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去年开始至今,乃至是今后的时光里面,广大草原人民群众都有可能会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但是,有些变化却也渐渐改变了所有人对这片‘荒芜的土地’的认知,这其中也当然也包括广大草原人民自身。
比如说:今年年初的时候,那个建立在‘大戈壁’南部的洗毛厂,再进一步扩建他们的晾晒区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从地里面刨出了一个大铜矿。
而这个巨大的铜矿到底有多大呢?金国皇帝,金熙宗完颜亶得到的说法是:骑马绕矿而行,三日方可一圈!
而更令人惊喜的就是:在这个大铜矿西北处,不算太远的地方,又很奇妙地发现了一个同样储量非常巨大的煤矿!
然后这个中原地区都开始沸腾了!
一直在不停反抗‘蒙兀人’更加迫切地想要夺回这个地方,而金人也很明显不是傻瓜,这么大的一个铜矿(半生金银),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埋在地里面的‘金山’!
只要有足够是开发,这几年因为不断南征,而日渐崩溃的财政,就能过在非常之短的时间之内‘满血复活’!
就算在段时间之内还不能取得足够的效益,但是现在的行情就是:只要站住这里,不仅仅能够养养剃羊毛,还能够收集来自草原之上的羊毛。
你以为这收集的是羊毛吗?错错错!这不是羊毛,重复,这不是羊毛!
是钱!
是钱啊!
…………
北方大漠当中发生的事情,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甚至就连远在西域的西辽都有所听闻。
但要是说有人不关心的话,那就是‘南送国’。
在他们的想法当中:就是再怎么说也影响不到他们。要说唯一的好处的话,那就是因为大量的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发现,金国人暂时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了那片自己曾忽视的荒原之上。
不过这其实也是这些‘蒙兀人’自己运气不好,本来按照历史轨迹的话,随着‘蒙兀人’的反抗力度逐年增加,金国人‘最终’将会放弃对这片不毛之地的征服……
但是现在有这么大的一个‘宝山’,这就证明这里不再是像眼睛看到的那样‘荒芜’与‘不毛’。
当然了,这些事情对于‘南送国’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北方边防压力将会减轻不少。
然后……然后就是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
在这个时候,金国依然还是那个能够横扫‘寰宇’的金国,现在的金国都城也依然在黑龙江江畔。
因此,位于南方的‘南宋’依然很悠闲,只要抽上一点空余时间平定一下南方各路州县的农民叛乱。
在‘宋’这个王朝存续的三百余年的时间里面,前后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也就是说平均一年就有1.4次。
虽然在‘弱支强干’、‘重文轻武’这样的基本国策之下,没有一个地方官能够膨胀到‘黄袍加身’是程度。
但是这种傻逼的行为却将整个国家都拖入了深渊。
地方实力积弱的同时,也导致叛乱时常产生,但是却又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平定。给整个国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现在,在某些‘国际人道主义之手’的帮扶下,整个福建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广南路,到处都是‘农民起义’或者说是‘叛乱’,此起彼伏,绵绵不绝……
这种由底层的那些活不下去的农民、佃农,以及茶农等等底层小人物掀起的‘浪潮’,按理说也仅仅是犹如在江海当中抛出了一个小石子一样……
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的,最近几年的‘刁民’是越来越难以对付了。
首先是装备更精良了,那些刀枪、劲弩、甲胄等等,完全不比朝廷禁军的装备差!
就连朝廷还在酝酿当中的火器部队,对方竟然也有了大规模的列装,而且不仅仅是铁蒺藜、火箭等朝廷装备的东西。
而是火枪、火铳等(名字是从俘虏口中听来的)。
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不仅仅在福建的山区当中成功败退了朝廷的大军,同时还给众多的军民带来了心里上的伤害。
让这些百里挑一的精锐组成的‘禁军’变得‘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直接被吓破了胆。
至于那些身为军事主官的‘大文豪’们,不是被预先埋伏的强弩+高爆炸.药包组合直接端掉了,就是跑得比自己手下的兵将还要快……
先说一句:这种情况大致也就是在‘第一猛将’岳飞下台之后。
而在长期的‘官民匪’之间的斗智斗勇当中,朝廷禁军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进步,福建的广大山区也还依然停留在叛军的手里面。
有人建议:不就是一个穷到爆的山包包吗?!要它干啥!俺们北方中原的都能够不要,丢一个半个穷乡僻壤怕什么?!
