事情,那些大地主是没有话说,因为这一条律法对于这些还活着的大地主,完全是没有一点点的影响。
对于工坊主来说,这一点虽然断绝了未来剥削工人的机会。但是对于现在的大多数的工坊主来说,这一条不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太多的侵害,他们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因为他们基本上都能过满足这个标准!
这其实也是大工业生产的工坊的发展还是才刚刚起步的原因。固然因为大秦传统的历史、文化,以及道德价值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工坊主还没有变成黑心的资本家。
但是这种情况肯定不会持续多久,几十年,还是几年?!
而且,在‘皇家商盟’的体系里面,大多数的工坊生产都是采用‘多劳多得’的模式。
这样的方式在老烨看来,才是最高端、最高效、最安全隐蔽的剥削模式。
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不仅仅能够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还能够让这些工人自觉自愿地‘被剥削’,主动要求加班。
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之下,所能够带来的效益,就不仅仅是那种简单粗糙的剥削模式能够带来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搞,还能够让自己手下的这些工人感恩戴德。
这就是无形的名声啊!
在这个好名声就等同于信誉的时代,仁德、君子就是人人都喜欢的群体!
……
皇室的手下同样也有很多人工坊、矿场等对人力需求量非常巨大的部门。特別是在皇室将自己的资产向重工偏移的时候,需要的矿工、苦力数量就是非常感人的了!
事实上从前年开始,荒州的矿工数量就严重不够了。当地人口本来就是数量稀少的典范,而原意出去挖矿的人就更少的不得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四十六世皇帝,瀛思独烨亲自下令,并指出三项原则:找!买!抓!
对于‘自己人’肯定是不能够干的太过火,但是在这个‘夷狄=禽兽’的时代,出了国门,其他的就不能够算作是人了!
好哇!
然后大秦周边的那些禽兽……夷狄!大秦南周边的夷狄的日子过得就没有以前滋润了。
不仅仅是瀛洲内陆的蛮夷野人,随着大秦探险船只在南太平洋上面到处游荡,南太平洋生活了数千年的土人们也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所以的船只,在海上飘荡几圈,绘制好了周边的水纹图纸之后,就不管三七二十几,套上盔甲、抄上弓弩刀枪什么的上去就是一顿嗨!
这些蛮夷一下子就跪了,然后就是不论男人女人,只要是青壮有劳力的,全部绑上拇指粗的麻绳,抓上船。
然后等候他们的归宿就是大秦东部腹地的荒原:
凡事长相稍微周正一点,年龄不大的女人,直接给那些原意迁移到东部腹地的人做老婆;长相次的直接弄成洗羊毛、搓麻绳的女工。
至于那些男人……全部都给老子关到矿坑里面挖矿!那种就像是‘陆地漩涡’一样的露天大矿坑,经过了上百年的开发,早就已经大的吓人。一个坑里面,放上几千上万人,完全就不是事!
而这样的的大矿场,光是皇室的手里面就有七八个之多。
因此,大秦国内现在的‘奴隶走私’贸易那是红火的不得了。
这些矿山、矿坑、矿脉、矿洞什么的现在每年都要消耗掉大量的奴工。
而为了不让这些矿奴有反抗的余力,这些奴工基本上每顿的主食都是红苕、土豆或者水煮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隔三差五还会给他们喝上一点‘海鲜汤’。
这当然不是什么良心发现,只是为了找回在那些‘自己人’身上没有赚到的利润而已。
最起码,这样的奴工至少需要戴着镣铐,在矿场里面搬运两年的石头,才能够算得上是有得赚。
而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大秦最大的‘奴隶贩子’就是一个叫做蓝领青山的家伙。
最近这个穷凶极恶的奴隶贩子似乎认为,靠着一艘艘海船,在广袤无垠的南太平洋之上寻找那些土著的效率太低下了。
于是就将眼光投放到了同样具有足量人口的瀛洲南部的几个野邦,这些还处于奴隶社会的国度简直就是奴隶的最好来源;同时正在和蒙兀人打仗的金国人肯定是不会缺少俘虏的。
反正就是一句话: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整个大秦国就像是坐上了高速前进的特快列车!
大秦国内特殊的政治体制以及思想,大秦巨大的体量,再加上他们的四十六世皇帝所独有的‘瞻前性’。
这整个国家的变化,用一个拟人化的说法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两年大秦的变化,虽然很多人都看在眼里面,但是其感受却是各有不同。
反正就是,地位越高,管的越多的人,收到的影响与感触也就越大!
比如那个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大丞相,红叶正光!
这老头身为百官之首,几乎包办了全国上上下下所有的政事。年近七十的红叶老头从今年年初开始,身体就一下子垮了下去。
现在站在小皇帝的身边,给老烨的感觉也不再是几年前那个气势咄咄逼人的权相了!
似乎仅仅只是一个年暮的糟老头子!就算曾经是一代大将、一代权臣,一只猛虎,现在也不免沦为一只‘平阳之虎’。
他那浑沉的眼眸当中,已经看不到曾经的繁星点点了!
因此,今年第一次大朝会之上,老丞相当着满朝臣工的面,递上了自己的‘乞骸书’,在沉吟了片刻之后,小皇帝率先同意了,接着,满朝臣工也三呼:
陛下圣明!
丞相大德!
接着,新一任的丞相‘大选’就这样被提上了议程。
户部大臣,礼部大臣,吏部大臣,工部大臣,鸿胪部大臣,以及御史大夫都是下一任丞相的预备选手……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