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噼啪啪······爆竹声陡然响起,接着连成一片,再接着轰然震天。整个江宁城被硝烟弥漫,散发出烟火的气味。
此时,街头巷尾,灯火如龙。
仅仅才戌时三刻(大约八点左右),就有很多人衣着盛装,结亲伴友,蜂拥而出。
赵府内,家宴刚刚开始,屠苏酒已然温热。赵府外,早早搭建的灯棚,挂满了各色的花灯,随着寒风轻轻摇曳。
过了不久,紧闭的赵府大门轰然而开。
紧接着,老太爷带领着一群人从里面出来,停在了大门外。再紧接着,又分出几股人马,四散而去。有的去赏灯市,有的去观舞龙,有的去会好友,等等,不一而足。
周宁带着赵玉致、晴儿和玉儿,奔向了热闹街市。街道两侧挂着一串串的灯笼,头顶上空又是横挂着一串串灯笼。
人走其中,彷如置身灯海。
望不到头的街道上,游人如织。
周宁带着赵玉致、晴儿和玉儿走走停停,一路上买着街旁小吃,一路上又观看表演的社火、舞龙。
杂耍火圈,奔腾翻飞,叫好不断。游龙翻滚,巡弋转圈,喝彩阵阵。
已经可以靠近男性的赵玉致寸步不离的跟在周宁的身边,晴儿在右侧,她在左侧,可怜的玉儿要么在前面,要么跟在后面,要么与他们并排。
忽然,人群次第散开,一个人墙通道渐渐形成。紧接着,听到通道远处,锣鼓喧天,好似一群队伍正往这里赶来。
“姑爷,游街舞队。”晴儿欣喜地喊道,指着渐渐露出的队伍头部。
咚咚哐锵······
一群装扮成各种人物的游街队伍,奔这走来。划旱船、傀儡舞、耍和尚、麻婆子、踏竹马和舞鲍老等等,伴随着锣鼓声,踩着节奏,一晃一扭,缓缓行进。
周围人群驻足观看,指指点点,谈笑不断。
游街舞队连绵十余里,后面还有普通的游客跟在后面,规模更加庞大。周宁看到自己和赵玉致、晴儿、玉儿被阻滞在原地,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于是,对着她们三人说道:“走小巷,待在这里一直走不了。”
赵玉致三女默默点头,全凭周宁做主。周宁带着他们转身,推开人群,走入了后面的小巷子。
巷子内并不是没有人,由于各门户挂着灯笼,亮如白昼。四人匆匆走进去,转悠了好久,居然走进了死胡同。
玉儿立时无语,说道:“姑爷,看你带的好路。”
周宁尴尬地摸摸下巴,笑道:“我的错,我的错。”赵玉致和晴儿在旁边吃吃笑着。最后,四个人又转回头,往另一个巷子走去。
进入巷子一半,居然遇到一位年轻男子悄悄敲开了一扇小门,就听到女子娇甜声音。那年轻男人忽然闪了进去,小门“吱呀”关闭。
周宁看得目瞪口呆,讶道:“那人······?”
周宁回身望了望三女,却发现她们都脸红不语,眼神躲躲闪闪。周宁本想问问那人干嘛?一看三女的表现,立刻明悟,却是一对偷`情的狗男女。
周宁想笑,无奈摇头,赶紧带着三女离开这“是非”之地。
走了百步余,就看到了一处宽广的街道,却不想转到了宁王府外的大街上。这里的游人更多。
在宁王府外的巨大广场上,架设了鳌山灯市。鳌山高耸入云,由各种花灯组成,看上去美轮美奂。
醉月楼附近,有不少的王府侍卫。周宁抬头望去,发现楼上高坐着宁王,以及家眷,正在赏灯。周宁带着赵玉致、晴儿和玉儿,慢慢地走到醉月楼下,抬头看了看热闹的楼上,宁王家眷的嬉闹声音,居然也能清晰可闻。
搂下夜游百姓,皆是驻足观看平时难见到的王爷,充满好奇之色。
这时,醉月楼上忽然有一少女声音响起。
“玉致姐姐,上来啊。”
赵玉致惊讶地抬头,发现是梅兰诗社的好姐妹——柴柔柴郡主。周宁抬头一看,就见到一个脸稍圆润,眼睛大大的美少女,正在招手呼喊。
赵玉致看到夫君好奇的神色,就解释道:“是柴郡主,梅兰诗社的好姐妹。”周宁“哦”了一声,点了点头。
两个人正在说着话。就见到那个宫装少女,双手提着裙摆,蹬蹬蹬地下了楼,后面跟着一侍女和两个侍卫,匆匆地来到周宁四人跟前。
柴郡主亲热地挽住了赵玉致的胳膊,叫了一声“姐姐”,又很好奇看了看周宁,笑道:“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周才子?麻将、火锅、书法和好诗词,还有什么没拿出来的?对了,今夜上元佳节,有没有写出好的诗词?”
