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崔珏一行三人行走在前往孔庙的路上,耳中充斥着朗朗的读书声,依稀可以辨别学子们是在诵读《论语》。崔珏心中不由得感叹道,“故鲁大地,不愧是儒学的发源地。”
三人来孔庙前,不作停留,直奔碑林而去。到达碑林时,他们却发现孔颖达已坐在地上,正慢慢的将纸笔拿出。
“仲达兄,你来得好早。”崔珏过来与孔颖达打招呼,身后跟着王心月与阿虎二人。
“子玉,你来得也不晚。怎样,这几日收获如何?”
“全赖仲达兄的提点,这几日收获颇多,珏感激不尽。”崔珏一脸正色的对孔颖达说道。
“你我一见如故,这样的话就不必多说了。”孔颖达摆了摆手。“好了,你我办正事要紧。”
见此,崔珏愈加感激,对孔颖达磊落的胸襟更是敬佩。
原来那日,崔珏听取了孔颖达的建议,借用他的纸笔抄写碑帖。当他提笔落字的时候,整个人突然进入了一种空灵的境界,耳边仿佛有人在向他诉说着儒经要义,曾经所学的知识一点一点从脑海中跃出。仿佛有人将它们呼唤出来,一点一点的在给那些知识做注解。崔珏在脑海中阅读着这些知识,贪婪地吸收着他们,对于那些知识的理解再次加深。当崔珏抄写完最后一字停笔落下时,发现之前游历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一扫而空。而最大的好处则是本心更加坚定了,难怪孔颖达要在这里寻找本心。
崔珏走到一边的石碑前坐下,将纸笔拿出,一旁的心月替他细细的研磨,而阿虎则在一旁守护。心无旁骛的崔珏提笔就写,仔细地抄写着碑帖,用心细细体悟。
很快便到了中午,崔珏放下笔站起身来,将纸笔收起放了起来。转身看着站在旁边的心月,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动和一丝愧疚,这几日来忙于抄写碑帖而忽略了她,她却没有一点怨言。伸手抓住心月的手,替她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王心月深情地望着崔珏,红霞满面,显得是那么迷人。
“咳咳。。。”不管在哪总有那么一个煞风景的人——孔颖达。虽然已经见过很多次,但是每次他都忍不住出声捣乱。每次看着他们俩尴尬的神色,孔颖达都觉得很好玩,不得不说他还是有点小腹黑。可惜这次他是注定看不到了,崔珏被戏耍了多次,脸皮早就练出来了,而且两人经过这几天相处已变得很熟,因此只是松开了手,脸色如常。而王心月则是更加简单,对于这个总是搞破坏的人,直接是一个白眼伺候。每到这个时候,王心月总是在想,“还是阿虎哥哥好,永远安静的不存在。”
“仲达兄也抄好了,正好,我们一起去吃饭吧!”崔珏对孔颖达发出邀请。
“额。。。还是算了,我还有事,你们自己去吧!”本来想答应的孔颖达看到王心月那不善的眼神立即改口。
听见孔颖达的回答,王心月那双美丽的眼睛立即笑成了月牙,心想算你识相。要知道,前几次崔珏邀请孔颖达吃饭,结果两人一直在饭桌上相互探讨,害得王心月和崔珏都没说上几句话。如果那时候有电灯泡的话,那孔颖达一定是那最亮的一个。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告辞了。”说完,三人便转身离去了。
客栈中,三人吃完饭,崔珏突然对王心月说:“咱们在街道上逛逛吧!”
“好啊!”王心月很是开心,不过很快她拒绝了,“还是算了吧,你还要抄碑帖呢!不过晚上你要陪我。”
“抄碑帖不急于这一时,逛一会儿不打紧,现在逛,晚上也陪你。”
“耶!”王心月开心地跳了起来,“那我们赶紧走吧!”说着就拉着崔珏往门外走去,阿虎则赶紧起身把账结掉,默默地跟在后面。
开心的王心月就好像蝴蝶一样,穿梭在路边的小摊之中,一会儿拿起这个尝尝,一会儿又拿起那个比划比划,询问崔珏是否好看。崔珏当然是样样都说好看,结果就是阿虎身上的东西越来越多。
“辛苦你了,阿虎。”崔珏有些歉意的看着阿虎。
“少爷,不妨事,这个还没有当年我习武时的负重重呢!”阿虎憨憨的说道。看他样子,崔珏就知道自己白愧疚了。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他们三人便来到了碑林。崔珏与孔颖达打过招呼后,便再次坐在地上抄写碑帖。整个碑林只有研墨和风吹动纸张的声音。
对于抄写碑林的两人来说,时间总是很短暂。这不,又是一个下午过去了。两人短暂地探讨了一下,便相互告辞了。
夜晚的曲阜并不像白天那样繁华热闹,整个街道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个摊贩。崔珏和王心月两人寻了个草地坐下,抬头望着星空,静静的靠在一起。
“我们出来多久了?”王心月问道。
“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吧!”崔珏算了算。
“我有些想父母,想世伯父和世伯母了。”王心月的声音有些哽咽。崔珏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搂住王心月的肩膀,沉默不语。
这个夜显得是那么漫长,兴许是累了,王心月最后靠在崔珏的肩膀上睡着了。崔珏微微叹了口气,轻轻地抱起王心月,转身却发现阿虎站在不远处的地方,于是两人一起向客栈走去。
“阿虎,你说,我是不是很不孝?”崔珏喝了口酒,对着阿虎问道。阿虎就这么看着,一言不发。崔珏一口接着一口喝着酒,很快便喝醉了,最后还是阿虎将他弄回房间里。
第二天,崔珏来到碑林并没有直接抄写碑帖,而是找到孔颖达,将自己的困惑说给孔颖达。孔颖达听闻后,对崔珏说道,“何为孝,孝便是顺,顺便是顺从。既然你父母让你出来游学,你就应该坚持下去,只有学出成果来放不负他们是期望。”说完拍了拍崔珏的肩膀,然后走开了。
听了孔颖达的话,崔珏也想通了,于是又开始抄写碑帖。当崔珏抄到一半时,旁边突然传来孔颖达的声音。
“学文识字二十载,今日方知我是我。”孔颖达的声音有些激动,也有些感慨。
“仲达兄,恭喜恭喜!”崔珏赶紧过来祝贺。
“孔先生,恭喜你了!”这是王心月的声音。
阿虎抱拳以示祝贺,好吧,他没有声音。
孔颖达对于他们的祝贺一一致谢,并邀请他们一起吃饭来庆祝自己的成功。席间四人不再拘束,觥筹交错间,众人也变得更加亲近。
次日,孔庙碑林中,孔颖达仔细地看过每一块石碑,最后来到崔珏旁。“子玉,王小姐,阿虎,为兄今日就要离开曲阜回乡了。”
“仲达兄为何如此着急离去?”众人有些不舍。
“为兄此次来孔庙的目的已经达成,再加上已明白自己要走的路,还是早些回去的好,为兄的学堂也该办起来了。”
“那珏只能在此预祝仲达兄前路一帆风顺了。”
“承子玉吉言了!对了,子玉,莫忘了为兄上次与你说的话。”
“珏谨记!”
“好,那为兄便告辞了,诸位,我们有缘再见。”说完,孔颖达转身离去。
崔珏目送孔颖达离去,然后坐在石碑前,重新开始抄写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