然后当朝宰相——秦桧老大人,瞬间就让这个没有眼力劲的‘冗官’重新学做人!
啪!
秦桧:辣鸡,蛀虫,败类!汝可知道这福建路在哪里?!嗯!?让老夫来告诉你,就在两浙东路、江南东路的旁边!旁边!
什么?听不懂?!
我辣尼玛!
意思就是说,从那里到临安,比金国人从淮北南下临安还要近!还要近!
不论秦桧的嘶吼是不是起到了作用,反正前线的战斗依旧是艰难异常。
但朝廷方面也不是没有收获,毕竟就算是几万头猪,也能够拱平几座山头了!
首先,他们搞明白了这些‘泥腿子’、‘土豹子’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这些,一点儿都不比禁军差的武器装备了!
这一点就算是想不明白,也不得不明白。因为这些缴获的武器当中有一部分武器装备和前年的时候,秦国使团进献的‘礼物’一样,区别只在于材料以及装饰的不同。
至于那些火枪、火铳等什物,这些东西也是除了劲弩之外,对于朝廷禁军的重步兵威胁最大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在交战的过程当中,也是有所缴获的,一开始虽然没有在那些‘礼物’当中发现同样的东西。但是在经过仔细的赛选查看之后,还是发现了‘礼物’当中同样有一种名字叫做‘火铳’的玩意儿!
和那些禁军缴获的‘战利品’当中的火器繁多的种类,例如:
单管长火铳(因为套在长木杆上使用,在加上铳剑之后,可以当中长枪使用,因此也被那些‘土豹子’叫做火枪),以及长管双管火铳、三管短火铳等等。
最为‘礼物’的火铳明显更有逼格一些,就算是射击距离,也比那种‘火枪’(长管单眼火铳)牛逼一些……
要是老烨知道这些‘南送’群臣的想法的话,肯定会告诉他们,这是当然的!
那种光杆火铳注定是要扑街的!
虽然说,送给‘康王’老哥的火铳,是稍微领先了买给‘反.政府武装’的火铳两三百年的‘鸟铳’!
但是老实说,与百里挑一的禁军相比,那些素质低的农民,才是与这种简单粗暴的火器最为搭配的。
毕竟,这玩意儿的操作方式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了!在有效射程之内,基本上不用考虑什么射击角度的问题。
而另一个操作简单粗暴的武器——劲弩则是需要数学初中毕业水平(抛物线啊抛物线)才能够胜任!
但是这些问题,一帮子只会四书五经、只会吟词作赋的的穷酸措大,肯定是不会明白真知出实践这样深奥的问题,并去战场实际考察的。
他们的思维只会非常惯性地认为,既然这群‘穷梆子’能够用这种东西,成功阻挡朝廷精锐禁军的缨锋……那么,要是精锐的禁军使用着这种武器……
哇哈哈哈……嗯哈哈哈!光是想想都有一些激动啊!
于是就这样,‘南送国’开始了模仿经典的道路!
但是他们却没有去仿制那个看起来更有逼格,似乎更高大上的‘鸟铳’。不过他们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一来是,这玩意看着技术难度还是有些高的,不说红木铳杆,就说那精钢(中碳钢)制作的铳管,就能够将他们搞穷了!
而来嘛,这玩意儿一看就是那种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
于是,他们准备大量仿制三眼火铳,其次才是双管以及单管。而这个铳管数量的问题是由‘康王洗发水’和秦桧双双拍手定下来的。
理由是:一加一等于二好,还是等于四、六好!?
出门就是大吼一声——数量就是质量!
但是随着仿制进程的持续,问题来了:那些‘反.政府武装’购买的火铳都是青铜材质的!
秦人虽然已经不玩青铜好多年了,但是高强度、高质量的青铜配方还是保留了好几个呢!
而且很多乐器,比如编钟什么的,还是要使用上好的青铜材质才好……
总之,现在的‘南送国’面临这一个困扰‘神州’几千年的问题——缺铜!
一咬牙一跺脚,用铁(铸铁)!
结果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笨重不堪,就是秒炸自己的那种!
再一咬牙一跺脚,用铁,换熟铁!
在换上了熟铁之后,虽然造价相比于生铁高了不少,但是却又相比于同来说,还是能够承受得了的。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