周宁看着这个金枝玉叶、皇族贵女,行了一礼,说道:“才子不敢当,本人周宁,字致远,见过柴郡主。今夜正是热闹游玩,还没写诗词。”
柴柔狡黠一笑,说道:“这样吧,只要你能写个好诗词,我就把你的夫人归还你,你们继续游街赏灯。若是写不出,你的夫人可是要陪我上楼去了。”
赵玉致轻轻拉了一下柴柔的衣袖,示意不要为难他。而柴柔却对着她眨眨眼,贴着她的耳朵小声说道:“姐姐什么也别说,看我手段。况且楼上已经有不少梅兰诗社的姐妹汇集,不如我们几个一起耍乐,而且你大艘也在。”
赵玉致本想说愿意跟着自己夫君观花灯,才不想去楼上哩。可惜实在张不开口,她只好把目光投向周宁,希望他能够做出好诗词。
柴柔笑嘻嘻地说完,又转头对着周宁笑道:“你也别想耍赖,要不赋诗一首,就说明你不爱你家夫人。”
这话说的!
周宁一阵郁闷。他看到赵玉致求助的眼神,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里直呼:天呐,这是什么世道啊,走几步,就要写词一首,停几秒,就要赋诗一首。
好,抄,抄个够,抄的你们满意为止!
周宁心一横,不假思索地当场吟诵出一首词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吟诵完毕,全场震惊。
柴柔目瞪口呆,咽了咽吐沫。赵玉致震惊不已,难以置信。晴儿大大的眼睛充满崇拜之意。玉儿小嘴微张,眼神发愣。就连刚刚从旁边经过的游人,也都驻足而立,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
这种静默仅仅只有几秒钟,这之后,众人回味过来,纷纷赞赏。不少人吟诵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大为喜爱。
周宁看到众人的模样,心中得意。以前抄诗词的愧疚一点也没了,反正也习惯了,反正不管如何否认,都会栽到自己头上。以后在这个社会立足,少不得要抄抄诗词,只是万事需谨慎,以免弄成笑话。
周宁正想着这些,忽然暗道不好。这首词的内容似乎不对啊!从词中的内容看,好像写得自己去年上元节有一段外`遇似得,今年上元节没见到那个老情`人而伤心不已的样子。
这下坏了,这不是昭然若揭吗?可是明明没干过这事啊!
周宁小心翼翼地看着周围人的表情,暗道还好,似乎没有人在意到内容。周宁带着侥幸的心理,给了个还算合理的解释。古代文人写诗词,喜欢托物言志、寄托情思,更是有不少大文豪喜爱用女人的视角描写诗词,表达着自己的内心想法。
或许,在场的这些人也是这样想的吧。
柴柔拍手赞道:“果然不愧是新一任的江宁第一才子,文采斐然。特别是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甚佳。”
众人听了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周宁赶紧自谦了几句。他觉得这件事也该结束了吧,正想措辞离开这里,带着四女继续游街观灯。
就在这说话的空档。苏媛媛从醉月楼下来,走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一群女人。苏媛媛好奇地问了问出了什么事?柴柔就把事情说了,还把那首《生查子·元夕》背诵了出来。这又引得这群女人吃惊不已,纷纷把目光投向周宁。
周宁尴尬地低头摸了摸鼻子,心道又想怎么样?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女人会闹出什么样的大戏出来?
令周宁没想到的是,柴柔小手一挥,吩咐着一群女人架着赵玉致快速的上楼去了。赵玉致苦着脸,只好随着姐妹们走了。
周宁大吃一惊地看着这一幕,叹道自己也没办法啊,我又不能和一群女人去抢,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柴柔得意地看了周宁一眼,露出小虎牙,笑道:“想说些什么吗?周大才子?”
周宁看得牙疼,不客气地道:“柴郡主怎么不讲理起来,我们不是说好了吗?”
柴柔看了看自己旁边的小侍女,假意好奇问道:“本郡主说什么了吗?”小侍女居然很配合的摇头说没有。柴柔又把眼睛瞄向那两个侍卫,那两个侍卫很机灵,纷纷摇头说没有。
柴柔很满意,又把目光对着周宁,笑道:“怎么样?哈哈。”
周宁无奈道:“无话可说。”
柴柔看到周宁无奈的模样,大为开心,又忽然说道:“本郡主不讲理可是有名的,以后要记住喽。”
周宁一愣,忽然被逗乐了。这时,楼上有人喊柴柔上去。柴柔看着发愣的周宁,觉得有趣,突然伸出小香舌,扮了鬼脸,丢下一句“真好玩”的话,就转身提着裙摆,又蹬蹬蹬地上楼去了。
周宁看着离去的少女背影,无奈摇头。玉儿看小姐上楼去了,只好跟着去了。晴儿一直以来都是照顾周宁,所以留了下来。晴儿看到只剩下两人,心里美滋滋的,心想终于可以和姑爷两个人独处赏花灯了。
周宁正要离开,忽然听到醉月楼上柴郡主的声音,柴郡主呼喊了一声。
“周大才子,别忘了子时前来接你家夫人。”
周宁大呼一声“知道啦”,接着就拉着晴儿的小手,钻入了人群当中。(求收藏,求推荐,对剧情有什么意见,可以评论,,,)