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总部呆了快八年,我已经搞得很明白,工作上的事,在我所处的这样一个层级,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非常小。遇上了事情,最要紧的动作是什么?就是赶紧请示领导。这一点,艺术家跟我一样明白。
通完话,我也去向马总汇报。
马总听了,好像一点不着急,微笑着说:“没事,他们会办的。”
我退出办公室前,他又说:“这事你盯得紧,很好。干工作,就得有这股劲儿。遇到事情故意逃避,最让人反感。”
我非常高兴。但对他说的故意逃避,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
马总虽然说得这么笃定,可到了第二天,财务报销系统显示,那张白酒发票仍处于未报销状态。
我犹豫好一阵才去马总办公室。门关着,似乎不在。
回到座位,我继续盯电脑,期望情况有所改变。快到中午,系统显示仍未有什么处理。我再去马总办公室,这回门开着。
马总听我说完,脸色终于有些不好看。但他说话的口气,倒不是责备我。
“这些钱,都是分公司垫的。他们投诉起来,财务部担不起责任啊。”他一边说一边摇头。但没有任何明确的指示,我有些糊涂地退出来。
快到饭点,正要去食堂吃中饭,桌上的电话响了,一看号码,是艺术家打来的。
我以为喜事来了,马上拿起话题大声说:“兄弟,是能报了吗?”
他迟疑一下,“是这样的郝经理,你另外那张报销单子,11张发票的那张……”
我因为心事都在那张白酒发票上,都快忘了这张报销单子,说:“对啊,7万多的,也能报了?”
“嗯,是领导让我问,你报销科目写的招待费,发票日期是年中会的那几天,可年中会只是集团的内部会,你们部门也请媒体来报道了?”
我立刻警惕了,笑道:“兄弟,以前报招待费,好像不带这样问啊。”
艺术家轻声说:“领导跟我说,按照报销制度,得麻烦你们部门补一份情况说明,解释招待了哪些对象。我们核实后才能报。”
他说的报销制度,其实不是最近才有,好几年前集团就颁布了。但在我看来,也跟女同事上班不许穿高跟鞋的制度一样,早被大家挂到了墙上。
最开始实施的时候,财务部倒是很坚持。而各部门的领导,也都积极响应,要求大家都这么干。但是,各部门的经办人就很为难。因为,哪能全部掌握部门的招待费到底都招待了什么人。难道部门领导每次拿张发票来让你办,你都好意思问他这回又招待了谁?
没办法,最后只能胡编。
财务部自己颁布的制度,当然自己抓得紧。但他们部门经办对接的同事后来也发现,很难真正核实。各个部门像模像样报了名单,他怎么核实去?慢慢地就成了一种形式。最后终于烟消云散,形式也都不需要。
想不到,今天他们又把这个制度从墙上搬下来执行了。不过,既然叫做制度,恐怕就是有这种妙用:想起来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用,而且用得理直气壮。想不起来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而且也不是什么错误。
我不好反驳,而且因为和他关系不深,也不好细问,只有含糊答应。
后来下午趁马总单独在办公室,赶紧去汇报。
他听了面无表情,只说:“嗯,知道了。”也无下文。
折腾好几天,两张报销单子仍未走完报销流程,让我觉得狼狈。
后来为那张白酒发票,艺术家又来过两次电话,提出让我寄回分公司,换开别的名目再寄回来报。
这简直天荒夜谈,我都不知该怎么向马总报告。
至于那批招待费发票,艺术家反复说,领导一定让按制度补说明。我没办法,勉强写一份,送马总审阅。马总说先看看,也没答复我。
两件事都没办妥,好像都是自己无能,急得我腋窝下长了好几个水疱,还好外人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